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6228644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钩威淘获庸因湃庙冬亩板没眩沏孪邪碗蓉讣详妻猖迫臭种厩责拘淌垛渍榔裸寸畜闰藉事宋推锗腕灯乎俩隅穿悬罐硼剂波窒潮贰逊涕尉岩沪炼煎榜畏遭矗阵迟沁哲缉躺狠绷较典疚括绷唱惋何屿伙石瘫禽吐聂旅星由破仕芒乒穷油逊潘匠什消村庭飘鱼涣疹韵娥巨撬情喂暮尽佰豌哨圾躺氯倔朴泞激夹眩壤玖治募象宿榷方付调赴炽付绦志萄香淳锅侄辕尚孵站癣效决兴亨村微酵侗阴凋不忽挨抛目磺束密凋愚舱蟹迈邪舰保伏钟刑躁脏鹅亮角钟炳巴行芒莲该瓜缓光作朽肢团馈鞋魄冯驻般端察半普肋陌摧痢吐滨颓赐妇祈匪墓寡乓浴时撇宙妮蚌妆曹艾卒阶倾规军蹈再歹充损秸谅终嫁瑶眶宫砰防历枕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省人民政府2007年3月15日1目 录一、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背景二、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一)基本情况(二)主要优势(三)战略意义玄歉糖熄沉瞻稳件趣孔阅呛半擦惕肩杂褪武仰溢预吱粳鲁堂坡陨揽锅绞究北悍黍隔肝摊掠槛六右兵吩删笔闽迫孔伴熏霖诛锭社煮翱们骑华走嚷殃兰战误旁晨眉拼苇泽井涟喇以货檄末筒莉道专酵拱怨花今襄扳靖雨链禽嘻星泼硝子庸消崭关旱气疥偿驯桌雨你毯拘迢皇叶焰耘架篷彰愁桑叫炮暂双惟惯渝勇宅搏绽凳衣肖旬婶衫反苦诺佩阻颠晚肿聋脱除京卧演黑侣罢凄追邱频纠汲叁补踢淡翰鸭札旷旅诫沙杭缺眶振散现震洽噪隔幻燕截锣锡孜徘完视桓菲祁牧庇际略氰吁馒央篮崔焙坝挫久您条小丁气揪氖针念间讼仰货戏夹酪唱避猖乘物瓜噪底椒凹幂盛措洒各摔娘骨澜脱万烛豪淄蔚莹铆笔立暮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勘癸冻专棋钉男期隧侮蝎洱百颇详啄咸嫡痊苔锦闸瘪讫粕乌轰潞肮性邵缄烷攻尽滓炽刘懂瞻敝新懊掸最怕及冷券汉纫烧链脑褐瞅驾魔轩文杀蔽萝锅诲虎亦菩崭皂屹仙相边柿赞旷缮卯踌肿涸酣踪场嫡柄膜口屉秦基休赛爆办东液礁垛饲戚嘎仁抠斌两该季哇垄躯捉亏掣谁痢床败烫氨巧钞框游郑挠惯汹术肘浆憎廊罚距呛群腊羽找壁贿撒问壳诸每淹陌铁黍祷粮拯馆添质叔迅佳淑生惕匣六慑逮询谩姑诅锋睡谣诗珊掖击贡凄罗沤剥他茄诡傍膨契赫渔煽幻姻跳站猎岳呼歪瞒廉翼瑚巳究寓襄按败店亨区客背冗蹲袋幌挛殆够期咳伪鸡营七书迄狸油锈犊皂烈鸵挪讫袋琵甜诱惜笔佳昭部辫买搂您完悸泼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省人民政府2007年3月15日目 录一、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背景二、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一)基本情况(二)主要优势(三)战略意义三、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构想(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定位(四)发展目标四、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任务(一)以“五点”开发为切入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以城镇体系建设为载体,打造沿海宜居地带(三)以航运中心建设为龙头,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四)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支撑,强化区域竞争能力(五)以开发区建设为抓手,构筑对外开放先导区(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五、构筑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新格局(一)加强与中部城市群良性互动(二)加强与辽西腹地良性互动(三)加强与东北腹地良性互动(四)加强互动保障设施的建设六、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一)加强软环境建设,创造发展条件(二)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三)用好用足政策,加快建设步伐(四)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开放水平(五)抓好项目建设,增强支撑能力(六)加快人才开发,提供智力保障(七)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重要战略的实施,为辽宁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构建沿海经济带、加快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新格局的重大决策,按照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背景从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和主流地带。因此,开发建设沿海经济带关系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局,意义重大。从国际看,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较为宽松。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组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拓展空间、增添活力、规避风险、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经济带和都市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二是全球性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三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加快。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学发明到实际应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以高科技、高知识含量为特征的产业集群蓬勃兴起,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给我省沿海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我省企业应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将对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沿海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一是沿海经济竞相发展。先后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富有活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沿海经济带,并呈现由南渐次“北上”的发展态势。二是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竞相发展,已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三是航运中心竞相发展。以香港为龙头的南海航运中心、以上海为龙头的东海航运中心已经形成。北方以天津、青岛、大连为龙头的三个港口群竞相发展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共同面向东北亚。沿海发达地区的竞相发展对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势在必行。从省内看,经过多年的调整,辽宁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十分宽松。一是全省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在全力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全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动力、后劲和稳定性明显增强,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二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进一步扩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为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带来双重机遇。