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培训材料.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03854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培训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培训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培训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培训材料在下午的单元备课指导之前,我想先谈谈我们整个四下年级的教学目标的把握。因为我觉得人教版的这套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课文的主题来组织单元,因此,每组课文的人文性目标都十分的明确,而作为语文的本体目标却十分的含糊。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很明确,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却很模糊。在这次参加省里的培训的时候,听到了四年级教材的主编,人教社小语室主任陈先云老师的讲座,关于这一点他也讲到了,据他介绍,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本教材是2003年送审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那时候正是新课改开始不久,正是语文教学界大肆批判学法指导、语言文字训练等教学方法,大力倡导挖掘语文人文内涵的时期,当时,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当然受到了这些教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在编教材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提出语文本体的教学目标,或者提得比较含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还是把这些明显的体现在教材中,那么就通不过审定。所以他在这次的培训上特地介绍了四上年级的教学目标,我把听到的和大家做个交流。一、整册教材教学目标的把握:陈老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他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1、默读目标:是中高段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四下年级是向高段年级的过渡,目标要定位在让学生学会默读,并且训练学生的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2、阅读目标:(1)让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提倡每课分段,但是适合分段的课文能让学生分段,概括大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读书读报的习惯。4、习作目标:(1)教材中没有明确的习作指导,希望能读写结合,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习作的方法,内容能写具体,写清楚就是目标。其实这个目标,我觉得还是十分的含糊。(2)习作的修改目标:写完作文后修改作文的习惯的培养,另一个是尝试整篇文章的修改。这些目标不一定在每一组、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能体现、落实。在教学中,每一组、每一课都应该有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训练的目标应该更明确,更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留心教材中的泡泡和课文后面的练习,因为许多语文本体的目标都体现的那里。二、教材基本结构四下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四上教材一致,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需要说明的是,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口语交际、习作不再安排在语文园地中,而是独立成一块内容;“我的发现”改为“交流平台”;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叙述语气也有所变化,这主要是考虑到了中高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三、各单元教学建议下面就每组教材的编排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做一介绍(每组教材涉及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展开来说,这在教参中已有说明;下面侧重介绍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方面的目标)。第一组 走遍千山万水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1、古诗词三首,要求背诵、默写,了解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文学形式,是学生在教材中第一次接触,教师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教材中选的忆江南是白居易同题词的其中一首,另外的两首可以让学生搜集,也可由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再进行交流。2、桂林山水,作者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难点: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要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去体会;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这是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点,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明确提了出来。这里不必教给学生专门的术语?可以教要求学生了解和体会这些用法,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水真静啊,静得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两处景物的描述中。阅读链接中的短文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学习,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能从中感受到漓江江水的特点即可。3、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学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在阅读中还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4、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峰、飞溅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美,这些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中许多优美的比喻句子,可以让学生抄下来。(虽然略读课文强调粗知大意,在词句训练方面一般不作过高要求,但有些略读课文,适合摘抄、仿写或拓展的练习,在教学中仍可灵活处理,如三上的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口语交际是“走,我们去春游”。这个交际的侧重点是对春游活动的策划,要求学生在策划中进行语言的交流。学生的策划,有的也许是目前能够实行的,有的也许是以后才能实行的,教师对此不必特别强调计划在目前的可行性,目的是打开思路,让学生有的想,有的说。能比较好地处理合作学习和个体学习的关系1把合作学习建立在个体的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2合作学习要有目的、有指导、有反馈,不应该留于形式。 如: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教师可事先根据课文中的要求“略”制定表格。春游活动计划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分工其他然后,小组自由组合,全班分组讨论,填写表格。组内成员注意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最后,各小组汇报、评议。要求大家虚心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并进行比较,推荐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如:汇报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在大家统一了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后,等到春游的时候,就按大家商定的方案去做。习作要求写校园景物。