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指导策略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2272924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指导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指导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指导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队合作精神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特别是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常常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容易形成孤僻、自我中心、不会合作等缺陷。综合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发展协作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在小组合作中应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并能取长补短,在团结融洽的气氛中分工协作,高度有效地开展活动。怎样指导小组合作呢?一、成立小组 学会合作小组的成立,先可由教师安排,开始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有助于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学生的收获也就更多),到以后再按兴趣、自愿原则成立小组。然后再选责任心较强、能够协调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学生作组长,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选组长开始可由教师指定,一段时间后就不要指定了,学生也不喜欢指定了,要引入竞争,干得不合适的小组长就要辞职。小组初步成立后,教师开始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合作的基本素养:学会倾听、学会赞美。会倾听为学生能开展小组讨论,能接受同伴的不同见解打下基础。会赞美,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产生自信,且能尊重、欣赏同伴。学会倾听有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会倾听的习惯,特意与学生做了一个游戏:用一条毛巾蒙住自己的眼睛,要学生认真听,听听呆会儿教室里会发出什么声音,看看谁的耳朵最灵。然后教师不断地弄出不少声音:咳嗽、脚步声、倒茶声、敲门声、翻书声、擦黑板声。再要学生解开毛巾说说刚才所听到的声音。由于学生用心听,连很细微的声音都听清了。教师总结之后,紧接着讲倾听别人说话要注意的事项,并由学生说理由。如:眼睛要看着说话的人,姿势要端正,专心听别人的讲话并对别人的说话给予恰当的反应,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有意见等别人说完再讲等。接着就该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评价中进一步明确倾听要求。学会赞美怎样让学生学会赞美呢?有位教师的做法是由组长给每个组员准备一张纸,写好组员的名字。然后从第一个同学开始给每个组员写一句赞美的话,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最后由本人宣读,其他同学评价是否恰当,并要学生保留这份资料。学生写的话较真诚也很有意思,特别是最后写的同学挖空心思来找优点。平时大家没意识到的小小的优点都给找了出来。学生从写中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学会怎样欣赏别人,从说中树立自信。在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很有必要进行类似的训练,初步掌握合作要求,为他们学会合作打好基础,有利活动的开展。二、明确分工 充分协作综合实践的一个具体的活动,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任务较多,跨时也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分工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是要照顾那些平时在班上处于劣势的学生,让他们肩负一定的任务,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如:研究“玉涵堂”的小组是这样分工的,一组学生负责查找玉涵堂的文史资料,一组学生负责查找玉涵堂的建筑文化,一组学生负责实地拍摄,一组负责临摹绘画,还有一组学生负责查找有关玉涵堂的名人故事,“诗歌摘抄”则是轮流进行。作为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学习团体,分工后,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要给予评价。分工之外还必须进行协作。协作首先要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互相帮助。当某个组员有什么新的发现,获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又要他们互相祝贺。特别是当哪个同学有畏难情绪或想偷懒时,督促其他同学去鼓励提醒他。三、及时交流 适时评价小组合作,有分有合。由于分工具体,学生的信息往往可能有些偏窄或者片面,研制的作品难得十全十美,所想到的问题只是一己之见。另外,活动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一些问题,一些收获会不时的出现。为保证小组的有效合作,发挥集体的作用,要及时组织交流。交流分课外与课内,可由小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也可在指导教师的督促下开展(刚开始最好有教师在场)。每一阶段活动实施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小组需要共同讨论解决;当活动取得进展,小组成员渴望分享成果畅谈体验;当活动某一步骤结束时,成员需要汇总活动成果,进行资料加工整理,评价彼此表现;当有新的问题时,活动怎样拓展,及时讨论。指导教师要引导小组长去捕捉这些时刻,开展讨论交流。如 :在进行“社区调查”这一活动时,小组按组长的要求,设计好调查表,数电话亭饭店、拍照、采访居委会、问卷调查居民、实地观察健身场地和图书室等,工作都一一安排好了。调查完后,这一社区的具体情况如何呢?教师要求组长召集组员进行资料汇总,调查报告,由于组长及时交流总结,结果成果交流时效果非常好。及时交流一定要伴随着适当的评价,有交流有评价有反思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继续更好地开展活动。评价时,先让每个学生说说个人和小组完成任务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再由其他组员互相评价,主要讲优点,不足则要慎讲(可口头 评价,也可采用表格式)。然后是教师评,师评分为两种:口头评价主要在上课或活动时对学生在参与小组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如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并能采纳好的意见,能平等对待同学等。另外是书面评价,如批改作业时写一句赞美他合作方面的一句话。最后是期末设计总评价表,把学生合作精神纳入了测评项目中。这样合作评价关系到学生的本课程的成绩,使学生不得不重视合作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四、发现问题,随机解决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教师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有的孩子在活动中缺乏自信,不够积极主动,依赖性强。