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随堂考试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81441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随堂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随堂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随堂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延川县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随堂考试试题(无答案)选择题答案: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2、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 A、 B、C、 D、3、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4、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国家实力的消长C、军事冲突的加剧 D、敌对意识的淡化5、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该学者认为“冷战”源于( )A、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D、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6、布热津斯基说:“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美国失去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霸权行径被世界人民所唾弃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D、美国没有经济实力做全球银行家7、下表(20042007年俄罗斯宏观经济指标表)所呈现的变化是因为( )名称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GDP增幅()7,.26.47.48.1失业率()8.37.16.76.2A、俄罗斯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 B、戈尔巴乔夫改革C、叶利钦的自救措施 D、普京的务实政策8、戴高了1958年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要求与美、英一起参与北约的决策,但遭到拒绝。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这导致了( )A、多极化的趋势正式形成 B、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北约退出政治舞台9、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 “积极和平”,以下属于“消极和平”的是(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 C、不结盟运动 D、冷战10、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 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 D、肯尼迪时期11、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12、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13、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4、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15、“在1789年至1876年的将近100年间,法国农民人口绝对数一直保持在2 300万人左右”。然而,“从公社委员的构成看,最初选进公社的86人;除了布朗基尚在狱中,17个资产阶级人士很快退出公社,尚有68人;32名知识分子,包括记者、律师、医生、军官等;25名工人;8名职员;2名小业主;1名手工业者”。这些数据说明( )A、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水平最高 B、巴黎公社缺乏农民阶级的广泛支持C、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巴黎公社是人民民主的全国性中央政权16、“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材料反映了(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 B、“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17、“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 000台,几乎有14 000人要靠慈善机关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 000人?全城景况凄惨万分。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 B、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C、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18、“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这一“时代课题”催生了( )A、批判现实主义思潮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革命 D、德意志统一19、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社会制度相同屡B、遭战争重创C、发展水平相似D、历史上关系紧密20、恩格斯曾在某运动周年纪念的贺信中写道“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从这封信中我们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这封信是写给巴黎公社周年纪念的贺信B、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运动担负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D、运动中体现了巴黎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21、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A、可化解两大阵营匈的矛盾 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 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22、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的“多边自主外交”;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采取“等距外交”;以美日合作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由此,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灵活性 B、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核心重点 C、日本渴望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 D、美国逐渐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23、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A、美国撤走了全部在韩驻军 B、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24、“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主要理由不包括()A、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B、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世界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C、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时代基本结束D、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面崩溃25、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马歇尔援助的这一条件()A、便于美国控制西欧B、协调了西欧国家的矛盾,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C、推动二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D、促进西欧的联合,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向西欧的蔓延26、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 )A、德国的分裂状态 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C、911事件 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27、全球通史记述,直到1921年,内战和外敌入侵一直在蹂躏着俄国。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后却是红军取得了胜利。也许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布尔什维克在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方面通常做的更成功。这里的“成功”是指()A、颁布了土地法令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C、固定的粮食税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实行28、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政治纲领 B、没有科学理论指导C、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D、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29、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