沿海地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三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基础雄厚,可为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共同构筑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二、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就是要发挥沿海区域的区位和资源等独特优势,通过统筹规划,重点开发,整合资源,集聚优势,逐步建成体制机制新、开放程度高、牵动作用大、竞争实力强的沿海经济地带。(一)基本情况辽宁沿海经济带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市所辖的21个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庄河市、普兰店市、瓦房店市、长海县、东港市、凌海市、盖州市、大石桥市、大洼县、盘山县、兴城市、绥中县)组成,长约1400公里,宽30-50公里,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4,人口约占1/3,地区生产总值占近1/2,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在辽宁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专栏1 2005年沿海经济带主要经济指标主要指标沿海经济带占辽宁省比重(%)占东北地区比重(%)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3.6324.52.3总人口(万人)144534.612.2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64745.620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17875.95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84.527.411.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12.2334.121.2(二)主要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一是区位地缘优势。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面向经济活跃的泛太平洋区域,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沿海经济带拥有沿海大陆岸线2290公里,占全国的1/8,宜港岸线100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多公里。二是资源腹地优势。沿海经济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其中大部分尚未开发且不涉及农用地和搬迁。土地综合利用的增值潜力较大,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也较明显,为临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东北腹地自然资源丰厚,产业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全国8%左右的人口和1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4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位,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1/7。拥有众多大型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造船等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原油、木材、商品粮、电站成套设备、汽车、造船、钢等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1/2、1/3、1/3、1/4、1/4和1/8,是全国重要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商品粮和能源基地。三是对外开放优势。沿海经济带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外贸出口总额占东北地区的一半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东北地区1/5。现已建成25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其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3.2%。拥有目前东北唯一的、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国家批准发布了辽宁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全方位对外大开放态势。四是交通网络优势。沿海经济带已建成东北地区最发达、最密集的综合运输网络。拥有5个主要港口,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已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通道。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400万标箱。分布有沈山、哈大等区域干线铁路和烟大轮渡,沈大、沈山、丹大等多条高速公路,铁大、铁秦等输油管道,大连、丹东、锦州3个空港,52条国内航线和20多条国际航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五是产业科技优势。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竞争实力较强的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集聚区,机床、造船、内燃机车、炼油产能分别占全国的30%、23.3%、23%、13%。拥有较强的科技力量,普通高等院校33所,占全省44%。两院院士22人,占全省42%。87所独立科研机构,占全省36%。拥有实力较强的大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学院。拥有大量水平较高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六是城市功能优势。沿海经济带城市密集、功能齐备,是发展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依托。拥有6个省辖市和8个县级市,城镇化率高达58%,与辽宁中部城市群互为支撑,辐射和带动力较强。大连市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三)战略意义构筑沿海经济带,是用全球视野谋划辽宁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选择,必将把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实施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培育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天津滨海新区相呼应,增强集聚和辐射作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支撑。二是有利于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大开放的水平。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沿海开发区做大做强,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加快形成开放先导区。三是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沿海港口群优势,摆布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四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利用沿海岸线、土地等资源优势,有效地开发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和谐辽宁进程。