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带答案.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99279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带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带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带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 标,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3、农业政策手段: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常用的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有: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农业发展或结构政策手段等。 4、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 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5、农业政策监督:是指对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检查、控制和 矫正,以便发现和纠正违反农业政策目标的行为,把各种执行活动规范在农业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 6、农业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等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 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7、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用 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 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 9 %以上为贫困,5 0 %5 9 %为温饱, 4 0 %0 %为小康,3 0 %4 0 %为富裕,低于3 0 %为最富裕。 8、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 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 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 要分析指标。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这一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 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 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 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 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9、农业投入机制:广义的含义是指农业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规 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由市场对土地、资金、劳动、技术的配置起基础作用。政府通过完备的经济法规和政策,保证经济运行的 法制化,并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农业资源的有效投入和正常运作。狭义的含 义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不同投入主体通过筹集和运用资金,并供给农业生产所需投入的运作机制。 1 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 1 1、贫困:贫困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生存状态,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 物质的,也包括文化的和社会的。其二是发展状态,贫困是制约人们摆脱贫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动态过程,是缺 乏发展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1 2、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 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 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 1 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和新挑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1 4、农业生产结构:亦称农业部门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 例关系。如农业各生产部门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的组成情况和比重。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或生产力要素 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能否顺利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1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的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 二、简答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2)农业信贷服务政策;(3) 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4)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5)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6)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7)食物分配计划。 2、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 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盲目性和滞后 性等缺陷。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 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3、什么是农业政策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制定农业政策就是发现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 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但只有那些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的重大问题和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问题才能构成农业 政策问题。它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 4、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参考答案: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以实现政策目标为中心、结合客观 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其次,制定执行计划,留有余地,制定短、中、长三种计划。然后,进行政策试验,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 宣传媒介。最后,通过专门机构、上下级间、同级间、群众监督、社会舆论来加强执行督察。 5、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主要有: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包括考察政策目标和政策 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包括实施过程行为评估、政策运行的信息收集及处理,政策实施前景的预测。农业政策结 果评估,包括农业政策效果评估和农业政策效率评估两方面。 6、简述农业结构的含义。 参考答案:农业结构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狭义的含义是 指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构成及其所占比例,种养业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及比例以及每一个品种中的品质构成及比例。 广义的含义指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中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构成及比 例。 7、对可持续农业已形成的三大共识和“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计划 (SARD)”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三大共识:(1)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益作 为取得当今发展的代价;(2)可持续农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目标或模式;(3)要求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大目标:(1)持续增产、消灭饥饿;(2)增加收入,消除贫困;(3)保护资源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9、试述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基本政策。 参考答案:(1)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根据主产区对 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等资金,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扶持粮食 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促进主产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 经济收益。(2)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资金配套。(3)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增产任务主要分配给国家粮食核心产 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区以及非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大县。(4)进一步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 制。 1 1、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 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 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 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 2、简述什么是现代农业? 参考答案: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 基本特征有6点: (1)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 广,使由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 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2)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 力农具生产 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 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 运用于农业。 (3)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 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 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5)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 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6)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 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农业最根本的特点及其他特点。 参考答案: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具有其显著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所谓经济再生产,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经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括物质资料、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括 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所谓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功能,借助自然力和外界环 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断重新繁衍的过程。 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既没有脱离经济再生产的纯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没有脱离自然再生产的纯经济再生产过程。 另外,农业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如:土地不可替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 致;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易腐烂、难储运;农业生产单位往往是一家一户,等等。 2、试论述农业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国家的繁荣靠二三产业,而社会的生存安全却靠农业,农 业的兴衰对经济发展的进程有着重大影响,这一切均源于农业在国民经济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1)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无粮则乱的客观事实促使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充足、稳定的 农产品供给是人们生活稳定的保证,也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没有农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就会失去安全保障。 (2)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 。在实现从贫穷向富裕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的重要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为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提供土地、资 金和劳动力。 (3)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农业生产所需的投入部分来自本部 门自己的供给,部分来自非农业部门的产品。在农业部门的消费方面,即农村人口消费方面,部分生活消费品来自农业产出(如粮食、蔬菜 等),部分来自非农业部门的产出(如衣着、日用品等)。农业部门对非农业部门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扩大了非农业部门的销售市场, 促进了非农业部门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做出了市场贡献。 (4)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可能是外汇的一个主要来源。尤其是早期发展阶段,出口商品主要是农产 品。另外,用国内农产品代替主要是农产品。另外,用国内农产品代替进口以节约外汇也是缓解国家外汇紧缺状况的可能途径。出口导向和进 口替代不仅对工业部门有积极意义,对农业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5)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是国家的绿色资源,是自然 景观、乐生环境的供给者。没有遭受污染之害的农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污染之害的农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在发展观光旅游和假日体闲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3、联系实际,论述你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及政策建议? 参考答案:城镇是指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城镇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 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镇的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二是城镇化人员数量增加,非户籍人口仍然不少; 三是城镇化规模扩大,但基础设施落后;四是城镇化规划不当,土地闲置浪费严重;五是城镇化质量不高,生存环境条件(大气污染严重、水 源污染严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低,处理方式落后)恶化;六是城镇不堪重负,农村社会资源闲置荒芜。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 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路。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就是加快推进城镇 化发展进程。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培训等途径使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思想素质,使农村居民顺 利的与城市文化和环境融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加快城镇工业化的速度,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只有通过工业的不断集聚,从而带来人口的集聚,使城镇的兴起和建设成为必要。工业化的强劲推动,有利于提升 城镇化的经济实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积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一是改革创新户籍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户籍制度,剔除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 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的人人平等,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要放宽城 市和城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实行按居住地管理的户籍制度。 二是改革创新就业制度。尽快废除现行的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 制,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农民工就业在制度设计上,要与城市 劳动力机会和权利平等。 三是改革创新公共服务制度。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改变 声调政府只负担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只占有外来流动就业人口的税收,不承担流动就业人口公共服务的制度。 四是改革创新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把现行的强制性的行政征收行为转变为交易性行为,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规范和保护土 地经营权、继承权、抵押权、转让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项权益。 五是改革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必须将农民纳入社保范围,积 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优扶安置、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 网络;完善电力、通信、水利、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加快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向周边小 城镇和农村延伸;加快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使城镇发展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健康、有序。 4、谈谈你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看法,并说说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参考答案: (一)利益最大化追求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根本因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执行主体或者政策指向的目标群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一味强调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而 对原政策的支解曲解。 (二)权力寻租是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关键原因。 权力寻租是权力所有者利用公权力直接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是通过权力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以获取物质利益。“权力寻租”腐蚀 的就是政策执行主体,通过政策执行主体角色异化改变公共政策的本意,使政策执行走样,甚至落空。 (三)政策本身的缺陷是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制度原因 政策得到很好执行,前提是政策本身具有合理性,而政策本身的缺陷 构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诱发因素。政策缺陷体现为政策的多变、政出多门、政策缺乏科学性,不完整,不配套。 (四)政策执行的监控不力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管理体制原因 政策执行就是把政策付诸行动。但是“想当然的认为政策付诸实施的过程十分简单,一定会达到决策目标”是错误的在现实中,政策得不到 贯彻实施甚至成为一纸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受到权力、利益和人的思想意识等主客观方面的干扰,所以 必须对政策执行加以监控。监控的效果决定于监控组织的权威性大小,监控资源、监控信息、监控体制的完备情况。 分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利弊,是为了找出原因,寻求解决办法。根据上面的分析,要防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可采取以下 措施: (1)从制度上解决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问题。 在决策问题上,应明确宏观决策中央独统,微观决策地方自主。宏观决策的内容、实施时机与步骤,由中央政府做出。宏观决策由于涉及面 广,有些条文不太具体和比较抽象,对这样的条文,地方不应随意解释,解释权在中央。