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092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合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地清除。当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孩子们的谎言”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生硬、粗暴地拔掉杂草固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会留下后遗症。A“生硬”是形容词,“观念”是名词,“生存空间”和“良性互动”都是动宾短语。B“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地清除。”这个句子中,“杂草”做主语。C“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序是。二、字词书写2 . 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格内。绝美江南诗意人生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关于工匠精神的主题阅读自李克强总理在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材料一未来广州2017年3月24日电美通社/3月23-26日,德国莱茵TUV集团管理执行董事会主席富笔博士(Michal Fuebi)受邀出席博鰲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并于23日下午举行的“工匠精神:把制造做到极致”分论坛上,与众多企业家及精英就将“制造”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展开对话交流和深入探讨。富笔(Michal Fuebi)认为,质量、敬业、耐心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德国约有40%的学生选择职业学院,而不上大学,成为未来的工匠。过去的工匠精神意味着手工制作,而现在和未来的机器生产也包含工匠精神。材料二现实解放日报:青岛市召开的一次外资企业人才交流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开出年薪16万元的高价招聘一名高级技师。在劳动力普遍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内的高级技术工人却出现了巨大缺口。参考消息2017-03-22:今年春季以来,福建省某市高频举办24场招聘会。许多电子企业不约而同地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与尴尬,那就是技工荒。招工者哀叹:“博士硕士满街跑,在电子领域当中高级技工却难找。”材料三调查2016年,中国教育报一项对1794名15至36岁年轻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5%的受访青年表示钦佩能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但佩服归佩服,行动起来就难多了。调查同样显示,大约超过70%的人会以现实为重,把“工匠精神”仅当作一种“云中”的理想。占最大的两个原因是:生产讲速度,营销靠低价,员工不培训,既然社会允许,我又何必讲工匠精神?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寻找风口、做网红,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过得不错,生活多姿多彩。如果我慢工细活精益求精,赚钱太慢,而且无趣。我没法讲工匠精神。材料四观点经济日报2016年/8月/15日/第005版“经济圆桌”:过去我们尊称人为“师傅”,现在称“老板”;过去几级工很自豪,现在好技工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作用不够,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在瑞士、德国,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梦想。在我国大学生被称为“天子骄子”之时,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不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风尚,谁来做工匠?没有工匠,哪来工匠精神?人民日报2016/6月/21日/第020版“新青年”:人是制度的产物,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弘扬工匠精神要求人才激励制度对各类所有制经济的一视同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工匠精神”养成的需要来审视我国现有的有关制度,摒弃清理一批过时的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中国航空报2015年/5月/12日/第002版:在中国的儒家文化基因里,匠人是被人看不起的,是没有地位的。儒释道文化,尤其是儒学是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并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产生。孔子讲中庸,老子讲无为,佛教讲看破,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不利于产生工匠精神。科举制度开启了选拔人才的先河,从此也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都导致民族精神中严重缺乏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1956年制定并逐步完善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得到当时企业工人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八级工成为工人终生奋斗的职业生涯目标。总的来说,中国的工匠精神被主流文化忽视,以民间口碑的形式,以百年老牛,中华老字号的方式流传,忍辱负重,很委屈。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2017-03-06:早先,我国处于产品“短缺时间”,公众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数量和规模,忽视了产品的结构与质量。