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一张图信息化解决方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295413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17.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一张图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国土一张图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国土一张图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一、投标文件资料清单11.1.投标文件资料清单2二、资格性/符合性文件52.1投标函62.2投标人资格声明函82.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资格证明书及授权委托书92.4投标保证金交纳凭证112.5退还投标保证金声明函132.6政府采购供应商反商业贿赂承诺书142.7无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原件152.8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证书)副本172.9税务登记证副本192.10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212.11财务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232.12纳税证明422.13单位参保证明442.14投标人必须具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46三、商务部分483.1商务条款响应表493.2投标人综合概况513.3投标人综合实力证明文件(相关证书、获奖证明、信誉文件)533.3.1高新技术企业证书543.3.2ISO9001认证证书553.3.3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563.3.4软件企业认定证书693.3.5软件产品登记证书723.4服务方案743.4.1服务场所的设立情况743.4.2服务人员的情况743.4.3服务计划803.4.4其它服务承诺803.5同类项目业绩介绍813.5.1寿光市三维GIS数字房管系统833.5.2菏泽市数字城市综合管理项目933.5.3邹平县数字房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1063.5.4淄博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整理1153.5.5淄博市数字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1243.5.6淄博市土地动态执法监察管理系统1333.5.7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项目1483.5.8 昆明市土地矿产储备中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1613.5.9临沂市国土资源转征供用动态监管系统1723.5.10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1853.5.11淄博市土地市场价格评估动态管理系统1943.6其它重要事项说明及承诺205四、技术部分2064.1技术条款响应表2074.2技术方案2124.2.1概述2124.2.1.1项目背景2124.2.1.2建设目标2124.2.1.3建设内容2134.2.1.4系统建设原则2144.2.2现状分析2154.2.2.1业务系统现状2154.2.2.2数据建设现状2174.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84.2.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84.2.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04.2.4总体设计2214.2.4.1设计依据2214.2.4.2总体框架2214.2.4.3技术路线2224.2.4.4监管平台与“一张图”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关系2264.2.5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2264.2.5.1电子政务配置平台2264.2.5.2电子政务办公平台2534.2.5.3办公自动化系统2534.2.5.4地政管理信息系统2584.2.5.5矿政信息系统2814.2.5.6测绘资质管理信息系统2874.2.5.7综合统计分析系统2894.2.5.8档案管理系统2894.2.5.9数据交换系统2994.2.5.10数据整合建设3004.2.6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3014.2.6.1综合监管数据库建设3014.2.6.2“一张图”数据展现功能建设3014.2.6.3综合监管信息平台3084.2.7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平台3194.2.7.1数据库标准和规范建设3204.2.7.2构建国土资源数据空间框架3214.2.7.3数据库设计原则3214.2.7.4数据库的安全策略3234.2.7.5数据检查处理工具3244.2.7.6数据入库子系统3254.2.7.7成果管理子系统3254.2.7.8数据管理子系统3284.2.7.8数据更新子系统3304.2.7.9系统配置子系统3324.2.8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数据补录3334.2.9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3384.2.9.1网络系统建设3384.2.9.2软硬件环境建设3434.2.9.3机房环境建设3444.2.10项目实施及组织保障3464.2.10.1项目组织与管理3464.2.10.2系统实施方法3484.2.10.3 项目管理办法3554.2.11服务方案3564.2.11.1培训方案3574.2.11.2售后服务方案3624.2.11.3应急维护机制3674.2.11.4保密措施3684.2.12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684.2.12.1经济效益3684.2.12.2社会效益3694.2.13项目验收3714.3履约进度计划表372五、价格部分3735.1开标一览表3745.2投标明细报价表375一、 技术部分4.1 技术方案4.2.1 概述4.2.1.1 项目背景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积极应对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国土资源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力推进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09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工作现场会,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金土工程二期的总体思路与工作内容;2010年6月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系统和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国土资源的全程监管和高效配置;2010年8月3日国土资源部党组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建立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2010年9月3日国土资源部党组印发关于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通知,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建设,提高科技防腐能力;2010年9月27日国土资源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国土资源行业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监管手段,导致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批文、图形、统计数据不能动态实时更新,不能为日常监管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不能实现批、征、供、用、补、查的全程精细化管理。