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态河设计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5410677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态河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生态河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生态河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态河设计方案摘要 在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落后是当地生态建筑的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如何在改善当地生活条件的同时,发展适合当地现状条件的生态建筑已成为目前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指导下,发掘当地传统建筑技术,吸取其中有益的生态要素和经验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和无止桥项目的实施作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诠释了两种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扶助贫困之路。关键词 生态建筑;生土建筑;步行桥;黄土高原1 传统建造技术的发掘和生态再认识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尤其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一艰苦的条件下,千百年来,当地居民学会了如何利用自然和顺应自然,创造了以窑洞为代表与自然相和谐的传统建造模式和技术。但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观念的改变,这些当地传统的建造技术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弃。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以粘土砖、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常规建筑形式的出现。但受制于当地有限的资源、经济和建造技术水平,这些自行建造的建筑无法适应当地严酷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不仅难以提供一个真正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建筑运行过程中和建筑材料本身所带来的大量能耗和污染,反而还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落后是黄土高原农村地区生态建筑的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在改善当地生活条件的同时,促进当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反观当地的传统建筑技术,我们会发现,历经千年的不断演化,其中蕴含着大量基于当地自然条件并具有借鉴潜力的生态设计元素。在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发掘和改进当地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技术,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当地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之路。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落成的无止桥和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一次有益的研究和实践尝试。毛寺村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一座典型的贫困村落,当地村民生活与教育水平均十分落后。为改善现有落后的教育条件,2003年当地政府邀请我们为当地捐助、设计并兴建一座小学校。在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周若祁教授的协助下,我们对当地以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最终确定了新学校的设计和建设目标。新学校的设计和建设将不仅仅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更关键的是要以此为契机,诠释一个符合于当地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生态建筑模式。因此,新学校被命名为“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基于当地传统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经过为期3年的试验和多方案对比研究,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资助下,新学校的头两期工程,共8间教室,已于2006年夏季顺利竣工。