在活动中只是听别人说,看别人做,对这样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多给鼓励。有的学生好大喜功,认为自己做得多,聪明能干,便嘲笑合作伙伴做得没有他好。对待这种学生,指导教师可以对其活动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认可,切忌不能过分。同时对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高度赞赏他们的劳动价值。结合一些小故事(如毛泽东、周恩来的故事),让孩子学会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让孩子明白只有每个组员都目标一致,分工协作,荣辱与共,小组才能成为优秀小组,才能共同进步。有的小组长专制独裁,凡事一人说了算,不听取组员的意见,认为自己身为组长,高高在上,并以组长的身份压制命令小组成员做这做那,而小组成员也甘于听命,被动服从。小组合作缺乏民主协商的气氛。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鼓励组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并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意见。有的小组成员在活动中互相推脱,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对这种小组指导教师要加强督促,责任分工到人,规定时限,定期检查,采取适当地惩罚,同时让小组长充分发挥组长作用,组与组还可采取竞争。总之,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指导既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同时也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掌握指导的艺术。来源生活,注重实践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烟台市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有感作者:耿平文章来源:山东省海阳里店小学点击数: 512更新时间:2010-12-232008年11月20日21日,在烟台市教科院及文化路小学举行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来自全市46位教师参加了比赛。比赛中,每位教师展示了自己所承担课题的各个环节,展示了活动的愉悦,既培植了教师自己,又培植了学生,可谓精彩纷呈,各有特长。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活动中的亮点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既有选自现行教材的,又有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不管哪类课,都是由师生来选择主题,但最终由学生来决定主题,只有选择了学生愿意去实践的课题,才能真正发挥活动中学生主人翁的作用。同样是以垃圾为课题,福山的姜老师,带领学生探究垃圾,将实践的范围限定在校园、张格庄村、门楼水库三个地点,都是学生熟知的,所以整个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一直很到位。活动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性。展示的课中,教师承担了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即不放任自由,又不越俎代庖,而是随时关注了活动的发展,关注了学生的参与,关注了学生的收获,关注了学生的活动方向,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困难。活动体现了层次性。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出活动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开展工作,从展示的综合课来看,活动计划要随着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低层次,小台阶,跳一跳,摘桃子。研究贝类的实践课,由搜集贝类到认识贝类,由感知贝类到贝类分类,到最后的组合贝类进行作品创作,整个活动都在按层次进展,效果良好。活动体现了任务性。在展示课上,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紧紧抓住“任务驱动”这一要素开展活动,即师生组织开展的每一步活动要有一定的任务性,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如蓬莱新港子口完小的丁文静老师展示的“吸烟与健康”综合课,由家长会上教师呛人的烟气引出主题,分为资料搜集组、数据调查组、课题实验组三大组,活动以一周为阶段,共分四阶段完成,每一次活动都要有具体的目的及任务,最后在每一项小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手抄报、统计图、效果图等方式,向校内班级、家庭、社会宣传吸烟有害健康,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活动体现了地域性。活动中,有很多课题体现了地域特点,如龙口的海产品,莱阳梨、烟台苹果等,师生从生活地域特产入手,进行探索、研究。莱阳教师执讲的莱阳梨,从传说到现实,从观赏到品尝,从物用到药用进行活动。二、活动中的点滴感悟选材应注重生活化,体现务实性。一切活动均要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综合实践学科是一门内函与外延都很宽泛的学科,但有一点是要肯定的,那就是活动一定要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务真求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参与,才愿参与,才能做好。活动应注重自主化,体现阶段性。活动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即把学生做为活动中的主人翁,在学生群体中产生问题源,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动力源,使活动能够有阶段性推进,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总结。活动应注重指导化,体现可学性。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要随时关注活动的进展,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站在向导的高度引领问题,让学生接受你的指导,并学习应用。评价应注重多元化,体现激励性。活动离不开评价,评价在整个活动中也起着非常关健的作用,教师要适时的带领组内、班内同学进行评价,评价要多元化,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激励,通过口头表扬、成长树、奖状、摘成长星、表扬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鼓励,激励学生探究,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索,在肯定中成长。 教师培训是归纳还是演绎沈 旎1两种结构,两种思维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是我们通常认识事物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培训中常用的两种逻辑方式。常见的培训方式是演绎结构的,比如教师参加一项教学培训,接受了专家的逻辑结构优美的某些模式或观点,运用在教学中,形成证明性的教学案例,成为教学实验的说明。显然,这种培训逻辑起点是理论,服务于专家研究,它以专家的研究为终极目的,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过是理论在现实中的印证。这种培训逻辑在后面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因为优美的理论无法应对混沌的现实,而产生为证实理论真实性的伪证。这种培训的主体是单一的专家学者。