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4《孩童之道》学案 (新版)长春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928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孩童之道》学案 (新版)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孩童之道》学案 (新版)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孩童之道》学案 (新版)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孩童之道一、关于作者泰戈尔1.生平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城的一个望族之家,主要靠家教和自学成才。他按照父兄的意愿于18781880年去英国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因而他专心研究英国及西方文学和音乐。他从童年时代起就热衷于诗歌创作。1875年2月25日在甘露市场报上发表他写的小诗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912年他的短诗集吉檀迦利英译本在英国出版,次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来篇短篇小说,20多个剧本,近千首歌曲。他的诗歌清新明快,富有哲理,开创了一代孟加拉诗歌的新风。因而他被誉为“诗圣”。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长篇小说戈拉沉船小沙子家庭与世界纠缠,中篇小说四个人两姊妹,短篇小说莫哈玛娅一个女人的信活着还是死了等等。泰戈尔是近现代印度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炽热的爱国激情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印度社会生活的画卷,开辟了印度文学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对印度现代文学,甚至对整个东方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季羡林主编 东方文学辞典)2.泰戈尔的创作及其影响泰戈尔是跨越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人类最杰出的文化巨人之一。他以其丰富而出色的文学创作为人类的精神宝库增添了骄人的财富。他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指出的是泰戈尔的世界观比较复杂,基调近乎泛神论思想,主张宇宙万物同源一体梵。他不仅相信梵我统一,人与自然统一,宇宙最根本的原则是和谐及协调,而且认为神与人相互依存,甚至写出了“神厌恶它们的天堂,羡慕人”,“神瞧着孩子们玩儿,把僧侣也忘掉了”等等诗句。泰戈尔对人性怀有无限信心。正是在此基础上,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自己也大力宣扬“爱”和“互信互助”。在艺术风格上,泰戈尔既继承了古代梵文文学和印度民歌的传统,又接受了西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形成了他独特的形式、风格和魅力。关于诗歌,泰戈尔强调诗主要是给人以美感享受,他认为“了解诗的主要途径是去欣赏它”。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这里我们摘选几段有关专家的评价,作为我们解读本课的参照:在所有的古今外国作家中,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恐怕是最为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一个作家。从“五四”运动后期起,我们就开始翻译他的作品。诗歌、戏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演讲、回忆录等等,都大量地翻译了过来。一直到解放后,这股劲头并没有减弱,出版了泰戈尔作品集10卷,就是具体的证明。泰戈尔一生热爱中国,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他的作品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一直到最近,他的作品还在影响着我们的青年,推动他们投身于印度现代文化的研究。对于这样一个泰戈尔,我们中国人民应该有一个深刻的实事求是的了解。(季羡林著 家庭中的泰戈尔序)印度的泰戈尔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出现了波及世界文坛的“泰戈尔热”。当时有的国家给他以国宾的礼遇,有的提灯游行,向他致敬,有的隆重集会,聆听他的演说。他的作品正如德国著名学者温德尼兹所说,“由东西方的译文传播到整个文明世界”,“为老年与青年所同样诵读欣赏”。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相继出版了多卷本的泰戈尔作品集。这种翻译热情至今仍不衰减。瑞典著名作家海登斯泰姆在为泰戈尔争取诺贝尔文学奖时,在瑞典皇家学院的会上说:“我不记得,过去20余年里我曾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从中我真不知道得到多少隽永的享受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具有真正伟大水平的一个理想诗人。”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也说:“在这些诗里显示我毕生梦寐以求的世界,这些诗歌是高度文明的产物。”美国诗人庞德说:“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在泰戈尔面前“我好像是个手持石棒,身披兽皮的野人。”中国文坛也有强烈反应,郭沫若回忆自己读了泰戈尔诗作时的情景说:“我好像探得了我生命的生命,探得了我生命的泉水一样”,“那清新和平易径直使我吃惊,使我一跃便年轻了20年!”冰心于1919年读了泰戈尔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地觉得澄澈凄美。”不仅如此,他的影响不是昙花一现,也不是停留在作家的片刻的激动上,而且在不同国度的一些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风格的形成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冰岛作家、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奈斯说:“像其他西方读者一样,在我们国家里吉檀迦利的形象和芬香产生了我们闻所未闻的优美花朵般的影响。由于它的巨大影响,不少诗人进行了许多散文诗创作的新实验我自己青年时期也努力用这种体裁进行创作。”我国的郑振铎在飞鸟集初版里说,当时一些小诗或新诗的作者“大半都是直接或间接接受泰戈尔此集的影响”。郭老就声称他文学生涯的开始阶段为“第一阶段泰戈尔式”;二三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冰心体”小说、诗歌、散文无不烙上泰戈尔的深刻影响。(倪培耕译 泰戈尔传译者前言)二、关于作品新月集英文散文诗新月集出版于1913年,共收入儿童诗37首。其中大多数诗是从泰戈尔的孟加拉文诗集孩子们(1903年版)中选译的,也有个别篇目是编译时作者新增加的。泰戈尔的一生对天真纯洁的儿童充满着由衷的热爱、同情。这部独具风格、趣味无穷的新月集,便是诗人为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子之爱唱出的一曲感荡心灵的颂歌。艾青曾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新月集塑造了一群憨态可掬、真纯无比、栩栩如生的少年儿童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绝伦的儿童心灵世界。如玩具长者等篇中那些孩子们的可爱憨态。