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779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应县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第卷阅读鉴赏(7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地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降,开始了“家天下”。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官位世代相传)以为礼”。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东汉未,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就是各州郡县的地方长官,将本地的人才按照九种不同的等级推荐上来,政府据此授以官职。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唐之后,门阀制度衰落,中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丁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必由学校。 这种“学校科举”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但由于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加上八股文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所以科举制也开始走向没落。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便宣告终结。 (节选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删改)1.下列各项是对我国不同时期选官制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用考试的方式按照规定所写文章的好坏来选拔官员,是科举制与以往官员选拔制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B.“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战争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政府选拔官员困难,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C.“古我先王亦惟图任人共政”,夏商以后的“家天下”时期,担任官职的大小贵族有一部分遵照嫡长继承的原则相袭,确保世代垄断官职。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始社会时期,考察选拔官员主要依据的是被选者个人的品行与才干。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需要而逐步建立的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宣告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B.隋唐以后的依据考试成绩而不论出身来取士的科举制,是对以往门阀势力限制人才的一种有效突破。C.秦汉以来建立的以个人德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察举制,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趋规范化,确保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D.相比起“天下为公”时期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家天下”时期开始的任人唯亲的世袭制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没有任何历史意义。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从最初的禅让制到最后的科举制,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个朝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都是统治者极为看重并着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B.自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的不同需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C.相比于我国古代其他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形成的时间最晚,它持续的时间最为长久,其人才选拔机制是十分先进的,对我国近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D.选官制度的改变与更替,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中对个人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的要求始终是第一位的。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每题3分,共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4.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5. 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 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呕哑:难听的音乐 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 B C D6.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于孔兼,字元时,金坛人。万历八年进士。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再迁仪制郎中。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因请谥杨爵、陈瓒、孟秋。乃夺时来谥,而谥爵忠介。大学士王家屏以争册立求去。孔兼上言:“陛下徇内嬖之情,而摇主鬯之器。不纳辅臣之言,反重谏官之罚。且移怒吏部,削籍三人。夫万国钦获罪申时行,饶伸获罪王锡爵,非获罪于陛下也。辅臣于数千里外,能遥制朝权若此,毋乃陛下以此示恩,欲其复来共成他图耶!自陛下有近日之举,而善类寒心,邪臣鼓掌。将来逢君必巧,豫教无期,申生、杨广再见于今,此宗庙之不利,非直臣等忧也。”