在学校项目的设计和筹划过程中我们发现,贯穿全村的蒲河将毛寺村划分为二,河面上只有一座季节性的临时独木桥。即使新学校落成,为了上学,孩子们也只能每日趟水过河,而且时刻面临着溺水的危险。尤其在雨季,两岸交通随时会因为涨水而中断,孩子和村民们只能隔岸兴叹。受当地村民手工互助的传统建造模式的启发,我们发起了名为“无止桥”(Bridge Too Far)的手工建桥计划,希望能给孩子和村民们创造一个安全便利的跨河交通条件。该项目获得了香港各界广泛的支持和捐助。经过为期一年的勘测、设计和筹划,2005年7月,60多位来自香港各界和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系的志愿者在吴教授的率领下奔赴毛寺村,为村民们亲手架设桥梁。历经6天的艰苦劳作,无止桥顺利建成。无止桥项目的组织和成功实施赢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肯定,在2005-2006年间先后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建筑评论(AR),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香港建筑师协会(HKIA)等机构所颁发的多项奖励。2 “适宜性”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原则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历经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实践,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已取得了长足的完善和发展。根据国际上现有的理论共识123,生态建筑所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可以被概括为四个方面:节约能源、利用自然能源、尊重使用者的需求和尽可能地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于生态建筑技术策略而言,目前所存在的一种误解是强调追求高科技技术和材料的所谓高技术(High-tech)倾向。这势必会导致建筑造价的大幅度提升,而缺乏一定的地域适应性和可持续性。针对现代建筑技术不断高技化所产生的种种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选择性”(Alternative)或“适宜性”(Appropriate)技术运动的建筑思潮。其强调将现有的技术系统转化为一种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更加灵活地被选用的技术形式 4。 由此而产生了“选择性建筑”(Selective Architecture)5的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其提倡选取基于当地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和本土传统建筑技术的适宜性技术路线,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限度的生态可持续效能。这一技术策略恰好符合黄土高原目前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技术水平现状。尽管项目类型不同,但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和无止桥的设计与建设具有同样的目标,旨在在当地有限的经济与资源条件下,探索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生态建筑模式,并对与当地村民日常的建设活动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而基于当地的发展现状和对现有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两个项目所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点:2.1 减少能源消耗尽可能地避免高耗能、高污染材料的使用,诸如粘土砖、水泥等。并减少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和污染。对于学校教室而言,应在达到令人满意的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建筑在四季中的运行能耗,包括采暖和制冷。2.2 自然能源的利用为进一步减少石化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消耗,学校建筑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2.3 就地取材,减小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一方面,建筑应顺应地形,避免过多的开挖和对原有场地的破坏;另一方面,在保证耐用性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运用当地可再生和可降解的自然材料。2.4 低造价、易操作为使项目建设对于当地居民具有广泛的借鉴和推广意义,应通过发掘、利用和改进当地传统建造技术与运用本土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达到当地居民建设可接受的水平。并且,所运用的建造技术应尽可能地简单易行,以便于当地村民的操作和自行建造。3 基于传统建筑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3.1 当地传统建筑技术与材料黄土高原地区是全球黄土沉积层最厚的地区之一。