为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及时有效供应并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提供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抓好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国土资源批后监管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4.2.1.2 建设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多源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整合,建设”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平台;基于”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建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实现局内外数据共享;基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日常事务、行政审批和其他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结合已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历史数据补录;基于平台整合现有业务应用系统,推动带图作业,实现图形辅助审批,以图管地;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监控机制,建立一套丰富的数据汇总与统计功能,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管理模式。扩建机房及更新服务器、存储及网络安全等设施,满足“一张图”系统需求。具体工作目标描述如下:1. 开发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作为整个XX市国土资源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撑环境,同时提供了用于直接构建业务应用系统的构建工具;整合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大力推动带图作业,实现以图辅助审批;搭建所有行政许可业务,用信息化手段支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行政许可业务的统一窗口受理、网上审批和并联审批的办文模式。2. 建设“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平台,将数字城市提供的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等基础数据、政务系统中的业务成果和农村集体确权登记的数据成果按照国土业务审批需要组织管理。通过建立高效、顺畅的国土资源信息采集、更新、加工处理、传输、开发利用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准确掌握国土资源动态信息,为行政审批、执法监察和土地动态监管提供统一的基础空间数据支撑;并通过对各种数据库进行集成分析、信息提炼、加工分析和数据挖掘,使国土资源管理的分析决策能够建立在全面、客观、翔实的数据基础上,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为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平台主要是实现在一体化数据库建成后,对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维护、数据更新等相关的数据后台维护管理。3. 基于“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综合监管平台,梳理国土业务流程,建立各业务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建设用地地块从现状追溯到开发前现状、预审、报批、征地、供地、登记等信息的需要,从而实现以图管地、动态监管的目标。4.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补录,对于未进行入库的历史数据需要进行整理、补录。5. 实现机房扩建,部署升级服务器及存储设备、部署网络安全相关设施。4.2.1.3建设内容为了顺利完成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总体目标,XX市国土资源局完成以下五个部分建设内容:一、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1. 电子政务配置平台2. 电子政务办公平台3. 业务应用系统4. 数据交换系统5. 数据整合建设二、 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1. 综合监管数据库建设2. “一张图”数据展现功能建设3. 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三、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平台1. 数据检查处理工具2. 数据入库子系统3. 成果管理子系统4. 数据管理子系统5. 数据更新子系统6. 系统配置子系统四、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补录五、 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1 网络环境2 软硬件3 机房环境建设4.2.1.4系统建设原则在综合考虑XX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未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项目经费、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平台等因素,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必须坚持下列原则:1.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借鉴先进、成熟、实用的软硬件平台和技术。2. 安全性与易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建设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要使系统的运行、维护的操作简单、方便、友好。3. 前瞻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软硬件平台、系统性能指标的选取以及系统未来的升级改造等方面应权衡现实。