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是学生容易模仿的写作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其他课文的记叙方法,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训练。与此同时,还要强调抓住校园中一两处重点景物来写。如:我们可以先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选定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驻足观察、思考,完成片断练习。片断内容可以是细致地景物描写,也可以写写发生在此地的一件事情。 然后,全班评改。评改要求:景物描写的过程中,是否抓住了主要景物来描写,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描写方法(描写方法已在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一栏中有体验、有训练);事件记叙的过程中,是否与此地的景物、环境有所联系。最后,让学生选择经典的片断再次游览校园,列出游览的先后顺序,加上开头和结尾,将精彩片断连成篇。这样的习作指导重在作文的二次生成。教学时以过程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我认为,在开放的作文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唤醒自我、提升自我、解放自我“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宽带网安排的内容,是围绕本组专题进行的相应延伸拓展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画面,了解与五岳相关的知识,有条件的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力图对祖国名山大川有更为广泛的了解。在教学当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第二组 以诚待人围绕这个专题,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它们都是写人记事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讲述了几则诚信故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课文密切相关,要求运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力图突出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读与说相结合。课文中的故事都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教育。由于时间关系,我从每个单元里挑选了一个案例,重点讲讲阅读教学。下面我就以第二单元中的课文5、中彩那天为例:学习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所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的矛盾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品质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借助想象进行练笔的内容,它既能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其想象能力。一篇文章,是一个系统的、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部分整体,这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1、在钻研教材时,我们需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抓语言怎么表达思想内容的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突破口并确立教学的整体框架。中彩那天一文,课文以汽车的得而复失来展开。“我”的母亲,作者用的笔墨不多,但能感觉到母亲在这个事件中是隐藏背后的中坚。“我”的父亲,在这个事件中是直接责任人,在中奖后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斗争:神情严肃闷闷不乐特别高兴。“我”是其他家庭成员的代表。在这个事件中也有心理活动的变化:兴奋迷惑不解激动明白。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了他们的神情、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出汽车的得而付出是一个多么矛盾痛苦的过程。这些人物描写犹如散落在文章中的珍珠,教学中很容易把它们全都拾起来,结果往往“面面俱全”,效果不佳。因此,关键不是将珍珠拾起,而是提取穿起各粒珍珠的一条线,即发现文章的内在联系。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可以通过写父亲的一个句子“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这一细节描写入手,由此串起“我们”家的家庭道德观如: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以“我”为代表的其他家庭成员的态度如:“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学生或许就不难理解,让父亲最终放弃了汽车,是因为一直以来的这种家庭道德观念和为人父的责任。与其说,父亲保留K字是对库伯表现出诚信,倒不如说,他在忠于家庭的道德观念,在承担言传身教的责任,为人父的责任。文章结尾: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打电话通知库伯,领走的是中奖的车子,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抓整体,抓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实现课堂上经过师生双边活动的“三度”创造。(1)整体感知:中彩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大喜事。中彩那天一文中的父亲把一辆中彩得到的豪华奔驰车开回了家,是把车留下,还是将车还给同事库伯,父亲面临着抉择。最终,父亲决定把车送还给库伯。通过预习,我们一定感觉到了父亲面对着这道道德难题也曾有过犹豫。(出示句子,教师指名读: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为什么要用橡皮擦去这个K字,既然用橡皮擦了,又怎会留下淡淡的痕迹?中彩那天父亲究竟做过些什么,想过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2)抓突破口:抓住句子 “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想象写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想象填空:面对这张奖票,父亲慢慢地拿起橡皮,他想: 渐渐地那橡皮终于落在了那个K字上,轻轻地擦了起来你觉得父亲在那一刻究竟想到了些什么?请你默读课文18自然段,细细品味父亲的内心世界,可以把你觉得和这有关的语句划出来细细品味。如果你觉得已经品味出来了,请填空。预设答案:1我们家生活很拮据,我又很想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买得起这辆汽车,我还是留下吧。2我到底要不要这辆梦寐以求的汽车呢?这辆车好不容易才到我的手上,下次不一定有啊!嗨,还是拿了吧。3唉,究竟该不该把这个K字擦掉呢?反正库伯已经忘了,我就把这辆车占为己有吧。4我还是擦吧,毕竟库伯家有钱,我家没钱,应该给我,况且彩票也是我买的。对库伯可能是锦上添花,而对我们就是雪中送炭呀。5库伯呀库伯,我是一位穷人,梦寐以求的就是有辆汽车,对不起了,车还是让我留下吧。6有了车,我们家就再也不用过那么拮据的日子了,我还是把车留下吧。7反正这个K字别人也不知道,就是看了也未必发现得了,不如就留下吧。8只要在另一张奖票上写上k字,这辆车就是我们的了。衔接(师):我们都设身处地为父亲考虑了很多,面对这笔意外之财父亲怎会不心动?他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呀!可是面对眼前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父亲又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你觉得和这有关的语句划出来细细品味。如果你觉得已经品味出来了,请填空,直接写在第一段填空题的后面。出示填空: 擦着擦着,他的手忽然停止了擦拭,他又想 ,想到这里,他放下了橡皮。接着听到父亲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预设答案:1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再怎么着,也不能失去诚信。拥有诚信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3不行,每个人必须真诚待人,不然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了。4要做孩子的榜样、家庭的责任宁愿自己穷,也不能误了孩子的将来。5人穷志不穷,要有骨气。6我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更不能让自己后悔一生。3、在教学后,再次整体感知:这是在学生感知或品味了文章的整体内容、整体框架或整体形象后,对文中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再次升华的过程。学习了中彩那天一文后,(师提出:)一个淡淡的K字,包含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是何等艰难的一段心路历程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细细回味。