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7659833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60开课对象 中药药理专业 前 言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法则。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介绍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风寒湿燥火)、脏腑、气血津液等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各论介绍26个常见病证及其所属附篇,教学时数共计60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外辅导、集中答疑、电化教学、课间见习等多种方法。此外,亦可根据各个病证的需要适当利用图表示意、补充讲义、病历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本大纲供中药药理专业教学使用。教师授课必须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环绕目的要求,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和要领的同时,应将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可按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病证授课时数,或增加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种的讲授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 总论第一章 导 言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发病学特点。3了解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内容1讲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学的性质、任务和地位。2讲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及其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3讲解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及命名特点。4强调说明中医内科疾病的的发病学特点。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目的要求1了解疾病的辨证原则。2掌握标本缓急治则。3掌握审证求机施治原则。4掌握顺应异法方宜治则的具体应用。5熟悉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未病治则。教学内容1讲解内科疾病主要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病机进行辨证。讲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与要点。2讲解调节整体平衡原则。3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治则的具体应用。4强调甚者独行、间者并行的含义。5讲解内伤病证初、中、末三期不同的治疗原则。6强调顺应异法方宜治疗原则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因人制宜三方面。7讲解因势利导治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去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8讲解先期治未病概念,先期治未病包括“早期诊治”、“既病防变”两大方面,介绍“既病防变”的具体内容。9讲解重视调摄护理的意义,“风寒表证及里实热证”护理上的不同要求。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熟悉“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分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等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2了解六淫致病的季节性,但亦有不限于季节者,六淫既可各自单独为患,亦常常夹杂致病。3熟悉六淫的致病特点及其所致各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治法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气”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若为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则可以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统称“六淫”。2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等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后者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其临床表现虽与外感六淫有相类之处,但不属外感致病范围。3讲解外感六淫致病的四个特点: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有阴阳不同的属性。如风、暑、燥、火属阳,湿与寒属阴。“风为百病之长”,故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等。“风为百病之始”,许多外感时病,在起病时常有头痛、恶寒、发热等风邪伤卫的症状。火为温病、暑病、热病等进一步转化而来,而且寒、暑、燥、湿、风等证候,郁久不散,皆可转化为火证。4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入侵为病,各有其不同的发病特点,如风性善动,上先受病,善行速变;寒性收引;暑热发泄;湿性濡滞,趋下重浊腻滞;燥胜则干;火性炎上等。5强调六淫各种证型的治法和选方。风:(1)风寒,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方用荆防达表汤加减。(2)风热,治以疏散风热、解表宣肺,方用桑菊饮加减。(3)风入经络,治以祛风通络,方用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加减。寒:(1)寒邪袭表,治以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方用麻黄汤加减。(2)中寒,治以温中回阳,方用四逆汤加减。暑:(1)中暑,治以清暑生津,方用人参白虎汤加减。(2)暑热,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3)暑湿,治以解暑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湿:(1)湿困卫表,治以芳香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2)湿滞经络,治以祛湿通络,方用薏苡仁汤加减。(2)湿毒浸淫,治以化湿解毒,方用二妙丸加味。燥:(1)温燥,治以辛凉清润,方用桑杏汤加减。