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8451122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第2O卷第6期2007年11月唐山学院JournalofTangshanCollegeVo1.2ONo.6NOV.2007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王胜本,尹海华(1.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从政府的作用及预防腐败机制等方面进行反思,力图为高校新校区建设存在的筹资困难和腐败现象等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以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建设;政府;分权制衡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9X(2007)06009503SomeReflectionsontheConstruction-ofNewUniversityCampusesWANGShengben,YINHalhua.(1_NorthChinaCoalMedicalCollege,Tangshan063000.China;2.TangshanCollege,Tangshan063000,China)Abstract:Throughsomereflectionsonthefunctionofthegovernmentandtheanticorruptionmechanism.thisessayisintendedtofinddsolutiontotheproblemoffundraisingandcorruptionintheconstructionofnewcampusesSOastoachievea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KeyWords:constructionofuniversitynewcampus;government;powerdivisionandcheckbalance进入2l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进入更新,更高的层次.教育市场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和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瓶颈,各地高校纷纷采取投巨资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来增加教育资源,扩展教育发展空间.在高校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盲目跟风,贪大求高,高债务,高风险以及高腐败群体等现象.已引起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破解这一历史性的课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l高度重视政府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新校区建设从根本上说属于政府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正是通过办学条件评估,规定高校学生的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下达远超过学校承担能力的招生计划等方式.迫使高校进行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同时新校区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城市形象的改善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转型期.市场中各主体的行为还有待于规范,各项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对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筹资等应鼎力相助.1.1征地拆迁及建设过程需要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在整个高校新区建设中,政府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从征地拆迁到勘探回填,从规划报建到筹资建设.从图纸设计到工程建设再到交付验收等,需要协同合作的对象涉及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包括教育,科技,计划,经济,建设,国资,财政,规划,房产资源,城市交通等几十个部门;涉及到在原土地上经营的农民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新校区建设的进程.因此,政府的主导作用从一开始就体现在新校区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实践证明.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对规划,土地,新闻媒介等行政资源的整合与统筹作用,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各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政府应成立高教建设区专门办事机构.它一方面代表政府指导高校新区规划.参与制定新校区建设中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协凋市,县,乡等各级政府及各高校的工作关系;另一方面动员组织各公用事业单位积极关注和参与新校区建设.加强舆论宣传.落实新校区建设的各项指标等.如首收稿日期:2007一O719作者简介:王胜本(1967一),男,高级工程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和社会管理研究.?96?唐山学院第2O卷次在洛阳高教新校区建设中实施的封闭式管理,当地的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联合签发通告,并由相关政府部门把实行封闭式管理的通告宣传到周边的每一户居民,使得封闭式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到了实处,从无一人到现场扰乱建设秩序,阻挠施工.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大规模征地拆迁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土地,青苗及其它生产生活设施补偿金的测算和发放;农民过渡安置;农民房屋拆迁等三个阶段.高教建设区的专门办事机构.对区内村镇居民,街道事务实施社区化管理等.征地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给农民以合理的补偿.维护农民利益.因此有两件事情必须做好,第一件是根据土地市场价格行情,合理地确定土地补偿标准;第二件是根据土地附着物的性质以及建筑成本,并考虑拆迁农民的实际困难,合理确定拆迁补偿费用标准.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随着先期入场高校的开发,新校区周边的土地市场也会逐步升温,土地的市场价格逐步攀升,土地等的补偿标准也随之提高.对此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地赔偿价格,先期出售土地的农民会因感到心里不平衡而出现上访,阻挠施工等现象;另外农民过渡安置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无论如何离开土地的农民都必须找到下一步的谋生手段才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否则高校也很难顺利地进行新校区建设.比如:预测新校区土地市场的变化,从一开始就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地价格;根据社区和高校新校园建设发展需要,成立社区和高校物业公司或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安排居民就业,尤其是积极帮助转变社区产业结构,利用新校区对农副产品的巨大需求,发挥失地农民的优势.筹建若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将传统农业转轨到以生产农副产品为主的高效产业,让农民得到实惠等.1.2资金的筹集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2005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超过了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l.实现了大众化的历史目标.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为改变高校扩招所带来教育资源急剧紧张的不利局面,全国各地各高校不得不筹资建设新校区来应对.而这是需要巨额的建设资金来支撑的,据统计,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在建和已建的新校园区超过5O个.每个新校园区少则35个学校,多则78所高校;占地面积少则上千亩,多则30005000亩;建设面积少则数lO万平方米,多则100多万平方米;所需建设资金更是少则数亿元,多则数1O亿元,当然这些资金数字只是预算额度,也很少包含教学实验设备投入,考虑到建筑材料等价格的上涨及建设过程中标准的提高和项目的增加等因素,绝大部分学校的建设投资会超出预算.那么,建设新校区的资金从哪里来呢?无非有四种途径:学校tl我积累,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学生收费和银行贷款.据调查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学生的学费列在65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2001600元;再加上吃饭,穿衣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万元以上.而据统计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为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一个农民l3.6年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等费用.高校收费标准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了我国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政府对高等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学校的tl我积累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最终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要依靠银行贷款.