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热学特性、低廉的价格和随处可得的简单易行等优点,在过去上千年的历史中,黄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已被广泛地运用到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建筑之中。这就形成了该地区所特有的传统乡土建筑形式生土建筑。根据建造方式和形式的不同,黄土高原地区生土建筑可以被归纳为众所熟知的窑居和生土房。窑居是指在黄土塬、黄土地表挖掘出的或由生土材料砌筑而成的拱顶形的民居形式,具体有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等形式;生土房是以生土材料作为主要的围护结构材料,以中国传统开间式民居的结构体系为基础的生土建筑形式。黄土高原地区的生土建筑具有施工简易、造价低廉等优点。至今,当地村民依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房屋建造传统:主人通过收集积攒的形式预备好建房所需的基本材料,然后邀请本村亲友帮忙打土坯或挖窑,合力建造自己的农宅。这些主要归根于传统生土建造技术和材料所具有的突出特点。除靠山窑和地坑窑是直接挖掘黄土建造以外,生土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依赖于由黄土直接加工而成的生土材料,如:土坯、夯土、草泥等。除此之外,麦草、芦苇、木材、毛石等其他自然材料也被广泛地运用。经过当地村民长期的经验积累,每种材料均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应的建造技术。例如将潮湿的黄土在模具中夯实成块,经过约40天的晾干,便成为围护结构的主要材料土坯砖。根据混入麦草杆长度的不同,麦草泥可被用于砌块粘结和面层涂抹,其中的麦草杆可以有效地抵御材料本身的开裂。鉴于其良好的抗压和防潮特点,毛石被用于基础的建造。所有这些材料均可以就地取材,造价极其低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基于自然材料的传统建造技术蕴含中着丰富的生态潜能。首先,以土坯砖、夯土和麦草泥为主要形式的自然材料具有突出的热工特性。以土坯砖为例与粘土砖和混凝土等常规的建筑材料对比,其具有良好的蓄热和隔热性能6,而造价仅为混凝土的1/15,粘土砖的1/3。这一性能使得生土建筑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可以有效地抵御室外恶劣气候的变化,仅需要少量的能源消耗便可获得稳定而舒适的室内环境。其次,由于其制作过程无需煅烧和化学加工,生土材料具有极低的材料耗能(Embodied Energy),和极少的由材料加工所导致诸如CO2等的环境污染。另外,这些自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再生和可降解性,即使在建筑拆除之后仍可投入到新建筑的建造中,有些已使用较长时间的生土材料甚至可以作为肥料投入农田。这些正符合生态建筑材料“低耗能”、“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理想标准。总体而言,与基于钢筋混凝土的常规建筑技术相比,以生土和其他自然材料为基础的建造技术具有低造价、无污染、低能耗、施工简易、可就地取材等优势,是生态建筑选择性技术路线下的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技术,值得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筑的研究中加以提炼和运用。而之所以导致生土建筑日趋落寞的技术性原因在于这些材料自身的一些缺陷,诸如:防水性、防蛀性、结构抗剪性较差等。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利用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施工方法将其加以改进和发展。3.2 传统生土建造方式与现代生态设计的结合根据黄土高原的现状特点,生态建筑设计所关注的主要焦点是,如何减小建筑自身的蕴涵能耗(Embodied Energy)和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矿物能源消耗。前者可以通过尽可能多地使用当地以生土为主的自然材料和传统建造技术来实现。鉴于该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和且日气温温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和学校建筑的功能特点,使教室冬季采暖的能耗最小化是减少建筑运行耗能的主要途径。其基本策略可以被概括为:减小建筑围护结构在冬季的热损失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根据选择性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场地规划和建筑形体设计便成为具体实施的第一步。经过实地勘测,基地选址最终确定在毛寺村中心的一片面南台地之上,三面黄土丘陵环抱,南面向蒲河敞开,具有良好的微气候和景观条件。可以说是传统风水学中的理想营造之地。在总体规划中,由于学校功能构成较简单,所需的10间教室两间一组被划分成5个单元,沿着东西方向面南布置在两个不同的台地之上。这不仅有助于每间教室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采光和用于冬季采暖的太阳能,而且利用地形可以加大夏季南风对于教室自然通风的积极作用,并减小冬季北风所造成的冲击。室外场地被教室自然围合成两个不同标高的开放空间。