出示: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如果你就是库伯,如果你是我家的一位邻居,如果你是一位记者,如果你是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如果你是本市的市长,如果请你任意选择你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角色,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你会怎么做?预设答案(简):如果我是文中的“我”,我会幸福;如果我是库伯,我会感激;如果我是他们的一位邻居,我会赞扬;如果我是一位记者,我会报导;如果我是汽车修理厂的老板,我会给这位父亲升职;如果我是本市的市长,我会授予父亲“诚信公民”荣誉称号;如果(师)小结:这些美好的故事结局,都是父亲原本不曾想过的。虽然我们失去了一辆奔驰轿车,但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安宁,我们赢得了朋友的尊重和信任,我们拥有了光明的人生,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呀!出示句子,读句子: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有了深刻的体会。把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妈妈的教诲”直接补充到课文的最后一节中,把字写得工工整整。并连起来反复地读读这一段话。最后,请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把体会写下来。6、万年牢,可以借助“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示,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此外,还要学习课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7、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手法,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认识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8、将心比心,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宽容、理解,课文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不受课文和提示语所举事例的局限,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应该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学生讲述时要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能够使听者受到感染,得到启发。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本次作文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我的发现是前几册教材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并注意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从而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大自然的规律,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个环境保护专题,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对怎样保护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组课文涉及人类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比三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要进了一步。本组还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它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展开。1、联系以前所学过的“保护环境”等相关专题课文,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机整合起来;2.要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3.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新意”,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4.本组多篇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常识,在课上,对这些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这一组课文区别前两单元,科普类文章,说理性文章,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在目标定位上: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组的几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自然之道、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精读课文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整组课文我们可以进行教材重组,因为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自然之道、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和打扫“森林”是关于生态平衡方面的,蝙蝠和雷达、人类的老师是关于仿生学方面的。在进行重组后,我们就可以以精计略读拓展阅读这样的线索来展开。整组教学的分课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品读语言文字,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通过理清文中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略读课文:学生实践运用通过理清文中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能搜集资料,扩大相关主题的阅读文章,学习记载资料卡片并以此形式进行交流。以 自然之道+“打扫”森林+拓展材料阅读为例来谈谈教学精读自然之道(1)让学生找到文章记写的具体事物,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2、学生读后交流各自读懂的内容,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明确文本表达的主要事例。3、将学生的反馈加以整理,并通过串联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借助重点语段的研读,读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感悟文章语言表达的特色。1、抓住文本第四自然段的语言品读,读出我们的坚持,向导的冷淡和无奈以及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质疑。2、品读五六七自然段,感悟到帮助幼龟回归大海的错误,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述“自然之道”的含义,体会到作者由于无知而犯下错误的愧疚。(3)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巩固教学目标的落实。结合文本创设语境,表达自己的理解。(如: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员,经历了这意想不到的一幕,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略读“打扫”森林(1)、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朗读,读出文中记写的主要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交流在文本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借助语言形象深入理解林务官的命令和最后给森林造成的后果的内在联系。拓展阅读让学生通过上网浏览、阅读课外书籍等形式,学习记载资料卡片并以上形式进行交流。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要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懂得人类无限制开发而产生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恶果。而搜集黄河的资料以增进对黄河的了解,则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来进行。这一课学习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11、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人类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夜间飞行。