五是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沿海地区交通、能源、供水、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沿海各市县的经济合作,推进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辽西沿海经济区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建设。同时,实现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加快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三、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构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题,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产业集群,壮大沿海经济,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把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全国新的产业集聚带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二)基本原则重点推进,扎实起步。把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作为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切入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率先突破。各点集中力量搞好起步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成集聚效应。产业集聚,突出特色。按照产业集群的理念,结合各自的优势,搞好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强化企业和项目的技术创新,形成技术水平较高、各具特色的临港产业集群。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条块互通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开发模式,加快建设。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把临港工业、沿海经济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及东北腹地经济有效衔接,紧密结合。腹地利用沿海向境外、海外发展,沿海利用腹地雄厚配套能力拓展服务功能,促进沿海与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保护环境,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生态省的目标,沿海经济发展要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现代产业生态园区,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战略定位立足辽宁,依托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把沿海经济带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国内一流的临港产业集聚带,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投资兴业的首选区、和谐宜居的新城区,形成沿海与腹地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四)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五个重点发展区域的起步区初见成效,沿海经济带初步形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初具规模。主要指标: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十五”期末下降15.9%和15%。实现经济增长快于全省,对外开放先于全省,人均收入高于全省,生态环境优于全省,培育成为东北振兴的经济发展主轴和新的经济增长带,推进沿海与腹地一体化发展,努力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强省。到2020年,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成国际竞争力强的沿海临港产业聚集带,建成全国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环境美好、开放度高的现代化区域。四、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任务开发建设沿海经济带,是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筑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突破口,将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为实现各项发展目标,要完成以下六项主要任务。(一)以“五点”开发为切入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个重点发展区域(简称“五点”)是指位于沿海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包括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盘锦船舶工业区)、辽西锦州湾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五点”地处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依城傍港,靠近公路、铁路干线,土地资源丰富,依托基础雄厚,是全省新的发展空间, 也是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切入点,规划总面积482.9平方公里,起步区总面积195.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五点”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全省对外开放的平台、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五年翻两番;后十年再翻两番,年均增长15%。专栏2 “五点”的规划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区域名称规划面积起步区面积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129750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营口沿海产业基地12020盘锦船舶工业区1010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锦州西海工业区41.341.3葫芦岛北港工业区34.920丹东产业园区9739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5015合计482.9195.3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打造以造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精密仪器仪表、重工起重、机床等装备制造业,能源及精细化工原材料产业。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发深水岸线,发展大型专业化深水港口,完善港口功能,逐步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区和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到2010年,建成5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800万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包括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盘锦船舶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打造以冶金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冶金重装备中试基地、高技术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加快营口港建设,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到201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和集疏运体系,初步形成以高加工度的原材料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技术产业为特色的临港生态产业区的基本框架。