(2)凉燥,治以宣肺达表、化痰润燥,方用杏苏散加减。火:治以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6提示常见六淫病邪的兼夹和转化规律。7提示六淫证治,应与各论互参。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2熟悉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发病机理,掌握其临床特征和相互关系。3掌握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治法、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内生五气的概念,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2讲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气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认识到两者临床表现虽多相似之处,却有本质差异。3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临床特征:内风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肢麻,四肢抽搐或震颤,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内寒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泛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懈怠倦卧,局部冷痛,舌苔白滑,脉沉细等;内湿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胸闷,或见腹胀、肠鸣、泄泻,舌苔浊腻,面色垢秽等;内燥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内火的临床表现,属实者为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且苦,口舌糜烂,咽喉干痛,齿龈肿痛等,属虚者为五心烦热,低热盗汗,颧红,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4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各证型的治法和选方。内风:(1)肝阳化风,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2)热极生风,治以清热凉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3)阴虚风动,治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内寒:(1)阴寒内盛,治以温中祛寒回阳,方用四逆汤加减。(2)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用理中汤、肾气丸加减。内湿:(1)寒湿困脾,治以温中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胃苓汤。(2)湿热蕴中,治以清热化湿,方用甘露消毒丹。(3)脾虚湿困,治以健脾化湿,方用香砂六君汤。内燥:(1)肺胃津伤,治以滋养肺胃、生津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2)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六昧地黄丸加减。内火:(1)心火亢盛,治以清心泻火、泄热解毒,方用泻心汤加减。(2)肝火亢盛,治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3)肺火内灼,治以养阴润燥、清化痰热,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4)肾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5提示内生五气的兼夹和相互关系。6提示内生五气证治,应与各论互参。第四节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一、肺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本系疾病在病因病理上的一般概念,熟悉外感、内伤的病理特点。2掌握病证之间的共性。3了解证与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转化与兼夹。4掌握辨治原则和具体证治。教学内容1讲解肺系生理病理的一般概念。2讲解肺系病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病理性质,外感六淫属实,但风燥、瘵虫可有例外;内伤多为本虚标实。病位,外感在肺卫,但某些疾病可传变涉及它脏;内伤主要在肺,但关系到脾、肾、心、肝。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气的宣降功能失常。3强调本系病证的辨证原则,首辨外感内伤,次辨主证咳嗽、喘、痰、咯血、胸痛等。并列述风寒、风热、风燥、痰热、气火、痰湿、痰饮、阴虚、气虚证等九类证候。提示证与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强调说明治疗原则应分寒热虚实。肺实,宜疏邪祛痰利气;肺虚,宜滋阴补气。常用治法:(1)宣肺散寒法,荆防达表汤、三拗汤加减。(2)疏风清肺法,桑菊饮、银翘散加减。(3)清肺润燥法,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4)清肺化痰法,清金化痰汤、苇茎汤加减。(5)清肺降火法,泻白散加减。(6)燥湿化痰法,二陈平胃汤加减。(7)温肺化饮法,小青龙汤加减;饮停胸胁用逐水法,控涎丹加减。(8)滋养肺阴法,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加减。(9)补益肺气法,补肺汤加减。5提示外感、内伤可以互相影响;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采取整体治疗。二、心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心系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虚实转化错杂情况。2掌握邪犯心包及厥脱等危重变化。3掌握心系病的辨治原则及各类证治,注意各证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1讲解心系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的一般概念。2讲解心系病证的病因,多由体虚、情志、外邪所致。病位在心,与脾、肾、肺互有联系。病理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心不藏神,以精神、神志变化为主;一是不能主血脉,而致气血循行障碍。3强调说明心系病证的辨证,首辨虚实,次辨主症。虚证为气血阴阳亏虚,实证有痰(饮)、火(热)、瘀的不同。主症应辨心悸、真心痛、昏迷、虚脱、气喘、水肿、失眠等。列举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心火上炎、痰蒙心窍、痰瘀痹阻、水饮凌心、热入心包等证型的特点,提示虚实各证之间的转化与兼夹。4讲解心系病证的治疗原则应分虚实,虚者分别采用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实证治以清火、化痰、祛饮、行瘀、开窍等法。虚实夹杂,标本同病者予以兼顾。并根据心神不安的特点酌加镇心安神之品。5强调心系病证的常用治法:(1)益气养心法,养心汤加减。