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0648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 考试重点复习试题及小抄参考 一 填空题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和关键环节 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 二是改进和 加强德育 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 四是建设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 2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 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 结合的课程 4 要改变课程内容 难 繁 偏 旧 和过于注重书 本知识的弊端 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 现 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的联系 5 新课程要求 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 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 的现状加以改变 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 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 探究 7 新课程要求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潜能 帮助学生认识 自我 建立自信 8 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价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 9 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 传授者 角 色转变为促进者 10 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教 学方式 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 教育具有 生产性 和 永恒 性 在阶级社会中 教育具有阶级 性 1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 教育目的 教学内容 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改 革 1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 指向 和 集中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 必要条件 14 教学过程是 教师 和 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 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 体现了 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 求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 性 生成性 自主性五个特 17 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 是一种非 法行为 18 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0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1 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 以工作成绩为主 做到客观 公正 准确 22 所谓教师德性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 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23 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 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 制观念 25 教育法 规定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 其他 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6 义务教育法 规定 国家 社会 学校和家庭依 法保障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 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 除法律 法规另有规 定的外 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 学校对校舍 体育设施 消防设施 各种仪器设 备安全状况 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29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 其考试成绩作 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 中学 小学校园周围 200 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 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1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 开除学生 32 我国实行的是 九年义务 教育制度 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共有 八 章 六 十三 条 33 2006 年 6 月 29 日第 十 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 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 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 将德育 智育 体 育 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注重培养学 生 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能力 和 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 学校应当把 德育 放在首位 寓 德育 于 教育教学之中 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 动 形成学校 家庭 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 体系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5 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 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并根据 经济和社会发 展状况 适时调整 制定 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 本标准 应当满足 教育教学 基本需要 36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公益性 事业 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 少年在 户籍所 在地 学校就近入学 37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 的适龄儿童 少 年 不分 性别 民族 种族 家庭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8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 素质 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 少年在品德 智 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 有理想 有 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奠定基础 39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 不得以向学生 推销或者变相推销 商品 服务 等方式谋取利 益 40 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学费 杂费 41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 未成年人 辍学 42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应当 为人师表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应 当取得国家规定的 教师资格 43 各级人民政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 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44 国家建立 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 保证义务 教育制度实施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 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 教职工编制 标准 工 资 标准和 学校建设 标准 学生人均公用经 费 标准等 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 确保学校 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 放 45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 务分为 初级 职务 中级 职务和 高级 职 务 46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 规定标准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7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 领导 省 自治区 直 辖市人民政府 统筹规划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 为 主管理 的体制 48 人民政府 教育督导 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 法律法规情况 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状况等进行督导 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49 学校应当建立 健全 安全 制度和 应急 机制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加强管理 及时消除隐 患 预防发生事故 50 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 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 进行检查 对需要维修 改造的 及时予以维修 改 造 二 选择题 1 正确的学生观 就是 B A 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B 让每一个学生都 全面发 C 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 D 让每一个学生都 文理全能 2 关注个体差异 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 兴趣和差异 A A 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 按优 中 差分班教学 C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D 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 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 13 D A 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B 以评价 促进考试成绩提高 C 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 D 以评 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 生 14 B A 尊重老师 同学 B 正确对待知识 学 习 他人和社会 C 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 D 养成好的学 习习惯 5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 15 D A 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 B 从小就进行科 学研究 C 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 D 尊重 理解 热爱科学 6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赞科夫 D 福禄倍尔 7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 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 识 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B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8 从时间上看 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 家庭教育的特 点是 B A 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 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 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 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9 传统教学的 三中心 指 D A 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 生活中心 B 学生 中心 社会中心 实践中心 C 教师中心 实践中心 生活中心 D 教师 中心 课堂中心 课本中心 10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A 后勤工作 B 管理工作 C 教学 工作 D 科研工作 3 11 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A 育德 B 促智 C 育美 D 健体 12 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A 文化传统 B 受教育者的需求 C 生 产力水平 D 教育的规模 13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 最内在的因素 是 A A 社会生产力 B 文化传统 C 社会制 度 D 科技水平 14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A 商周 B 春秋战国 C 秦 汉 D 隋唐 15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 儿童中心论 的代表人物 是 C A 赫尔巴特 B 裴斯塔洛齐 C 杜 威 D 夸美纽斯 16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A 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 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 体重 和身高的增加 D 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7 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C A 系统性 B 制度性 C 无阶级性 D 等级性 18 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C A 17 世纪末 B 18 世纪末 C 19 世纪 末 D 20 世纪末 19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 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 本能的观点是 A A 生物起源说 B 神话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20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B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 提高学生的 生活情趣 D 形成学生的品行 21 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 学校体育更具有 D A 随意性 B 娱乐性 C 自觉性 D 系统性 22 