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的第3题来促进理解。课后还安排了一个资料袋,大致介绍了什么是仿生学。如果有同学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对这方面知识进行了了解,可引导他们一起交流,从而进行综合性学习中期的检查指导。四年级没有安排三年级那种“综合性学习提示”,但这一环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前期的综合性学习进展如何,会直接影响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进行。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三部分需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来完成。展示台只是举例性质的,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3个例子,可引导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开发更多的活动内容、创造更多的活动形式。我的发现p49引导学生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来理解;然后要引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语,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并发现每组两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第一组的第二句,加上“终于”,则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二组的第二句加上了“根本”,“根本”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这里有“本来”的意思。加上“根本”,更说明了海龟的灾难,完全是由于“我们”违背了规律而造成的,否则,海龟本来是不会受到伤害的。第三组的第二句加了“居然”,“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加上“居然”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度的加深和强调。在这里,教材没有编排造句的训练,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用这类的副词造句,来体会它的表达效果。第四单元本组围绕“战争与儿童”的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多样,既有小说,也有书信、诗歌,它们体现了儿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并特别突出了儿童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这是编者价值观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还体现在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我们专门安排了“热爱生命”的专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学本组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13、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14、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文,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习作是一次看图作文(这是一幅真实的图片)。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景,然后对当时发生的事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孩在那里哭、小孩未来的命运如何等等展开想象,写成一篇作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个侧面、角度展开想象和联想,为正式动笔做好铺垫工作。第五组本组的专题是“热爱生命”,安排了四篇与生命有关的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17、触摸春天,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背诵,积累优美语段。教学思路:从题入手,逐步感悟1)据题质疑:谁触摸到了春天?触摸到了春天的什么?在初读交流中,认识盲童安静。2)安静与蝴蝶有怎样的接触?她感受到了什么?A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B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惊讶什么?(可进行语言训练:安静惊讶极了,她想: )张望什么?(展开想象,结合文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此时,安静在心中默默地说: 小结:在与蝴蝶的亲密接触中,安静感受到了什么呢? 3)再读读全文,你觉得安静还感受到了春天的什么?(芳香,生机) 追问:她仅仅是用双手在触摸,用鼻子在感受,用耳朵在聆听吗?其实,她用什么在感受春天,感受生活?(心灵!) 这是一颗怎样的心灵呢?你想用怎样的字眼来描绘?(珍惜,爱,勇气,信心) 这样的安静,必然会创造出怎样的生活?(美好光明) 所以也如此赞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阅读链接:海伦.凯勒 文后两个泡泡中的学习要求。 18、永生的眼睛,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死后捐献器官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人还不可能做到,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从小对死后捐献器官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有“骄傲”的句子,体会为什么骄傲,再讨论讨论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其中有:女儿温迪为妈妈、外公的决断感到骄傲;有“我”为女儿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骄傲。从这些“骄傲”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博大的爱,对生命的真正的珍视与热爱:爱在,生命在!)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你为 而感到 ,因为 (说一说,写一写。) 19、生命生命,通过动、植物及人,三个生命跃动的事例,感悟生命的力量,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这篇课文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能谈多少就多少,不要拔高,重在积累、背诵。教学建议:1)课题一读。再读。2)对三个事例的感受与感悟。对哪个事例最感兴趣或最了解,可以仔细读一读,然后思考:你感受到这是一种 的生命。(生命是 。)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曾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生命的伟大,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语言训练。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把阅读感受与生活感受写成一首诗歌?比如: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在掌心里挣扎求生的小小飞蛾, 是在砖缝间快乐舒展的嫩绿瓜苗, 是在胸膛里怦然有声的美妙心跳。生命是什么?生命,是 , 是 , 是 。 20、花的勇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情感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每一次变化反映出作者怎样一种情感。文本意义:勇气是生命的意味。勇气,使生命更美,更有价值。教学建议:1)研读作者心情变化之原因。失望:没看到花儿。遗憾:是美丽的花儿躲着,没冒出来。 惊奇、震撼:冷风冷雨中傲然绽放的花儿格外动人,给了他启示。 2)品读两段关于花儿的描写。说感受:同样是美,哪一个更美?为什么? 随机可以进行感情朗读和语言拓展训练: 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一朵似乎在说: 那一朵仿佛在唱: 3)结合实际升华主旨:是勇气,使花儿在冷风冷雨中傲然绽放;是勇气,使花儿散发着令人敬佩的生命的光彩。那么,勇气曾带给你什么呢?口语交际、习作:可以从触摸春天后布置的活动入手,也可结合提供的阅读材料,老师还可以准备更适合的材料,来启发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以及身边热爱生命的人或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我的发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一个有关阅读的重要的训练点,通过对话,总结了体会句子含义的一些基本方法。