因此,在注重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进行超前考虑,从而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4. 通用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应尽量采用通用、成熟的软硬件平台和开发技术,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入库应该根据相关标准、规范严格进行,方便系统的移植、升级改造。在保证系统通用性的同时,根据英德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做出拥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来。4.2.2 现状分析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在业务系统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关联、协同办公环境,难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数据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目的,数据成果无法有效应用于业务审批中,无法实现MIS、OA、GIS(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政务管理;也尚未建立有效的综合监管体系。今年XX市开始着手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就是整合利用XX市现有地理信息资源并有效利用上级地理信息资源,实现网上地理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为“数字英德”和各相关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和基础保障。为节约投资,已在数字城市建设的数据成果,可通过基于OGIS标准服务的数据加载方式,为一张图电子政务业务办理和综合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4.2.2.1 业务系统现状目前XX市国土资源局在用的软件包括:市政府统一建设的OA系统和行政审批业务中的标准流程业务、仅具备信息录入及打证管理的地籍管理系统、省厅统一建设的土地供应批后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备案系统、部两权系统等软件,地图管理软件还是采用MapGis和AutoCAD进行地图数据查看。各个业务的办理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流程,业务形成的成果没有可共享的标准;尚未建立业务之间的审批和管理成果标准,无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标准。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地图数据资源不能充分应用于业务审批过程中,联网协同工作模式也尚未建立,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以及信息重复录入等现象。4.2.2.1.1 市政府统一建设的OA系统由于目前采用的是市政府统一建设的OA系统进行公文收发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无法根据XX市国土资源局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人员、角色调整;2. 无法按照XX市国土资源局公文办理标准流程进行公文流转程序调整;3. 无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关台账统计、分析;4. 由于采用网络形式访问该系统,如网络发生中断将无法正常工作;5. 无法逐步形成XX市国土资源局数据成果。收文4.2.2.1.2 行政审批业务中的标准流程业务由于目前采用的是市政府统一建设的行政审批业务中的标准流程业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无法根据XX市国土资源局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人员、角色调整;2. 由于市政府及监察机构关注的是业务办理的主要环节及时限监控,并不关注XX市国土资源局内部业务实际办理过程,所以系统无法真正适应国土业务办理;3. 国土业务与政策紧密结合,如政策发生调整时,无法及时调整业务流程;4. 无法结合地图数据进行地图辅助审核,对国土部门形成的数据成果无法有效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以图管地,形成信息孤岛;5. 无法形成业务审批成果,国土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土地资源审批、供应、利用,矿产资源两权登记等情况;6. 无法与市局、省厅、部的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需要业务人员在不同系统中进行多次数据填写,增加业务人员工作量;7. 无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关台账统计、分析;8. 由于采用网络形式访问该系统,如网络发生中断将无法正常工作。业务流程4.2.2.1.3 地籍管理系统目前采用的地籍管理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仅实现数据录入,未引入业务审批流程;2. 未引入坐标落图功能,无法从空间上查看到具体宗地所在位置;3. 无法结合地图数据进行地图辅助审核,对国土部门形成的数据成果无法有效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以图管地。4.2.2.2 数据建设现状目前XX市国土资源局各种空间数据分散于多个部门管理,各种数据集成、应用、管理、维护难以处理,数据格式包括ArcGis、MapGis、AutoCAD等格式,不同GIS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困难,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难以集成,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机制。目前投入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土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两类基础数据,其他如遥感影像、地形图等基础数据难以真正投入应用;业务数据主要有土地审批数据和地籍数据形成电子数据(不包括空间数据),其他数据基本还是纸质形式,无法有效应用各种地图成果数据。基础数据将在数字城市中进行建设,如土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影像、地形图等基础数据,而业务数据将有一张图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进行管理。4.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3.1.1 是参与宏观调控、加强国土资源监管的主要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迫切需要直接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状况、分布、潜力、开发利用及动态变化情况。统筹并合理引导全市用地布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需要实时掌握全市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的现势和准确数据,行业用地结构,以及在空间和行政区的分布,历年来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等。