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18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教育过程中 起 C A 强制作用 B 辅助作用 C 主导作用 D 中介作用 19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 尔 D 普通教育学 20 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A 双轨制 B 单轨制 C 分支制 D 中间型学制 21 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 教师严重超编 不愿意上 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种说法违反了 B A 学校管理条例 B 教师法 22 教师之间要 谦虚谨慎 尊重同志 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 维护学校荣誉 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 A 双赢 协作原则 B 和平共处原则 2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 较高道德目标是 A A 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 忠于职守 为人师表 积极进取 24 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 每 一任期一般为 B A 三年 B 三至五年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于 起开始施行 B A 1995 年 9 月 10 日 B 1994 年 1 月 1 日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自 B 之日起开始 实施 A 1990 年 9 月 1 日 B 1995 年 9 月 1 日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是 1986 年 4 月 1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 国务院令 B 主席令 28 国家实行 A 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 和法律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备 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有教 育教学能力 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 教师资格 B 教师竞聘上岗 29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 教育的迫切要求 A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 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30 A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备 教师法 规定的学历或 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有教育教学能力 经认 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 中国公民 B 世界公民 31 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提 高全民族素质 根据 制定本法 AB A 宪法 B 教育法 C 未成年人保护法 4 D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2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 AB A 学费 B 杂费 C 书费 D 住宿费 33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 关注 学生的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CD A 耐心 B 个性 C 平等 D 个体差异 3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进一步强调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上要 来保障 CD A 靠教师 B 靠社会 C 靠法制 D 靠 制度 35 在实施 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 中 要把 放在突出地位 BC A 学历教育 B 思想政治教育 C 职业道德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36 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理 论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BCD A 教育方针 B 政策 C 法律法规 D 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 37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 想政治教育 BCD A 八荣八耻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 论 D 三个代表 38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 进行 的教育 进行理想 道德 纪律 法制 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 育 BCD A 共产主义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 义 39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 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 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 办事处 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 所毕业学校 对 其思想品德 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 证明 ABC A 身份证 B 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 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 教材教法合格证 40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促进义务教育的实 施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 制定了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CD A 宪法 B 教育法 C 劳动法 D 未成年人保 护法 41 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施行时 间为 a a 2006 9 1 b 2007 1 1 c 2007 9 1 42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 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 组织校长 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加强对 b 的建设 a 城市学校 b 薄弱学校 c 农村学校 43 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b a 收学费 不收杂费 b 不收学费 杂费 c 不收书 本费 杂费 44 义务教育法规定 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 应当经 c 批准 a 地市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 c 县级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45 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 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 的地区的儿童 可以推迟到 b 周岁 46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 学校应当予以 c a 开除 b 批评教育 c 批评教育 不得开除 47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 关注学生 的 c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 年龄差异 b 性格差异 c 个体差异 48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得歧视学生 不得 对学生实施 c 的行为 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 体罚 b 体罚 变相体罚 c 体罚 变相体罚或者 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49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 b 时间 组织开展文化 娱乐等课外活动 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 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 兴趣小组 b 课外活动 c 自习 50 发生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的重大 事件 妨碍义务教育实施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负 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 责人应当 a a 引咎辞职 b 受到党纪处罚 c 追究行政责任 51 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 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 c 教育等教育教学方 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 填鸭式 b 题海式 c 启发式 52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 a 保障居住分散 的适龄儿童 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 寄宿制学校 b 全日制学校 c 小学初中一贯制学 校 5 53 b 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 儿童 少年随班就读 并为其学习 康复提供帮助 a 初中 b 普通学校 c 小学 54 义务教育法规定 学校 b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 班 a 可以 b 不得 c 应当 5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 为具有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 c 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 校实施义务教育 a 违纪 b 违法 c 严重不良行为 56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 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 所需经费由 c 予以保障 a 家庭 b 学校 c 人民政府 57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 序 保护学生 教师 学校的合法权益 为学校提供 b a 制度保障 b 安全保障 c 经费保障 58 特殊教育学校 班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c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 低于 b 不低于 c 高于 59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 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 c 的平均工资水平 a 工人 b 医生 c 公务员 60 c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保证按照在校 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保证教职工 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a 低于 b 不低于 c 高于 61 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C A 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 规律 B 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 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 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 现 62 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 成长历 史 档案 日记 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 这种研 究方法是 A A 个案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63 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题目 要求学生结合 上下文的情境及已有知识填空 这里所运用的知觉特 征是 C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D 知觉的选择性 64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 应注意字体颜色的 搭配 这是因为 C A 活动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 新形的刺 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 色彩对比鲜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 刺激强度大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65 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 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 10 遍 这属于 C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自我强化 66 根据耶基斯一的德森定律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D A 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 应尽量使学生紧 张一些 B 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 应尽量创设轻松 自由的课堂气愤 C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 尽量心平气和 的慢慢引导 D 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67 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 结尾部分容易 记住 中间部分容易出错 这主要是由于 D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缺乏提取中介 D 既有 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68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 2008 年奥运会在中国 北京举行时 此时全场都非常兴奋 大家都鼓掌以示 高兴 这种情绪属于 A A 应激 B 激情 C 心境 D 情操 69 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 以后遇到同样类型 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 这种现象说 明了什么 B A 原型启发 B 定势 C 迁移作用 D 功能固着 70 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已出现抽象思维 这种现 象在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属于那一阶段 D A 感知 动作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1 学生做作业时 有的学生喜欢和别对答案 不 敢肯定自己的回答 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 坚信 自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 C A 沉思型 B 冲动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72 