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956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mm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C普通房间的门高约4m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2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座位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7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D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8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0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单位换算:一张纸的厚度约70nm,合m,自行车行驶速度约5m/s,合km/h一节课的时间45min,合h12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13小明站在地面上投掷实心球,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以实心球为参照物,小明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15在月考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其中铃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为了保持考场安静,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16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1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和现象18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而(填“放”或“吸”)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三、作图与简答(19题2分,20题4分,共6分)19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vt图象20如图是冬天早晨常见的“树挂”景象,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到中午又消失了?四、实验探究题(共36分)2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23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图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3)改正装置的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这说明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分钟24小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2)图1中小菲的实验操作存在的一处错误是;(3)纠正错误后,小菲进行了正确实验,并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4)若要缩短实验加热的时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选字母)A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B烧杯中的水一开始沸腾便停止加热(5)小菲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8969898由表格可知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min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由表可知,加热了min水开始沸腾;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地气压(填是或不是)一标准大气压五、计算题(共10分)25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3s,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26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两节相连“黄金周”共计8天,张华的爸爸带着全家自驾到川西游玩,行驶在回重庆的渝遂高速公路途中,(1)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35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2)如果这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重庆需要多少时间?2016-2017学年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mm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C普通房间的门高约4m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cm=2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一支粉笔的长度略小于10cm,在7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普通房间的高度在3m左右,一般门的高度在2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符合实际故选D2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座位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以铁轨、铁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小孩和铁轨、铁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孩是运动的;只有当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座位位置或车厢位置不改变时,才符合妈妈对他的“别动”的要求,故C正确故选C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6.25m/s;故选B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分析】(1)(2)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B、敲锣时用力越大,锣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AD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由物质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结合所给选项分析物态变化【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C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7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D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有一定效果,不合题意;B、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动加快,噪声会更大,符合题意;C、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有一定效果,不合题意;D、与邻居协商请他降低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有效果,不合题意故选B8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熔化、升化吸热,液化放热【解答】解: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不合题意B、冰棍是固体,吃在嘴里变成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符合题意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不合题意故选B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解答】解:A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a玻璃的内表面;B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b玻璃的外表面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单位换算:一张纸的厚度约70nm,合7108m,自行车行驶速度约5m/s,合18km/h一节课的时间45min,合0.75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因为1nm=109m,所以70nm=70109m=7108m;因为1m/s=3.6km/h,所以5m/s=53.6km/h=18km/h;因为1min=h,所以45min=45h=0.75h故答案为:7108;18;0.7512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13小明站在地面上投掷实心球,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以实心球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实心球为参照物,小明与实心球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3.8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6.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6.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由图可知物体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00cm,物体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9.80cm,物体长度为9.80cm6.00cm=3.80cm故答案为:1mm;3.80cm15在月考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其中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为了保持考场安静,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考点】声与信息;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是防止发出声音,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信息;空气;声源16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蒸发(汽化),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解答】解: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故答案为:蒸发(汽化);吸收1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液化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液化; 凝华18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凝固(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而放(填“放”或“吸”)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很快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物质凝固时放热,所以人感到温暖【解答】解: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能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温度上升时熔化,由于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因此这种微胶囊做成的衣服能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穿上它,在温度下降时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又自动向人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故答案为:凝固; 放三、作图与简答(19题2分,20题4分,共6分)19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vt图象【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St图象描述的是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则由图象可知速度的大小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可由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v=5m/s;即物体做的是速度大小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vt图象如图所示:20如图是冬天早晨常见的“树挂”景象,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到中午又消失了?【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解答】答:树挂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降温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木上形成的;到中午,树挂升华变成水蒸气,所以不见了四、实验探究题(共36分)2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音叉的振动微小,观察起来现象不够明显,借助轻质小球可将振动的效果放大,便于观察,这属于转换法(3)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用轻质的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3)加大力度敲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3)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v=;(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大(选填“大”或“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测量原理是:v=;(2)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加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4)若计时晚,则测量时间偏小,速度偏大【解答】解:(1)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2)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4)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5)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v=;(2)刻度尺;秒表; (2)较小;(3)变速; (4)大23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图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较小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3)改正装置的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0,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说明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6分钟【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本实验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在安装器材时,先固定石棉网的位置,放上烧杯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水中,再固定温度计的位置;(2)实验时物体受热均匀,实验效果更好,据此选择;(3)分析熔化图象可得该物质的熔点和熔化时间,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于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在安装器材时,先固定石棉网的位置,放上烧杯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水中,再固定温度计的位置,所以应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过程中宜选用体积比较小的冰块,冰块受热比较均匀,减小误差;(3)由熔化图象可知,冰在04min吸热温度升高,在410min吸热完成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在1014min水吸热温度升高由此可知,冰的熔点是0,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说明冰是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6min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较小;(3)0;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固液共存;624小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刻度尺(2)图1中小菲的实验操作存在的一处错误是视线没与温度计液泡上表面相平;(3)纠正错误后,小菲进行了正确实验,并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4)若要缩短实验加热的时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填选字母)A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B烧杯中的水一开始沸腾便停止加热(5)小菲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8969898由表格可知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7min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由表可知,加热了5min水开始沸腾;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地气压不是(填是或不是)一标准大气压【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在探究“水沸腾规律”时,需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需用温度计和秒表两种测量仪器;(2)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和仰视(3)水沸腾时的温度即为水的沸点(4)水加热时间的影响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烧杯是否加盖、火焰的大小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改进措施(5)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解答】解:(1)探究“水沸腾规律”的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加热时间,所以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2)由图知,读数时俯视,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大,应使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从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所以水的沸点是98(4)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5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第7min的数据有错误由表可知,加热了5min水开始沸腾;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乙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为98,根据水的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可知,实验时水面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即当地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1)秒表;温度计;(2)视线没与温度计液泡上表面相平;(3)98;(4)A;(5)吸;不变;7;5;a;不是五、计算题(共10分)25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3s,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回声是指由声波的反射引起的声音的重复,亦可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由此可知声波由海面传播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海底的深度;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根据回声的定义,则声波传到海底历时为t=1.5s,又因声速为1530m/s,由v=得,海底的深度为s=vt=1530m/s1.5s=2295m地球之外没有空气,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常用光波来测量距离答:海底深度为2295m;不能,因为月球周围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6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两节相连“黄金周”共计8天,张华的爸爸带着全家自驾到川西游玩,行驶在回重庆的渝遂高速公路途中,(1)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35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2)如果这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重庆需要多少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由交通标志牌求出此路段的限速,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把速度换算为以km/h为单位,然后与限速相比,判断是否违反交通法规(2)由交通标志牌找出此处距重庆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解答】解:(1)由交通标志牌可知,此路段的限速是120km/h,汽车的速度v=35m/s=35=126km/h120km/h,这辆车违反了交通法规(2)由交通标志牌可知,此处到重庆的路程s=35km,汽车的速度v=100km/h,由v=可知到重庆的时间t=0.35h;答:(1)这辆车违反了交通规则,应为车的速度超过了限速(2)从标志牌处开到重庆需要0.35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