实施资源战略和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需要准确掌握目前资源家底及分布,实时监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综合分析资源潜力,及时预警资源安全。通过汇集各类数据,构建分析展示平台,可以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主动性、科学性。通过 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并不断增加业务信息数量、扩展容量、提高质量,充分反映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潜力,做到资源状况 “一览无余”资源家底“心中有数”。4.2.3.1.2 是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客观需求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整合现有的数据库和系统资源,构建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分析展示平台,直接、全面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覆盖监测,可以检查、核对地方上报的数据,督促地方上报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和经济形势分析的主动性、科学性提供基础数据,为严把“土地闸门”,遏制土地违法行为,严格土地监管提供技术支持。4.2.3.1.3 是规范和带动国土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发展不仅是政府改革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发展趋势来看,必将进一步引发政府管理方式和机构改组重构的深刻变革。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领域,集中了大量的资源与环境空间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建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为国土资源各项审批业务、资源监管和宏观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保障;通过创新土地利用监管方式,实现对土地“批、供、用、补、查”等环节的全程监管,可以优化和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管运行系统、推动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通过资源调查,摸清资源的家底,建立反映全市国土资源的总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情况的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土地落地化、精细化管理,对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规范管理行为、促进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2.3.1.4 是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水平和社会化服务的迫切需要通过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健全土地监测统计快报制度,及时掌握土地管理动态,可以提高国土资源工作透明度,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与服务,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XX市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4.2.3.1.5 是夯实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石和加速发展的引擎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只有处理好“路”、“车”、“货”三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巨大的效益。“路”指信息网络或通信设施,“车”是指各种应用信息系统和工具,“货”是指狭义的信息资源,如各种数据库及其数据整合等。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适用的信息资源,再好的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加强资源的空间统筹,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力争实现国土资源主要业务要素的落地化管理,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方向转变,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行政效能。4.2.3.1.6 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科学合理的决策离不开充分、准确的基础数据作参考。由于国土资源信息数据时效性强、涉及范围广,长期以来存在数据不齐全、更新不及时、共享性不充分等问题。建立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工程,科学管理、及时更新并充分共享海量的国土资源信息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作参考,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4.2.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XX市国土资源局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信息化工作在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好的积累。首先,国土资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徐绍史部长一再强调了“一张图”建设,明确提出通过“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推进资源监管方式的改革,提高国土资源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其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一些主流信息技术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和变革。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如数据的分区存储管理、影像金字塔和影像压缩、组合式多级空间索引等,为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访问提供了支持;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发展使得人们较以往更加便利地从大量的数据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辅助决策;计算机存储技术和主机技术在存储容量、响应速度的大幅进步使得海量数据的物理存储和管理已不再是技术瓶颈;地理信息系统向多比例尺、多尺度、动态多维和实时三维可视化方向发展;通过物理整合、虚拟化和构建统一虚拟化基础服务架构等实现数据中心IT资源优化,提高效率,节能环保。