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5 赤壁赋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434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5 赤壁赋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5 赤壁赋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5 赤壁赋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凭虚御风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C举酒属客D举匏尊以相属【解析】C项,属,通“嘱”。A、B、D三项无通假字。【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3020116】A.B.C.D.【解析】C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动词,吟诵/名词,歌曲,曲调;B项,转折连词,然而/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介词,从/介词,被。【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挟飞仙以遨游C凌万顷之茫然D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A项,“徘徊”,古义为“明月停留”,今义为“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C项,“茫然”,古义为“辽阔的样子”,今义为“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项,“美人”,古义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中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今义为“美貌的女子”。【答案】B4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句)B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句)【解析】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答案】A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导学号:73020117】(1)白露横江,_ 。纵一苇之所如,_。(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3)哀吾生之须臾,_。挟飞仙以遨游,_。【答案】(1)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宋史艺文志【注】黾勉(mn min):努力。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B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D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句意的理解,进而排除错误选项。本句中“然”表示转折,在其前断开,可排除B、D两项。“哉”为语气词,放在句末,排除A项,故选C项。【答案】C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谪”特指封建时代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B“子瞻”,苏轼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C“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18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D“绍圣”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解析】C项,“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3020118】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解析】C项,“性刚才拙”不是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答案】C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译文:_(2)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译文:_【答案】(1)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2)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他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陶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陶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陶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监官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悔改,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时,才想起在晚年从陶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出世的教训来。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写于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于海康城南东斋。语言运用层10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_【解析】将句子重组为单句,实则考查的是将复句变换为单句。复句变单句,应先找出或组成一个中心句,然后将其他句子的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里去。【答案】(示例)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他除盖世才华这一主要因素之外令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11(2015重庆高考)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不超过80字。_【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题目中的描述方向是“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按时间多少分成两组,另外还要注意“女孩”与“男孩”数据的比较,不要遗漏要点。【答案】儿童在草地、运动场和娱乐场的运动时间较长,在硬场地和天然场地的休息时间较长;男孩的运动时间多于女孩,在运动场尤为突出,女孩在运动场、硬场地和天然场地的休息时间较长。12请仿照示例,从杜甫、苏轼、辛弃疾三人中任选两人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李太白颠簸蜀道,纵酒放歌,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仿写:_;_。【解析】本题属于命题式仿写,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需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但所选人物必须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两个,然后再写两个句子填写在横线上。要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答案】(示例)杜子美伫立草堂,满目萧然,喟然一叹,就是一段历史;苏子瞻泛舟赤壁,追古抚今,随口吟诵,便是千古绝唱(辛幼安驰骋沙场,挑灯看剑,信手指画,铸就一部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