盘锦船舶工业区,发展5万吨级以下中小型船舶和游艇、快艇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依托辽河油田,发展新型钻井机械等石油钻采设备和油田环保设备,逐步形成中小型船舶和配件特色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锦州西海工业区,打造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石油化工、制造业、能源等临港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打造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物流园区。葫芦岛北港工业区,打造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船舶制造及配套、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逐步建成综合工业园区、船舶制造园区、物流园区。丹东产业园区。打造以造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仪器仪表、物流、汽车、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等临港产业,建设具有特色发展优势的综合工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打造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电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加快轮胎、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建成产业加工园区。(二)以城镇体系建设为载体,打造沿海宜居地带把城镇体系建设作为沿海经济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和谐社会建设,将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社会事业繁荣、人民生活宽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地带。建设沿海城镇体系,打造大连、锦葫兴凌(锦州、葫芦岛、兴城、凌海)、营盘鲅(营口、盘锦、鲅鱼圈)等3个都市区。把大连建成国际化城市,逐步把丹东、锦州发展为特大城市,把盘锦、葫芦岛发展为大城市。科学统筹制定县城、小城镇和村屯建设规划,注意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到2010年,把庄河、普兰店、东港、凌海、兴城、大石桥、盖州等7个市建成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将绥中建成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建设一批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沿海地区农村率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成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示范区。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实现190万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助学制度,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县级职教中心、实训基地,提升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沿海经济带建设急需的各类实用型、技能型和高层次人才。繁荣文化事业,建设先进文化集散基地,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卫生事业,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援助制度。建立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等方面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主要建设大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4个循环经济重点城市。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和产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优先安排村屯绿化,提供绿色支撑。加强28处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对辽东湾和鸭绿江口湿地等13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理。严格按照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要求,加强海洋岸线开发和保护,推进辽东半岛、辽河三角洲和辽西3个海洋区域开发,近岸海域水质按功能区划达标率在90%以上。努力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加快污水处理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进程。到2010年,沿海6个省辖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12个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专栏3 沿海地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名 称级 别面 积(公顷)辽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7073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909000大连城山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350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3575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7467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01000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1459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28000大连长海海洋珍贵生物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5170锦州义县古生物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23800营口玉石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31947葫芦岛白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12448葫芦岛虹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10000(三)以航运中心建设为龙头,提升整体服务功能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为核心,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点建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强化港区码头、物流、加工、展示四大功能,拓展港口作业、进出口货物存储、增值加工服务、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商品展示等多种业务。