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1][新人教](1)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7711334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1][新人教](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1][新人教](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1][新人教](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一)课标及其解读课标: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解读: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最为著名也最为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原为卫国的公族,是李悝的学生,他先到了魏国,但没有得到重用。适逢秦孝公向全国颁布“求贤令”,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商鞅来到了秦国。他的“强国之术”立刻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并通过在朝廷中与反对派的辩论,阐释了他的变法思想,获取了秦孝公的信任,坚定了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商鞅变法前后共有两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这项措施在秦国建立起了比较严密的法律体系,同时,将百姓按照什伍体系编制起来,这为以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兵役以及进行统治创造条件,并在秦国建立起了基层管理体制。第二,鼓励小农生产,崇本抑末。商鞅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便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崇本抑末的政策对当时秦国的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第三,奖励军功,按军功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对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及宗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而避免了宗族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现象,此外还引进了大批的人才,扩大了秦国的统治基础。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在第一次变法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更进一步的改革.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这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通过这个法令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允许百姓自由买卖土地,并用法令的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二,推行县制。将全国的政权、兵权都加以集中,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封建政治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发展了地主经济。第三,统一度量衡。这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四,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第五,改良社会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秦国地处西部,在其统治范围内有不少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商鞅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同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二)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迫切性:战国初期,秦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2、有利条件:A国君权力集中;B法家学说盛行;C民风质朴,沿武精神充斥;3、历史机遇:A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B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4、迎按挑战: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他重用商鞅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商鞅变法。【讲述新课】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商鞅1、成长的历程“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后来遍学儒、墨、道、兵、阴阳各派学说。受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很大。商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来到魏国,在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之际,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未予理睬。魏惠王和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失之交臂。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强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2、投奔秦国,主持变法秦孝公征求“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三次求见秦孝公。前两次求见时,他故意大谈儒家的“王道”治国理论,秦孝公对他所言不感兴趣,“时时睡,弗听”;第三、四次他见孝公时,说出自己治理国家的真正主张,“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说公以霸道”。商鞅的治国理论引起了秦孝公浓厚的兴趣,君臣投机,“语数日不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在第一次变法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更进一步的改革。【学思之窗】请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谈谈秦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反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的帝王之道即儒家的治国理论,要求当政者以礼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形势要求。因此,孝公对王道不感兴趣。而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要求当政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这种思想适应了战国时兼并战争的需要,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所以,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而且法家思想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的措施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调动了生产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保护个体生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统一度量衡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消除割据势力的基础。【探究学习】商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怎么样评论这一政策?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原因:农业生产能给人们带来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评价:积极方面有,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消极方面有,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强兵”的措施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但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改革不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严肃军纪,轻罪重罚提高军队战斗力。 3、“集权”的措施A普遍推行郡县制;B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C制定秦律;D燔诗书而明法令。【探究学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三、商鞅变法的特点1、从内容看:“农战”、“法治”与“集权”是变法的基本内容。2、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3、实施最彻底:废除了旧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确立了新制度(土地私有制、县制、二十等爵制)。4、成效最显著:实现了富国强兵,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5、影响深远:积极的:土地私有、县制、法治、重农、统一度量衡等;消极的:抑商、文化专制、严刑苛法等。【课堂小结】高鞅变法主要内容简表具体措施作用富国措施强兵措施集权措施社会风俗【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