帝得疏,怒甚。已,竟留中。明年正月,有诏并封三王。孔兼与员外郎陈泰来合疏争曰:“立嫡之训,自古有之。然历考祖宗以来,未有虚东宫之位以候嫡子者。昔陛下正位东宫,年甫六岁,仁圣皇太后方在盛年,先皇帝曾不少待,陛下岂不省记乎?地逼则嫌生,礼殊则分定。愿收还新谕,建储、封王一时并举,宗社幸甚。”未报。孔兼又言:“陛下坚持待嫡之说,既疑群臣谤讪,又谓朝纲倒持,遂欲坐谏者以无礼于君之罪。夫谓元子当立不容缓者,君子也。此有礼于君者,王如坚诸人是也。谓并封可行逢上意者,小人也。此无礼于君者,许梦熊一人是也。今欲以无礼之罪,而加之有礼于其君者,何以服人心,昭国法?臣又惟巫蛊之谤启于尧母;承乾之诛成于偏爱。自古乱臣,未有不窥人君之隙而逢迎以遂其奸者。”会廷臣多谏者,其事竟寝。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孔兼泰来各疏救帝积前恨谪孔兼安吉判官泰来饶平典史孔兼投牒归家居二十年,杜门读书,矩镬整肃,乡人称之无间言。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九,有删改)【注】 鬯:古代祭祀用的香酒。尧母: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为汉武帝生下皇子,汉武帝听说以前的尧帝也是经过十四个月的怀胎才被生下来,就把钩弋的儿子所诞生的房间门命名为尧母门。承乾之诛:承乾为唐朝贞观初期的太子,被控参与政变,遭流放致死。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移怒吏部,削籍三人削籍:革职B.此宗庙之不利 宗庙:国家C.陛下岂不省记乎 省记:反省深思D.逢迎以遂其奸者 逢迎:迎合,奉承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孔兼/泰来各疏救/帝积前恨谪/孔兼安吉判官/泰来 饶平典史/孔兼投牒归/B.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孔兼泰来各疏救/帝积前恨/谪孔兼安吉判官/泰来 饶平典史/孔兼投牒归/C.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孔兼泰来各疏/救帝积前恨/谪孔兼安吉判官/泰来 饶平典史/孔兼投牒归/D.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孔兼泰来各疏救/帝积前恨谪/孔兼安吉判官/泰来 饶平典史/孔兼投牒归/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孔兼曾就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保上书,提出不应给予他忠恪的谥号,同时请求给 予杨爵等三人谥号,最终吴时来的谥号被削夺,而杨爵被给予谥号忠介。B.皇上本来打算先封皇子王爵,等到有了嫡子以后再立太子,但是于孔兼则主张册立 太子和分封王爵同时进行,正是由于他的坚决反对,封王的事最终作罢。C.在于孔兼看来,礼法上有了区别,名分才能确定下来,先封王爵后立太子,这种做 法容易在地位迫近的人之间引发仇怨,这样对国家是极其不利的。D.于孔兼认为,皇长子当立为太子,不容拖延,坚持这样的主张是对君主有礼的做法, 不能加罪于王如坚等人,那样人心难服,国法难显。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1)辅臣于数千里外,能遥制朝权若此,毋乃陛下以此示恩,欲其复来共成他图耶!译文: (2)陛下坚持待嫡之说,既疑群臣谤讪,又谓朝纲倒持,遂欲坐谏者以无礼于君之罪。译文: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11分)。 荆州道怀古 刘禹锡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马嘶古树行人歇, 麦秀空城野雉飞。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注】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今属广州)刺史之任时。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 使西魏,被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11.这首诗描绘了南国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答: 12.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 五名句默写(每空1分,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醒圣上要征求、询问治国良计,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言论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 。六现代文阅读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 鉴赏家 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匋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 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B.“紫藤有风”,“花是乱的”一段,汪曾祺借助绚丽语言的神力,让一个果贩与一 个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C.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 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D.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 曾祺独到的文风。E.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这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季陶民 旷达超脱且率性脾气。(2)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3)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6分) (4) 小说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结尾,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值得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系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表达交流(71分)七语言文字应用(11分)1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 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 。 