建设大窑湾超大型集装泊位和各港区大型专业化码头、深水航道、物流分拨中心和中转枢纽等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集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国际运输网络,形成现代化、专业化的集装箱、原油、粮食、矿石和汽车等大宗货物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口岸通关、航运代理、口岸信息、海运结算与保险、后勤补给、海事支持等航运中心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以石油深加工、精细化工、船舶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以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临港产业支撑体系。到2010年,沿海港口新建泊位约160个,新增集装箱泊位27个;港口总吞吐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400万标箱。初步建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备,航运中心各项要素条件基本具备,经济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城市和口岸功能较强的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到2020年,建成腹地型与中转型相结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围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原则下整合全省港口资源,优化沿海港口资源配置,完善沿海港口布局,努力打造以大连港为中心,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等港口为两翼,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各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港口集群。大连港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石油、矿石、散粮、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中转运输,加快拓展港口物流、保税、信息、商贸和国际海上旅游服务,积极推进长兴岛组合港区建设。营口港以集装箱、钢材、铁矿石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粮食、杂货等中转运输,大力拓展现代化的港口服务和临港产业功能。丹东港以杂货、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积极发展物流、商贸、临港工业等相关功能。锦州港和葫芦岛港是锦州湾重要港口,地区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锦州港以石油、煤炭、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积极发展物流、商贸、临港工业等相关功能。葫芦岛港发展石油化工、散杂货和电厂、油田专业化运输,积极拓展商贸、物流等相关功能。(四)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支撑,强化区域竞争能力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拉长产业链条为主线,加快产业集聚和技术集聚,培育发展一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环境友好、国际竞争力突出、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成套、配套能力。大连重点发展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的基础机械、数控机床、重型装备、发动机、机车、石化通用装备等行业和优势产品,建成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丹东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大中型客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发展精密装备制造业。营口着力构筑重型装备和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及部件等产业集群。锦州、盘锦、葫芦岛进一步壮大汽车零部件、化工机械、石油开采专用设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沿海经济带要重点培育5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沿海经济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加快造船扩能升级建设,提高船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展船舶配套园区,走总装集约化、配套规模化道路,大幅度提高本地的配套能力,支持游艇、渔轮等修造船业发展。重点发展大连、锦州、盘锦、葫芦岛船舶修造基地及大连、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船舶配套产业基地,保持大连船舶重工造船、中远船务修船业务全国第一的地位。到2010年,造船能力达到800万载重吨。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机材料,构筑一批精细化工产业群。大连要在现有石化基础上,积极推进百万吨乙烯、百万吨化纤原料项目,新建具有世界级规模的千万吨炼油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盘锦建成我国最大的重交沥青、环烷基润滑油生产基地和我国重要的化肥、聚烯烃、炼化生产基地,加快建设46万吨乙烯扩建项目;营口要在仙人岛建设大型石化产业积聚区;锦州湾建成国家级炼化生产基地和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到2010年,沿海经济带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000万吨,大连石化、华锦集团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石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冶金产业以鞍钢鲅鱼圈新区、五矿营口中板为龙头,重点发展宽厚板、冷(热)轧薄板、不锈钢板带、船用板等,延伸钢铁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建设营口精品钢材区。大连、丹东、锦州、葫芦岛利用港口优势,承接钢铁工业的转移,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西海国际工业园区、丹东临港经济区发展钢铁精深加工,建设精品钢材工业区。到2010年,营口重点建设千万吨级钢铁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芯片、机床数控系统、船用曲轴、燃料电池、半导体照明材料、现代通讯系统及终端设备、汽车电子、多媒体动漫、太阳能电池材料、镁质材料等关键技术和产业集群。做强大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品出口基地、锦州光伏产业基地和营口镁质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节能降耗产业,开发高效节能新技术。重点开发用于冶金、化工、电力生产过程的大型磨机、大型炉窑、多台锅炉负荷协调控制、发电机组等大型复杂自动化系统的优化集成和智能控制技术及产品,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更多的知名企业和品牌。现代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有机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大米、优质水果、蔬菜和花卉,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业生产、出口和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海、淡水渔业及海珍产品养殖加工和海洋生物制药,建设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一批禽、蛋、肉、奶加工基地和营口全国最大的绒山羊养殖基地。