研究发现 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知识一般能记住 25 通过听觉能力记住 15 如果将视觉和听觉 结合起来 是 65 这种促进记忆提高方法是 A A 多感官参与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复习方式多 样化 D 及时复习 73 考试后 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 并做出下一 步计划和安排 这属于 B 6 A 精加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复述 策略 74 进入中学 学生经常思考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 我的未来应怎样 等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 社会发展理论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B A 信任感 B 自我同一感 C 主动感 D 勤奋感 75 学生由于喜欢某个教师所教的课程 这是 C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三 判断题 1 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 新课程坚持的 以人为本 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纲要 提出的要使学生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的培养目标 只能在家庭教育中实施 学校教育不具 备该项功能 4 纲要 提出的要使学生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的培养目标 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 才能实现 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5 作为教师应该继续发扬 红烛 春蚕 的无私奉 献精神 而作为校长则应该同时关心教师的专业持续 发展 6 新课程的合作教育理念 既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学习 也应该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 7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一互动 就是要求老 师讲课时多提问 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8 新课程提倡的尊重学生人格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学习 不能干预 只能表扬鼓励不能给予批评 9 学校 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 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 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 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10 适龄儿童 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 当理由未依照 义务教育法 规定送适龄儿童 少年 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 款等强制措施 督促其履行责任 11 现有一名 13 周岁的男孩 为中国籍新加坡人 不 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12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 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13 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 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14 适龄儿童 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 学的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 由 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15 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 但可以收杂费 16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 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1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 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18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少年 19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 儿童 少年 20 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21 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22 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可以出版 选用 23 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挪用义务教育经费 不得 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24 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少年不收杂费的实 施步骤 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25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 科书的编写工作 26 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 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 2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28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 体制 四 词语理解 1 思维 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是在感知基础上产生的认识的高级阶段 2 知识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所作的概括 是人们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3 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动脑 动口 动手去掌握知识 并且能够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 践中去 4 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 的性质 目标 内容 五 简答 论述题 1 某老师经常因为学生不完成作业而请学生家长 到学校予以批评 请用新课程的理念 对老师的做法 发表你的看法 答 第一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经常请 家长到学校予以批评 实际上是借制裁家长来惩罚学 7 生 更容易导致师生的对立 起不到预想的促进作用 4 分 第二 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 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 说明对待学习的态 度上存在问题 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 态度 3 分 第三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的方 法有许多 比如谈心沟通法 师生沟通 互相尊重 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激励发现法 努力发现学生某些方面的长处 优点 通过激励学生发扬长处 自觉认识 到存在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改进学习的 方法和策略 5 分 2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过于注重死记硬背 机械训 练的状况 谈谈你的改进措施 答 首先 在教学中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讲解清楚 采取科学的讲授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 4 分 其次 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在教学法中由具体 然后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成为学生自 己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辅以必需的练习 以巩固知识 提高认识 4 分 第三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积极创设环境 让学生共同参与到对知识理解的讨论 中 使学生发现问题 缩小差距 加深理解 掌握并 巩固知识 4 分 3 有的老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后感慨地说 新课 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教材改革 请谈谈你的观点 和认识 答 第一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材改变只是新 课程改革的一部分 不能完全等同于新课程改革 4 分 第二 新课程改革除了改变旧的教材 还包括课程 目标的改变 2 分 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法的改变 2 分 评价方法的改变 2 分 课程管理制度的改 变等 2 分 4 分析论述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这一新课程理 念 答 第一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的 核心理念 2 分 第二 要贯彻落实 一切为了学生 发展 的理念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正确的 课程观 展开论述 4 分 2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展开论述 4 分 3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展开 论述 4 分 4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展开论述 4 分 5 为什么说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 答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科 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 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 技术的手段 6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答 要利用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要富有艺术性 教师讲课 要富有激情 以此感染学 生 要排除影响 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7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课程标准 提出了教材教学的最低要求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一 次再创造 再组织 教材的编写和实验能检验课程 标准的合理性 8 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 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 各个部分 突破学科中心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强调 自主 合作 探究 交流 9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 的步骤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 文化 发展状况 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 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 育质量 使儿童 少年在 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 面发展 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1 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 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 不分性别 民族 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 区 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12 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 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 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 字教学 13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 都 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 阶段 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4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 教师有 哪些情形的 由所在学校 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 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 成损失的 2 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 8 3 品行不良 侮辱学生 影响恶劣的 16 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 度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7 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 少年身心发展的 状况 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 教 学内容 课程设置 审订教科书 18 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 初级中等学校 使儿童 少年就近 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9 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 聋哑和弱智的儿 童 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 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0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 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 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 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 在当 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 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21 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 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国家设 立助学金 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22 义务教育法规定 谁承担 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 被监护人按时入学 接受规 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的义 