A.平铺直叙 字斟句酌 心照不宣 B.平易近人 字斟句酌 心领神会 C.平铺直叙 咬文嚼字 心照不宣 D.平易近人 咬文嚼字 心领神会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B.2013赛季亚冠联赛决赛次回合在广州天河体育场展开争夺,最终,广州恒大1比1战平首尔FC,凭借以客场进球多的优势夺冠。C.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不争的事实。D.一家位于卢森堡的高等法院再次做出了不允许把世界杯和欧洲杯这样的顶级赛事的转播权全部卖给付费电视台的判决,以免经济窘迫的球迷届时无法看到这样的赛事。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第一空1分,其余两空各2分,公5分)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明”字, ,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可是,说文解字却道:“明,照也。”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明”的本义。于是,人们纳闷了: ,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所以,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 ,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八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大名鼎鼎的环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2013年对20个国家的“态度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根据自己拥有的物质来衡量成功”,高居世界第一,比居于第二位的印度(58%)高出13个百分点,比接受调查的二十个国家的平均比例(34%)高出37个百分点,比所谓“金钱万能”的美国(21%)高出50个百分点,比福利国家瑞典(7%)高出64个百分点。此新闻,在国内媒体上引起不小的震动。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期中语文答案2016.41.A试题分析:。B这只是九品中正制建立的原因,而且文中没有说解决了此问题。C“有一部分”在原文中为“均”。D“原始社会时期”在原文中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2.B试题分析:A说法倒置因果,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才逐步建立起来。C属于无中生有,察举制并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规范化的标志;衡量标准既看个人才能和德行,也看家世,逐渐向规范化发展是在汉武帝以后。原文没有提及这种制度确保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D。看重血统和任人唯亲不是一回事,世袭制也不能说就是一种倒退,此项混淆了概念。3.D试题分析: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经过比较可知C项并不始终是第一位的,说法过于绝对。4.B 5.B 6.C 7.解析:选C省记:记得。8.解析:选B“亡何”表示时间不久,后面应断开;“削籍”的主语是“赵南星”,而“考功郎中”是“赵南星”的职务,故“考功削籍”为一句;“疏救”的主语是“孔兼泰来”;“帝积前恨”为一句;“谪”下涉两人,其后不可断开。9.解析:选B“正是由于他的坚决反对,封王的事最终作罢”错,文中说的是“会廷臣多谏者,其事竟寝”。10.参考答案:(1)辅佐大臣身在数千里之外,而能这样遥控朝廷大权,恐怕是陛下以此来表示恩惠,想要辅佐大臣重新主政共同成全其他的图谋吧!(得分点:“遥制”“毋乃”“图”各1分,句意2分)(2)陛下坚持等待嫡子而再立太子的说法,既怀疑众位臣子进行诽谤讥讽,又认为朝廷的法度颠倒,于是想要对进谏者判定对待君主无礼的罪名。(得分点:“待”“谤讪”“坐”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于孔兼,字元时,金坛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授官九江推官。调入朝廷担任礼部主事,又升为仪制郎中。上奏章提出都御史吴时来没有保持晚节,不应当给予谥号忠恪,顺势请求给予杨爵、陈瓒、孟秋谥号。于是削夺吴时来谥号,而给予杨爵谥号忠介。大学士王家屏因争议册立太子的事而请求辞职离去。于孔兼进言说:“陛下曲从所宠爱的人的私情,而动摇立太子的做法。不采纳辅佐大臣的意见,反而加重对谏议官的处罚。并且将怒气发泄到吏部,削除了三个人的官籍。而万国钦得罪的是申时行,饶伸得罪的是王锡爵,他们并没有得罪陛下。辅佐大臣身在数千里之外,而能这样遥控朝廷大权,恐怕是陛下以此来表示恩惠,想要辅佐大臣重新主政共同成全其他的图谋吧!自从陛下有近日来的行动,而好人感到寒心,邪恶的臣子拍手称快。以后迎合君主必定会虚浮不实,预备立教没有确定的日子,申生、杨广这样的人会在如今重现。这种对国家不利的情况,不是耿直的臣子等所能担心顾及的。”皇上接到奏章,非常恼火。随后,终于将奏章留在宫中,不予批发。第二年正月,下诏令一同分封三个皇子的王爵。于孔兼与员外郎陈泰来联合上奏疏争议说:“立嫡子的法则,从古时候起就有,但依次查考先祖以来,没有空缺太子的位置用来等待嫡子的做法。以往陛下立为太子,年纪才六岁,仁圣皇太后正处在壮年,先皇帝没有做出稍许的等待,陛下难道不记得了吗?地位迫近那么仇怨就会产生,礼法有区别那么名分就能确定下来。希望收回刚下达的谕令,册立太子、分封王爵一同进行,这样国家就非常值得庆幸了。”皇上没有予以答复。于孔兼又说:“陛下坚持等待嫡子而再立太子的说法,既怀疑众位臣子进行诽谤讥讽,又认为朝廷的法度颠倒,于是想要对进谏者判定对待君主无礼的罪名。认为皇长子当立为太子不容拖延的人,是君子。这是对待君主有礼的做法,王如坚诸位人士就是这样的人。认为一同封王的做法可行而迎合君主的意图的人,是小人。这是对君主无礼的做法,许梦熊就是这样的人。如今想要将对待君主无礼的罪名,加到对待他们的君主有礼的人身上,这样拿什么来让人心信服,国法显明呢?臣又想到汉时因巫蛊引起的诽谤是从钩弋夫人生下儿子开始的,李承乾做了皇太子却被诛杀就是因为偏爱。自古以来作乱的臣子,没有一个不窥视君主的缝隙而进行迎合以成全他们邪恶的企图的。”适逢朝廷大臣多有进谏的人,封王这件事终于作罢。没有多久,考功郎中赵南星因在京官考核中获罪而被削除官籍。于孔兼、陈泰来各自上奏疏解救。皇上累积先前的怨恨,将于孔兼降职为安吉判官,陈泰来降职为饶平典史。于孔兼交上辞职文书而回乡。在家乡生活了二十年,闭门读书,规矩严肃,乡里人称赞他而没有不满的话。11.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这昔日的繁华之地,如今已是破败荒凉的景象。古树下,马儿嘶鸣,行人小憩,空城中,长满庄稼,野鸡乱飞;寒风吹落树叶,填平了宫井,野火烧进荒陵,焚毁了宝衣。(概括特点2分,分析3分)12.