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7694181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编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编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预习(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3)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案例: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工程;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2)意义a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b对调入区(3)注意问题:处理好水源调出区与水源调入区的关系,解决好水源输送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1)不利影响:植被的过度砍伐,导致物种急剧减少。(2)有利影响: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提高了作物产量和饲养的劳动效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思考1.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答案地面沉降、破坏地表生态平衡、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气、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2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有何不利的影响?答案调水也会对受水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可能导致受水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等问题。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_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_原因_(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答案(1)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区域分析步骤,首先从经纬度入手分析气候差异的原因,然后从等高线入手分析调水的难易。(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终点是北京市,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美国西海岸,北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降水差异明显,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主要与地势有关,自流则耗能少,若需要逐级提水则耗能多,从图中的海拔可以做出相应的分析。(2)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做出分析。(3)审题时注意是“节水”措施,不能回答“开源”的措施。关于节水的措施要从生产到生活、从意识到行动等方面考虑。反思归纳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技术和工程等手段加以克服。1有利影响(1)对经济的影响:调入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满足生产和生活之需。(2)对生态的影响自然要素水文扩大陆地表面水域,补充地下水气候补偿调节河湖水量,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生物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地质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2.不利影响(以南水北调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后,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3)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练习巩固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回答(1)(2)题。(1)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市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2)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C为吸引鸟类停留而投放的饵料D发展生态旅游,供游客垂钓答案(1)C(2)A解析第(1)题,题干的要求是最直接的环境功能。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不属环境作用;引黄济青对于济南的意义不是很大;引黄济青对于改善青岛市的小气候功能很小;只有选项C“减缓了青岛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属于环境作用。第(2)题,白鲢和花鲢属于草鱼,投放草鱼,可以控制水库内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如果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会导致水中的游离氧缺乏,致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变差。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预习1产业结构(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产业劳动力变化产业结构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逐渐减少低级高级低高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2)地区差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2产业转移(1)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2)过程 (3)影响比较项目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环境改善,资源消耗减少产生环境污染、资源大量消耗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调整产业结构,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思考我国中东部地区一方面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同时又将一些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这对于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各有什么意义?答案对中东部地区来说,一些传统工业、初级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已进入衰退阶段,如果把这类产业转移到西部,能够使东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于产业升级。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接纳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同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河北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突破。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三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1)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促使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3)在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这些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有何影响?答案(1)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转入地区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铁路沿线;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严重的产业。(2)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升高,地租提高、土地资源紧张等众多因素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管理加强等;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更廉价、自然资源丰富、地租低,生产成本低。(3)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解析第(1)题,图中产业转移的方向都是从大城市迁出,迁向沿海地区、铁路沿线及资源丰富地区。第(2)题,随着大城市的发展,一般会出现地租提高、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北京、天津地区产业转移。第(3)题,产业转移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土地、资源、环境压力。反思归纳1产业转移的规律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练习巩固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双选)()A为资金 B为技术C为劳动力 D为原料(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1)AC(2)C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不难看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高,资金充足,就业机会多,而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低,资金不足,就业机会少。因此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出的应该为资金、技术等;而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的应该为劳动力、原料等。即可判断符合区际关系的应是:为资金,为原料,为劳动力,为技术。第(2)题,欠发达地区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丰富,发达地区不可能向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故B项错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第二产业,有利于其产业结构优化并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D两项。课堂小结知识提纲强化记忆1图示法记忆区域内部劳动力转移 区域经济发展2图示法记忆煤炭开采对山西省的影响课堂检测山西“十二五”期间大力整合煤炭行业。完成12题。1煤炭资源的开采给山西省造成的影响有()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环境污染严重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等问题A B C D答案D解析是正面影响,是负面影响。2煤炭工业对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交通设施建设促进西气东输工程进展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A B C D答案D解析山西的煤炭工业对西气东输工程没有促进作用。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结合下图,回答34题。3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C东水西调 D北水南调4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3.D4.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美国西部南北气候上的差异及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关知识。美国加州南部由于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而许多城市、人口则集中在南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所以,该地区应进行北水南调。5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业转移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B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C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无负面影响D产业转移会给转移对象国和地区提供就业机会答案C解析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所以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_。_(字母)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_产业。(2)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影响?答案(1)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A劳动密集型(2)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缩短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一体化。改变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使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原来的乡村变成高度工业化的地区,同时使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加重。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解析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但是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经过10年的发展,珠三角的工业实力大为增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丧失,再加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主导产业。分层训练基础过关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2西电东送是指中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A B C D3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答案1.C2.D3.D解析第1题,西电东送主要是将中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小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第2题,地区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也是火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地区包括六盘水地区,火电作为补充。第3题,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市。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45题。4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河流域以沼泽为主.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河流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 B、 C、 D、答案B解析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相对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充裕。图中河为辽河,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较强,且该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短缺。5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答案D解析调水后,哈尔滨遭受洪水的威胁减小。读下图,回答67题。6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 B科学技术C交通运输 D市场7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答案6.D7.A解析第6题,引领经济模式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第7题,产业转移将带动一系列生产要素的变动,如劳动力、配套设施、物流等。8近年来,我国海南、广东沿海地区红树林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涵养水源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保持生物多样性淤积泥沙,生成新地增加用材林A BC D答案D9河南是我国中部的人口大省,也是棉花生产大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78年以来,河南省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向的特点及原因。(2)简要分析2000年以来,服装加工业基地转移的原因。(3)说明产业转移对河南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的影响。答案(1)人口由内地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流向城市。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2)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是棉花生产大省,服装原料充足;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对外联系逐步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沿海地区需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大,生产成本高。(3)随着产业转移,河南省向外迁移人口会减少;工业化进程加快,会促进城市化;城镇就业机会增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市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解析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读图可知,2000年以后,有许多服装加工企业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往河南省,联系产业移入区和移出区的特点来分析其原因。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力提升下图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发展方式。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C提高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11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 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多 D分布不平衡答案10.D11.A解析第10题,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必然加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就意味着山西省要消耗更多的煤炭,从而导致碳排放增多。第11题,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发热量较低,产生同样的电力需要的煤炭更多,而且CO2排放量大,因此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 700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据下图回答1213题。12与轮南至上海的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运输线路短A BC D13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答案12.B13.C解析第12题,三峡水能丰富,与供气没关系,川气东送主要气源是四川盆地,而轮南到上海的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除塔里木盆地外,还有陕甘宁气田做为补充气源。第13题,即便有川气东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三角能源短缺问题,只能缓解。14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材料二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答案(1)劳动密集加工销售(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措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点即可)(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形成原因:可以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解析图示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茂名、韶关、梅州等地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态工业。粤北山区具有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优势,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内部交易成本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生产的布局特点可以根据“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布局模式图”分析得出,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便于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也便于技术协作与技术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