《骨折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18408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骨折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骨折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 折 概 论,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骨折。,一、定义,二、成因,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肌拉力 4积累性劳损 5骨骼疾病,三、分类 (一)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 相通可分为,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及筋膜或骨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及筋膜或骨膜完整破裂,如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外内,内外。,(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及形态 可分为,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 裂缝骨折 青枝骨折 2完全骨折,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嵌插骨折 压缩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骨骺分离,(三)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性骨折: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骨折、嵌插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在生理外力作用下,骨折端易发生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骨折的移位:常见以下几种,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分离移位 旋转移位,四、骨折段的移位因素,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 肌肉的牵拉力 骨折远侧段肢体的重量 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 及X线检查,全身表现,1休克: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骨折,2000ml。 2发热:血肿吸收热,小于38。,局部表现,(一)骨折的一般表现:局部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青紫,张力性水泡(透明、血性),(二)骨折的特有体征,1畸形 2反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X-ray检查,X-ray 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骨折的X-ray检查一般应包括临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特殊位置的X-ray 片,如掌骨、跖骨拍正位及斜位,跟骨拍侧位和轴心位等 有些轻微骨折,急诊拍片未见骨折线,症状明显者,应于术后2周拍片复查,X 线片,X 线片,X 线片,X 线片,X 线片,X 线片,X 线片,骨折的CT检查,对早期、不典型病例及复杂的解剖部位有优势,如骨盆、髋关节、骶骨、骶髂关节、胸骨、脊柱。,CT检查,CT,CT,CT,CT,CT,CT,CT,CT,骨折的MRI检查,对软组织层次显示及观察脊髓损伤、椎体挫伤,隐匿性骨折。,MRI,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伴有或所致重要组织、重要器官损伤,早期并发症,1休克:严重创伤,多发骨折,骨盆骨折 2脂肪栓塞综合征 3内脏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肋骨骨折),膀胱、尿道损伤(骨盆骨折),直肠损伤(骶尾骨折)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血管(腘动脉,胫前、后动脉,肱动脉),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复位,脊髓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间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静脉-动脉关闭。 原因:创伤、骨折。内部(内容物体积增加),外部(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部位:前臂掌侧和小腿(双骨)。 诊断:(1)患肢感觉异常;(2)肌肉被动牵拉试验阳性;(3)肌肉在主动屈曲时出现疼痛;(4)筋膜室即肌腹处有压痛。,原诊断标准,5P: Painlessness :无痛 Pulselessness:无脉 Pallor:苍白 Paresthesia:感觉异常 Paralysis :麻痹,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早期: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缺血性肌挛缩:短时间或程度严重的不完全缺血。 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地震-截肢,休克、急性肾衰竭。 小结:少见,但后果严重,重在预防,观察细致。,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 2褥疮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感染。 5损伤性骨化。 6创伤性骨关节炎。 7关节僵硬。,晚期并发症,8.急性骨萎缩。 9.缺血性骨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1血肿机化演进期:伤后6-8小时2周 2原始骨痂形成期:12-24周。 3骨痂改造塑形期:1-2年。,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平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年龄:2周,1个月。 2健康状况:老年患者,慢性疾病。,(一)全身因素,(二)局部因素,1.骨折类型:斜形,横形。 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颈骨折。 3.软组织损伤程度:内固定或外固定术。 4.软组织嵌入:不愈合。 5.感染:,(三)治疗方法的影响,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 2.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及骨膜剥离过多。 3.开放性骨折清创时摘除骨折碎片,骨质缺损。 4.骨折行骨牵引时牵引力过大,造成骨折端分离。 5.骨折固定不牢固,活动度过大。 6.过早或不恰当的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 2.力学因素。,第六节 骨折的急救,第一:全身情况的处理。 第二:骨折的处理。,1抢救休克:输液、输血,保暖。 2包扎伤口:加压止血,防感染(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3妥善固定:避免周围重要组织的损伤;减少骨折端活动,减轻疼痛;便于运送。 4迅速转运:不当的处理不如不处理。,抢救生命, 保护患肢, 迅速运送。,第七节 骨折的治疗原则,1.复位。 2.固定。 3.康复治疗(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一、骨折的复位,(一)复位标准:解剖复位: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功能复位:旋转、分离必须完全矫正。短缩不超过1cm,2cm(儿童)。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有关)。 (二)复位方法: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优点,缺点。,骨折切开复位的指征,1.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 2.关节内骨折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 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4.骨折并发重要神经、血管损伤,修复神经、血管的同时,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应行切开复位。 6.不稳定骨折:四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二 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 1.小夹板。 2.石膏绷带。 3.头颈及外展支具。 4.持续牵引:枕颌带,颅骨牵引,下肢骨牵引。 5.骨外固定器。,二 骨折的固定,(一)内固定:克氏针,螺钉,钢板,髓内针,三、康复治疗,1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骨科住院期间)。患肢主动舒缩活动为主,减轻肿胀。 2骨折中期 骨折处纤维连接,2周以后,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和健肢的帮助下活动上、下关 节,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理疗科) 3骨折晚期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家里),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分为:,第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皮肤被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 与肌肉有中等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 严重损伤,常合并神经血管伤。 Gustilo-Anderson分型IIIA,IIIB,IIIC,开放性骨折清创术特点,(一)术前准备:了解创伤,检查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肢体神经、血管、肌腱),摄X线片、CT。评估病情。 (二)麻醉选择,(三)清创术要点 1清创:(1)初次清洗,由浅至深清除异物、失活组织,(2)再次清洗。 2修复:骨、软组织 3.闭合创口,第九节 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即皮肤和关节囊破裂,关节腔与外界相通。,治 疗,第一度:锐性外力直接穿破皮肤与关节 囊。创口较小,关节软骨及骨骼 尚完整,经治疗后可保存关节功 能。 第二度:钝性暴力伤,软组织损伤较广 泛,关节软骨及骨骼有中等度损 伤。创口内有异物,经治疗后可恢 复部份关节功能。骨折复位固定,关节囊修复,关节腔防止引流。 ,治 疗,第三度: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 软骨及骨骼损伤严重,创口内有异物, 可合并关节脱位与神经、血管损伤,经 治疗后,关节功能较难恢复。必要时敞开创面换药。,第十节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 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原则,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骨痂少,但无骨硬化表现。 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9个月),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3个月),仍达不到骨性愈合。称之为骨折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植骨+短缩内固定,术后,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