第六组 乡村生活本组教材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外国作家写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本组课文学习的,一要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本组课文还安排了一个训练的重点:体会拟人句子的作用,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中呈现出来。21、乡下人家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子,门前空地上的花等。教学中可运用三年级训练的“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体会想象课文每段内容描写的画面,再抓住最后一段话,交流自己对乡下生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阅读链接”在天睛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天晴的乡间小径,可以读读背背,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教学建议: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进行朗读、想象,拓展深化。1)初读时,理清课文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 2)精读时,选择阅读、感受。交流时,引导学生运用 “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来感受感悟,适时进行语言训练,丰富阅读感受。 比如:A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探出头来,仿佛 B 鸡,肯定会瞧见 或是听见 (你瞧见过怎样有趣的场面,或是听到什么?模仿课文说一说,写一写。)C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 (比如,小孩在小河里游泳戏水,或是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或是大人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 3)拓展延伸:围绕最后一段,让学生再交流乡下人家还会有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说一说,写一写。培养和深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阅读链接:在天睛了的时候 体会快乐。综合性学习: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以更多活动形式的建议。 22、牧场之国,教学建议: 1)用学习提示,可以抓住课文四次提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导质疑:什么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拥有什么?2)理清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根据兴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3)最好有媒体的渲染。 4)借助“资料袋”的内容,进一步体会牧场之国的风情。23、古诗词三首,主要反映了古代农村的生活。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还要背诵、默写。24、麦哨,语言明快活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麦田割草孩子的快乐生活。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是综合性学习的延续。虽然习作题材较为宽泛,指导时一要引导学生把写的内容表达清楚,二要运用这学期积累的词句。还要适当组织交流评改,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第七组习作,继续提出写完后认真修改的要求。展示台是综合活动成果的举例展示,教师可从实际情况出发,展示多种活动成果。第七组 执着的追求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着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主题先来说说第七组教材,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实验求证后,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修改自己作品的一件事,课文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讲的是聋哑人由于勤奋专注,才有高超的画技。教学这篇课文我们要注意目标应定位在勤奋专注,不懈努力,而不是身残志不残。父亲的菜园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同一种精神,那就是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走进文本,品味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可从这三方面入手。一、找全文穿针引线的支架二、品人物执著追求的细节三、抓文本意犹未尽的空白一、找全文穿针引线的支架仔细观察,发现这类文章中或明或暗都有体现人物品质、精神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也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或中心词。如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父亲的菜园中“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也能从中体现人物品质。找到了这些词语或句子,就是找到了课眼,也就找到了全课穿针引线的支架和道具。这是第一步。二、品人物执著追求的细节而第二步则是全文的重头戏,要能围绕课眼细细品味能表现人物精神的片言只语,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着追求精神。我们来看几个案例。1、案例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亚里士多德何许人物,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可见他的伟大。在人们的眼里他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没有人敢否定的。但是有一个人敢,他就是伽利略。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班孩子只有3个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男孩子对这两个大人物有所了解,其余的孩子是听都没听过。况且,我们现在的课堂已不是过去“师道尊严”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比较民主、开放的,所以孩子们很能接受伽利略的所作所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就穿插介绍当时的背景。然后一步步地指导孩子品读他的思考过程。出示: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1)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2)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让孩子们读,读出伽利略的思考,读出伽利略的严谨。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我们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a.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b.从“结果”、“都”、“的确”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b.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于是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作公开试验。出示课文5、6段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 抓住伽利略从怀疑到试验到公开试验三个最有训练价值的语段,引导孩子反复朗读、品味,把文中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周密科学的试验过程,事实胜于雄辩的公开试验的过程展现在孩子的心里。再次理解再伟大的人,他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们不能迷信。也就是说,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2、案例26全神贯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本文重在引领孩子理解罗丹如何全神贯注,也就是重在理解第2段。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思考,针对罗丹的每一个表现各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1)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2)他嘴里叽哩咕噜的在说什么?