归纳式培训往往会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出发,从大量的案例中发现共通的问题,专家和教师合作对这些案例的共性实行归纳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再回到课堂检验这些方法,形成可操作性的改进课堂的策略。这种培训逻辑起点是课堂教学本身,最后服务于教师教学。这种培训从混沌的现实中走出来,基于复杂的课堂环境,形成相对可靠的理论,表现出研究者对课堂状况的敬畏。这种思维,包含着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尊重、理解与体谅。这类培训是双主体制衡结构,专家和教师是相互依赖的。2话语权的变更在演绎式培训中,我们不难发现处于话语中心的是专家和学者。在培训之初,是专家“洗脑式”的理论传输,他们所传达的理论与模式是实验的前提,往往要求教师抛弃老的、传统的、已经被习惯的教学方式,在头脑中重新建构一套新的教学理念,然后再来应对教学中的问题。这里存在两个悖论,一是,如果全盘否定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果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不再信任,教师如何采取教学行动?二是,理论的逻辑优美诱人,但专家的理论研究是在控制变量的情形下进行的,教师的教学中面对的往往是混沌的现实。而且这种培训,也形成了教师的依赖心理: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教师们首先的反应,是去寻找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专家,幻想某次培训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实际情形往往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因此给人带来沮丧和失望。应用那些取得广泛成功的标准化原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努力。来自于外界的方法和实践很少能恰好适合自己的课堂。在这样的培训之后,由于运用的是专家的一套理论,最后验证培训的实效的评价权也在专家、培训者的手中。在以归纳为组织形式的培训中,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专家、培训者进行平等对话。因为,在培训之初,需要专家、培训者耐心倾听教师提供的各类课堂教学的案例,专家、培训者站在自己的理论高度,捕捉案例中不为教师所见的独到的视角,进行理性的分析与阐释。由于最终需要回归课堂,所有的策略都需要与教师共同商讨后形成,这种培训是否有效,也是根据理论是否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的现状来判断的。归纳式培训的结构,为培训者与被培训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创造了可能。这种平等对话会让老师们相信“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批判分析。”让广大受训教师看到自身成长为研究性教师的可能。3让真实成为追求案例培训、案例研究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同,成为一种新的研究与培训形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伪案例的出现。许多案例有明显的逻辑上的错误,或是过于天真、简单。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假案例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因为不能接受优美的理论在混沌的现实中变得不完美,没有勇气呈现出与理论不合的、自认为有问题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时我们会依据理论的逻辑去制造现实的案例。当然,我们不否认在假案例的制造者中也不乏沽名钓誉之徒。如果我们将培训与研究建立在这样的案例上,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我这里只想说,演绎式的培训,可能助长假案例的出现。因为演绎式培训最好的佐证是经典的课堂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名师教学。调查教师们在培训中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课堂,很多老师选择了名师课堂。他们认为,一般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可学之处。“看课看名师”,确实名师课堂的启发作用不言而喻。也有部分教师希望看到一般教师的普通课堂,认为名师课堂离现实比较远,可借鉴性不强。其实,平实与经典都自有它的价值。如果目的只是证明在培训前提供的某种模式和理论,演绎式培训有勇气面对平实的课堂情景吗?归纳式培训,是从混沌的现实中走出来的,它不畏惧教学现实的复杂性。它对课堂抱着真实宽容的姿态,让教师培训的真实性与针对性成为可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归纳与演绎作为研究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是在当前的教师培训中,归纳式培训的方式需要引起培训者的关注。焦点透析:也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训1 师资培训的内容培训内容从总体上来讲,应该就是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这门课涵盖哪些?如何实施和操作?具体来说要培养教师新的课程观念、新课程理念、活动内容选取、活动方式、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程序、组织安排、研究方向和实例、教师角色定位、课程实施要点、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课程中其它的一些基本的东西等。-012班淄博张店张蕾2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要统一我认为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以及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情况和发展水平,实施过程技术层面上的具体任务和操作要领等问题,可主要通过自我研修的方式来解决,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如选题、指导分组合作、评价、展示交流等等,则应该通过专家实地指导、名师展示课例等方式加以解决。我相信,只要采用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式,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开展得不负众望!-010班济南历城崔华3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以各级名师及专家、一线出类拔萃的实干家为师资队伍,进行改良型讲座式;好书导读式;案例剖析式;主题论坛式;工学互嵌式的系统培训。为了鼓励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教师培训要在专家讲座之外,纳入了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等突出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多种方法。当然各种形式的培训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也在相互补充和相互结合。我们相信,教师需求的不断提高会催生出更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方式,使之逐渐走向多元和开放。-012班淄博张店张蕾我所经历的几种培训方式:理论培训: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源于我区的综合实践培训。最初是通识意义上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大致上明白了课程的性质、目标、理念。