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255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B给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地方固定加热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浸入水面以下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2 .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磺C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D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能燃烧和支持燃烧3 .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衣服晾干B冰棍融化C燃放鞭炮D玻璃破碎4 . 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收热量B蜡烛燃烧可能生成C、CO、CO2、H2OC石蜡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D蜡烛必须有棉线的蜡芯,否则不能燃烧5 .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BCO2CN2DHe6 . 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7 . 加热50mL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1)试管(2)烧杯(3)酒精灯(4)试管夹(5)石棉网(6)铁架台A(1)(3)(5)B(1)(3)(5)(6)C(2)(3)(5)(6)D(1)(3)(4)8 . 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这样会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水蒸气9 . 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A区别硬水与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检验,看泡沫的多少B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C区别N2和CO2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熄灭D区别CO和 CO2分别与灼热的CuO接触10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B用稀氢氧化钠溶液等制作叶脉书签C从大豆油中提取油脂D煤的干馏11 .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C被污染的空气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D稀有气体常用来做光源12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3克氯化钠B用10mL的量筒量取8mL的水C用50mL的烧杯盛放大约15mL的水D用石蕊测定某溶液的pH值13 .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产生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产生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D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15 . 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出现试管炸裂现象。某同学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加热完,没有冷却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16 . 图中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的是A试剂洒出B腐蚀胶头C氧气不纯D读数偏小17 .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煤气燃烧水结成冰B瓷碗破碎米饭变馊C菜刀生锈葡萄腐烂D灯泡发光黄瓜切成片18 .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干冰升华C钢铁生锈D谷物酿酒19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0 . 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把二氧化碳通往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CCO能使人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机体缺氧D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21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B盐酸挥发C粮食酿酒D冰棒融化二、填空题22 .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描述的空白处(填序号)。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_。氯气在时,冷却到变成液态氯_,继续冷却到,变成固态氯_。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能燃烧_,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23 . 如图,用适当符号填空。(1)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3)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4)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5)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6)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24 . (1)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请写出下图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为(写三点):_、_、_。(2)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语:“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pH=7.3,呈弱碱性,能平衡人体内酸碱度,让人体处于弱碱性环境。”该广告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_。25 . 用化学符号填空:(1)钙元素_;(2)2个氢原子_;(3)n个水分子_;(4)2个硫离子_;26 . 物质在_叫做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_、_、_、还原性、酸碱性等。27 . 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然后使试管。三、实验题28 . 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已知:铜丝导热性好、白磷在40时即燃烧,其燃烧现象与产物与红磷一致)(实验步骤)(1)测量试管的容积。(2)检查装置气密性。(3)将足量白磷置于试管底部,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5)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反思交流)(1)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2)经测量试管容积为4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到_mL以上(填整数)。(3)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看创试管内的现象是:_。(4)试管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拓展延伸)下面实验是同学们进行的拓展实验,如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按照课本实验装置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则:(5)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6)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四、简答题29 .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_性溶液来吸收。(填“酸”或“碱”)(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是_。(任写一点)(4)SO2是形成_(填“白色污染”或“酸雨”)的主要物质;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_。(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30 . 如图所示实验都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请回忆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图A中红磷需稍过量的原因是_;(3)图B中水的作用有加热和_;(4)图C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和防止实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31 .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填化学式)。(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处。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32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_,加热时试管应该向上倾斜,与桌面成_角33 . 如何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_?五、科学探究题34 .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假设: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样多。(2)设计实验方案: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3)实验报告:实 验 装 置实验操作(连续重复3次)实 验 现 象关闭B,打开A,缓慢深吸气_关闭A,打开B,缓慢尽力呼气_(4)得出结论:分析比较与中实验现象的差异,你的结论是_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