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学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5123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学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学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学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11 邓稼先,1. 了解背景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1993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七周年之际,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室友。他们拥有“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2. 内容梳理 文章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作者这样写,表明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第三部分,在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第四部分,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更为朋友邓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写出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凭着敏感的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坚持工作,表现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第六部分,全文的总结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高度评价了邓稼先先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阅读,整体感知,1. 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要先概述我国近现代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_ _ _ _,先概述我国近现代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_ _ _ _ _,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这样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3. 为什么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_ _ _ _ _ _ _,因为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4.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_ _ _ _ _,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 了解背景 闻一多先生是五四运动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敌人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臧克家年至,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他在年月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散文,虽只记述了闻先生言行的片段,但仍可从中看到这位诗人、学者、战士的形象。,2. 内容梳理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阅读,整体感知,1.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么对待“说”和“做”的?都做了些什么和说了些什么? _ _ _ _ _ _,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研究古籍,为救国救民开文化药方。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既说了,也做了。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做到言行一致。,2.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_ _ _ _ _ _ _,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的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13* 音乐巨人贝多芬,1. 了解背景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一生坎坷。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崇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2. 内容梳理 本文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从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女佣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 第二部分(624):写客人与贝多芬的见面和交谈,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 第三部分(2527):贝多芬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阅读,整体感知,1.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并说说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 _ _ _ _,“客人”访问过程:女佣开门 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2. 本文的作者显示了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试从文中举例并说说好在哪里。 _ _ _ _ _ _ _,以形传神,从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中,表现出他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如,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着打扮,“愁苦”的脸,“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的头发,都在印证着贝多芬生活的窘迫和面临苦难的压力;“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则显示出贝多芬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 了解背景 福楼拜是欧洲文坛著名的大文豪,他博学、睿智而又宽厚,擅长交际,因此他家的星期天经常是许多文人聚会的时候。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通过一次聚会,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2. 内容梳理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了福楼拜的家,抓住了陈设,表现出福楼拜生活简朴、创作勤奋。并点明聚会的时间,表明福楼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欧洲文坛地位之高。 第二部分(39):以时间为线索,用“第一个来到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为线索,依次描写了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神态等特点。 第三部分(10):福楼拜送别客人。,阅读,整体感知,1. 本文刻画人物时主要是对人物各自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神态进行描写。这些描写表现出人物各自怎样的性格? _ _ _ _,福楼拜: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屠格涅夫:老成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都德: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2. 在对人物进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个方面?为什么要各有侧重? _ _ _ _ _ _,写福楼拜时,侧重其语言和行动;写屠格涅夫时,侧重其语言;对都德,侧重写他的外貌和语言;对左拉,则侧重于写他的外貌。这样各有侧重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灵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3. 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 _ _ _ _ _ _ _,文章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出他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15 孙权劝学,1. 了解背景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讲述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并大有长进的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2. 内容梳理 全文129个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第二层:写吕蒙才学大有长进,鲁肃与之结友而别。,阅读,整体感知,1. 吕蒙开始时推辞学习,那为什么后来又学习了呢?(用自己的话回答) _ _ _,孙权语重心长地对他谈读书的重要意义和好处,并以自己读书大有益处的经历现身说法,使吕蒙很受教育,所以他开始读书学习。,2. 鲁肃大惊说明什么问题?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_ _ _,鲁肃大惊从侧面说明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