其中,被教室环绕的场地作为内向休憩花园,配以大量的树木和花草,以及有组织的花架和石凳椅,可供孩子们课间休息和玩耍。下一标高的场地北靠教室组群,面南开放,作为孩子们室外活动和锻炼的操场。整个学校的主要通路和休憩空间,由毛石网状铺地与花坛贯穿于绿树阵列之中,使得即便在夏季整个校园都能拥有一个凉爽的室外微气候。在每个单元中,两个教室并肩而置。每间教室的面积为54 m2(6 m x 9 m),可向50名学生提供宽敞的使用空间。为顺应地形,教室单元嵌入所在台地中,北侧为半地下墙体,前墙面南开敞,这不仅可以减小对原有地形的破坏,而且能极大的提升总体结构的保温绝热性能。为减小教室冬季的热损失和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具体的措施应包括:增强建筑如墙体、屋面、门窗等外围护结构的绝热性能;引入蓄热材料以减小室外温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增强门窗等结合部的气密性;根据条件引入适宜的被动式太阳能系统;为室内自然通风创造条件 7。如何根据材料的特性,最大限度地选取当地的自然材料和建造技术来实现这些措施成为设计的关键。为此我们利用热学模拟软件TAS,针对教室单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计算机热学模拟研究8。该模拟研究,以提高生态可持续性和可行性为目标,筛选和优化了一系列当地现有的自然材料和传统技术。通过对建筑形式与建筑个部分的构造做法的多项对比研究,归纳出一系列基于当地自然材料,可以有效提升教室热特性、行之有效的生态建筑技术。通过多方案对比模拟发现,引入基于生土和其他自然材料的绝热和蓄热体(如土坯墙、屋顶保温层、木框双层玻璃等),是在该地区改善建筑热性能的最为有效和经济的途径,可以在保证热舒适度的同时极大的减少建筑能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而由于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的太阳能转化率与其造价的性价比相对较小,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并不推荐使用。这一模拟结果将直接用于指导随后的教室细部设计。教室单体的设计最终选用当地传统的单坡屋顶民居形式,以便取得较好的空间和建造灵活性。针对生土墙体抗剪力较差的缺点,整体结构采用传统的梁柱木框架结构体系。墙体由厚达1m的土坯砖砌体构成,具有良好的蓄热作用和自身结构稳定性。墙体内外表面由常用的麦草泥粉饰,为弥补生土材料防水性和防蛀性较差的缺点,自然的毛石材料被用来砌筑墙体基础,可有效的除湿阻潮。并且墙面的麦草泥中加入了少量的生石灰,可以极大地减小雨水的侵蚀。而墙面局部嵌入的小青瓦也可起到保护草泥墙面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作为对当地传统单坡屋顶的改进,屋面在原有芦苇、麦草泥和小青瓦的基础上加入了聚苯乙烯保温层,使其更为有效的阻隔夏季的太阳辐射热和减小冬季的屋面热损失。对于在常规建筑中最大的热损失构件门窗,采用木制骨架、双层玻璃,使得在保证自然采光的前提下使门窗的热损失减到最小。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室的总体环境效果和顺应孩子们的活动特点,设计中还加入了许多细部处理。例如,根据位置的不同,部分窗洞采用切角处理,可以使自然光的入射量最大化,保证室内具有充足的自然采光,以减少电力照明的使用时间。在厚达1m的土坯墙体上加入了局部凹陷处理,被附以书架、座椅等功能,不仅满足了功能需要,而且为室内空间添加了许多趣味性。另外,南侧柱廊预留出未来加设太阳间的充足进深,使得在夏季发挥遮阳作用同时,在冬季可以充分地引入太阳能,减少取暖燃料的消耗。3.3 传统建造技术的生态诠释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建设施工引用当地传统的建造组织模式,施工人员全部是本村和周边地区的能工巧匠。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专门驻守在村里。对于每一个建造细节的推敲都来自于我们和这些匠人的共同探讨和反复实验,同时根据实际条件对原有设计进行不断改进。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值得继承的传统建造技术,而且有助于利用现代的生态理念和技术将其加以改进和发扬。由于该方案所使用的建筑技术本身的简单易行性,施工过程中无需引入常规建造必须的大型机械。除平整土方所必须的挖掘机以外,所有工具均为农村常用的手工工具,如铁铲、泥摸、手锯、木椽支架等。因此,整个施工所产生的能耗和污染远远低于常规的建造模式。与此同时,除少量的钢构架、玻璃、聚苯乙烯保温板和来自于附近的可持续林场用于门窗屋架的松木以外,所有生土制品和自然材料均为就地取材。比如,麦草、芦苇等均产自周边农田和土丘。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所具有的“可再生性”,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立即投入再利用。例如,墙体所需的土坯砖是由挖掘基础所产生的黄土手工压制而成,而在砌筑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块,可被碾碎掺拌在麦草泥中,再用于粘结剂和墙体粉饰。屋面所需的小青瓦虽属烧铸材料,但是从周边被废弃和拆除的传统建筑中回收而得。由于其本身的耐用性(寿命可超过200年),这些再利用的小青瓦,仍能发挥长期的作用。除去雨天无法施工以外,整个第一、二期工程(8间教室)的施工持续了两个多月。