(2)温补心阳法,参附汤、四逆汤加减。(3)养血宁心法,黑归脾汤加减。(4)滋养心阴法,补心丹加减。(5)活血通脉法,血府逐瘀汤加减。(6)清心泻火法,硃砂安神丸、导赤散加减。(7)豁痰开窍法,温胆汤、苏合香丸加减。(8)通阳泄浊法,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9)化饮宁心法,苓桂术甘汤加味。(10)清心开窍法,牛黄清心丸、清营汤加减。(11)镇心安神法,桂甘龙牡汤、磁硃丸加减。三、脾胃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本系统病因病理的一般概念,明确脾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病理因素是湿,脏腑病机与肝肾有关。2掌握脾胃系病证的辨治原则,区别虚实标本的主次,熟悉脾、胃、肠的病理特点。3熟悉脾胃病常用证治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脾胃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脾与胃的相互关系2讲解脾胃系病证的病因有外感、饮食、情志、病后劳倦等,而以饮食为主。病理因素是湿,病理表现为脾胃运纳升降功能失常。病位在脾、胃、肠,涉及肝、肾。3强调脾胃疾病的辨证以虚实为纲,区别食、湿、气、血的病理因素,列述脾、胃、肠病证的不同主症脘腹痛、呕吐、泻利、便秘、肿胀等,提示与其它脏腑病证的相关性。4强调脾胃疾病虚寒证、气虚证、阴虚证、气滞证、湿困脾胃证、湿热中阻证、胃热证、食滞证等证的证候特点,强调脾胃病证的治疗原则,当分别虚实主次,采用健脾或祛湿法,并指出脾宜健运,胃宜濡润的治疗要点。分别介绍(1)补气运脾法,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加减。(2)益气升阳法,补中益气汤加减。(3)温运脾阳法,附子理中汤、理苓汤加减。(4)燥湿运脾法,平胃散、胃苓汤加减。(5)清化湿热法,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加减。(6)和胃降逆法,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加减。(7)温胃散寒法,良附丸、温胃饮加减。(8)清中泄热法,清胃散加减。(9)消食化滞法,保和丸、木香槟榔丸加减。(10)泻下通腑法,三承气汤加减。(11)温胃建中法,黄芪建中汤加减。(12)甘润养胃法,沙参麦冬汤加减。四、肝胆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肝胆系统的病理变化,注意肝病涉及它脏之变。2熟悉肝胆病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掌握肝胆病证辨证施治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1讲解肝胆的生理特点和病理表现。2讲解肝胆病证的病因多由情志所伤,并与素质、饮食、感受外邪有关,病理表现有气郁、化火、动风、耗血伤阴之变,并易累及脾、肺、心、肾等脏。3强调辨证以虚实为纲,分别阴阳气血,并介绍肝病主证如头痛、眩晕、痉厥、胁痛、黄疸、癥积等的辨证以及肝气郁结、肝火旺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不足、肝血不足、肝络瘀滞、肝胆湿热、寒滞肝脉等证的证候特点。提示各证的转化与联系。4强调治疗原则,肝实治以疏泄平降,肝虚治以滋柔补养,并从肝气、肝火、肝阳、肝风等病理变化,联系有关病证讲述治疗大法。(1)疏肝理气法,柴胡疏肝饮加减。(2)清肝泻火法,丹栀消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3)平肝潜阳法,天麻钩藤饮加减。(4)息风潜阳法,羚角钩藤汤加减。(5)养血柔肝法,补肝汤、归芍地黄汤加减。(6)活血和络法,血府逐瘀汤加减。(7)温养肝肾法,右归丸、无比山药丸加减。(8)息风化痰法,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9)清肝化湿法,茵陈蒿汤、蒿芩清胆汤加减。(10)温胆宁神法,温胆汤、安神定志丸加减。(11)解郁化痰法,半夏厚朴汤加减。(12)温经暖肝法,暖肝煎、济生橘核丸加减。五、肾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肾系病证的病理特点以虚证为多。2熟悉肾与其它脏腑的关系,“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病理变化,但亦可出现因虚致实的本虚标实证。3掌握肾系病的辨治原则和各类证治,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兼夹情况。教学内容1讲解肾系生理、病理的一般概念。2讲解病因多属内伤,以虚为多,病理表现有二个方面,一为肾虚封藏失职,一为主水和气化功能失常,病理性质有肾阳(气)虚和肾阴(精)虚的不同,病久相互影响,表现为阴阳两虚。同时,往往因虚致实,阳虚多兼水泛,阴虚多兼火旺。3强调肾系病证的辨证以阴阳为纲,多见虚证。并列述水肿、淋浊、尿血、小便异常、腰脊酸痛、痿软、耳鸣耳聋、气喘、遗精、阳痿等主症的辨证。强调肾阳虚弱,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湿热下注,阴阳两虚等常见证型的证候特点。提示各证的转化与联系。4强调治疗原则以补肾为主,分别应用滋阴、温阳之法。本虚标实者兼予利水、降火、清泄等法,根据主次酌情兼顾。治疗大法:(1)温补肾阳法,右归丸加减。(2)补肾固摄法,桑螵蛸散加减。(3)补肾纳气法,人参胡桃汤、参蛤散加减。(4)温肾利水法,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5)滋补肾阴法,左归丸加减。(6)滋阴降火法,大补阴丸、知柏八味丸加减。(7)清利湿热法,八正散加减。(8)滋阴温阳法,金匮肾气丸加减。第五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气血津液病证的基本概念、发病机理及各自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熟悉气血津液病证的发病特点及其辨证要点。3.掌握气血津液不同病证的辨证施治大法及其选方用药规律。教学内容1.讲解气血津液病证的基本概念、发病机理及各自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与气血不调有关。属气病者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属血病者有血虚、血热、血寒、血瘀、血溢。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等,为气血俱病。2.讲解津液病证的基本概念、发病机理及各自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津液病证即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等代谢环节失常所引起的病证。津液的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亏损不足和输泄障碍两大方面。津液不足属于燥证范畴,体内水津不归正化、停滞贮留则形成痰饮。并说明痰与饮的异同。3.强调气血津液病证的发病特点及其辨证要点。辨证应从虚实着眼,如气病实证有气滞、气逆;虚证有气虚、气陷。血病实证有血热、血寒、血瘀、血溢;虚证有血虚。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其临床表现颇为复杂,约而言之有痰涎、痰核、痰征之不同。除分辨虚实外,还应辨其发病脏腑。只有把辨证落实到具体的脏腑,才能使治疗丝丝入扣。4.强调气血津液不同病证的辨证施治大法及其选方用药规律。 气:(1)气虚,治以益气补中,方用四君子汤加味。