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课时)教案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700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课时)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课时)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课时)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站点布局及交通运输发展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知识构建】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主要是: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其知识框架见第一课时的图1。【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交通站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运用其理论分析评价交通站点的布局,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布局交通站点。2能综合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3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重难点分析】1、复习重点:交通运输站点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2、复习难点:运用区位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交通运输的变化预测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变化趋势。【课前准备】教师需根据考试说明、教材、学生的学情精心编制导学案,认真批阅导学案,查找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进行归类,决定课堂策略,学生阅读考试说明和教材,完成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提前梳理主要知识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疑难点,以提高复习效率。【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本课所复习的考点,在近六年江苏高考题中很少出现,尤其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几乎未出现过,所以应引起特别注意。倾听教师对考点在高考中地位的说明。让学生切实了解本单元内容在高考中考什么,如何考,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朗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表1 交通运输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建设、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且有快速交通干线连接的地方港口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水域条件陆域条件图1早期,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站点布局的影响较大,现在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站点布局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区位因素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探究活动1:影响交通站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评价交通站点布局。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通站点布局将表1内容留白,请学生回忆后填充。要求学生当堂记忆主要因素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97页知识窗和图429评价上海港建设的区位条件。展示典型例题1、2,要求学生解答后,归纳解题方法。自主填充表格空白,当堂背诵记忆表格内容。阅读教材图、文,评价上海港建设的区位条件。做典型例题1、2,并分析归纳解题方法。梳理并记忆基础知识,培养读图能力,学会评价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形成解答这一类题的解题能力。图2【典型例题1】读某海港城市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方案,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相比较而言,选择_方案比较合理,原因是_。(2)若准备建一机场,在与两地中确定了处,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A 处离城区较远 B 处降水较多C 处坡度适当 D 处地形不够开阔答案:(1)D;水域航道较深,有利于船只航行,且港湾内风浪较小有利于船只停泊;陆域地势开阔,便于道路、仓储设施建设 (2)A思路点拨:第(1)题,读图2可见,A、E处于半岛出,风浪较大;B处等高线比较稀疏,水比较浅;C处陆域面积较小。只有D处水域条件、陆域条件均满足港口建设的要求。第(2)题,根据图右上方的比例尺,离城市太近,飞机场的扰动性强,应该离城市比较远。【典型例题2】2010年建成启用的上海虹桥火车站紧邻虹桥机场,据此回答(1)(2)题。(1)上海虹桥机场与上海虹桥火车站相邻布局的原因是A.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B.增加旅客出行交通方式C.方便乘客中转运输 D.共用空间节省用地(2)这样布局可能带来A.该区域会展经济迅速发展 B.虹桥机场因高铁竞争而萎缩C.该区域传统工业重新崛起 D.附近居民上下班更加方便答案:(1)C (2)A思路点拨:(1)机场与火车站相邻,就是为了方便乘客中转。(2)两大站点集聚于此,必然带动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考点诠释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江、河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城市沿河道伸展,聚落形态多呈带状。当现代交通线路在各地布局后,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线、沿海成为城市发展的轴线。现代高速交通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架公路等,赋予城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的变化。探究活动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通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展示图3、图4、图5,引导学生分组读图3、图4、图5和教材42页图2210,比较分析聚落分布、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展示典型例题3,要求学生解答后,归纳解题方法。学生分组读图,分析讨论聚落分布、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与交通运输的关系。阅读教材图、文,评价上海港建设的区位条件。做典型例题1、2,并分析归解题方法。理解交通运输发展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提高读图能力,学会从图中寻找一般原理和规律。图6图4图3图5【典型例题3】(2015年安徽文综卷)图6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思路点拨:(1)交通网的变化特点应从线路长度、数量、方式及分布区域变化等角度分析。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线路增多,尤其是沿海地区新增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线路沿途城市增多,说明站点增多。交通网络化更为明显。(2)首先应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即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等。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对外联系,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可以刺激商业、旅游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交通是联系社会生产、消费、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交通条件的改善还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考点诠释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商业网点的密度。一般交通线网稠密,交通发达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大,反之密度小。山区因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我国东部,交通线网稠密,交通站点众多,商业网点就很稠密。二是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如优越的海陆交通位置对促进上海的商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通过交通枢纽集散周围地区的各种产品。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往往发展成为商业中心。而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建立起来的商业中心,一般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这里往往是若干交通线的汇集处,交通通达度高。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则是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起来的。(见图7)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探究活动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通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展示我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平原与山区商业网点的不同及其原因。引导学生读教材图434,分析我国商业中心分布与交通枢纽的关系。引导学生预测:随着图7所示地区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交通运输的网络化,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变化。展示典型例题4、5,要求学生解答后,归纳解题方法。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平原与山区商业网点密度不同的原因。读图分析我国商业中心分布与交通枢纽的关系。根据要求进行预测。做典型例题4、5,并分析归解题方法。理解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提高读图能力,学会从图中寻找一般原理和规律。【典型例题4】(2015年北京文综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图7, 图11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图7答案: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代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思路点拨:从图示北京及张家口的交通线路分析交通运输变化,主要表现为交通线路增多;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而图示聚落的交通条件发展和衰落,会影响其兴衰,如图示古代的驿站、张家口、崇礼等。图8【典型例题5】图8中A、B、C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_分布的特点;从B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从C图看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_。(2)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_和_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答案: (1)沿河 公路与铁路(或交通线) 沿海 (2)多样化网络化 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多沿交通线分布。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可见A、B、C反映该地区城市化过程。A时期,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交汇处;B时期城市空间形态沿公路线、铁路线延伸;C时期城市又转向沿海分布,总之是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第(2)题,A时期图上只有河运方式;B时期图上增加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运;C时期又增加了航空运输,从A到C交通线越来越稠密,呈网络状分布。师生共建知识结构【重点图像】图10图9【重点图像解读】图9与图10的区别是山区商业网点明显少于平原,这是因为山区地形崎岖,人口稀少,经济比较落后,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线路和站点稀少,区际间的商业网点难以建立。平原则相反。当然,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规模会变大,效益会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