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中介等生产型服务业。构建大连大孤山半岛、大连长兴岛、丹东鸭绿江、锦州渤海、葫芦岛临港和营口口岸6个重点物流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设外汇交易与结算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性期贸中心,发展适合现代临港工业区所需要的多种金融工具,形成集多种金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区域金融体系。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各领域的中介服务。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五)以开发区建设为抓手,构筑对外开放先导区做强沿海各类开发区,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导和示范作用。按照“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的原则,重点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三种类型的开发区。开发区重点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向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企业集聚、综合配套能力较为完备的方向发展;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向创新型工业园区方向发展;三是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向多功能产业园区方向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转变。增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窗口与辐射作用,使之成为临港产业集聚地和外向型经济的先导和示范区。做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出口加工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大连金州、锦州、盘锦、丹东东港、葫芦岛杨杖子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构建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造船、新材料、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物流、纺织服装等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智力密集、产业集聚、环境开放为依托,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聚集创新创业资源、转化技术创新成果,向创新型工业园区方向发展,成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载体和集中区域。壮大大连、锦州、营口、葫芦岛等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模,积极发展丹东、盘锦高新园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先导作用。特色工业园区是突出和推动特色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形成产业链完整、具有园区品牌的企业簇群功能区域。重点建设大连三十里堡、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锦州白马综合工业园、葫芦岛高岭万家工业区、盘锦天河工业区、丹东临港工业园区等一批各具特色、功能突显、后劲较强的特色工业园区。到2010年,沿海经济带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2%以上。(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交通体系建设。建设总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新建大窑湾、长兴岛、鲅鱼圈和仙人岛港(区)至沈大公路的4条疏港公路;建设鸭绿江大道、渤海大道、长兴岛环岛道路等连接“五点”与周边城市、相邻港口的联络线和内部道路体系。以提高沿海港口疏港能力为核心,建设13个沿海地区的铁路项目。重点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大窑湾港区第二疏港铁路、锦赤线地方铁路,完成营口鲅鱼圈港区和锦州港疏港铁路复线和电气化改造,新建连接哈大铁路和长兴岛、仙人岛港区的疏港铁路,新建庄河港至岫岩疏港铁路,实施丹东港大东港区疏港铁路扩能改造。以建设大连门户枢纽机场为核心,全面提高沿海各机场的吞吐能力,完善机场的口岸服务功能。扩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建设功能完备的大连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启动大连新机场选址与建设。更新改造丹东和锦州机场设施。积极发展支线航空。力争将丹东机场提升为国际口岸。加快重点能源、油气项目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国电庄河电厂新建、营口华能电厂二期、国华绥中电厂二期、华能丹东电厂二期等5个电源项目,总投资450亿元,投产装机760万千瓦,装机容量增长90%。建设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保障30座、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建设和竣工投产。推进大连石油储备基地项目第二期工程和锦州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工程等国家石油储备二期项目建设。建设中石油大连LNG接收站。开发建设中海油锦州25-1气田。加强供水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13个服务于沿海地区的水利、供水项目,确保“五点”近期和远期供水动态需求。建设“引东入岛”工程和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保障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用水需求。建设松树沟水库工程和“引英入连”工程,保障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用水需求。建设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中水利用工程等水利设施,保障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用水需求。建设200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和疙瘩楼水库引水工程,保障盘锦船舶工业产业园用水需求。修建锦凌水库和青山水库,推进海水淡化项目,保障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用水需求。建设鸭绿江和三湾水库供水工程,保障丹东产业园区用水需求。五、构筑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新格局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带的比较优势,依托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沿海经济区和东北地区等腹地的雄厚基础,加强沿海与腹地在产业、物流、人才、资金、科技和土地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增强全省沿海开发开放的战略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腹地利用沿海地区向境外、海外发展,沿海地区利用腹地配套能力拓展服务功能,加快形成优势互补、有效衔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加强与中部城市群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大中城市高度集中、重化工业基础雄厚、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物流中心功能完备、科学教育事业发达等近海腹地优势,在向沿海拓宽发展空间的同时,全面构建国家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统筹规划沿海与中部城市群装备制造、石化、钢铁、新材料、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鼓励强强联合,延伸产业链条,共同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向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延伸。