(2)气陷,治以益气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3)气滞,治以行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4)气逆,治以降气镇逆,根据气逆在肺、在胃、在肝之不同,分别选用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加减。 血:(1)血虚,治以补血养血,方用四物汤加味。(2)血热,治以清热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3)血寒,治以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4)血瘀,治以活血化瘀,方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5)血溢,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血热妄行者,宜凉血止血,方用三黄泻心汤加味;气不摄血者,宜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者,需滋阴降火宁血,方用茜根散加味。 痰:(1)痰阻于肺,治以利肺化痰,方用止嗽散加减。(2)痰蒙心窍,治以开窍化痰,导痰汤合苏合香丸加减。(3)痰蕴脾胃,治以健脾化痰,药用六君子汤加味。(4)痰郁于肝,治以解郁化痰,方用四七汤、加减泻白散加减。(5)痰动于肾,治以补肾化痰,阳虚方用济生肾气丸,阴虚方用金水六君煎。(6)痰留胸胁,治以通阳泄浊,豁痰降逆,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7)痰阻骨节、经络,治以化痰通络,方用指迷茯苓丸加减。(8)痰气互结,治以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方用四海舒郁丸、海藻玉壶汤加减。5.提示气血津液同病的常见病证及其转化规律。6. 提示气血津液证治,应与各论互参。各论第一章 肺系病证第一节 感 冒目的要求1了解感冒属外感疾病,明确临床主要特征。2掌握感冒的病因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3. 掌握风寒、风热、暑湿三个常见证型的证治方药。4. 熟悉治疗虚体感冒的变法。教学内容1. 讲解感冒的特征,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楚为主症,并明确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2.讲解感冒病因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多属暑湿致病,病理重点为卫表不和。3.讲解感冒的诊断要点,与某些温病早期的区别。4强调本病辨证属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达邪。5.强调感冒常见三证的症状特点,风寒证用辛温解表法,荆防达表汤加减。风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银翘散加减。暑湿证用清暑祛湿解表法,新加香薷饮加减。6提示虚体感冒当扶正达邪,区别气虚、阴虚等不同表现,治以益气解表或滋阴解表。7讲解感冒的治疗禁忌,以及并发症和夹杂症的处理要点。第二节 咳 嗽目的要求1了解咳嗽的一般概念。2. 掌握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他脏。3了解咳嗽的诊查要点。4掌握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脏腑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5熟悉常见各类咳嗽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 解咳嗽的概念,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2强调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燥热的不同,内伤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它脏器有关。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3讲解咳嗽的诊断要点,提示相关辨病知识。4. 强调咳嗽的辨治原则,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5强调咳嗽各证型的辨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宣肺法,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证,用疏风清热肃肺法,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法,桑杏汤加减;若属凉燥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用平肝清肺降火法,用加减泻白散。痰湿蕴肺证,用健脾燥湿化痰法,二陈平胃汤、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用清热化痰肃肺法,清金化痰汤加减。肺阴亏耗证,用滋阴润肺法,沙参麦冬汤加减。6提示咳嗽治脾、治肝、治肾的整体疗法,以及外感忌用敛涩,内伤忌用宣散等治疗要点。第三节 哮 病目的要求1了解哮病的概念和特征。2熟悉哮病的发生是痰伏于肺,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而诱发。3掌握哮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肺失宣降。4熟悉病理性质有虚实之不同,而实多虚少,邪实正虚。5掌握发时当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的治疗原则。6掌握发作时区别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平时着眼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的具体辨证及治法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哮病的概念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2讲解古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3强调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遇诱因触发,以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升,气道狭窄而致喘息哮鸣有声。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肝、心。4讲解哮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喘证,支饮相鉴别,提示辨病诊查知识。5强调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以邪实为主,一般多见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等五类,而未发时主要为肺脾气虚、肺肾两虚。但久病每多虚实错杂,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以辨别其主次。6强调哮病发时当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的治疗原则。