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记叙文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168199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记叙文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记叙文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记叙文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的要素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具备六大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羚羊木雕一文,人物“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时间晚上;地点“我”的家里;起因“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友万芳;经过在爸妈逼迫下,“我”向万芳索回羚羊木雕;结果好朋友万芳为了不使“我”为难,主动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二、记叙线索及作用1.含义:线索是贯串全文,将材料串联下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2.线索设置的方式:(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为线索。(2)以事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先后写了父母追问木雕下落、“我”回忆赠送木雕给万芳、父母逼“我”索回木雕、“我”找万芳要回木雕等内容。(3)以事件为线索(依据),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叙事,如斑羚飞渡一文,围绕斑羚群“绝境求生”这一中心事件,先后写了斑羚群被困伤心崖、老斑羚试跳失败、头羊指挥斑羚群分列结对、老少斑羚试跳成功、斑羚群成功飞渡、头羊从容赴死等内容。,(4)以时间为线索,如最后一课一文,先后写了上学路上、上课之前、最后一课、下课之时等内容。(5)以地点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写发生在百草园里的诸多趣事,再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6)以感情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先后写了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等内容。3.线索的类型及其作用:(1)明线: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2)暗线:与明线共同贯串全文,也为情感抒发提供切入点。(3)双重线索: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主要形式有:虚实结合、纵横交叉、一主一次、平行发展等。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变化。,三、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2.第二人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里,运用了第二人称“你(们)/您”,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和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3.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他/她”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物、场景等。作用: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表达的方法,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事和议论。,四、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串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进行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1)环境描写(在后面的小说中介绍)(2)人物描写按描写内容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行动描写(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神态描写: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五种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易混辨析辨别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进行描写。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按描写角度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常用的肖像描写,不只是为了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来传“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如背影一文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属于正面描写,写“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属于侧面描写,正侧面描写结合,把父亲的爱子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议论:记叙文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方式。作用: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作用: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五、叙述方式及作用1.顺叙:按人物经历或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所进行的叙述。如莫怀戚的散步,以时间为序记叙了祖孙三代人散步的情景。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叙前面发生的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中间描绘背影,结尾再现背影,采用了倒叙手法。作用: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3.插叙:在叙述主要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另一段有关内容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羚羊木雕回顾“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采用的就是插叙手法。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读者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4.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如智取生辰纲第12段,打破谜底说根由,枣客原是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属于补叙手法。作用: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易混辨析辨别补叙和插叙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它和插叙的区别是补叙大多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六、修辞方法及其作用1.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5.排比:把三项或三项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了排比。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6.设问:自问自答。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作用:引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内容条理清晰的作用。7.反问:只问不答。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作用:加强语气,引发读者思考。8.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9.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间隔出现。,10.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作用:强调、突出,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11.呼告: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和他说话的修辞方法。作用:能增强抒情效果,增强感染力。,七、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2.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3.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4.象征手法: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5.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文章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具有辛辣、幽默的特点。,6.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7.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侧重于“寓”。没有刻意地“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8.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作用是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9.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0.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11.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使立意深刻。,八、结构手法及其作用1.伏笔照应:伏笔是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从而使人物的出现、事件的发生,显得自然、合理,易于读者理解。照应是指对前面所写的有关事实作必要的回应,可以显示文章情节的连续性和布局的严谨,使内在联系显得更为紧密,能及时唤起读者的联想和回味,有助于中心思想的表达。2.衔接过渡:是文章内容转换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之间衔接的一种常见的形式。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且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3.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情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使文章张弛有度,情节曲折,吸引读者。,4.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起烘托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特点等。5.详略: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关系不密切的,是次要内容,要略写。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一、散文的概念散文是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二、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或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为中心思想服务。具体如下。,1.时间跨度大:散文常常不受时间的制约,向前可远涉古代,向后亦可跨及未来,中间又可覆盖当下。2.空间转换广:散文可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皆可包容其中。3.事件关联多: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不论是叙事散文、说理散文还是抒情散文,少了事件,散文就少了“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并连带或补充一些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事件。4.表达方式活: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动人心魄。5.结构全文巧:散文的取材宽广,结构尤显机巧。结构不好,文章杂乱无章,结构机巧,“杂乱”亦可成章。这正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最好体现。,三、散文的分类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1.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2.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四、散文的写作技巧1.动和静动态和静态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特征,这两种特征通过某些艺术表现手法可以互相转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可以化静为动。2.实和虚散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常常采用实写和虚写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实写就是从正面对所要描绘的人物进行直接描写,常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虚写就是从侧面对人物进行间接描写,常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3.抑和扬为了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有些散文常采用抑扬手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如杨朔的荔枝蜜在开头写因孩提时代被蜜蜂蜇过,对它产生厌恶之情;继而写喝了香甜的荔枝蜜,不觉动了情;待到参观蜜蜂大厦的时候,看到蜜蜂辛勤地劳动,禁不住发出赞美之情;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跌宕有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经过提炼、整合、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不能把小说中的“我”看成是作者,它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其中,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2.小说的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3.小说中的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以及渲染气氛等都有很大作用。,二、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的长短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2.按照表现形式分:章回体小说(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如四大名著;日记体小说,如狂人日记;书信体小说,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3.按照内容分:武侠、言情、历史、侦探、推理、纪实、科幻、惊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