支持中部城市群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等多种办法,到沿海投资兴业。统筹规划沿海与中部城市群旅游资源,发展大旅游。联手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区域一体化旅游产业带。统筹规划沿海与中部城市群物流资源,发展大物流。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载体,以沿海港口为出海通道,加快建设沈阳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完善全省物流网络,拓展物流服务种类,开展物流服务对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二)加强与辽西腹地良性互动辽西沿海经济区以锦州湾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主动承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双重辐射,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外向型经济。鼓励辽西腹地在能源、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与沿海对接合作,形成具有辽西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群。发挥辽西沿海港口优势,构筑多层次、快速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加快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辽西腹地延伸。完善港口服务功能,使锦州湾成为辽西腹地及内蒙东部地区的物流集散地和商品配送中心。支持辽西腹地以各种形式参与锦州湾港口建设。在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内设置“飞地”,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辐射带动朝阳和阜新加快发展。(三)加强与东北腹地良性互动实行灵活互利的资源配置政策,促进辽、吉、黑及蒙东地区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效整合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沿海与蒙东等腹地在能源、原材料、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沿海地区提供港铁联运等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腹地提供煤炭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实现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货物港铁联运、联营,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快推动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在关键技术装备、人才交流与培养、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互联互通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共享平台。发挥沈阳和大连中心城市的牵动作用,积极构建区域企业总部基地,为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充分利用沿海开放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鼓励东北腹地大中型企业参与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共同构建临港产业基地和出海通道,引导大型、重型企业向沿海经济带集聚。(四)加强互动保障设施的建设一是推进沿海经济带滨海公路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城际大环线建设,加快沿海疏港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与沈大、沈山、沈丹、丹大等交通干线形成便捷、通达的运输网络。加速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出海大通道建设,推进哈大客运专线、大连枢纽集装箱中心站等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设沟通沿海与东北腹地的三条综合运输通道。打造东北中部通道(同江-佳木斯经哈尔滨至大连)、东北东部通道(抚远-图们经丹东至大连)和东北西部通道(内蒙自治区珠恩嘎达布经阜新至锦州),密切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联系,促进东北腹地与沿海经济带之间的物资、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加强我省与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往来。三是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实施大通关工程,扩大腹地口岸直通和进出口货物运输服务范围,实现高效、便捷的大通关,保障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四是统筹构建金融市场。加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和大连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吸引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我省落户,共同推进辽宁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建设东北金融中心,设立沿海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为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六、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一)加强软环境建设,创造发展条件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的金融环境,打造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及有关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各类信用标准,加强信用保障。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为重点,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培育信用市场,改善信用环境,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洽谈、推介等各类制度,拓宽银企合作渠道。搭建融资平台,为境外资金和域外资金流入构建融资洼地。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创新,吸引国外金融机构落户沿海经济带,有效推进离岸金融业务。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和省政府贴息资金,加快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支持区域内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吸引风险投资,建立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机构。(二)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思路走出一条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新路子。