在此过程中,可以见得,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这种源于当地的传统建造形式和适应性技术,使施工过程所产生的能耗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得以最小化,充分地贯彻了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根据对使用过程中的观测结果发现,与当地常规的砖瓦房相比新建教室室内气温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日间进入教室的太阳辐射热和学生散发出的生物热被大量生土蓄热体和绝热体储存在室内,在整个冬季无需任何燃料采暖,教室仍可达到较为舒适的室内环境,极大地节省了建筑运行能耗。4 无止桥4.1 定位:手工修建步行桥无止桥项目的实施理念和定位在运作初期便已确定。与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有所不同,作为一个扶贫慈善项目,其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毛寺村自发组织修建独木桥的传统已持续百年,因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每年都要重新维修一次。受当地这一人力修桥传统的启发,新桥被定位为手工修建的步行桥,主要满足村民、学生以及摩托车日常通过的需要。并发动和组织香港及内地的志愿者亲自动手架设。这使得一方面,在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利用人力所及的适应性技术和当地的材料,可对当地村民的桥梁建设起到一个有益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志愿者的亲自参与,可以使香港及内地的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一代能够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扶助贫困,更多地了解内地贫困农村地区的现状,进而关注与帮助农村地区的发展。另外,从专业技术层面而言,贯穿毛寺村全境的蒲河,河床平均宽度为70 m,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水位高度维持在30 m左右,仅在夏季上游大雨过后会有几天的洪水期,最高可达3 m。但50年一遇的洪水最大流速可达5 m/s,其冲击力是相当惊人的。如果要考虑一年只有几天的3 m以上洪水,以及极少量的机动车辆的穿行,常规而言只有至少6 m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才能满足要求。这一高投入和高能耗的建造方式,无疑会导致成本的浪费,对于当地贫困村民的自建桥活动,不具有任何借鉴意义。4.2 设计:人力所及、修建简便基于以上定位,无止桥的设计主要针对人力架设所及的步行桥展开。设计组成员全部为志愿者,在吴教授的率领下,由来自香港建筑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组成。同时,英国著名的结构大师托尼赫德(Tony Hunt)也直接参与了结构设计论证。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桥体如何抵御最高达5 m/s的河水冲力,这主要取决于桥墩与桥梁的材料、形式和连接方式。为确保桥墩抵御河水冲力的能力,常规的做法是通过桩基础将墩体固定在河床之中。但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对河床的大量开挖。为解决这一难题并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当地村民所建的独木桥桥墩给设计者提供的有益的启示:村民先用玉米秆编成框放在河床上,然后将石头装入其中,依赖自重抵御河水冲力。但玉米秆的耐久性毕竟有限。为改进这一“容器”,常用于堤岸加固的镀锌网箱成为装载毛石(开采于附近山丘)的理想选择,这也是已知网箱第一次用于桥梁建造。为保证足够的桥墩重力并减小迎水面所受的冲力,桥墩采用船体形式,面宽1m,顺水纵深5m。为加大桥墩对河床的“抓”力,在放置网箱时,用小型电钻在河床钻孔,插入钢筋挂住毛石砌体。为便于手工作业,桥梁板采用重量相对较轻,但强度较大的工字钢框架,单跨6m。但根据专家计算,如果是用固接的方式,面对5m/s的泥沙洪水,桥梁板也会被掀翻损毁。因此,再次借鉴当地独木桥在汛期收起原木的做法,采用类似于“溃散”的原理,将钢框架放在桥墩之上,仅通过桥墩上的固定构建加以水平限定,防止侧滑。因桥墩面宽较窄,为增大承载面积,各桥梁板之间采用“Z”字形的交错布局。如此非固接的方式,使得即便洪水将桥梁板掀翻而沉于附近河床,大水过后,仅6个村民便可以完好地将其放回原位,而不至于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鉴于竹子良好的耐水性和抗剪强度,桥面板采用当地施工中常用的竹夹板形式,经过改造铺设在钢框架之上。该设计所涉及的材料,均为可在当地获得的可持续材料,其成本和环境效益远优于常规的桥梁工程。 4.3 筹划:作为社会公益项目的运作组织在设计推敲的过程中,资金的募集与建桥的后勤统筹也在紧张地进行。在吴教授的指导下,香港理工大学的志愿者专门设计了无止桥的网站以及各种宣传资料,以加大对香港各界的宣传力度。在钟逸杰爵士的支持和带动下,香港TVB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星期日档案”对项目组的实地调研和毛寺村概况进行了首次跟踪拍摄。随后香港的各大媒体开展了大量的报道宣传。在媒体的宣传之下,香港社会各界的爱心与热情被充分地凝结起来,汇集了来自许多公司与个人的大量实物与资金捐助。与此同时,报名参加志愿建桥的人数也大大地超出了预想。其中不仅有在校大学生,而且还有包括集团总裁、科技人员、教师、司机等各界的热心人士。