知道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完全同于少先队活动,也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至于怎样实施,还是一头雾水。自修式培训:主要是阅读一些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书、观看一些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光盘。大致是这样做的:看一看、想一想,然后对照自己的课改一改。一部分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部分内容不敢认同。处于小心的摸索状态。校级沙龙式研讨: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学校采取了一种推广方式-沙龙式教研。分组说主题、说实施方案、说进行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在组内展开研究,教师间互相献计献策,以谋求共同发展。区级观摩课研讨式培训:每学期,区教研室都会组织教师到各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观摩研讨活动。听课、互动式研讨、教研室主任点评能提高操作层面的水平。远程研修培训:去年暑假,远程培训走进了我的学习生活,给我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我期盼有综合实践学科的培训。春节前,终于传来喜讯,学科培训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毫不犹豫地参加到这个班中。在这里的收获不像以往,大多是单方面的。这次的收获最大:提升了课程的理论,提升了审视的眼光,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007班郑州金水周红改4培训方式无优劣之分,集中培训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我所在的唐山市路南区教育局,为了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课,采取了集中培训的方式,时间为期一周,通过这一周的熟悉教材、熟悉授课方式、方法, 提高了教好这门课程的信心。我认为区教育局组织的这次集中培训和以后组织的说课活动、各学校老师的集体交流活动对我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非常有效。-028班河北唐山关芳在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有幸参加瓯海区首届综合实践活动骨干班的学习。在傅老师的带领下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个骨干老师,这中间经历过很多次的培训学习,听讲座、听示范课、上课、出外学习考察等。通过听讲座、听示范课使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最初步的了解,也慢慢的把我领进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殿堂,使我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兴趣。上了一堂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指导课使我从理论到实践迈出了第一步,特别是同学们和傅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使我进步很快。出外学习考察既加强了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掌握了本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本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又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特别是那次参加在安徽阜阳召开的首届全国研究性学习交流会,会上有专家讲座,专家上课,至今我还深深地记得北京附属中学的特级教师周庆林老师上的一堂观察方法的指导课,使我受益匪浅。还有学生的成果展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那次的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003班温州瓯海陈靓靖我们学校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是专家培训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我们学校侯校长对于综合实践课非常重视,请区教研室的潘老师对老师进行理论培训,在日常教学中,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教研,充分运用教师的智慧来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培训方法很好,有利于教师的成长。-007班郑州金水马聪艳在参加了由我区教科室组织进行小规模的培训,在培训中使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组织过参与学校和学校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我感觉沙龙的形式很有效,使我从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什么都不懂,到逐渐的了解,熟悉,并试着摸索着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我区组织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展示也对参与教师开展活动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这些培训能够使参与教师更快,也更深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蓬勃开展。-007班郑州金水聂炎接手这一课程之后,除了自己去找一些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材料阅读分析,除了这次远程研修外,我主要经历了两次集中培训(我们学校是轮流派人的),第一次是上学期,区主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员组织了送课下乡活动,三位老师展示了三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课后进行了互动研讨。第二次是这一学期,区主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员做了专题报告,就全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比赛中呈现出的问题做了剖析,并指出了应对措施。-010班济南历城崔华5要注重学员在培训中的亲身参与我认为仅仅是理论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是让老师参与实践,在实践中给予指导是让老师获益最大的。-007班郑州金水马聪艳我们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把自己当成学生,模拟综合实践活动,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经历一次 “ 综合实践活动 ” 的全部过程。从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到分组、分工,到实施和最后的总结、反思。然后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热烈的讨论,网上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种培训方式及有效,又实用。-007班郑州金水孙艳培训中要注意引导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小组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实践活动的具体运作,同时又练习以教师的身份设计、运用指导学生活动和研究策略。