最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支精通技术、熟悉管理的信息化队伍,为全局系统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支撑。近几年来,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开发工作。从总体看,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更趋合理,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通过实践,锻炼队伍,培养了一批既懂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有这些,都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4.2.4 总体设计4.2.4.1 设计依据1. 软件工程术语 (GB/Tl 1457一1989) 2.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T8566一1988)3.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8567 一 198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226O一2002)5. 国土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 (DZ/T) 6.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基本术语 (DZ/T) 7. 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及数据库建设规范编制指南 (DZ/T)8.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21139 一 2007) 9.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I3923 一1992)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代码 ( GB/T21010一2007) 11.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 TD/T1016一2007) 1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14一2007) 13.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试行)国土资源部14. 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国土资源部15.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验收标准 国土资源部16.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库标准 ( TD/T)17.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 GB/T9649 ) 18. 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 国土资源部4.2.4.2 总体框架系统的总体框架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为依托,以标准、制度和运行支撑为保障,以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体系和共享服务为核心,形成互联互通、贯穿上下的动态监管、政务管理、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体系。根据系统总体框架指导思想,结合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要求,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进行设计,遵循SOA体系标准、业务规范、数据资源标准等标准体系,在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综合监管平台和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基础上,进行各个应用系统的整合建设。系统的总体架构图可描述如下:图:系统总体架构从总体上看,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项目是以各类国土资源信息为基础,以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信息化机构以及支撑环境为保障,以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为枢纽,以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为支撑构建的国土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中的各项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国土资源内部统一门户,形成对行政管理的应用与服务,同时整个系统必须要在切实的安全体系下运行。4.2.4.3 技术路线4.2.4.3.1 基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系统建设基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就是在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管理等国土业务特点,针对具体业务应用需求进行相应配置,通过电子政务搭建平台搭建应用业务模型和建立业务组件。这些业务组件和业务模型通过电子政务运行平台驱动,形成各个业务系统。并通过配置对业务系统的修改、重组、再定制和维护,即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业务模式的变更。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也意味统一的安全管理。通过对安全检测与监控、身份认证、数据备份、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统一管理,统一门户,为应用系统开发提供调用接口与控制机制,使整个电子政务平台基于统一的安全体系,一方面避免每个业务应用系统都需要开发安全管理模块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效集中了安全出入口,便于应用系统的安全控制,实现单点登录。4.2.4.3.2 GIS、MIS与OA一体化集成将与国土资源相关的业务审批信息管理系统称为MIS系统,将日常的政务收发文管理等工作系统称为OA系统,还有与政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相关的地图管理系统称为GIS系统。在总体技术设计上,我们将GIS、MIS和OA技术集成于同一系统之中,存储于统一的数据库,实现GIS、MIS和OA的技术一体化,为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同样支持C/S结构)的协同工作环境。GIS、MIS和OA的一体化集成的关键是GIS的应用上,采用组件式GIS开发是实现集成的关键。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中GIS图形功能的构造按照组件化结构,不再构造大而全的图形功能模块,而是先制造图形功能“积木”,构造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图形组件,如基本的图形功能操作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建设用地审批业务专用的图形功能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地籍登记业务专用的图形功能也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土地利用变更的功能封装成为一个组件等等。