用典,借庾信思归的典故,庾信枉费了思归之心,如今的“旧帝畿”已经破败不堪了,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了。(或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表达诗人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灭亡的惋惜(或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手法及分析,3分,答出其中一种表现手法即可;感情每点1分,共3分)13.(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14.(25分)(1)(5分)选C给3分,选D给2分;选E给1分。(A项中的假设有过于肯定之嫌,会评画不见得可以当画家;B项中“绚丽”有误。,不全面。此小题的细节,能体现出画家的率性,“旷达超脱”语意略重。另,此细节还有为叶三送果的情节做铺垫的作用。)(2)(6分)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新鲜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情的、智慧的、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3)(6分) 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叶三与画共存亡。(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4)(8分)答案要点一:他的做法值得称赞。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全文的升华。是他们懂得对方,珍惜对方的表现。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8分)。答案要点二:他的做法欠妥。这是叶三自私的做法,会让季陶民作品永远不见天日,不再有被欣赏、认可的机会。这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却让作品永远不见天日。(8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提出观点1分。联系文本分析3分,举出恰当拓展事例2分,联系拓展事例的分析2分。)15. B: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平和。态度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读死书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讲话时过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带贬义。字斟句酌:指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半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认真推敲,也可用来读文章时对语言的仔细品味。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16.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搭配不当。B成分赘余,应删掉“以”或“凭借”。C句式杂糅。所以选D17.【答案】由“日”和“月”组成 为什么是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 而到了明月当空的晚上。生活需要精神的追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喜欢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深沉的意义是它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我们大家奋发向上的精神。不信?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啊!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曾经,我很讨厌学习,因为它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好辛苦,好累。我常常幻想:如果人一出世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该多好呀!然而,世界上是没有这么“美味”的免费午餐。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我才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回想起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研究镭时,经历了“千千万万”次的失败,都毫不丧气,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竟说:“虽然失败,起码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失败途径!” 我想,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人就应该要有学而不厌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后,我对学习便是产生浓浓的兴趣了。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记得在一次测验中,我竟然拿到了全班第1名,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为此,我兴奋极啦!可是,快乐并不长久。我发现,老师多给了我8分。那么算一算,我不就排到第五名去了?哎难道好事就遇不上我吗? 刹那,一只恶魔浮现在我脑子里,它用狠狠的语气对我说:“笨蛋,蠢猪,你不去告诉老师不就行了吗?那你不就能在第一名稳坐如山了吗”我想了想,觉得似乎有道理。顿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哦!是我脑子里的天使,它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嘿!主人主人,不能这样做,荣誉算什么?人重要的是内涵,一定要诚实”恶魔和天使吵了起来啦!在矛盾中,我竟然听了恶魔的话。 此后的几天,我心里一直毛毛痒痒的,好像干了什么通天坏事一样,连自己都不能宽恕自己。我知道了,是那“分数”做的怪。最后,我鼓起万分勇气向老师说明一切,呵呵!老师不仅原谅了我,还夸了我呢! 没错,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真不容易,常常会有人为一时的利益撒下谎言。朋友,要知道,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回来,它比利益更珍贵,它,便是诚信精神!我愿排除万难,只求“清白”。 瞧!我说的有道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