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9770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由不少地方政府只搞形式,不重视信息公开造成的。(把“由.造成的”去掉)B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自己的责任。(将“而且”改为“还”)C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仇恨”后加“的内容”)D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实际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制定”改为“让”)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记叙文后,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栀子花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株。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了。过往的行人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花摘完了,母亲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最后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买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最后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她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些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2 .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情节我们的心理每到初夏母亲精心照料栀子树那一夜电闪雷鸣感恩有一年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端午节欢乐、难忘3 .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4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关爱子女、自强自立自信的人。B对栀子花,我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是因为我们家门前种过栀子树,我因而感到亲切;又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看到栀子花,我就想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因而感到惆怅。C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亲对栀子树照料得非常精细。D第段插叙了母亲用栀子花做彩礼定亲的事情,主要是为了交代我们家穷得叮当响的背景。E本文在刻画母亲的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全文饱含一个孩子对母亲的赞赏和怀念之情。5 . 文章标题名为“母亲的栀子花”有何作用?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对言传身教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正在桂花树小学读六年级的李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父母总是念叨他,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在家里面要求他一刻不停的学习,哪怕开一下电视也要被骂。但是父母每天下了班之后要么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要么就是出去和别的叔叔阿姨一起打麻将,有时候深更半夜才回来,李阳认为这是不对的,但是一旦说到这一点,父母就说他是小孩子,即将升学,所以必须全心全意学习。(一)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6 . 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7 . 文中对白求恩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8 . 划线部分从什么角度介绍白求恩的,有什么作用?9 . 文章列举了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哪几种表现?10 . 划分本段的层次。 ( )ABCD中国人的人伦礼俗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是人固定在土地上。因此,世代生长于斯的农民,非常强调伦理秩序,强调上下尊卑。所以,中国传统节日里人伦特性体现得非常充分。这与西方的宗教性节日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在春节,以礼俗形式体现的就有礼、礼、礼和礼,都特别强调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文化联系。辞年礼的起点是腊八。从腊八开始,大家就准备过年了。腊八之后,人们都要扫尘,就是为了在过年迎神祭祀的时候有一个清洁的环境。除了扫尘之外,还有一个净化仪式,那就是年前要沐浴、剃头。如果说扫尘是一个居所空间的净化的话,沐浴和剃头则是个体的一个清洁仪式。这个年俗特别强调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用一种新的形态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再看团年礼。团年就是在辞旧迎新的过程中所举办的家庭团聚仪式。团年礼是过年的中心部分,其中重要的节点是祭祀祖先与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一年中最具象征性的一顿饭食,其中有一些菜是不能少的,如鱼、肉丸、红枣等,取年年有余、团圆、喜庆等吉兆。在传统中国,无论如何,年夜饭都应该是在家里吃,因为家里有祖先的牌位,我们是跟祖先共同享用这顿团圆饭,并且请先人先享用。我们今天很多人主张年夜饭要到饭店去吃,这其实是在城市化、商业化的浸染过程中,受到商家的误导。这其实是文化礼俗的一个重要损失,是不正常的。团年礼中还有个重要的仪式,就是长辈给小辈分发压岁钱。压岁钱的意义是长辈通过给小辈以钱物的方式,表达家人的关爱,冀望给孩子一种力量,让他们能够平安度过年关。这是一种祝福,是一种伦理的关怀和精神的鼓励。但是现在很多人将发压岁钱看成是种负担,因为价码越来越高,人情越来越重,这其实大大偏离了压岁钱礼俗的本意。在传统年节礼俗里,还有守岁礼,即全家人彻夜围炉团座给老人祈寿。宋朝时,“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我们今天是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到零点,然后放鞭炮。这是因时而异的新变化。今天的春晚让四海华人能够聚在一起,实际上它是延续了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就是让海内外华人共享这一特殊时刻,让华夏子孙在春节共同体验我们的文化传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熬过了旧年,迎来了新年,这个时候大家要互相庆贺,所以又有拜年礼。拜年礼不仅仅是老百姓之间的庆贺方式,而是社会各个阶层一起共享的文化仪式。这种文化仪式让我们获得社会整体的文化感觉。新年到来之后,这样一种对天地、祖先、亲人、乡邻、朋友、同事之间的贺拜仪式,也是一种建构礼俗关系的仪式行为,是在新的时间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关系的再确认。 -2013年9期新华文摘,有删改11 . 请根据全文内容补全第段的空缺。_、_、 _、_12 . 就全文而言,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一个例子说明其作用。13 . 春节有人认为中西方节日最后都可归结于饮食文化。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理解。14 .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大节日,伴随了许多习俗。比如贴对联就是其中一种,由核舟记中雕刻技艺中也包含对联可见其影响深远。你记得左边的一副对联吗?请写出来。_,_。难怪作者最后用_一句高度评价这一绝艺。15 . 习俗随时代而改变,因个人性情而不同。比如柳宗元被贬时常以出游来排解忧愁,小石潭记,其中_,_两句借竹树写出了他受贬的凄苦。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下列各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6 .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略无阙处沿溯阻绝清荣峻茂属引凄异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 . 翻译句子(1)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_(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18 . 甲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三峡的景色的?各有什么特点?19 . 乙文表现了作者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四、句子默写20 . 默写。(1)蒹葭萋萋,_。(蒹葭)(2)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4)青青子衿,_。(子衿)(5)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_,_”两句表现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8)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语_,_五、诗歌鉴赏21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北宋范仲淹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口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注释)聊逸豫:偶尔寻一点欢乐;归时数:由时运注定;争:怎么;我辈:我等,我们,一说“我悲”。(1)这首词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在词中口处,填入你认为最合适的字,并简述理由。(2)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六、名著阅读22 . 名著知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_(体裁)。其中有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如_。(篇目) 西游记作者是_,鲁迅先生称之为_。七、综合性学习23 .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小屋粗制ln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b。那些第一次见他的人,在客厅里正襟wi坐地等待着,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hung诚恐的地步。(节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有删改)(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或横线上。(_)(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_)(3)词语“印象”的“印”字的第二画_。八、作文24 . 按照要求作文。进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作文。要求:要突出一个“新”字;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