4.2.4.3.3 基于Oracle+ArcSDE数据库环境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Oracle 11g和ArcSDE相结合的技术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实现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的各种海量数据的存储、索引、管理、查询、处理及数据的深层次挖掘问题,为前端GIS应用功能开发和空间信息发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2.4.3.4 采用B/S、C/S混合模式体系结构系统将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和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混合模式开发。随着浏览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B/S构架已成为应用软件开发的主流。B/S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执行应用程序。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其中简单的事务逻辑在客户端浏览器实现,但是主要的事务逻辑都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端实现。在这种结构下,不需要其他任何特殊软件,对网络也没有特殊要求。通过浏览器实现的用户界面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界面风格一致,从而使用户对操作培训的要求大为下降,软件可操作性大大增强。针对市国土资源局的日常办公业务,以信息查询、数据浏览、审批为主,要求操作简单直观、易于维护。综上所述,数据中心部分系统将采用B/S构架进行开发,以充分发挥B/S的安全性好、易于广域部署和维护、易于与其他系统集成、易于与政务网整合和发布等优点。另一方面,数据管理系统涉及海量GIS图形和属性数据处理、更新工作。这部分业务涉及的用户较少,对图形和数据的操作又较为复杂,还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较强的数据访问交互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运行速度和运行的效率,其设计和实现将采用C/S结构。系统应提供两种类型的客户端运行平台,一种是B/S结构的客户端,为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提供统一的应用环境,使用浏览器;另一种是C/S结构的客户端,主要面向对地图处理要求较多的数据维护管理和部分业务人员。系统以B/S为主,C/S为辅,两种模式互为补充,实现具体的应用要求。4.2.4.3.5 采用统一的门户技术和单点登录服务系统采用统一的内部门户,是一个集成的应用办公环境,提供政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框架集。内部门户在土地调查基础平台的支撑下,借助第三方信任授权服务平台(如CA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和Portal平台,通过对其他应用子系统功能的整合,提供统一的登陆验证接口,实现单点登录(SSO),使用户以统一的界面访问所有授权的资源。从而实现“一站式”单点登录的用户认证管理模式;在多个功能模块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统一的用户登录入口,进而实现“一次登录,多点访问”。4.2.4.3.6 多种形式的二次开发接口系统应该提供多种形式的二次开发接口,满足不同层次的系统扩展需求。因此系统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通用性、扩展性。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包括:业务和数据扩展工具、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接口、脚本编辑接口、插件接口、客户端二次开发平台接口、组件(各种中间件引擎)二次开发接口等。通过接口调用和扩展工具应用,能保证与其它系统的衔接,满足对不同层次的自适应、自扩展需求。4.2.4.3.7 基于J2EE基础架构环境开发软件开发和运行采用J2EE基础架构环境。J2EE架构是当前主流的架构之一,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J2EE技术的结构设计与解决方案。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J2EE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完全支持EnterpriseJavaBeans,有良好的向导支持打包和部署应用,添加目录支持,增强了安全机制,提高了性能。4.2.4.3.8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遵循OpenGIS标准OpenGIS技术将使GIS始终处于一种有组织、开放式的状态,真正成为服务于整个社会的产业以及实现地理信息的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互操作,是未来网络环境下GIS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1)互操作性:不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之间连接、信息交换没有障碍。(2)可扩展性:硬件方面可在不同软件、不同档次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方面增加新的地学空间数据和地学数据处理功能。(3)技术公开性:开放思想主要是对用户公开公开源代码及规范说明是重要的途径之一。(4)可移植性:独立于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不需修改便可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兼容性、可实现性、协同性等特点。OGC促进了GIS的互操作。它通过规范,改变了地理数据及其服务的处理方式,通过互操作的开放式系统将它们集成,从而在Intranet/Internet环境下,通过分布式平台从异构信息中直接获取信息。OGC促进了地理数据提供者、厂商和服务商之间的联合,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进程,拓宽了地理数据服务市场。4.2.4.4 监管平台与“一张图”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关系“一张图”是监管平台运行的数据支撑,通过两种方式对监管平台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空间数据通过开放接口直接为监管平台提供数据调用服务,业务数据库是综合监管数据库的数据源,经过抽取、清洗、转换、加载生成。政务管理系统与监管平台之间关联紧密,存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关系,监管平台运行产生的综合分析成果被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调用,为行政审批等管理行为提供辅助决策服务。同时,本级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产生的业务数据直接更新业务数据库。4.2.5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包括电子政务配置平台、电子政务办公平台。