“中国制造”虽然遍及国内外市场,但有时也会被贴上“精制滥造”和“价廉质次”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才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慢慢从在乎“贵不贵”转为追求“好不好”。材料五选择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真正的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既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又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德国与日本的工匠精神享誉世界,一个家族几代人潜心钻研一门手艺的现象并不少见。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例如,“张三,作家/演员/摄影师”。斜杠青年追求自主的而又多元的、有趣味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这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3 . 根据材料二,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4 . 请根据材料分点列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5 . 在材料四中,小编粗心地把一个例子放入不合适的位置,请你找出来抄写在横线上,说说它应该出现在哪一家媒体的材料中,并简述理由。6 . 有人认为,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备素养。有人认为,斜杠青年才符合当代潮流。结合材料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老屋祭王永莲老邻居打来电话,说我家的老屋要拆迁了。老屋是土坯和红砖混搭的小平房,门前一个小院,屋后一个小菜园。我在城里安家后,曾把母亲接来。母亲留恋老屋,不顾反对,又固执地搬了回去。此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会回老屋住上一两天。母亲去世后,我把家里的家什分给老邻居们,只留一台老式缝纫机。那是父亲托关系找门路,才弄到票买回来的,花了他三四个月的工资。为此,母亲挑了两个多月的煤贴补家用,每天回来,肩上都是血印子。尽管如此,母亲每天进家门总要先坐在缝纫机前,在踏板上蹬一阵子,好像那样就不累了,肩上的伤也不疼了。那时,母亲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记得之前有一年“六一”节,我参加鼓号队,要着统一服装,要求天蓝色裤子上有红色的装饰条。邻居家有缝纫机,母亲请求邻居婶婶用缝纫机将装饰条订上去。她家的缝纫机上叠着一摞布料,都是学校定制的服装,我每天放学就趴在她家窗户上看我的那件压在底下的裤子,心里那个急呀,回家就在母亲耳边催促。母亲比我还着急,嘴上都起了水泡。家里包了饺子,做了荤菜,母亲就会给邻居送去一盘,顺便提一提我服装的事。还记得缝纫机买回那天,母亲几乎一夜没睡,她在碎布条上来来回回地实验。伴着“嗒嗒”的缝纫机声,我入梦前想着:明年六一,再也不用愁新衣了!后来我长大了,可以买各种牌子的漂亮衣服了,母亲也还是坐在缝纫机前,她用各种边角布订成缝纫机的罩子;她找来了百家布角,给我儿子拼了一床百家被,说是包着百家被,孩子长命百岁。母亲去世后,我多次梦见她坐在缝纫机前的样子。我委托老邻居找了个房户,帮我照看房子,我不收租金,唯一的条件是替我看好老缝纫机。我心里想,缝纫机在,母亲的家就还在。每年清明节,我回去扫墓,都会去那间房子里坐上一会儿,就像母亲在世时那样,倚在土炕上想想心事,整理自己的思绪;或者坐在缝纫机前发呆。有一段时间,我的人生道路一片渺茫。我来到老房子,支好缝纫机,用力蹬着机轮。方碎布上来来回回轧着密密麻麻的针脚,就如同我的心事。在房后小菜园草丛里,我寻找母亲生前为我栽下的香水百合。我喜爱百合花,母亲便说要给我种一片。那年夏天,母亲打来电话,让我回去。走进母亲的小院,芬芳满溢,后窗下,百合开得正旺。入夜,母亲把我的枕头安放在临窗的炕梢,清风朗月下,一缕香气在微风中浮动,我被芳香围绕着,进入了梦乡。母亲去世后,每年夏天,我会回到老房子,赶赴一年一度的百合花约。在百合花香中,对自己说:花在开,娘家还在!我匆匆赶回老屋,望着墙上那大大的“拆”字,中间醒目的那一点,就像重重地点在了我的心上:拆了屋,从此这个娘家也就没有了!晚秋的后园子,条蔓爬满了木栅栏,以最后的纠缠姿态纪念着曾经的生机;几棵被遗忘的秋白菜,孤落在园子里。沿着窄窄的小巷,我在破败的墙面和残垣的院落,触摸老去的时光。低矮的户区,飘起最后的炊烟,我默默地告别老屋,也告别关于老屋的那些过往。望着即将拆除的老屋,我的心里,一片苍凉!(有删改)7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划线句中的“香气”“芳香”既指百合花的香,也寄寓着母爱。B本文作者寄情于物,用“老屋”“缝纫机”“百合花”承载自己的情感。C文章以“我”家的老屋要拆迁开篇、结尾,这样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D第11段划线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屋拆迁对我的沉重打击。8 . 文中回忆了母亲与缝纫机有关的事有哪些?请概括。9 . 按要求回答问题。(1)每年夏天,我会回到老房子,赶赴一年一度的百合花约。(赏析加点词)(2)第12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0 . 题目“老屋祭”中的“祭”改为“记”好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苏州散忆张含冰昨天读了余秋雨的散文白发苏州。秋雨先生是个造诣很高的人,他看苏州,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我看苏州是在十年前了,当时以一个稚童的眼光来评判,背不动“文化”两个字。唐伯虎的故事后来才懂,还有那个金圣叹。后来又知道了他们都是那个江南小城人氏,一点也不奇怪只有那样的地方才会有那样的人。壁垒上垂延至地的藤蔓;小桥下发如墨云的洗衣妇人;街暮人淡之时,似听见却又似想见的寒山寺里的钟鸣。苏州,美得有声有色。苏州人热情,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宾客盈门的生活苏州每年的旅游者是以万计的。那一回在去拙政园的路上,公车里一位妇人跟我妈妈聊了起来。她先是用夹着细软方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苏州的景点,什么时间去好,路怎么走,都一一顾到。未了,便打听起我们的来处。“桂林!”得到这个答案后,那先前不曾歇过话的妇人竟呆了一小会,临下车时她满脸疑惑地遗下一句:“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万物自然为妙,妇人的惊异再平常不过了。