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说课稿东山县杏陈中学朱友林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9432109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计说课稿东山县杏陈中学朱友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度计说课稿东山县杏陈中学朱友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度计说课稿东山县杏陈中学朱友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 度 计 说 课 稿 东 山 县 杏 陈 中 学 朱 友 林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温度计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热现象的第一节课,与第二节课构成本章的第一单元。本节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基础,也是学好热学的基础。因为温度的概念是理解有关内能及热量等知识的前提,同时,温度计是大纲要求“会”使用的量具之一。在本章第二单元“物态变化”中,也要用温度计来研究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特点。教材的编者在第一章安排刻度尺,这一章又介绍温度计,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强化学生养成学习使用量具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其他量具(如天平、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及变阻器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另外,这一章学习的许多知识,是学生理解地理课讲的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对学生学好化学课中的物质性质也很有帮助。2、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实验用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其依据有 :大纲对温度计的要求是“会”这一层次;温度计是生产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量具之一,学生学会使用实验用温度计,则其它温度计的使用也就不难学会。本节的难点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及刻度原理,它同时也是本节的另一重点。因为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是物理教学的一大任务,只有当学生在体会到物理科学研究的内在美时,他们才会对物理产生自发的浓厚兴趣,并从中得到创新思维的启迪,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而温度计中所体现的实验设计原理较为复杂而富有创意。它所体现的设计原理主要有:平衡原理温度计与被测液体达到热平衡。温度计的液柱不再变化时,示数即被测液体的温度。转化原理把被测液体的温度转化为温度计液柱的高度。是看不见向看得见的转化,微观无规则运动向宏观有规则运动的转化。放大原理温度计内径做得很细小,以使观察的现象明显,能体现出温度的细小差别。这些内在的科学“美”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但它们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等十分有益。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及本校的学情和教学条件,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实验探索法,引导学生分组探索实验,具体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及其规定;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及刻度原理。2、能力目标:会使用液体温度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观察和实验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量具的习惯、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合作学习的习惯。三、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及课题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我对教材内容做了大胆的重组,将教材第二节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第一节的实验用温度计定为第一课时,使研究的问题更集中,避开较多的干扰因素,而将第一节中的体温计及其使用方法与实验用温度计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深层次探讨定为第二课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复需教”,而“不复需教”的前提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且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我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想给学生以学习使用量具的整体框架,即学习量具应从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及练习使用等方面来整体掌握,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使用量具的习惯,为后面其他量具的“不复需教”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把蕴藏于温度计这一单元中的内在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淋漓尽致展现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我这样处理教材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学生在做完探索性实验之后,进一步探索温度计的愿望十分迫切,此时转而介绍体温计,我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探索愿望。如果此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用温度计,并让他们练习使用,则能满足学生这一愿望,且学生必将把自制温度计模型与实验用温度计进行比较,进而发现许多深层次问题(如:怎样改进自制的温度计等),这正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其效果是不进行教材特殊处理时所无法达到的。我这样处理的依据有以下四点:学生已学习使用过刻度尺,而且实验班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现让他们在学习实验用温度计后,在我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实验动手操作,难度应该不是很大。我已帮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按优、中、差组合,每组34人),学生经过一阶段的引导训练后,他们在合作学习(讨论、互帮互助等方面)方面做得较好。这样处理符合初中生好奇、好动、好强心理。通过他们亲自动手,充分调动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自己分析概括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其有自我发挥和表现的机会,符合学习物理的思维规律。实验用的温水是用开水与冷水混合而成,这样就可节省时间,使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有保障。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根据我县正在开展的“实验导学创新”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本节课内容和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用实验引导探索法、讨论归纳法和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师生合作教学,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以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将始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以提高课堂效率。引导探索式教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而且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在大量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学生中应用“引导探索式”进行教学,完全适应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引导探索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和引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本节重点内容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有一定基础且课题实验班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打破常规教学程序,在强调几个实验注意事项后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从中发现问题,接着让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找错误,最后讨论总结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形成知识系统。难点的突破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材料易找且现象十分明显的探索性实验入手,让学生悟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温度计的刻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温度计的刻度原理及其读数,最后通过练习反馈突破难点。