邪实为主者,治当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用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热痰当清肺泄热、化痰平喘,用定喘汤,越婢加半夏加减;寒包热当解表清里,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当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用三子养亲汤加味;虚哮当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平喘固本汤加减。平时以正虚为主者应扶正治本,肺脾气虚者,健脾益气,以六君子汤加味进治,肺肾两虚者,当肺肾双补,以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7讲解喘脱危证的处理。8提示哮病寒热、虚实相兼转化和风痰为病的治疗,以及有关哮病夹瘀血的认识。第四节 喘 证目的要求1了解喘证的概念和临床特征。2掌握喘证的主要成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不调,久病劳欲所致。病理机制,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3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证治。4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喘脱的治疗。 教学内容1讲解喘证的特征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介绍历代医家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2强调喘证病因为外感风寒和风热,内伤可因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及劳欲、久病所致。3强调病位主要在肺和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为痰邪壅肺,宣降不利;虚喘属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反复发作可致喘脱。4讲解喘证要注意与短气相鉴别,喘证主在呼吸困难,短气主在呼吸浅促。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知识。5强调喘证的辨证要点当分清虚实。实喘者又当辨别外感内伤,虚喘则应辨清病变脏器。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利肺,虚证当培补摄纳。6强调喘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实喘:风寒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加减。痰热证,清泄痰热,桑白皮汤加减。寒包热证,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加味。痰浊证,化痰降气,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气郁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虚喘:肺虚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补肺汤加减。肾虚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7讲解喘证大发作导致喘脱的应急处理。8提示喘证寒热互见、虚实夹杂,虚喘尤重治肾的治疗要点。第二章 心系病证第一节 心 悸目的要求1了解心悸的一般概念和特征。2了解心悸的病因,掌握心悸的病机主要是阴、阳、气、血亏损,心失所养,或痰、饮、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3掌握心悸的诊断要点:心悸与怔忡、奔豚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4熟悉心悸辨证应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治疗当区分痰、饮、火、瘀的偏盛及阴虚、阳虚、血虚、气虚之不同。5掌握心虚胆怯、心血不足、虚火扰心、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阻心络、痰火内扰等证的辨证论治。6熟悉心悸的轻重危急证候的辨别及治疗。教学内容1讲解心悸的概念是指心中悸动,不能自控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2强调说明心悸的病位在心,病因为体弱病后、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3强调心悸病理变化,为心气扰乱,心主不安。虚证为阴阳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实证因痰、饮、火、瘀扰乱心气所致。4讲解心悸的诊断要点,注意心悸与怔忡、奔豚的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及轻、重、危、急证的转归。5讲解心悸辨证应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治疗原则为:虚证宜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宜化瘀、行水、活血、清火。虚实兼夹者,分清主次缓急,相应兼顾。6强调说明心悸心虚胆怯,心血不足,虚火扰心,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阻心脉,痰火内扰等证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7强调说明心悸各证的治疗:(1)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合安神定志丸加减。(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神神,归脾丸加减。(3)虚火扰心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4)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理中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5)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脉,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7)痰火内扰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8讲解预防调护知识。9提示脉率快速型心悸、脉率过缓型心悸及脉率不整型心悸的处理原则。第二节 胸 痹目的要求1了解胸痹的一般概念和特征。2掌握胸痹的病因多为寒邪内侵,饮食无度,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3掌握胸痹的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肾亏虚。4掌握胸痹的诊断要点,胸痹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等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5熟悉胸痹辨证宜分辨标本虚实,治疗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兼顾同治。6掌握胸痹心血瘀阻、痰踞心胸、阴寒凝滞、心气不足、心肾阴虚、心阳虚衰等证的辨证论治。7熟悉胸痹的轻重、顺逆证候的辨别及治疗。