水手对岸等篇中孩子们色彩缤纷、妙不可言的理想,为了获取母爱而采用的“孩童之道”,以及商人英雄恶邮差等篇孩子们回报母爱的奇异、而又令人忍俊不禁的方式,无一不勾画出了孩子们堪怜的情态和真、善、美的天然灵魂。审判官责备等篇,则极力讴歌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并通过母亲的心声,抒发了母亲、也是诗人自己对那些不理解孩子、一味责备孩子的“他们”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孩子深深的同情、怜悯之心。打开新月集,读者会感受到别有一股自然、清爽之气扑面而来。这正是这部诗集的独特风格。郭沫若191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曾读到新月集中的对岸偷睡眠者等篇,说:“那清新和平意境真使我吃惊,使我一跃便年轻了20年。”(我的作诗的经过)的确,诗集中那美妙的大自然和沉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孩子们浑然合一,构成了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具有一种行云流水、出水芙蓉般的自然、清新、平易之美。新月集中的许多诗篇,均洋溢着这种人与自然,真、善、美和谐一致的生命的韵律之美。我们不能不为诗人这些时至气化、自然流出的诗篇,不能不为诗人那大巧若拙、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不能不为诗集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新月集作为一部泰戈尔的儿童诗集,是可与世界上任何优秀的儿童诗歌相媲美的。它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儿童们天真可爱的情态,展示出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而且雕塑出了孩子们清纯如水、生气勃勃的灵魂。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首真、善、美的颂歌,在这真、善、美的交响曲里,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一颗伟大爱心的搏动。正如捷克教授莱斯尼所说:“这部儿童诗集在世界文学上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撼人心魄的优美曲调,将历久不衰,永远回响在人类优秀文化艺术的殿堂里。(秦天编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上卷)三、整体感知孩童之道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塑造了一个迷人的儿童世界。本诗选自新月集,这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全诗共五节,为我们着力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他本拥有着一切美好的东西,但人世间总还有更吸引他的力量在召唤着他,那就是母爱。这个儿童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母爱,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就如同我们自己。读着这首诗,使人犹如置身于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那碧天的眼波柔和温馨,清风的笑语圆润清甜,翩翩紫燕剪出婀娜的柳条,暖暖细雨吻湿含羞的花冠。孩子天真的内心表达了对母爱的依恋与渴望,母子情深,令人动容。诗人首先展开丰富的想象,赋予孩子“可飞上天去”的神力,但他不舍得离开,哪怕只有一刻钟,因为母爱的力量实在太伟大了,“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前”,这里有让他舒服的温度,有世上最迷人的笑容,这份依恋,足以成为他留下的理由。接着,诗人又把孩子的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他可以对枕头提出质疑“你怎么这么胖”;他还可以说“妈妈的手臂像月亮,天天摇着我睡觉”这种聪明话只能出自孩子之口,所以“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可他偏偏不要在母亲面前炫耀,和母亲共同陶醉于咿呀学语的快乐中,这才是人世间最温馨、最撼人心魄的画面。“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可是这些东西与母爱比起来,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所以他宁可做一个“乞丐”,来“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他满足。陶醉于被呵护、被关爱的襁褓中,要远比躺在冰冷的金山上幸福得多。诗的第四节更把母爱的力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孩子宁可放弃最为宝贵的“自由”,也要投入妈妈的怀抱,因为那种“甜美远胜过自由”。也许在与妈妈的生活中,总会从妈妈口中说出许多的“不可以”,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可以”的存在,才让我们如此真实地感受到被人疼爱的幸福感觉。哭泣是孩子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在诗的结尾,作者又展开想象,解读了孩子放弃“乐土”而发出“小小的哭声”的原因。正是“怜与爱”的“带子”牢牢地牵住了母子之心,让她们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妈妈的怜爱和搂抱的甜美。诗中如此反复强调孩子的“原本”,乍看是“荒诞”的,但经过作者与“爱妈妈”一结合,反而给人以真实感,显得入情入理,以示孩子对妈妈的深沉的爱心。对孩子来说,妈妈的心是他藏身的金屋,妈妈的笑脸是那圆圆的满月,妈妈的臂弯是温暖的摇篮。本诗中,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童真和母爱。他以天才之笔塑造了一个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这是诗人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大奉献!这个孩童的形象之所以如此感人,主要得力于两个方面:一是诗人充满哲理的艺术思想,一是他非凡的想象力。这两个方面,也体现在整部新月集中,使这部著名儿童诗集,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4、 自主检测1、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2、孩童之道蕴含丰富,人们对其主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表达了对母爱的崇高礼赞,有人认为它抒发了孩童对母亲深挚的爱恋,有人认为它表现了对人世间真善爱的热烈追求。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按照母子情感受的变化可分五大场景:场景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场景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程式各样的聪明话)场景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场景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场景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2、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交流的。孩子偏爱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所以这堂课教师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在享受无私而十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