与此同时,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系也派出了师生来配合建桥的组织工作。经过筛选,参与建桥的志愿者达到60多人。但如何带领这么多不具施工经验的志愿者在河中进行安全并高效的施工作业,成为后勤统筹任务中的关键。为此,项目组通过对工作内容和施工程序的设计,将所有人员划分为若干小组,专门负责建桥、后勤、记录、医疗等工作,并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在志愿队伍抵达毛寺村之前,后勤组在村里已妥善安排了包括材料准备、基地布置、住宿、饮食、交通运输等所有前期工作。4.4 建造:志愿者建造并传授建造方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05年7月10日来自香港的40多位志愿者和17位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系的师生,自负差旅和食宿费,在吴教授的率领下奔赴毛寺村。所有人员分组居住在村民的家里。村委书记家的大院成为大家开会与吃饭的大本营,并雇用村民专门做饭和送水。建桥基地的岸边,搭建了用于后勤服务和工具储备的临时帐篷。每天的工作,从大家聚集在岸边做早操开始。为避免中暑,工作时间安排在712点和1520点。施工从最中间的桥墩开始,同时向两岸展开。志愿者先在岸边将定制的网箱分块组装起来,抬至河中相应位置进行拼接,做基础固定。然后在村民农用车的帮助下将毛石运至桥墩,由志愿者逐块摆放进网箱之中,装满后收顶。由于毛石需要量较大,一个桥墩需要志愿者往返多次进行搬运。更辛苦的工作是将桥梁钢框架搬至河中抬放在桥墩上,6个村民便可搬动的钢框架,却需要十几个志愿者小伙子一同协作搬运。建桥组的分工细致而明确,包括岸边裁剪连接网丝、网箱组装、毛石搬运和装载、装配桥梁板等所有工作有组织的同时进行。在此过程中,志愿者向村民们展示了整个建桥流程,并专门向他们传授了各种建造方法,使村民懂得如何对桥梁进行维护和修缮,甚至于将来他们可以自行建造桥梁。所有志愿者顶着炎炎的烈日,睡着不太习惯的土炕,经过6天的辛苦劳作,终于将无止桥顺利建成。其间,晒伤、擦伤与碰伤已成为家常便饭。但所有人员,甚至是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香港学生都抱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在竣工典礼前一天的夜晚,所有志愿者自发地来到小河河畔,坐在自己亲自为村民建造的小桥上,头顶满天繁星,脚下潺潺流水,纯净而惬意。短短的几天尽管充满了辛苦和汗水,但这已成为每一个志愿者永生难忘、引以为荣的美好回忆。如今,无止桥不仅是村民和孩子们日常过河的必经之路,而且已成为他们农闲时分的一处休憩和闲话家常的理想场所。5 希望: 追求乡村建造的生态意义生态建筑设计并不是简单意味着一些高新生态技术和材料的引用,而是应该作为一种理念重新定位和调整常规的建筑设计方法。尽管生态设计的原则基本不变,但具体的策略和措施的选择取决于当地的经济、资源、自然和现有的技术条件现状。尤其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生态建筑设计应本着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生态可持续效能的目标,如此才能达到切实可行的可推广意义。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重新审视当地传统的建筑和技术。通常而言,本土的传统建筑是历经多年与当地各种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产物,其中蕴含着大量潜在的生态设计元素。通过发掘和改进这些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创造出适合当地现状、行之有效的生态建筑模式。尽管在专业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但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和无止桥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跨出了尤为重要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两个项目诠释一种扶助贫困的希望之路,激励和带动着更多的人们关注和帮助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在帮助当地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通过亲身示范让他们逐渐理解什么才是一所“好”的乡村建筑,如何才能在改善自身生活的同时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今,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尾期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预计在2007年夏季便可全面投入使用。而应四川省稻城县邓坡乡村民的邀请,第二座无止桥也正在进入最后的筹备和设计阶段,将于2007年夏季再次由志愿者修建完成。与此同时,在香港各界有识之士的帮助和国家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之下,以无止桥命名的“无止桥慈善基金会”已在香港正式成立,届时将有更多来自香港和内地的个人和团体,投入到以志愿建桥为中心的各项慈善活动当中,在为贫困地区亲手建设扶贫桥梁的同时,架起人与人之间相互扶助和关爱的心灵之桥。11 / 11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