通过电子政务配置平台,实现对数据资源的配置(包括业务相关的表单、报表等数据和各类基础数据)以及各类业务运行规则的定制;通过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实现对配置和运行规则的解释,提供各类应用组件,包括表单组件、GIS组件、工作流引擎等等。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为数据资源整合到业务应用搭起桥梁。4.2.5.1电子政务配置平台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配置平台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是基于B/S架构的工作平台,具有部署方便易于使用的特点。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系统数据备份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配置平台,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于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配置平台的有以下特点:1、统一有序的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包括权限管理,可以实现基于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分别管理,分级控制,不同的人员登录配置平台只能修改本人权限之内的配置信息;权限控制可以具体到某人在一项业务的某个阶段对某张表格的某个字段是否可读、可写等。2、方便灵活的业务定制。可视化工作表单设计工具,提供多种自主开发定义的字段类型,可实现多种自定义的功能,如使用数值计算字段可实现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使用日期计算字段可根据系统工作日历和承诺制计算承诺办结时间,可使用签字字段实现口令签字以及手写笔迹签字等。可方便的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工作表单对应输出表单,也可灵活的实现一张工作表单对应不同格式的多张输出表单,以及多张工作表单的内容统一在一张输出表单上打印输出。提供一套方便易用的工作流定义工具,可方便直观地定义业务的工作流程,支持分流以及多流向并行处理;良好的工作流历史版本管理功能可实现历史案卷办理过程的完整保存。对于一些流程不确定的自由流程,提供流程在设置好的人员岗位范围内的任意自由流转,适应流程不确定业务的办理。3、强大的辅助业务办理功能随着数据量的增多,系统对业务的查询功能的需求也在相应的增加,配置平台提供多种查询的定制方式,包括模糊查询、快捷查询、自定义查询、查询保存。可以设置统计类型,可以设置业务的统计和GIS统计等,提供多种统计表格样式,可以定制普通的统计样式,也可以定制Excel的统计报表样式,可以定制多种条件的统计,由用户组合统计条件得到想要的统计结果。4、标准的数据管理系统适应开放的数据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提供配置信息的导出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导入;支持业务申报材料定义导入,支持业务惯用语定义导入,支持模版业务导入。5、支持多种地图服务数据图形数据定义遵循开放的原则,支持多种格式GIS服务数据的导入,系统可以调用ArcGIS发布的地图服务以及符合OGC标准的地图服务。4.2.5.1.1 配置平台功能结构配置平台的主要功能结构图如下图所示:配置平台功能结构图4.2.5.1.2 资源管理政府部门各个岗位职能一般是相对固定,但人事调动是时常发生的,为此,系统特别设计了机构设置工具来适应这一客观规律。使用该工具可以清楚地描述出各级部门、人员、岗位三者的关系,并能具体设置各岗位的权限,如是否可使用构建平台、是否可进行网络监控,是否参与业务审批等。操作上只需打勾即可完成,界面设计一目了然。机构设置模块实现了对整个机构内各部门、人员、岗位的定义。所有部门、人员、岗位均由系统自动生成系统内部的唯一标识,确保信息的唯一性。部门、人员和岗位均可以做为参与者出现在业务的工作流过程定义中,真正实现业务和岗位之间多对多的关系。4.2.5.1.2.1 部门及人员管理部门管理使维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单位的机构状况定义各业务相关科室(处室)。部门中支持多级管理,一个部门可以拥有多个子部门,同样子部门也可拥有自己的下属部门,从而真实表现软件使用单位组织机构的管理状态。提供了对单位和部门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功能。人员为系统内最小管理单位,从属于部门管理框架,一个人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但可以拥有不同部门的多个岗位。部门管理提供了对部门中人员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功能。人员的可维护属性包括人员名称、登录代码、可用状态、电话、手机、邮箱、签名图片等。部门人员管理4.2.5.1.2.2 岗位管理实现对各部门所具有岗位的定义,可新增、删除岗位定义,支持使用拖放的功能修改岗位所属的部门。可定义岗位的名称、描述。可定义该岗位可以具有的系统权限,以及可以执行的统计定义。由岗位权限控制的系统权限有:使用构建平台、使用业务应用系统、查看网络用户、管理网络用户、管理GIS数据。还可以定义该岗位独立于业务的查看、操作的地图数据的权限配置。岗位设置由于系统采用的严格有序的多级权限控制,一旦岗位或者部门的权限设置发生变化,所有具有该岗位的人员的权限均同步发生变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管理员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4.2.5.1.2.3 字典表定义字典表:用来实现字段之间的对照,实现标准对照。可以保证随标准变化,实际数据同步发生变化。如建立建设单位字典表,可以实现对建设单位的管理。建立新旧地类对照字典表,可实现新旧地类的切换显示管理等等。字典表定义系统提供默认的系统字典表:地域范围字典表和案卷范围字典表。可用来限定人员对案卷的操作范围权限。同时系统提供字典表导入的功能,对于用户已经存在的字典表,可以直接导入定义和内容。4.2.5.1.3 业务定制4.2.5.1.3.1 业务定义业务类型定义模块实现对业务类型的定义,对业务类型进行增、删、改等操作。业务类型是指办理过程相同,填写和打印的表格都相同的业务的总称。业务类型的管理支持业务的分级管理,上下级业务自动建立关联,使用树形结构的关系来进行业务应用系统的管理。如:可在地政管理下建立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征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出让等相关的业务。业务类型定义包括对业务类型的基本情况的定义、业务申报材料(要件)定义和业务惯用语定义。业务类型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类型的名称、代码、业务类别(核心业务、办公业务、会议业务)、是否允许多个主办人、是否允许分批上会讨论、业务所用文号格式等。同时构建平台可提供业务的模板库导入功能,可利用模板库迅速的建立起基本业务系统框架,包括基本的工作表单和输出表单定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快的完成业务系统的定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建立好的业务定义通过导出为模板的功能也可以方便地存储到业务模板库中。业务定义4.2.5.1.3.2 申报材料、要件定义业务申报材料(要件)用于定义具体业务接受办理申请时,要求报件单位提供的申报材料,如建设用地征地业务中的各市向省厅上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复印件)等图件等,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等各种相关的证明材料均可以以要件的形式添加到系统中,随审批的案卷一起流转,可方便的查看。