据了解在前几年,因为看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内银行往往是主动上门,为各地新校区建设提供项目贷款,但考虑到风险的存在,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突然收紧了对高校新建项目的贷款.这加剧了各高校筹资的困难程度,同时银行巨额贷款到期后,偿还本息的压力和负担也越来越大,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众多施工单位的巨额垫资偿还无法落实,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些地方出现了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围堵学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各学校超常规建设投入,也影响了教职工正常的收入和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弓I发教学科研投入的减少和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据山东省人大财经委调查,由于高校扩招,搬迁等原因,山东高校贷款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5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是2004年总收入的1.57倍,其中5所高校贷款余额超过总收入的2倍.这些贷款每年仅利息就需要4.3亿元,而省财政对高校投入的增量每年只有1亿元.2005年l2月21B,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高校贷款有可能成为继钢材,水泥,电解铝之后的又一个高风险贷款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达15002000亿元.特别是部分公办高校为了扩建或吸引人才向银行大量举债.并热衷于圈地和参与新校区建设,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lO2O亿元,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款高峰期的到来,部分高校运转已有困难.如何解除高校目前面临的资金困难和债务压力呢?分析中不难发现公立高等学校所有权属于国家和政府.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所有,谁投资的基本原则,普通高校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应当是国家和政府.由于国家和政府对教育投资不足,投资渠道单一.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缓慢.高校虽然可以通过贷款实现自我发展,这只是权宜之计.从实质上分析公立高校基本建设贷款和偿还的责任都应当由政府承担起来.另外.高校的征地和基建项目.具有经济效益见效缓慢的特点.是典型的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这样.金融机构向高校贷款.实质上是向政府贷款.因此政府应适时制定一套第6期王胜本.尹海华: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几点思考?97?解决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问题的积极政策,缓解目前高校因大量银行借款难以偿还所带来的危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完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对各类高校的地理布局,发展规模等进行系统规划,建设项目应该经过反复论证,用地规划要有科学的分析测算结果,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二是政府应遵循教育规律.拉长贷款期限.采取担保,贴息和向教育贷款提供免税等特殊优惠政策.至少政府应降低贷款利息.继续积极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向高等教育基本建设贷款.三是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定期审查确定高校贷款最高警戒线.对贷款余额超过警戒线的高校,要制定具体还款方案并停止贷款.否则可通过扣减专项基金拨款,暂停专项资金申请资格等方式予以处罚.四是地方政府要整合土地,水,电等公共资源.尽可能地减免各项建设配套费用.如:土地拆迁费用,省管项目工程招投标和质量安全监督费,环保影响评价费,防空设施易地建设费等.同时,积极支持高校置换部分老校区来获得资金以实现新校区建设的各项任务.总之.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面对巨大筹资任务.没有政府积极扶持是不可能完成的.2高度重视分权制衡在新校区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管理者们作为项目的业主.有着对工程规模,设计标准,规划设计和使用功能要求的认定权.对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权.同时拥有通过公开招标选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建单位并与之签订合同的权力.还拥有相关设备,材料的招标权.选择供货单位的确定权等等.因此.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为了在招标过程中中标.对拥有这些权力的管理者们格外青睐是可以理解的.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建设单位管理者的行为.是实现新校区建设管理过程中公正廉洁,程序透明的基本前提,也是确保新校区建没成败的关键.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想有效地监督权力.首先要做到科学的分割权力使之真正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目的.新校区建设是各高校的再次创业.为了适应新校区建设时间紧,规模大,投资力度强,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各高校首先要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部是新校区建设的决策机构.主要研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运作规则,工作纪律.并对整个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为保证新校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效运行.真正起到分权制衡的作用.权力要分割得科学,合理,明晰,据此分设四个独立的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即:工程,设备招投标领导小组,下设招标办公室,负责资格预审,招标程序和队伍确定等工作;施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负责办理手续,协调关系,材料认质,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等现场工作;筹资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财务办公室.负责资金管理,工程款支付,工程款结算等工作;项目监察审计领导小组.下设审计办公室,负责制度落实,跟踪审计,造价分析,进度拨款审核等工作.这样将整个工程管理工作分成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各自的权力运行中.由于各自任务明确,责任落到了实处.工作起来不易受干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从而确保新校区建设相互制衡,相互协调,衔接.将权力进行有效的分割,使任何工作人员都无法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基本要求.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使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分权制衡.核心是领导干部强化自律意识.带头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主动接受制度的约束.确保廉洁公正.具体的就是新校区建设中要坚持领导不参与具体操作的原则.领导的职责是制定规则,总揽全局.研究重大问题,用好干部;至于具体的工作细节,在规则的约束下.让工作人员去做.在权力分割的机制下,只有主要领导具有控制全局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如不加限制,就可能变成绝对权力.就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领导不参与具体操作,就是对权力的限制.如果领导参与具体操作.或者干预操作.那么审计办公室发现了问题也无法及时制止和纠正.第二.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招标的一方.对每项设计,施工项目和监理单位的确定都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每一项工程.从编制招标文件开始.到中标单位的确定.再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操作.不允许有任何的例外.尤其是一些小型工程,零星工程施工队伍的选定更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确保了最优设计成为新校园的建设方案.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较低的工程造价.最后.资格审查确定投标单位的工作应引起招标领导小组的格外关注.报名的投标单位很多.通过资格审查.初步筛选出入围单位后.必须进行实地考察.这是针对目前建筑市场合谋骗标现象屡见不鲜,层层转包现象普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考察重点是投标单位业绩的真实性.包括代表性建筑的原始档案资料.以及拟定项目经理人的业绩和档案记录等.通过考察.力图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技术力量,建筑水平以及信誉度等.都有一个真实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尽管据此确定的投标单位之间也有相对高下之分.却能保证最后中标的单位能够顺利地完成项目建设计划.(责任编校:李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