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574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课前预习1、利用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初步给全诗分段。 教学步骤 一、复习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 (1)句意 内容 鉴赏诗词的角度: (2)意境 感情 (3)语言 格律 (4)特色 技巧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学生分组诵读课文 三、学生初步鉴赏诗歌:请从以上四个角度谈自己的感受。 四、师生共同探讨: 1、解题:写下这首梦游天姥山的诗,留赠给将要离别的朋友。梦游,是借写梦境寄托思想感情,并非真的作了梦。 2、第一节:*写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梦因 天姥可睹 向往 天姥高峻 夸张 陪衬 以上八句,以“赋”的手法为梦游作了充分的铺垫。 3、第二节:*请学生概括其内容并划分层次。 梦往天姥 晨景 清幽壮美 梦境 梦游天姥 晚景 雄伟秀丽恐怖阴森 梦醒长嗟 仙景 豁然开朗一片光明 小结从飞度镜湖到登上天姥,一路写来,景物步步变化,梦境节节展开,把天姥山的高峻、雄伟、奇特,写得有声有色确乎是一个迷离恍忽、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 *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事物呢?创造这一意境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活经历。 五、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可先让学生介绍)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祖先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李白家中颇富,藏书繁多,除儒家经典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所以他“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同时他的生活情趣和才能也是多样的,“十五游神仙”(学道)“十五好剑术”,据说他曾经为打抱不平而“手刃数人”。所以人们说他是集神仙、剑术、酒客、诗人多种性情于一身,才华横溢,狂放不群,博学酒逸。 李白从小就立下了“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二十岁便开始了“漫游兼求仕的生活,云游了大半个中国。 李白的漫游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但也有他的政治目的;在漫游中,他有时采取类似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物的推毂(g ),有时希望通过隐居学道来树立声誉,直上青云。 天宝元年(742),李白经道士吴筠引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在李白看来,这是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大好时机。可是统治者并不重用他,而任命他为翰林供奉,把他当成消闲解闷的工具。李白性情傲岸,蔑视权贵,(赵飞燕是不义之女,讽杨玉环)。 天宝三年,李白被谗毁放逐出京。玄宗赐金牌一面:“敕赐李白为天下无忧学士,逍遥落托秀才。逢坊吃酒,遇府支钱,府给千贯,县给五百贯。文武官员军民人等,有失敬者,以违诏论。”让其逍遥。 李白离京,他怀着十分悲愤的心情游历名山大川,排遣心中的郁闷。天宝四年秋天,他将由东鲁南游吴越,写下这首诗赠友人。 在诗中,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受屈原的影响明显) 可惜,一觉醒来,梦境消失。诗人苦闷犹存,于是发出感慨。 第三节:惊梦长叹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别君”点题。“且放”二句表达自己的洒脱思想。最后两句,揭示主题,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蔑视权贵的豪迈气概。 六、本诗特色 1、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2、多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杜甫评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七言古诗的形式,句式多变,节拍有缓急。便于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 节拍如乐曲:沉稳逐渐加快(神往之情)轻松愉快雷电交加,紧张昂扬舒缓深沉激昂。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