教学内容1讲解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胸痹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2讲解胸痹病因多由寒邪内侵、饮食无度、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3强调胸痹的病位在心,与脾、肝、肾相关,病机总属胸阳不振,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阴伤、阳衰。标实为瘀血、阴寒、气滞、痰浊。4讲解胸痹的诊断要点,注意胸痹与悬胃脘痛、真心痛等的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5胸痹的辨证应分辨标本虚实。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或兼顾同治。6强调说明胸痹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等证候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关系。7强调说明胸痹各证的治疗:(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2)气滞心胸证,疏调气机,和血舒脉,柴胡疏肝散加减。(3)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化结,括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减。(4)阴寒凝滞证,辛温散寒,振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加减。(5)心气不足证,益气通脉,振奋心阳,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6)心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养心和血,灸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7)心阳虚衰证,益气温电子表,固阴通脉,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8提示预调护知识。9介绍活血化瘀药、芳香温通药在胸痹中的运用,真心痛的诊查、救治等问题。第三节 不 寐目的要求1了解不寐的一般概念及特征。2掌握不寐的发生是心神不宁,因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而诱发。3掌握不寐病理变化为心不藏神、神不安宅。4掌握不寐的诊断要点,不寐虚证、实证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5熟悉不寐的临床特征及分清虚实主次,治疗上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6掌握肝火扰心、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证的辨证论治。7熟悉多寐、健忘的临床特征,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讲解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不寐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2强调说明不寐的病因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虚过度及体虚等因素诱发影响心神不安而导致不寐。3强调说明不寐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病机为痰火扰乱心神或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致使阴阳失交,神不安宅。4讲解不寐的诊断要点,注意不寐虚证、实证的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5讲解不寐的辨证当审其虚实。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6强调说明肝火扰心,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证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7强调说明各证的治疗:(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合酸枣仁汤加减。(2)痰热内扰证,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4)心肾不交证,滋阴清热,交通心肾,天王补心丹合交泰丸加减。(5)心阳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8提示预防调护知识,及不寐的用药注意事项。9讲解健忘、多寐的诊查及辨证论治。第三章 脾胃病证第一节 胃 痛目的要求1.掌握胃痛概念及临床特征。2.了解胃痛历代主要沿革及讨论范围。3.熟悉胃痛病因主要是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血瘀;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机有演变多异,变证较多的特点。4.掌握胃痛诊断依据以及与真心痛、胁痛、腹痛、肠痈等的鉴别。5.掌握胃痛辨证治疗原则和常见的各种证型的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6.了解胃痛临证要点。7.了解胃痛其他疗法和预防调护知识。教学内容1.讲解胃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病证。叙述古代文献时本病证加深认识,提示与相关西医疾病的关系。2.详细讲解胃痛的病因多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不通则痛。重点强调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其病机演化规律:胃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血瘀。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病机可以演变,产生呕血等变证。3.详细讲解胃痛的诊断论据;重点强调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并讲解胃痛与胁痛、腹痛、肠痈等鉴别;提示相关检查。4.详细讲解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湿热、瘀血停胃、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的证候候与证机特点。5.强调说明胃痛各证治疗:(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法,良附丸加味。(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中止痛法,保和丸加减。(3)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中止痛法,柴胡疏肝散加减。(4)脾胃湿热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法,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6)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法,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法,黄芪健中汤加减。