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3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 适龄儿童 少年因疾 病或者特殊情况 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 由 谁申请 由谁批准 由儿童 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 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4 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 童 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 适龄儿童 少年就业 25 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 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 由国 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负责筹措 予以保证 26 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 的增长比例 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 应当 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7 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 加速培 养 培训师资 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 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 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 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对合格教师颁 发资格证书 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 工作 3 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教师应当 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 文化 业务水平 爱护学 生 忠于职责 28 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 社会地位 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 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 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 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 使适龄儿童 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对适龄儿童 少年 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 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 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 以外 适龄儿童 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 由当 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 并 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对招用适龄儿童 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 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 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 由 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 责令 停止招用 情节严 重的 可以并处罚款 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 照 32 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 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克扣 挪用义务教 育经费 对违反规定的 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给予行 政处分 行政处罚 造 成损失的 责令赔偿损失 情 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 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 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 秩序 对违反规 定的 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造 成损失的 责令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 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破坏学校的场地 房屋和设备 9 35 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 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 什么时间 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 于 1992 年 3 月 14 日实施的 37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 少年接 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 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 特殊情 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 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 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 实际情况确定 38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 聋哑 弱智儿童和少 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 定 盲 聋哑 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 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 全日制小学 全日制普通中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 初级中等职业技 术学校 各种形 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 班或者组 盲童学校 聋哑学校 弱智儿童辅读学校 班 工读学校等 文艺 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 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 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 育教学工作 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0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哪个部门最迟 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 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 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 的学校 41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谁必须按 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 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 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2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 少年需免 学 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 适龄儿童 少年需免学 缓学的 由其父母 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 请 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 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 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 缓学 的 应当附具 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 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 应当重新提出缓 学申请 44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 父母或者 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 以 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 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 门 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 采取措施 使其送子女 或 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5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适龄儿童 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 政府批准 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 借读 借读的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 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7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 义务教育的儿童 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 少年 由学校 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 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 可视为完成义务教 育的证书 48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适龄儿童 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 相 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 可否 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49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实施义务 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0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实施义务 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 谁提出方案 谁批准 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 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 由 省级教育 物价 财政部门提出方案 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行政 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自行制定收费的 项目及标准 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1 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实施义务 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应不应当酌情减 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2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的 是如何保护的 1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应当适 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 2 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 变相体罚 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 对 品行有缺陷 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少年应当 给予帮助 不得歧视 53 与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相比 新修订 10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的优势或独特性在 哪里 答 第一 它有非常强的专门性 紧紧扣住义务教育 的性质作出规定 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统一性 强制 性和义务性都是它的专门性带来的 第二 它有可操作性 这部法律尽量写得具体 对于 政府 学校 教师 教育教学活动 管理和投入都作 了比较细的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 第三 它有针对性 立法意图很明确 比如对于政府 保障的责任 管理职责的规定 对学校不能分为重点 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规定等 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 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四 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 法律责任规定得比较具 体 在突出义务教育性质方面的条款很清楚 准确 容易操作 不会发生歧义 而且尽可能对义务教育阶 段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 而过去我们立法的一个 难点往往是绕着走 比较原则 54 与 1986 年的 义务教育法 相比 新 义务教 育法 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答 第一 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 第二 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 第三 新的 义务教育法 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 质 第四 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强化 了省级的统筹实施 都非常重要 这也是新 义务教 育法 的一大亮点 第五 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 第六 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 第七 规 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 第八 建立了义务教育新 的教师职务制度 第九 增强了 义务教育法 执法 的可操作性 1 什么是教育 教育学 学校教育 答 教育 就其定义来说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 技能和身体健 康 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它包括家庭教 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这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 特 点和功能 又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 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 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普通教育 学中使用的 教育 概念 即是这种狭义的教育 其 特点 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 