倘若是生长在西北高原的汉子,倘若是从大兴安岭苍莽森林里来的客人,想像品着茉莉花茶般地来苏州求个神清气爽,倒可以理解。可是,生在桂林山清水秀间的人们也来了,为什么呢?我也常常自问。鬼斧神功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蒙恩于天功的地方,奇山俊水引来无数丈人骚客,后来有了镌刻于洞间石壁上的经文诗篇。在那些或清秀流畅或健拔有力的字迹里,有柳宗元,有徐霞客,还有那描画了“八骏图”的徐悲鸿,久而久之,桂林成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涌来的人们看罢山水,还忘不了看一看那流溢于山水之间的斑斑墨迹,发一番“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唏嘘同感。苏州不同。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大师计成在他的园治中这样描写苏州园林,“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轩楹窗棂之间,是一双双曾经劳碌修葺的手,在这儿,制造奇迹的是人类自己!明清时候,江南是富人的天地,为卜居闹市而又兼事自然风致之美,有钱人们建起了一座座园林。封建文化较为发达的苏州城里,不少文人画家同时也是造园家,而造园师又多能诗善画,在无数园林竣工的同时,他们也完成了苏州文化的营建。许多年以后,造园人曾经的政绩,曾经的富贵荣华都已逝作尘埃,惟独因为一个园子,历史记下了他们的名字,真趣亭,芙容榭,网师园苏州人要的,不,应该是中国人要的只是一个“后院”,在里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伯虎晚年信了佛,住在他的桃花庵里,唱着他的桃花庵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通“趋”,追求),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有了富贵在地贫在天的旷达,他的殷厚又有谁人能比呢?其实,这是苏州人的心灵皈依。这种皈依不是寄情于自然山水的神羡,而有如在自家屋后开一畦菜地的恬趣晓畅,在属于他们的、属于天下所有心态恬淡者的“后院”里,人们体味到了“自锄明月种梅花”的真趣。也许妇人的问题背后早已自有了答案,只不过想引我这个“回家的孩子”费些思考。写下上边一段文字。11 . 在作者看来,苏州与桂林不同的美分别是怎样造成的?(用原文回答)12 . 苏州人疑惑:“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作为桂林人,作者为什么来到苏州?下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临“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享受苏州有声有色的美。B品位苏州茉莉花茶般的神清气爽。C凭吊唐伯虎和金圣叹,追寻历史文化的足迹。D回到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13 . 桃花庵歌中能看出唐伯虎的生活志趣,揣摩下列古诗文名句,想一想,哪几位作者与唐伯虎有着同样的生活态度?(多项选择)选(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E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4 . 余秋雨先生评价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四、句子默写15 . 填写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深林人不知,_此夜曲中闻折柳,_,一览众山小。_,柳暗花明又一村。将军百战死,_落红不是无情物,_隔江犹唱后庭花。_青草池塘处处蛙。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南方多没人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6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尝射于家圃_(2)见舟而畏之_17 . 翻译下面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18 .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19 .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六、课外阅读无童磨墨有一世家子,颇能文,初赴童试讫,父令诵文,谓必首选,及揭案竟不录。父怪之,以让县尹,尹检视原卷则是用笔淡如薄雾乍有乍无不可辨识。父回家怒,罚其子跪于阶下,厉声责问。对曰:“只因考场中没个童子在傍代我磨墨,只就黑砚抻写,所以淡了。”20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颇能文/父令诵文B初赴童试讫/初,权谓吕蒙曰C及揭案竟不录/及鲁肃过浔阳D只就黑砚抻写/蒙乃始就学21 .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尹 检 视 原 卷 则 是 用 笔 淡 如 薄 雾 乍 有 乍 无 不 可 辨 识22 . 文章借这个“世家子”的故事讽刺什么?七、语言表达23 . 仿写句子,使其语意连贯。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 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八、名著阅读24 . 走进名著(1)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_,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文坛。(2)大堰河是_,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_的感情。九、综合性学习25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习近平同志说:“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材料二:(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除文字以外的画面内容,并解释其寓意。(3)中华文明一直推崇“和”文化。明代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睦邻政策,是今天中国政府所推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的重要源泉。请你举出历史上“以和为贵”的一个例子。十、作文26 . 请以“敬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