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提纲4】

上传人:wkd****90 文档编号:76920844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提纲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提纲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提纲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相关知识】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1.三国鼎立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又称曹魏,东汉灭亡。蜀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吴国: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又称东吴。2三家归晋(西晋短暂统一)(1)曹魏灭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西晋代魏: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3)西晋灭吴: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3.五胡内迁(东汉末年)(1)主要少数民族(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2)内迁的原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受渐趋寒冷的天气的影响。(3)内迁的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畜牧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激化了民族矛盾,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4.西晋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灭亡。5.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定都建康。6.士族崛起:东晋实行门阀政治(士族与皇权共治,士族专权)例:“王与马,共天下”。7.南朝:东晋之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均定都建康。8.江南的开发:原因: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迁至江南,为江南地区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为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的进步。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民族交融。9.十六国:与东晋同时期的北方割据政权,合称“十六国”。其中,前秦和北魏先后统一北方。10.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1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1)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鲜卑贵族的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2)实行汉化政策: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说汉语: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定门第,通婚姻: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门第;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评价:(1)进步性: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与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北魏覆亡。第 6 课 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581-618)1.隋的建立与统一: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杨坚为隋文帝,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589年,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 2.隋的经济建设:广设仓库;隋炀帝兴建洛阳城;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3.隋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花费太多财力和人力;隋炀帝残暴奢侈;三征高丽,穷兵黩武。结果:618年,隋炀帝死,隋朝灭亡。二、唐朝(618-907)(繁荣开放)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618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2.唐朝的建设:(1)政治: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政治开明,史称“贞观之治”(措施: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武周政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定都神都(洛阳),史称武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持了贞观以来的辉煌,并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志宏贞观”),史称“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经济:出现了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后期的江东地区,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耕作农具的成熟)。(3)民族关系: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唐的衰亡: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牛李党争)黄巢起义。 4.灭亡: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建梁,史称后梁,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三、五代十国(政权分立、民族交融)1.五代(907-960):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为“五代”。 2.十国(902-979):南方各地先后出现9个割据政权,连同北汉,称为“十国”。 3.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扩大和延续。 4.后周世宗柴荣改革,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7课 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标准:家世、品德、才能(曹魏)家世门第(晋) 影响:积极:初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科举制 (1)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创立(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完善(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并让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改革(宋):北宋时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和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为变法选拔实用人才。僵化(明清):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废除(清):1898年戊戌变法提出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2)科举制度的特点:自由报名、分科考试、差额录取、重视“进士”、公开公平(3)选官标准:才学(或考试成绩) (4)对科举制的评价:积极: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形成重学的风气。推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西方人借鉴科举制,建立了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过于侧重才学,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朝代名称选官标准周世官制血缘战国军功授爵制军功汉察举制品行魏晋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隋唐科举制才学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逐渐转变为中央考试选拔。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社会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二、中央官制(魏晋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三省六部制:(1)隋文帝时,中央正式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进行了完善,出现了政事堂,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2)内容: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政事堂(后称中书门下)是宰相们议政的地方。(3)特点: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制约,节制君权(皇帝颁布的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4)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3.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朝代中枢政务机构秦朝三公九卿西汉中外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隋唐三省六部趋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成熟。相权不断分散和削弱,皇权不断强化。中枢机构各部门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三.赋税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1. 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2.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 内容: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 唐初的租庸调制:交租和调;男子不去服徭役,则可交一定数额绢或布以代役,称为庸。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4.唐中期的两税法:(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紧张。(2)提出者和实施者:杨炎和唐德宗李适(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5.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朝代赋税制度汉代编户齐民制度北魏租调制唐初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两税法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地丁银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向以资产为主;由对人丁的控制转为对土地的控制,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减轻;征税内容由实物到货币。四、法律制定:唐律疏议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思想多元、文化包容)一、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汉朝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明帝重视发展佛教,于洛阳修建白马寺。东汉末年,道教兴起,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主要派别有:五斗米道、太平道等。魏晋南北朝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与儒家合流,形成崇尚老庄的玄学思潮。佛教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南朝范缜反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儒学仍是主流统治思想,开始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隋朝三教合一: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唐朝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其中道教最受尊崇,发展迅速。 武则天时,尊崇佛教,佛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唐武宗灭佛。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发展特点:思想活跃,出现多元特征;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二、文学艺术1.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木兰诗和敕勒歌)唐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2.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东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隋唐时期: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筋柳骨”)。3.绘画:东晋:出现专职画师;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唐:“画圣”吴道子。4.石窟(雕塑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三、科技成果1、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2、数学: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3、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位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4、建筑:隋朝李春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老的石拱桥。5、发明:雕版印刷术出现(金刚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6、医学: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被尊为“药王”;唐高宗时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7、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在科技内容上:重实用,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轻视规律的探究,缺少实验。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药学等方面。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佛教传入:西汉末年传入;东汉后期到北朝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东晋法显西行;唐朝玄奘西行。佛教外传: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新罗派学问僧来华(日本的空海)。影响: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佛教的传播。2.其他:唐首都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使节和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