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618520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的四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雨的四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雨的四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雨的四季 刘湛秋一、字、词、义(7分)湛蓝( ) 花苞 绿茵茵( ) 娇媚 棱镜( )复苏 诱 (hu) 粗犷( ) 毛(ji) 浇 (gun)掩饰 庄稼( ) 静 (m) 诉(qng) 高 (mio)莅临( ) (ln s) 泼大雨 (xxll)冷 (li) 咄咄逼人( ) 草 (du) 菜畦( ) 黎明干 (zo) 暴 (zo) 干 (s) 化妆 屋 (yn) 铃铛端 (zhung) 衣裳(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高邈:高而远。邈:遥远。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莅:到。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二、拓展积累(一)有关“夏”的四字词语: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汗流浃背 浑汗如雨寒来暑往 风调雨顺 大雨如注 暴风骤雨 未雨绸缪 雨后春笋(二)有关“夏”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三)有关“秋”的四字词语:一叶知秋 金风玉露 春秋笔法 秋风萧瑟 硕果累累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 暗送秋波 春花秋月 秋阳杲杲 金桂飘香 天朗气清(四)有关“秋”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眉山月歌(五)成语积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雨后春笋:用来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蓬勃发展,褒义词。未雨绸缪:用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褒义词。绸缪:紧密缠缚。一叶知秋:用来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隐晦曲折而隐含褒贬的写作手法。浑汗如雨:用来形容人多,也用来形容因天气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三、典题练习1.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花苞(bo)静谧(m)咄咄逼人(du)B粗犷( kung)高邈(mio)倾盆瓢泼(p)C屋檐(yn)聚集(j)莅临人间(wi)D凄冷(q)菜畦(q)争先恐后(k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它既不倾盆飘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C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妄记了严冬。D.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3.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4分)(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菌的波浪(本体: 喻体: )(2)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本体: 喻体: )4.最适合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一项是( )(2分)季节不同,注定了雨的风格亦各不相同。夏雨热烈,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果然,不一会儿, ,地面又恢复了生机。夏之雨来得猛烈,去得快捷,丝毫不拖泥带水。A雷声渐远,风速渐慢,雨声渐缓,乌云渐散B雷声渐近,风速渐快,雨声渐紧,乌云渐聚C渐近的雷声,渐快的风速,渐紧的雨声,渐聚的乌云D渐远的雷声,渐慢的风速,渐缓的雨声,渐散的乌云5.请你根据下面句子样式仿写。(4分)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艰难困苦的阻挡,哪会体会到功成名就的喜悦;未经历 , ;未经历 , !6.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B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C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人们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二十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材料二: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与天文、气象、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天气、季节、寒暑的变化,它本为节令气候的标志,但后来融汇了祭祀、宗教、庆贺、游乐等内容,形成社群性的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节日习俗的组成部分。材料三: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作一个节气。(1)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结论。(2分)答: (2)结合材料三,阅读二十四节气歌,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节气填在AB处。(只填序号)(2分)端午清明元旦冬至重阳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A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B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A B 9.阅读并完成下面各题(11分)别踩疼了雪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1)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要到北方去看雪?(2分)(2)品味语言。分别品味第段和第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选文第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3)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附】雨的四季答案版雨的四季 刘湛秋一、字、词、义湛蓝(zhn) 花苞 绿茵茵(yn) 娇媚 棱镜(lng)复苏 诱惑(hu) 粗犷(gung) 睫毛(ji) 浇灌(gun)掩饰 庄稼(jia) 静谧(m) 倾诉(qng) 高邈(mio)莅临(l) 吝啬(ln s) 瓢泼大雨 淅淅沥沥(xxll)冷冽(li) 咄咄逼人(du) 草垛(du) 菜畦(q) 黎明干燥(zo) 暴躁(zo) 干涩(s) 化妆 屋檐(yn) 铃铛端庄(zhung) 衣裳(shang)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高邈:高而远。邈:遥远。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莅:到。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二、拓展积累(一)有关“夏”的四字词语: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汗流浃背 浑汗如雨寒来暑往 风调雨顺 大雨如注 暴风骤雨 未雨绸缪 雨后春笋(二)有关“夏”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三)有关“秋”的四字词语:一叶知秋 金风玉露 春秋笔法 秋风萧瑟 硕果累累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 暗送秋波 春花秋月 秋阳杲杲 金桂飘香 天朗气清(四)有关“秋”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眉山月歌(五)成语积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雨后春笋:用来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蓬勃发展,褒义词。未雨绸缪:用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褒义词。绸缪:紧密缠缚。一叶知秋:用来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隐晦曲折而隐含褒贬的写作手法。浑汗如雨:用来形容人多,也用来形容因天气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三、典题练习1.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花苞(bo)静谧(m)咄咄逼人(du)B粗犷( kung)高邈(mio)倾盆瓢泼(p)C屋檐(yn)聚集(j)莅临人间(wi)D凄冷(q)菜畦(q)争先恐后(kng)解析:D A咄咄逼人(du)B粗犷(gung)C莅临(l)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它既不倾盆飘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C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妄记了严冬。D.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解析:B A飘瓢。C妄忘。D洌冽。3.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菌的波浪(本体: 喻体: )(2)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本体: 喻体: )解析:(1)叶子 波浪(2)雨声 乐章4.最适合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一项是(A )季节不同,注定了雨的风格亦各不相同。夏雨热烈,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果然,不一会儿, ,地面又恢复了生机。夏之雨来得猛烈,去得快捷,丝毫不拖泥带水。A雷声渐远,风速渐慢,雨声渐缓,乌云渐散B雷声渐近,风速渐快,雨声渐紧,乌云渐聚C渐近的雷声,渐快的风速,渐紧的雨声,渐聚的乌云D渐远的雷声,渐慢的风速,渐缓的雨声,渐散的乌云解析:A根据“去也匆匆”“果然”“恢复”等,确定应选表明雷、风、雨、乌云“离开”的语句。5.请你根据下面句子样式仿写。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艰难困苦的阻挡,哪会体会到功成名就的喜悦;未经历 , ;未经历 , !解析:示例答案:数九寒冬的洗礼 哪会体会到梅花绽放的可贵 缺衣少食的酸楚 哪会体会到丰衣足食的幸福此题考查仿写能力。研读例句可知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因为有“苦”才能体会“甜”,据此分析进行仿写即可。6.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 )A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B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C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解析:D项应为“极为罕见”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解析:A. B.主谓搭配不当,“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C.重复赘余,“大约”“左右”去一个D.否定失当,“避免发生”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人们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二十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材料二: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与天文、气象、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天气、季节、寒暑的变化,它本为节令气候的标志,但后来融汇了祭祀、宗教、庆贺、游乐等内容,形成社群性的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节日习俗的组成部分。材料三: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作一个节气。(1)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结论。答: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2)结合材料三,阅读二十四节气歌,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节气填在AB处。(只填序号)端午清明元旦冬至重阳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A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B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A B 9.阅读并完成下面各题。别踩疼了雪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1)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要到北方去看雪?(2分)【原因类题】在女儿的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她想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2)品味语言。分别品味第段和第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赏析题,拟人修辞及效果】(1)第一个“踩疼”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象生动”也可,1分)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分);第二个“踩疼”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1分)选文第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含义类题】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等,紧扣“黑夜”理解,1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紧扣“雪白”,1分),就能乐观地面对,就能战胜不幸(紧扣“压”理解,1分)(3)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中心主旨】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象征女儿纯洁的心灵。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