五、学法指导学情分析:课题实验班学生的双基基础较扎实,经过一阶段的指导和了解,我已按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把学生分成A(优)、B(中)、C(差)三个层次,并按自愿组合的原则把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互助小组(每组34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操作形式较熟悉。故而在讨论问题、总结发言、合作学习等方面做得较好。而且实验班学生已初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但初中生往往只注意知识的识记,而忽视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将特别注意深入挖掘蕴藏在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探索法及温度计的设计思想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六、关于课前准备1、动员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2、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个小药瓶、两根透明且粗细不同的长玻璃管(或透明细塑料管如圆珠笔芯等)、一个橡皮塞(可每组准备一套即可)、一个金属物体(如铁块等)、一泡沫塑料块。(5分 钟 )3、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每组一根温度计和一个烧杯及用热水瓶装的开水、冷水。七、教学程序环节教 学 程 序设计意图(一)感知引入阶段1、简要回顾第二章及第三章的内容引入新课。(前面学习简单的运动现象和声现象,本章学习热现象)2、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下金属块、泡沫塑料块和自己的额头,并说出手的感觉(冷 、温、热);接着让学生摸一下装有开水的杯壁,说出感觉(烫)。教师点明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同时指出温度的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1、给学生以教材整体框架,明确教学内容。2、给学生以感知的材料,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一、温度的概念1、讨论:温度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同学们能否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作简单小结。2、讨论:日常生活中常需要知道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这可靠吗?教师可适当启发学生就身边事例来说明(如从同学穿衣的多少和刚才对金属块及泡沫块的感觉等),引导学生得出人对温度高低的感觉往往不可靠的结论,进而说明测量的必要性。1、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浓厚课堂学习气氛。2、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敏锐性,提高其分析概括能力。( 分 钟 )15环节教 学 程 序设计意图(二)引导探索阶段二、温度的测量1、师导:既然人的感觉并不可靠,那我们该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高低呢?能否想出一个把看不见的温度转化为能够用眼睛观察,并加以准确判断的办法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看看。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后面附图1、2、3所示实验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总结出结论:液体具有的热胀冷缩的性质能让我们判断出温度的高低可以用液体的这一性质来测量温度;通过一根细玻璃管能使液体微小的体积变化加以放大,使现象明显可以用这一办法来放大液体热膨胀现象,便于测量温度。1、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确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找到规律及解决问题的办法。2、使学生领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妙用,培养创新思维。3、师导: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可以测量温度的办法,但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不行的。怎么办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长度的测量一节中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使学生懂得温度也需要规定单位即统一标准。从而引入温度单位的教学。3、充分调动学生的原认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始终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三、温度的单位1、师导:温度的单位人们有多种规定,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摄氏温度。它是如何规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6面的有关内容。2、师导: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如何制成可知道物体温度具体大小的工具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简易温度计的刻度过程。3、学生观察实验用的温度计。领会温度计的刻度方法及摄氏温度的读、记方法,并通过练习反馈加以强化。1、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意培养。2、使学生对温度计的刻度过程有具体而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20分钟 ) 八、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节的评价已在教学程序中具体环节教 学 程 序设计意图(三)归纳达标阶段四、实验用温度计1、师导:对于一种测量仪器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它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及练习应用等方面来掌握。请同学们根据温度计说出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帮助组员总结,教师巡视指导)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测量仪器习惯,强化合作学习意识。同时有效利用“差异资源”,提高课堂效率。2、师导:请同学们回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并用多媒体出示使用方法提示:a、使用前应注意“三观察”即观察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b、使用时应怎样放置量具;读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c、测量结果怎样记录等。3、学生观察温度计,分组讨论并记录或指出温度计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线。4、学生练习使用温度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互助学习,优生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完成实验操作。5、个别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找错误,小组讨论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可模仿的素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脚手架”。3、发挥学生的同伴教学功能,提高教学效率。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 整 理 拓 展 阶 段 (5分钟)1、学生回忆本节内容,整理出知识提纲。2、布置作业:“小整理”:请你利用本节所用的实验器材,自制出一把简易温度计。完成本章第二节有关练习。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真正“内化”。发展学生的课余兴趣和特长。体现。概括地说,在感知引入阶段,通过学生做小实验,了解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情况;在引导探索阶段,学生完成探索性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观察,对实验器材准备得较好且有新意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在归纳达标阶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操作方法提示,引发学生讨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习小组内的其他学生帮助纠正错误;在整理拓展阶段,由学生讨论总结本节知识提纲,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布置的“小整理”能发展学生的特长,把教学评价向课外延伸。通过以上评价及时调控矫正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方向,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附一:板书设计一、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二、温度的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 0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100的规定: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三、实验用温度计1、构造:玻璃管、玻璃泡、刻度及单位符号、管内液体、玻璃外壳等2、测量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零刻线和最小刻度值; 使用时:a、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温度计的玻璃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附二:学生探索性实验图本说课稿是我们进行实验图1图2下降冷水图3导学创新课题试验中的一节课,在漳州市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第五名)。我们所提出的这个课题正处于探索阶段,很想得到象您这样既有教学经验,理论素养又高的专家来指导,请陈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谢谢!图3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