培训者不要直接向教师讲授理论和方法,而是按照实践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师亲历体验、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让教师自己去发现、总结出指导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并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交往。-012班淄博张店张蕾沈旎与您聊培训:一、从“培训”走向“研修”“教师培训”是一个常用词汇。随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师培训的关注,它逐步变成一个热点词汇,培训的名称也更多的采用“教师研修”或是“教师研训”。语词的变换,传达出的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多的是在教师学习方面某种思想或是态度上的变化。首先,从“教师培训”到“教师研修”,意味着学习主体的变化。“培训”具有单向度的意味,有强烈的方向感,即存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角色分解。这种角色定位,必然强化培训者的话语权力和思想优势。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受训者,他们的自主的思考被漠视。如果把专家和教师作为两个割裂的角色出现在教师学习的过程中,理论逻辑的美丽与教学现实的混沌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撕裂感,对专家、教师是两损的,表现为在培训中,教师对专家理论的不信任和专家对教师现实课堂教学行为的不理解。其次,从“教师培训”到“教师研修”,体现出教师学习方式上的变化。“培养”“训练”,由于其单向度的意味,在教师学习形式上表现为“专家讲授-教师聆听”。但观念常常是难以被语言准确传达出来的,即使被传达,其现实转化率也会很弱,这也是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怀疑理论效用的原因。如何让理论变得更美丽,更亲切呢?采用参与的方式、归纳的方法,从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出发,顺着专家们理性的目光,探察到课堂教学日常假设中的虚伪,然后进行理性的思考、策略的设计,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在这样一个研究的过程中,从自己的教学体验出发,在研学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在课堂中检验、修正、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同时,“修”字也提示我们,教师的学习过程是缓慢的。在教师的学习方式上,除了必要的集中培训外,更多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学习共同体,表现为共同体内各主体长期互相关注、对话的过程。二、教师培训也有三维目标。1谁忽悠了谁?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无论做什么事,人们最关注的可能只有结果,学生学习如此,教师学习也无法挣脱这样的背景。作为参训教师,太多重复而低效的培训让他们深信这样的学习只是个过场。之所以来参与,可能只是出于惯性,或是迫于学校压力,或冲着不得不要的继续教育学分或证书。而培训者因为对创新必然会承受的压力的畏惧和职业怠惰,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的培训会被一次次荒唐的重复。仔细想,在这个过程中,被亵渎的是“学习”本身。个人的学习经历是具有迁移性的,如果自己的学习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教师就会把自己的学习经历转移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为什么会处在当前状态,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教师的学习体验对学生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2我们要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并列入了学习的三维目标中。如何在学生学习中落实这三维目标?我想,教师的学习状态是需要率先得到改善的。教师培训也应该有三维目标的定位。教师们常常将自己的培训期待表述为学习一些教育学知识以及实际课堂操作的技能,这可以理解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如果目标仅仅是一维的,那么在培训中,为了尽快达成教师学习这方面的目标,我们往往会选择看似高效的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的方法。参照学生学习的三维目标,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学习中其它二个维度目标也很重要,比如,教师学习过程的经历、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的体验。如果失去这两个维度目标的支撑,学习将变成没有过程的目标异化。在这点上,师生学习是同理的。如果我们用三维目标来检视教师培训的过程,作为培训者,就会关注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选择、学习对象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到培训过程中,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平等的对话等。教师培训的目标不仅指向教学策略寻求,更应该成为教师体验完整的学习经历的过程。相信有这样学习经历的教师,在处理学生学习三维目标的方法上也会有所改善。3让学习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当前,教师学习的另一个问题是培训不具有连续性。大多教师培训是短期的割裂的行为,长不过一周,短则三五天,前后培训没有必然的联系,缺少后期的跟进服务。培训者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多最全面的信息传达下去,导致培训年年搞,内容年年重。受训者也期待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解决教学上的问题。于是,在学习方法上似乎除了你讲我听的方式,几乎无从选择。当然,导致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师资培训的需要与培训资源的不匹配,但实质上,如果过于强调在短期内达成效果,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急功近利地培训,目标往往难以达成。如同学生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的学习也是一个连续的递进的过程。有效的教师培训应该是连续、长效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和设计,而且这个设计不是以专家想传达什么思想为核心,它应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设计。如果将教师培训看成是一个连续长期的过程,它就会呈现出专家与教师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多元培训形式的结合,比如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的结合,这一点是外部培训机构比较难把握的,校本研修有这方面的优势。它可以联系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为教师量身订制培训方案,把教师的学习作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它才能通过教育教学迁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