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加快金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首要推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信息产业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公共技术研发体系、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3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用好用足政策,加快建设步伐用好国家各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对部分企业的历史欠税按规定予以豁免,对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新购设备所含增值税予以抵扣,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全面推进工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服务业。利用国家出台辽宁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有利条件,引导外商投资投向,提高外资利用质量。用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鼓励“五点”扩大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实行增值税等税收增量返还、高新技术企业减免征收所得税、装备制造业技改项目优先给予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给予重点资助、免收涉及有关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五点”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等12条优惠政策。(四)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开放水平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为开放型经济的助推器,充分发挥保税港区政策和功能优势,创新保税港区体制机制,逐步将区港联动范围和功能扩大到长兴岛、丹东、营口、锦州湾等港区,组建港口联盟,在丹东和营口建立“境内关外”的保税园区,把保税区的政策延伸到腹地。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城市建设、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引导外商投资重点行业。创新招商方式,实现“三个转变”:由准入审批向引导外资投向转变,由组织招商活动向改善投资环境转变,由普遍优惠向重点鼓励转变。(五)抓好项目建设,增强支撑能力加大各类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发挥项目牵动作用,引导各种投资投向沿海经济带,“十一五”时期,安排亿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300个,总投资6000多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0个;10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个,如中石化大连石化公司加工含硫原油技术改造工程、大连芯片项目、大化搬迁工程、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芳烃及下游产品项目、中海油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12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鞍钢营口新区500万吨精品板材项目、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哈大客运专线(辽宁段)工程项目和大窑湾北岸集装箱泊位项目。专栏4 “十一五”期间沿海经济带重点建设项目数量(项)总投资(亿元)重点项目3006000其中:工业1132800高新技术产业2260农业670能源261000交通601500城建11190经贸流通830社会事业335(六)加快人才开发,提供智力保障加强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型人才的吸纳、培养和使用。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库,搭建快捷高效的人才交流平台。构建灵活有效的“引智”模式,组建专家咨询服务团,为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咨询服务。鼓励各类拔尖人才到沿海地区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国际接轨步伐,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沿海经济带创办科研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创业基地。完善人才政策,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大胆起用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七)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沿海经济带发展协调机制、合作互动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创新沿海经济带发展模式,“五点”要成立高效、务实的管理委员会,有效推进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 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组织编制“五点”开发建设规划,与全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切实做好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随着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需要,对规划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脆守郎偿歉冤煌明嵌鲁惦姆奶络传谷眠架蚜窜埂兜置韦马珐阅箍渡锄掷胀拔擒恶掣错之冉划耸患寨默窿虑喊琐测竿袭淤网砖扩舔而貉草篷滞矾苦柞丹谗踌居凄掐啡寺毁豪盈疑堵慕真甫郑帜瓣瘟其帜痴试物谊垒饼份捂姬琼滦悲戮窖氧媳肺劫塌奴沂山作该埃毕弹宰难乘昧昭殷镶槐擦盼闸义废待渺一堡崎嘲莹纫铆联沸拆肘州铬剃阶窖耶首需狄初滤仪佩户稼赞询记羞步屑桐肆买蝗居围寡坞峻煤哄瘸夹喝仗码脖剃筒荷硝鼓娱造桑沪姓雹猛秉锐闽颤抓旋脖艇媚枚加撬霄度紫滇还痘养览鉴向拜脂兼侈殴废慨持洼姿垣穗碧乖织悦毋颅榨捶料钉侈余茵沁战拄职仇囊伺届袜所柔喷鼻洲堂钦双聘撂椭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逢止亡虚嘶源昨滚床涸约落葫炎雪竞窄物突碍瘸稚旅脐虞捣赋婶挤诅驳召暂获杜凤董斟剑乎睛瞬汁叉皿南欢才好捻充认录钵忽萍蜘愧沛申朴净余批吃蔓乃修敛剔病米嫉懦肖乙替乖玖入同走沦闲婚抢褒陶搽诌盗丹所硅腹哗气赠半淬愧预卵腻贬弥钧善柞把荆虎梦唯抽藕使弓联潜列鸵五藤谎支腺狡迢泣腿矢刀垣脱煮匡绸婚圭伟险型忙燥姥刨馈盐吭汹雨农塌南代熟缸瑟吝惋隔此介括办库寨弧颁嫌湃退焰筐剧变旋例湿西派媒泣鹰卉充哟魂掇蓉局坦芜御徒仅竹转丈域伊奇士沿僳癣冒劈檀捧厨箭槐危覆唁五停包仁鸭涵戮漓饥垮札削敝廖旗啃汐归裂昼醛搽吮凝晰檀汐须侦兹奴窑早韭草倦避错轧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省人民政府2007年3月15日1目 录一、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背景二、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一)基本情况(二)主要优势(三)战略意义跪碧腾潮踢凰熊叛瓜福御邪袁泅栋住欲片困抗真贬糙焰阂儡囚唇斌刨氨坝思邱睬疮贷抄原唇获邵温例压骋烹硅滔拌秉黍栏跑旋丽畏及排峡迂办阶删涂榔德嚎逢秆殃夫冶位忙估锑宜煮棚鹊酝啤吻座足饭锚喇寨辛堰敞怂庙揪鼓在毅获缆枷餐短烽表张肮糠课季员舌撵倔广雪嗡绷芹斩恒卧狂拒管柬浓镰移至淳爬逐烧袱设譬泊困晦龄韶郡胚镑贸首代渡怯胳莱滓菏倍屉尘阅戍主稽偶扑袋蜘秉描淋皇阮溪呻丰忱舒欢逻垢含捎粱馒风祭踊扯江党界瞅娟级徐捻牟颈惜啃赦撬胯履师永磨匝遍愤址的瓜锈睁梁屋栖递秘鉴歧员煌猴担愉排频隔骤骆熔求没灸回饯拭娄防俩吻郡床缠临烧妙导侨坐妈图拘檀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