(3)眼里闪着异样的光是什么意思? (4)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是在干什么?(5)他的情绪为什么更加激动了?(6)他为什么像喝醉了酒一样?(7)为什么作者要写他痴痴地微笑?把以上问题连起来,说说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形。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特点,表现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以至于忘记了客人就在身边。3、案例27鱼游到了纸上在出示课题后,让孩子们找一找,文章的题目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师追问,游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三次提到鱼游到了纸上,他想说明什么?孩子们回答:他想说明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想说明鱼游到了他的心里。1、让孩子们讨论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2、找出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境界的句子。(1)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3)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4)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子适时点拨、精讲,让孩子们明白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使孩子理解聋哑青年举止特别是因为爱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与鱼融为一体。4、案例28父亲的菜园出示“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师:细细读这一句话,你想说什么?生:我觉得父亲的菜园非常的绿,周围是黄黄的土地,只有父亲的菜园是那样的绿,像翡翠一样绿,因为绿才美。生:我读懂了,翡翠是珠宝,很珍贵,在父亲的眼里,这一片菜园也如同翡翠一般珍贵。师:是的,这一片碧绿的菜园里凝聚着父亲多少的生:辛劳生:心血生:希望与梦想啊!是呀,父亲的菜园是父亲不懈劳动的成果。然后老师引领孩子交流感悟最受感动的句子。如: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引领孩子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感受父亲的勤劳朴实,执著自信。三、抓文本意犹未尽的空白在我们的文本中,有许多意犹未尽的空白,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对课文的“空白”进行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就能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使孩子对文本人物产生鲜明深刻的理解。1、如全神贯注中的第2段,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会说什么悄悄话呢?生:罗丹会摸着胡子说,眼睛不够有神。眉毛稍稍淡了,需要加浓点。生:哦,表情还不够自然。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的争吵。会争吵什么呢?生:罗丹1号会说,画得不错,五官都画得那么生动。罗丹2号会说,轮廓不够分明,没有立体感。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还会忘我地做什么呢?生:他会咬着笔思考。生:他一会儿用刻刀修改,一会儿用手摸摸。生:他会皱着眉头对着空气嘀咕。生:他还会踮起脚看看头顶或蹲下看看有没有疏忽的地方。如父亲的菜园中,父亲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又会出现怎样感人的一幕呢?生:雨无情地抽打着父亲的脸,淋湿了父亲的衣服,可是父亲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挥动着铁锹。生:雨水冲走了泥土,父亲连忙在雨中砌矮墙。生:父亲滑倒了,但是他急忙爬起来,继续在拯救他的菜园。这样在调动孩子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的形象。使孩子与文本、作者的心灵碰撞中,唤醒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深地感悟人物形象。第八组 故事长廊本组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并能使孩子受到情感的熏陶,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学习本组课文,要求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训练的重点是: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练习复述课文。两点想法1) 抓住主要内容,练习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重点。整个教学设计都应该为这个重点服务。2)2)概括主要内容,复述课文,两种既有关联,又有不同要求的语文能力,要提早渗透,加强训练,逐步提高。 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会充分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拨动孩子的心弦,丰富孩子的语言。对于这组课文,我建议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以情为基,挖掘内涵。二、以读为主,感悟文本。三、以点拓面,延伸阅读。一、以情为基,挖掘内涵。优美博大的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寓言、神话、传说等,是全人类的百科全书,是祖国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打开人类心灵世界的一扇窗口。它讲述着普通人身边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告诉读者一个做人的道理,告诉读者怎样区分善恶,如何辨明是非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因为这些故事是广大群众的心声,给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所以人民爱听它,爱传它,使它富有生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情感基调,引领孩子们积淀祖国的文化底蕴。如30文成公主进藏本来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篇课文在真实的基础上又把文成公主神化了,这是极富有神奇色彩的描述。事实上,有河水那么宽的树干吗?一段树干搭在河上怎能走马行车?课文中这类带传奇色彩的描写还有很多,比如:沼泽地上撒羊毛,因公主无心梳妆树木也有的稀、有的密,移走乃巴山等。教学时可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模式。让孩子们找找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这故事的动人呢?然后读一读,划一划,体会它的动人。并自己选择一动人之处进行研究。孩子们定能找到这么几处:1、乐意远嫁他乡2、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进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为的是西藏的发展和建设。3、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通过引导点拨,回顾全文的“动人”,让孩子领悟到所有的动人都是因为文成公主,因为她的为了人类的和平,民族团结进步的自我牺牲精神。如此挖掘文本内涵,让孩子的情感得到真正的提升。如教学31普罗米修斯时,要有效地搭起情感的桥梁,去追寻希腊神话的精义。1、让孩子们感悟善良当他看到人们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时,他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种。2、让孩子们感悟勇敢他不畏众神之王宙斯的命令,为人类盗取火种,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永无尽头,却一直不屈服。3、让孩子们感悟正义他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他的正义感动了火神。4、让孩子们感悟智慧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揣摩,提升情感认识,使情感与文本内涵和谐共振。二、以读为主,感悟文本这类课文无须老师多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孩子自己读就可以了。孩子们在读中就能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如教学29纪昌学射,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如教学31普罗米修斯时让孩子仔细地反复读六七八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生1:“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