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高度的判断教学设计修正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45256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线高度的判断教学设计修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雪线高度的判断教学设计修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雪线高度的判断教学设计修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雪线高度的判断福建省上杭县龙田中学 曾尚锦“雪线高度的判断”是课标中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一部分内容。该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分析”达成目标,因此在微视频中尽量多使用地图进行教学,并通过地图,在理解雪线高度的定义、实质的基础上,对雪线高度的判断进行分析、综合,因此,本微课程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本段主要阐述为什么要制作本微课。(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依据课标理念、内容标准等来阐述。可以是制作微课的“点”的切入,如易混易错点、比较点、归纳点、演绎、分析综合等)。(一)微课程设计微课程设计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问题的描述本微课要解决的问题(含总问题和子问题)总问题:雪线高度的判断方法子问题:1.什么叫“雪线”?其实质是什么?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各因素如何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与雪线高度有什么相关性?4在各因素共同作用下,如何分析判断雪线的高度?问题的来源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适用对象需基础强化、中等提升的学生学习模式课前学习 自学 问题导学教学类型讲授型 启发型、自主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学情分析学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之后,对于山地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及高度的分布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综合分析能力。但学生对雪线高度实质的理解及其具体运用存在障碍。设计思路结合微视频简要说明分几步解决这个问题。(250字以内)一、视频设计1.提供视频情景,引发学生思维。2.依据“雪线形成示意图”,归纳雪线定义。3.通过“积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示意图”,分析影响积雪量与消融量的主要因素。4.归纳单个因素影响下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应用规律演绎实例。5综合分析珠峰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6.建构思维导图二、练习设计通过微练习,检测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 容画面时间设计意图一、片头(6秒以内)用阿尔卑斯雪山为背景的动画,引入主题。第1张6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新课探究(8分左右)介绍本微课程的学习目标第2张20秒目标明确,任务驱动。展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提问:为什么我国雪线高度各地不同?其分布有什么规律?第3张20秒问题导入,引发思考。内容1:利用示意图归纳雪线的定义。第4张1分10秒归纳定义,把握本质。内容2:利用示意图和案例分析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第5至10张3分40秒分析因素,掌握规律,培养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内容3:展示“珠峰垂直带谱分布图”,提问:珠峰雪线南坡低还是北坡低?运用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第11张1分25秒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侧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再次展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总结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总趋势。第12张35秒迁移应用,知识内化。三、结尾(49秒)展示“雪线高度的判断”的逻辑思维导图。第13、14张49秒建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微视频需要说明的内容本微课程视频格式是MP4,支持在线和移动学习。在播放视频中,需要暂停思考,就选择“暂停”键;需要回放,就选择“重播”键,学生可以自我控制观看视频的节奏。(二)微反思 内容:对微视频的收获和不足的反思,先是对现象进行描述,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剖析,要给人予启迪。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研制者做的反思,也可以是同伴的评价。(字数一般控制在800字左右)通过微视频中遵循雪线形成的逻辑过程的动画演示,形象直观,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雪线的定义并理解了其实质。再通过问题的引导,运用归纳、演绎和综合分析,达到预期目标。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即“只考虑气温因素的情况下,雪线是低纬高还是高纬高?同一山体阳坡高还是阴坡高?只考虑降水因素的影响下,是迎风坡高还是背风坡高?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因素,分析珠峰雪线南坡比北坡低的原因。” 通过这样有目的地分析地理因素的内在关系,对地理事象的整体特征进行判断,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本微课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微视频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虽然对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表述,但感染力不够;二是交互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三)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主题雪线高度的判断达成目标学会分析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要与教学设计中问题描述部分相对应1.运用归纳法,掌握雪线高度的本质特征。2.运用演绎法,分析各主要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规律,并且运用该规律解决问题。3.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判断珠峰南、北坡雪线高度。学习模式课前学习 自主学习 问题导学课件素材 天山、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等雪线高度图;“冰川的形成和运动”资料;大气环境改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沙尘暴等)对雪线高度的影响等资料。学习收获每个微课的三个方面的收获因课而异,条目自行设定。1.掌握了以下内容知道了雪线的含义掌握了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内容有助于解决微练习中的问题2.初步掌握了以下学习方法归纳法 演绎法 综合分析法3.逐步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助于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4.其它 困惑与建议没有达成目标,主要的原因是: 太难,没有理解 没有掌握方法 不会应用 不感兴趣 其它 (四)微练习 微练习尽量原创,没有原创要注明出处。参考答案及解析放在最后面。1下列关于雪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雪线完全与山地0等温线一致 B雪线是冰雪分布边缘线C雪线上的气温一定在0以下 D雪线是降雪量与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2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山地雪线分布高度与下列什么因素呈正相关:A气温 B降水 C山峰的海拔 D山脚的纬度3下列四项分别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比较山地雪线高度,不正确的是:A纬度低的山地雪线高;纬度高的山地雪线低B湿度大、降水多的迎风坡雪线高;背风坡相反C向阳坡的雪线高;背阳(阴)坡的雪线低D陡峻的山地雪线高;坡缓的山地雪线低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45题4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是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5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气温T(T冬表示冬季气温,T夏表示夏季气温)应是()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如图A所示,甲、丙两地位于安第斯山的西侧,乙、丁两地位于安第斯山的东侧,图B中,分别代表四地的平均雪线高度。读图回答67题。6.导致图中四地雪线高度不同的因素是( )纬度位置 地形 海陆位置 洋流A B C D7.当甲地的雪线高度比往年平均雪线高度低时,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澳大利亚东部多降水天气 B台风登陆我国的次数增多C我国北方将迎来寒冬 D我国南方多低温阴雨天气图2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89题。8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9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10. 读我国西部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请说出A、B山脉雪线高度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参考答案及解析:【答案】1:A【解析】大气降雪必须具备足够的凝结核和饱和的水汽。雪花是由空气遇冷,温度下降0以下,所包含的水蒸气达到过饱和后凝结而形成的冰的晶体。所以积雪地区温度一定低于零度,但并不一定等于零度。雪线以外,降雪量与消融量都为零,地面无积雪;雪线以内,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地面有积雪,厚厚积雪压缩结晶,形成和发育冰川。冰川从山上往山下运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而逐渐融化。【答案】2: A 3 :B【解析】山地地区一般随着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所以雪线的高度,最主要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少: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答案】4:B【解析】N坡的自然带向高海拔延伸,热量较多,为向阳坡;雪线较高,为背风坡。S坡为阴坡,迎风坡。【答案】5:A【解析】第2题,从0米到3000米高度,气温要下降18,若夏季山下气温在18以下,则山顶就可能出现永久性冰川。(若夏季都有永久性冰川,冬季肯定冰川面积更大)【答案】6:C【解析】影响雪线高低的直接因素是温度,而影响温度高低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坡向(向阳坡与背阴坡)与海陆位置等。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正确。【答案】7:D【解析】甲地雪线高度比往年平均雪线高度低,说明此地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大,该地降水量大的年份,也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澳大利亚东岸降水量偏小,登陆我国的台风次数减少,我国南方多低温阴雨天气,我国北方将迎来暖冬。【答案】8:D【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变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该地区东南方雪线较低,西北方雪线较高,因此其变化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答案】9:B【解析】本题考查雪线高度变化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不足。横断山区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因此西北部雪线较高,东南部雪线较低。【答案】10:沿AB线由北向南雪线先变高,后变低 A山脉雪线南高北低,B山脉雪线北高南低A为天山山脉,北坡为来自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B为喜马拉雅山山脉,南坡为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