具体办件人员在受理申请时,可利用业务应用系统中的要件录入的功能进行录入,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和删除系统要件的定义。要件定义进行业务申报时,收取的要件材料存在可选的要件和必选要件,以及根据业务类型不同所收取要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系统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判断,设置要满足条件时需要收取的必选要件有哪些,可选要件有哪些,可以辅助窗口收件人员在收件时判断需要申请人提供哪些资料,当收取的资料和要求的不一致,不予受理。像我们实际办理的建设用地征地业务可以根据业务类型是批次征地时设置好需要收取的必选要件和可选要件,是项目建设用地征用时需要收取哪些必选要件和可选要件。4.2.5.1.3.3 工作流定义工作流指一项业务办理从报建到办理结束所要经过的各个办理阶段的总称。配置平台以流程图的方式提供直观地编辑、配置和查看各个流程阶段的方法。配置平台的工作流定义有如下的特点: 集成性、多元性和易用性提供以流程图和活动节点的形式直观地编辑工具,可方便的定制各活动节点的属性和之间的关联,可对活动节点属性进行参与者、业务操作权限、地图数据操作权限等进行设置,使数据和业务的流程达到有机的结合。 支持分布式架构采用规范的工作流定义接口,提供对跨数据库的工作流定义的支持,可通过应用系统的案卷导出和案卷导入实现跨应用系统、跨数据库的案卷的工作流办理。 工作流过程定义工作流定义包括基本属性、参与者、工作流阶段、流向等相关信息的定义。系统还提供专门的流程图管理模块用于绘制业务流程图,并且对流程的各个阶段进行配置,选择流程各阶段业务角色,定义流程特殊操作权限、输入输出表格、确定各阶段输入表格可填写字段,设置承诺时间等。工作流基本属性包括过程名称、过程类型、缺省工作项、缺省专题、缺省打印模板、时间限制,警告时间、计时单位、以及业务存档的选项。过程类型包括: 固定流程:工作流中的各阶段之间存在定义的关系,形成办公案卷的固定批转过程。 无流程:不定义过程,无论是静态定义还是动态定义。 自由流程:工作流中的各阶段之间不存在定义的关系,在形成的办公案卷的批转过程中决定批转方向的过程。由业务案卷的实际办理人员指定案卷的流转过程,实现业务人员自定义流程,可通过查看案卷办理过程查看实际案卷的流程,可对案卷进行监控和查询。针对政府要求的业务办理对外采用承诺制限制,每一项业务均可设置承诺制办理的时间限制、计时单位以及警告时间。参与者(角色)指的是所有可以作为一个参与的成员出现在工作流过程或者阶段中的,包括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选择参与者工作流阶段定义:在该页显示该工作流过程定义中所包含的所有阶段定义,包括一般的流程阶段和系统定义的阶段。一般的流程阶段指组成整个工作流过程的可视的各个阶段,比如窗口接件、经办人初审、处长审查、主管局长审核、窗口发文等阶段。系统定义的阶段包括:缓办、冻结、作废、办结、存档、退文、答复意见、查询、监控、授权、补录案卷和会议查询,分别对应案卷的不同状态下的权限设置。可编辑工作流阶段的属性。工作流阶段属性设置工作流阶段的属性信息:阶段的名称可根据此阶段在整个流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修改,新的活动标识由系统生成,用户不能修改。节点的属性: 开始节点:每个流程中只能有一个 正常节点 结束节点:每个流程中可以有多个阶段的计时模式可分为四种方式: 正常计时:整个工作流程计时,工作流程包括的各个阶段计时 只有阶段计时:在一个指定阶段内计算用时,而整个工作流程是不计时的。 只有过程计时:只对整个工作流程计时,而工作流程中包括的各个阶段不计时 均不计时:在需要计时时,可以输入时间限制的天数和警告时间的天数。工作流节点表单权限控制:在选中一个参与者后,可以为这个参与者选择可以操作的工作表单、字段以及操作权限。选择工作表单后,根据表单的操作权限来选择表格中的字段。工作流阶段工作表单权限设置4.2.5.1.3.4 工作表单定义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各类表格,这些表单是业务办理过程的信息录入通道,这些表单的定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建立规范的表单样式有助于业务办理人员快速高效的完成业务办理。工作表单是指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办理业务时需要录入内容的表格,比如项目受理登记表、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会审表、采矿权申请审批表、探矿权审批表等。工作表单定义实现对具体业务所用到的工作表单的管理,包括对工作表单和表单字段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可定义工作表单的名称、类型(多行表格和多版本表格可分别实现对该工作表单多次填写和多次编辑的需求)、表单的显示设置。工作表单定义对于字段定义,可增加、删除字段的定义,可修改字段的名称、字段类型、数据类型、缺省取值、显示列表等。字段定义字段类型:针对具体业务中填写表格的需求,以方便业务人员工作为目的,系统开发了多种字段类型。数据类型:支持数字(布尔型、整型、浮点数、实数)、字符串(定长、不定长)、文本、日期、长二进制(图片等)等多种数据类型的定义。缺省取值:可对字段定义缺省取值,减少业务人员填表时的工作量。系统还提供基于B/S结构的编辑表单的功能,真正实现可视化,所见即所得的表单样式编辑。编辑表单提供了多种工具用于方便的编辑表格的样式,可添加多种对象,提供方便易用的属性编辑工具、对齐工具、改变大小工具等等。编辑表单为方便业务搭建,系统提供表单的复制和粘贴功能,可把相类似的表单从一个业务复制到另外一个业务中去,生成表单后就可以使用了;复制粘贴同时适用于该工作表单对应的输出表单。对于同一业务中的工作表单,可以设置它们的显示顺序和互斥关系。4.2.5.1.3.5 业务文号定义文号定义模块实现对所有文号格式的定义,可对文号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文号定义 普通文号 许可证号:该许可证号主要是指用于与核心业务关联的证号,如房产证号、土地证号等,如果不需要与核心业务关联的证号,子类型应设为普通文号。许可证号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日志管理。 格式文号:用于支持图幅图、图斑号等需要格式输入的情况。 系统文号:系统文号除了可以定义文号格式外,还可以选择多个业务使用此文号,可实现多个业务的案卷相互关联的作用,可用于将同一项目的案卷串到一起,可相当于总编号的作用。同时,案卷的显示编号和数字编号也是系统文号文号缺省生成时间: 手动生成:根据需要由业务人员手动生成; 填表时生成:在具有该类型文号字段所在工作表单填写时自动生成,一般适用于通知书的文号之类。 接件时生成:在具有该文号的案卷建立时自动生成,一般适用于业务承办单受理文号,案卷显示编号、案卷数字编号等。文号的属性:l 允许重新生成:在文号生成完毕后允许重新生成l 允许删除:可以删除已经生成的文号。l 允许改文号编号:需要与允许删除选项联合使用l 可以取旧号:可以从旧号中选择l 允许重号:不同案卷中可以使用相同的文号l 带索引l 索引分别编号l 办公平台处理废号l 废号可重用l 调用存储过程生成文号:提供二次开发的接口,特殊情况下,用定义的方式无法满足业务应用需求时,可通过写存储过程的方法实现复杂规则的文号定义。l 指定文号编号保持一致:用于案卷号与关联文号保持一致的情况。当案卷号对应文号指向另一文号后,则该文号不进行编号,而是取另一文号的编号。文号格式定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文号的编号规则。对于复杂的文号规则可通过存储过程实现的方法进行定义。文号格式定义文号格式包括三个部分:l 常用字:输入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l 年份:可以定义年份的显示方式。4位小写的年(2006)、4位大写的年(二六)、位小写的年(06)、位大写的年(六)l 编号:可以定义编号的显示方式。补零的小写编号(0001)、补零的大写编号(一)、不补零的小写编号(01)、不补零大写的年(一)4.2.5.1.4系统应用配置4.2.5.1.4.1 系统应用导航配置系统应用导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