其任务是实现个 体社会化 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 行的 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提示教育规 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 是各 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和 冲突的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葛亮因素之 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 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提示教育规律 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 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 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答有三个基本要素 即教育者 受教育者 和教 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 包括学校 教师 教育管理人员心脏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 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 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 的人 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 对象 人微言轻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 和塑造 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 内容 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 育实践活动的工具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 中介 3 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教 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 育影响的过程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教育的过程 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 影响 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 程 4 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 本类型 答案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 级种类学校教育的系统 它规定着各级种类学校的性 质 任务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传统不同 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 存在于 20 世纪中其以前的 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美 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 20 世纪上半叶苏 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 20 世纪初 1902 年第一近代学制 即 壬寅学制 即 钦定学堂章 程 1903 年我国颁布了 癸卯学制 即 奏定 学堂章程 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 年我 国颁布了 壬戌学制 即通常所说的 六三三 学 制 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论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1 答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 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 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 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19 世纪末 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 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现在世界 上 180 多个国家中 有 2 3 以上实行了九年或九年以 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 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 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 育是以就业为目标 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 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二战前世界许 多国家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 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 二战后 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啬 也出现了普通教育 职业化 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4 高等教育的类 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 育的大众化 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 发生变化 在形式上 不同学制 不同办学形式的学 校纷纷出现 在内容上 基础的 应用性的 工艺性 的学校各显特色 在入学目的 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 多种多样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 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6 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 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 教育的发展分古代教育 包括原始形态的教 育和古代学校教育 和现代教育 包括现代学校教育 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1 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征 第一 教育是在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方法单一 2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 第一 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脱离 第二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 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 对 辩和死记硬背 3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第一 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 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第三教育的 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 4 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特征 第一 全体社 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第二 社会能 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 简述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情况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门的教育人员 教育是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 由年长一代对年轻 一代随时随地进行的 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是均等的 教育方法也只是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 口耳相传 与耳濡目染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 埃及 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 有了学校教育的标志 夏 商 周设痒 序 学 校 以教之 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衰 微 私学大兴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隋唐以后盛 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一直到 1905 年 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 兴学堂 大约 也在四千年前 古代埃及的教育达到鼎盛时期 古代 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成 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牲 印度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广 设庙宇 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 形成了寺院学府的 特色 现代学校教育萌芽天文艺复兴时期 新兴的资 产阶级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借口 掀起了反 对封建文化 创建资产阶级文化的文化复兴运动 对 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 法国教育家保罗 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经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 终身教育思 想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 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 要指导思想 7 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答 二战以后 世界进入冷战时期 科学技术的 革命使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教育越来越成为 社会发展的基础 因此 世界教育改革风起云涌 使 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 1 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 个方面的连续必教育 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和教育形式之中 2 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指教 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 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 教育民主化 教育 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 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 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 另一方 面 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包括教育自主权 的扩大等 4 教育多元化 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 一性的否定 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 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办学 形式的多元化 管理模式的多元化 教学内容的多元 化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 教育技术现代化 是 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 并由此引起教育思 想 教育体制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8 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答 1 孔子 主张 有教无类 希望反人培养 成 贤人 和 君子 他强调 学而知之 提出 了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并重 博约结合 学以 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其思想集中在 论语 中 2 战国后期出现的 学记 内容是教学相长 启 发式教学 师严而道尊等 3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 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 12 代表 苏格拉底以其教学法 产婆术 流芳后世 柏拉图以其 理想国 惠及后人 亚里士多德作为百 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 全面发 展的教育 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 渊源 4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 门论述教育总是的教育家 论演说家的教育 是西 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5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法国的拉伯 雷和蒙田等 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本性的压抑 强调 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 关心儿童 信任儿童 通过 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9 简述近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作及其主要贡献 答 培根 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于 1623 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与其他学 科并列 夸美纽斯 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是使教育 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 1632 年出版了 大教 学论 他的贡献 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强调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2 论证了普及义务 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 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4 提出 了学年制思想 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卢梭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代表作 爱弥 儿 裴斯泰洛齐 瑞士平民教育家 英国哲学家洛 克 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 白板说 另一方面他 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 其代表作 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普通教育学 的出版标 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形成 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 为科学 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 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