宏观决策制定时要做到:内容明确,不能有过度含 糊其词的内容,否则,就会出现曲解政策的现象;宏观决策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应当高度统一,对全国各地也都是普遍有效的。在宏观决策明确 之后,地方可以根据宏观决策的精神与内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决定本地的具体实施办法。微观的决策是从宏观决策中衍生出来 的,它决不能与宏观决策对立。在这之外,只要是宏观决策没有否定或反对的,微观决策都可以实施。这不同于与上边的政策对着干的“上有 政策,下有对策。”“微观决策地方自主”则要求地方在遵循宏观决策的前提下,发挥决策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中央和地方都应做到职责 权相对应,要改变过去那种中央权力偏重或地方权力偏重的倾向,做到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对称。 (2)加强政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通盘考虑,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循序 渐进地推进政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政策过程中指导思想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和客观规律而方式措施上却落后于社会进步的矛盾。政 策转换要迂回前进,要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朝令夕改,防止出现政策过程中的无序状态和“空白状态”。 (3)摆正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质上是颠倒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缺乏“一 盘棋”的思想。只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关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必须维护中央的权威,反 对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地域广、多民族、欠发达的大国,为了顺利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推进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必须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和核心,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集中宏观经济调 控权力,必须保证政令畅通。只有切实维护中央的权威,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既生机勃勃又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 (4)加强监督,从严执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监督体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监督 监察工作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但是,在政策实践中依然严重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问题。这使得各级政府颁布 的各项政策经常形同虚设,执行起来常常变形走样。要使各项政策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落实,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强监察监督工作。其次,必 须建立和健全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在监督体系中,党的监督是保障,群众监督是基础,专门机构的监督是关键。第三,必须实行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监督原则。中国幅员辽阔,行政事务纷繁复杂,政策多种多样,即使监督体系再健全,配备的人员再多,也不可能杜绝 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忠实执行政策的行为发生。 6、试论述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 参考答案: 中央一直强调要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既坚持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 权相分离,与劳动者紧密结合;既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发挥了集体统一经 营的优越性。这种经营体制把农民的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紧密挂起钩来,利益关系直接,方法简单明了,深受亿万农民群众的欢迎。 第一,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农村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以手工劳动和半机械化为主,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 下,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只有靠调节生产关系,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家庭这一经营实体中的成员, 生产与消费合一,经营与家计合一,成本耗费与生活消费合一,大家齐心协力不需监督和计量,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充分施展每一个人 的能量。 第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规律。这个特殊规律主 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生产条件分布在广阔的空间,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使得农业生产只能依赖于劳动者的自觉。劳动者与经营者 合一的家庭经营形式,便适应了农业生产的上述特点和要求。二是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过程也就是这些动植物的繁殖过 程。这过程需要劳动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家庭经营最能激发劳动者的自觉性,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三是农业劳动的成果,大多数只能表 现在最后的收成上,也就是表现为最终产品。而要精确计算数量和质量,衡量其劳动耗费,都极其困难。只在劳动者同时也是经营者、所有 者时,多劳不多得,多产不多分的矛盾才能解决。 第三,家庭承包经营适应于先进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 化、信息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体系化等特征,在家庭经营中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完全可以得到实现。 总之,由于家庭经营既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农民的创造力,又能够容纳不断发展的先进的生产力,它不仅不阻碍生产力的发 展,而且还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因而始终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可或缺的微观基础。 7、试论述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区别。 (1)现代农业的内涵更为丰富 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 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 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 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 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 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2)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它包括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 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 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另外,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其具有典型的 弱质产业的特征,现代农业由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已不再是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的产业。相反,由于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资源性的农产品将日益显得重要,从而使农业有可能成为效益最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3)现代农业具有多种功能和多样形式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假 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传统农业的功能主要是供给农 产品,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生活休闲的功能是指从事农业不再是传统农民的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旅游度假的功能是指 出现在都市的郊区,以满足城市居民节假日在农村进行采摘、餐饮休闲的需要;生态保护的功能是指农业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传承则是指农业作为我国5 0 0 0年农耕文明的承载者,在教育孩子、发扬传统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4)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 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是农 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用一些剩余农产品向市场提供商品供应已不再是农户的基本目的。完全商业化 的“利润”成了评价经营成败的准则,生产完全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新的功能的动力源 泉。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 广,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 (5)现代农业重视生态环保 现代农业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 现代农业因而也是生态农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 为一种国际性的理念和行为,在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等资源和环境方面均有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些环境标准,既包括产品本 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相邻地区以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 影响。 (6)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组织 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一种小生产。在现代农业中,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 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农业经营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这些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公司加 农户等各种形式,它们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等各个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