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064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巴西一年就有2 200万袋咖啡倒入大海。”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A来势汹涌 B范围广C破坏性强 D持续时间特别长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2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的效果还不明显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和C项的内容,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3阅读下列有关美国历史发展的图片和漫画,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富人的钱财来源于疯狂的股票投机漫画生动体现了经济危机来临前美国的社会状况处于悬崖上危机四伏的是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代表A BC D答案C解析90%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10%,说明了美国国民贫富差距扩大,但无法断定富人财富来源于股票还是工农业生产,所以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4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把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C胡佛总统任职时人民生活困难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下的美国人心态的理解能力。显然上述现象是美国人在发泄愤恨。5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答案B解析30年代大危机,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也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机会,这就是通过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危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6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于1933年开始,从图片来看,1932年时股票应处于最低点,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7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B出资收购农产品,将其分配给失业者C鼓励农产品出口,以增加农场主的收益D补贴减耕的农民,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看出1932年美国农产品价格很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实行补贴减耕的农民,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A是工业复兴的措施,B、C两项都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8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推行公平竞争,美国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上面写着“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等语,以资表彰鼓励。这里的法规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C社会保险法 D财产税法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蓝鹰徽章。B、C、D三项所述的法规与工业无直接关系。9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答案C解析罗斯福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一说错误,A项可排除。罗斯福十分注重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战后福利国家才纷纷建立起来,B项说法排除。D项“新经济”时代指美国的20世纪90年代,和罗斯福新政无关。10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答案B解析A、D两项属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范畴,C项是对农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都未涉及就业问题,只有B项的兴办公共工程提供了就业机会。11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最可怕的事”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让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答案C解析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C项体现国家对经济干预,反映的是凯恩斯主义。12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凯恩斯不主张把所有经济生活都控制在政府之下,也就是说他主张国家干预但也不认为国家可以把所有经济活动纳入自己的范畴,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排除自由经济。1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答案C解析“福利国家”制度缩小了贫富差距,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其他选项是福利国家制度产生的影响,不是主要目的。14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有关“混合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有经济成分逐渐占主导地位B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C其出现使“福利国家”发展受挫D反映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这表明二战前发展起来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政府不得不减少国家干预的力度。A、B两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混合经济”与“福利国家”的关系,不能得出C项所述结论。15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答案C解析图中曲线反映出20世纪后半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高收入国家也即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持续下降,但这不代表其工业水平的下降,这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果,选择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材料二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材料三再有时他(指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运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衰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以上资料均引自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罗斯福为复兴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和工人就业这三个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主要阻力,从记者们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其将采取的强硬措施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判断“共产主义”指的是什么。该材料说明了什么?(6分)答案(1)特点:国家干预。措施:金融: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与金融秩序;农业:用行政手段让农民减耕减产,政府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过剩;工人就业:加强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2)阻力:企业主。措施:强迫烟煤等企业主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遵守公平竞争规则。(3)指的是人民革命(或工人运动)。说明:危机期间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可能会导致人民革命,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得出正确答案;第(2)问,完全从材料二中就可得到正确答案;第(3)问,要在读懂材料三的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知识才能作答。17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发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材料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了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2010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材料三福利制度能走多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1)依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6分)(3)依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4分)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多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福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特点”;“时代意义”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即可作答。第(2)问,可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政府的财政负担等方面回答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围绕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