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433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读某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图,回答13题。1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A耕地92%B草地68%C耕地23% D草地78%2防治土地沙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防风固沙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3下列地理现象,可以指示土地荒漠化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降低B众多的沙丘固定C生物多样性增强D生物生产力下降解析:第1题,首先从三角坐标系中读出草地约占68%,耕地约占23%,其他类型土地约占9%;B、C项的读数都是正确的,但草地所占比重较大,为“主要利用类型”。第2题,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之所以出现绿洲,是因为有河流流经或有地下水出露,其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第3题,土地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中生物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下降,地表反射率上升,固定沙丘活化。答案:1.B2.B3.D(2016河南十校测试)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荒漠化动态变化图,完成45题。4内蒙古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冻融作用 D内力作用5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B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环境C防护林以及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D全球变暖,该地区降水增加解析:第4题,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B项正确。我国大致以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以西、以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以东、以南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冻融作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大山脉的山顶地区。内力作用对荒漠化的形成作用不明显。第5题,读图可知,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减少,生态环境转好。过度放牧、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全球变暖等会导致荒漠化面积变大,与题意不符,故A、B、D项错误。由于防护林的建设和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效果明显,荒漠化面积减少,故C项正确。答案:4.B5.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A BC D7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解析:第6题,黄土塬就是在黄土高原上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结合黄土塬的定义,可知黄土塬分布区应该是中部等高线稀疏,数值大,两侧或周围等高线密集,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符合题意。第7题,根据治理水土流失的六字方针“保塬、护坡、固沟”,在塬地要平整土地,削减地表径流,建立农林牧业生产体系。答案:6.C7.A(2016石家庄检测)非洲的萨赫勒地区(下图)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89题。8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C湿地萎缩 D土地沙化9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减小风的侵蚀力 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 减轻流水冲刷A BC D解析:第8题,萨赫勒地区位于非洲北部,位于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耕种业,大片圈地租地进行不合理耕作容易导致土地沙化,故D项正确。第9题,收获后留茬的方法可以减少风力侵蚀,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类似于我国宁夏中卫的草方格沙障),故A项正确。当地降水较少,流水的冲刷作用并不明显。答案:8.D9.A(2016乌鲁木齐期末)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冲积扇 B冲积平原C三角洲 D山间盆地11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横沙丘纵沙丘抛物型沙丘A BC D解析:第10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聚落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而冲积扇位于山前地带,土壤肥沃,地下水和山地降水丰富,适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11题,由材料中“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可知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低、沙源丰富、风力强盛,图中数据符合此特征的只有。答案:10.A11.B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1214题。1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乙地区水土流失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13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 B联系性C开放性 D差异性14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解析:第12题,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其主要生态问题表现为土地荒漠化;乙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丁地区为长江流域,其主要生态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甲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第13题,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同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第14题,丙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而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不利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答案:12.C13.D14.D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A BC D16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广阔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A BC D解析:第15题,图中A地区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B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两地区都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两地区降水多;两地区沿岸都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第16题,热带雨林具有以下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答案:15.C16.D下图示意19902000年、2000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回答1718题。17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呈增大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B虽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正在不断下降,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C2000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积减少速度均有所下降D森林面积减少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1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解析:第17题,由图示信息可知,2000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世界森林面积减少速度有减缓趋势,但是减少的面积仍然很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第18题,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此带来的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被淹没。答案:17.B18.B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20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解析:第19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为地表侵蚀;地表受到侵蚀后,变得高低不平,起伏增大,故为地表起伏大;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为植被条件差。第20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答案:19.D20.B读图,回答2122题。21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D土壤盐碱化22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酸雨危害严重A BC D解析:第21题,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位于内蒙古高原,两地都位于我国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劲,土壤遭受风蚀作用严重;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第22题,三个地区都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三个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区,过度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加重了土壤侵蚀。答案:21.C22.C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2324 题。23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24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潮流搬运能力增强渤海下沉迅速增快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 BC D解析:第23题,黄河口湿地是沿海滩涂,每年新增面积大,其主要物质来源于黄土高原,形成原因是河流的堆积作用。第24题,近年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主要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以及下游取水量增加。答案:23.D24.B25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封沙育草,涵养水源B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解析:选B。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三江平原改善湿地;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2627题。26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林区农民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 BC D27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 BC D解析:第26题,热带雨林的消失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林区农民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雨林消失的主要原因。雨林深处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迁居此处的人口不多。第27题,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雨林被毁可能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加大;雨林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库,雨林消失可能导致珍贵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该地气候湿润,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雨林地区人口较少,雨林被毁和人口迁移关系不大。答案:26.A27.C(2016甘肃省天水市一中段考)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广大的雨林,据此回答2830题。28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9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30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解析:第28题,“地球之肺”的作用是指热带雨林能深刻影响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的环境效应。第29题,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会破坏亚马孙雨林。第30题,对于雨林的未来,应该坚持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答案:28.C29.D30.C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资源丰富;鄱阳湖流沙每年外扩35米。下图为该地区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材料二下表为2013年江西省及鄱阳湖相关资料表。时间项目比较对象变化7月16日8月7日江西省平均气温去年同期升高1.1 7月16日8月7日江西省降水量去年同期减小71%8月8日鄱阳湖水体面积去年同期减少2/38月8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多年平均值低2米(1)图示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特点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10分)(2)结合材料二,简析鄱阳湖面积萎缩的原因。(6分)(3)与图示西北地区相比,鄱阳湖沿岸地区土地沙化损失大、治理难度小,请加以论证。(8分)解析:(1)通过示意图对比可知,生态问题区域由以点状分布为主变为以面状分布为主,面积增大。原因应从矿产开发、地形、降水等方面分析。(2)材料中与鄱阳湖面积萎缩相关的地理现象包括高温、干旱和泥沙淤积等。(3)鄱阳湖沿岸地区土地沙化损失大,应从土地价值、人口密度等方面论证;治理难度较小,应从水源、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答案:(1)由以点状分布为主变为以面状分布为主,面积由小变大。原因:(露天)采矿,破坏植被和表土;该地区是低山丘陵区,多坡地;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2)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少,来水量减小;泥沙淤积等。(3)损失大:鄱阳湖沿岸地区土地生产力高,单产高;鄱阳湖沿岸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治理难度小:降水量大,属于湿润地区;靠近河流、湖泊,水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为治理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工业发达,就业机会多,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社会教育水平高,环保意识较强。(任答两点)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2015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年完成造林育林118.2万亩,是五期工程以来任务完成最多的一年,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材料二我国生态工程分布示意图。(1)图中字母B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主要作用。(6分)(2)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6分)(3)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4分)解析:(1)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结论。(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3)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能够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满足当地对能源的需求;创造经济效益等。(2)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3)对径流量的影响:使径流量的变化趋于平缓。对水质的影响: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可使入河泥沙量减小,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小,水质变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