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9534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 “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4“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5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6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坚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7.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81938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湖北宜昌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意义在于A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C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力量 D阻滞了日本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9“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主权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10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11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12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13中共二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完成了创建工作。其主要原因是A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性质B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C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D规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1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公布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5.下列为某班同学收到四张明信片的邮寄地址,其中邮寄地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不相符合的是A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B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自治镇人民政府C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D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6.图4所示,它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17.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社会主义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1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0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的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C中国抗美援朝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1“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2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23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24“罗马的平民曾一致坚持要求公布十二铜表法,这表明他们对没有知识和选举权并不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的思想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材料表达的意思是A平民认识到十二铜表法能够完全维护平民的利益,故大力普及知识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大部分平民需要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利用十二铜表法来维护自身利益 D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平民知识增长和选举权扩大的原因25余秋雨在他的行者无疆中写道:“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余秋雨赞美罗马A具有悠久的历史 B是西方法制的摇篮C出现恺撒、屋大维等杰出政治家 D美丽的古城风貌城市26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D规定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27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28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B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29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30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31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这种情况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A第一国际成立的宣言书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32共产党宣言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 D建立如圣西门所说的理想王国33“鉴于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A解决财政困难 B防止官员腐败C提高执政能力 D创建理想社会34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5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36.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37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A.想摆脱美国控制 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C.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满D.反对欧洲共同体38“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与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D欧共体建立,欧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3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 C.多极化和多元化 D.“一超多强”40帝国的衰落中说道: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华盛顿对外必须承担更为现实的义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美国已丧失世界大国地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0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毛泽东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依据材料回答,诗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请你以旅游的形式带着人们重走“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为此拟定一条路线。(3分)(3)你认为长征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清朝政治)“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 康熙帝、乾隆帝材料二(英国议会政治)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英国权利法案(1)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4分) (2)英国的议会政治有什么特点?(6分)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案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2分共计80分12345678910DABBCCDBAA11121314151617181920BDDABBCCCD21222324252627282930CDDCBCCAAB31323334353637383940CBDACCAACD二、非选择题共计20分41(10分)(1)长征。(1分)“左”倾错误的发展,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 (2)路线:瑞金遵义安顺场泸定桥毛儿盖腊子口吴起镇会宁(3分)(3)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挑战生命极限的大无畏精神;求实创新胆略等。(4分)42(10分)(1)不同: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4分)(2)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