6.提示胃痛临证要点、预防及护理、预后及转归。第三节 呕 吐目的要求1.掌握呕吐的概念及临床特征。2.了解呕吐历代主要历史沿革与讨论范围。3.掌握呕吐的主要病因是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病机主要是各种病因引起胃气上逆。病位在胃。4.熟悉呕吐的诊断依据,熟悉与反胃、呃逆的鉴别,了解相关检查。5.了解呕吐的演变规律是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由实转虚;或脾胃素虚,或为饮食所伤,或成痰生饮,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6.熟悉呕吐辨证应分虚实,治疗方面则根据虚实决定不同原则。7.掌握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8.熟悉呕吐临证备要内容。9、了解呕吐的护理及日常生活中饮食及情志调摄的问题。教学内容l强调说明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一种病证。其临床特征是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西医疾病的关系。3强调说明引起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其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两个原因尤为重要,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病位在胃,与脾、肝诸脏有关。4强调说明呕吐的诊断依据;介绍呕吐与反胃、呃逆的鉴别,三者的共同点在于均有胃气上逆的病机,但在主症、病位上有所不同;提示相关检查。5讲解呕吐的演变规律是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由实转虚;或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或成痰生饮,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6介绍呕吐的辨证应分虚实,可从病因、病程、起病缓急来鉴别,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应分虚实辨证论治,实者重在驱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辅以和胃降逆之品,以求邪去胃安呕止之效。虚者重在扶正,分别施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辅以降逆止呕之药,以求正复胃和呕止之功。7重点讲解呕吐各证的症候特点并详细讲解其治疗:(1)寒邪犯胃证:散寒解表,芳香化浊法,藿香正气散加减。(2)饮食停滞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法,保和丸加减。(3)痰饮内阻证: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法,小半夏汤合二陈汤加减。(4)肝气犯胃证: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5)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法,理中丸加减。(6)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法,麦门冬汤加减。8讲解呕吐的护理及日常生活中饮食及情志调摄的问题。第六节 腹 痛目的要求1.明确腹痛概念及临床特征。2.了解腹痛历代主要沿革及与现代医学某些疾病的关系。3.熟悉腹痛病因有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等,掌握病机特点、病位、病理性质、病理演变规律。4.掌握腹痛诊断依据;掌握腹痛与胃痛、外科腹痛、妇科腹痛、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的鉴别及相关检查。5.掌握腹痛辨治要点、治疗原则,常见证型的证型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6.熟悉腹痛临证要点。7.了解腹痛预防调护知识。教学内容1.讲解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的病证。2.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3.讲解腹痛的病因多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等;其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腹,但与肝、脾、肾、大小肠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经脉等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痛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若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4.强调说明腹痛的诊断依据,详细讲解腹痛与胃痛、外科腹痛、妇科腹痛、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证型特点的鉴别;提示相关检查。5.强调说明腹痛辨证及治疗要点;腹痛的辨治原则为“通则不痛”。6.强调说明腹痛各证型的证型特点及治法方药:(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法,良附丸和正气天香散加减;(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法,大承气汤加减;(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止痛法,轻证用保和丸,重证用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止痛法,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法,少腹逐瘀汤;(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止痛法,小建中汤加减。7.强调腹痛的临证要点。8.讲解腹痛其他疗法和预防调护知识。 第七 节 泄 泻目的要求1.明确泄泻的概念及临床特征。2.了解泄泻历代主要沿革及与现代医学某些疾病的关系。3.熟悉泄泻的主要病因、病位、病机、病理因素特点。4.掌握泄泻的诊断依据,熟悉泄泻与痢疾、霍乱等的鉴别及相关检查。5.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掌握泄泻各证的证型特点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6.熟悉泄泻的临证要点。7.了解泄泻饮食宜忌、预防调护知识。教学内容1.讲解泄泻的定义、泄与泻的特点。说明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及泄泻别称,提示与现代医学某些疾病的关系。2.详细讲解泄泻主要病因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其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其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可挟寒、挟热、挟滞。3.强调泄泻的诊断依据;详细讲解痢疾、霍乱鉴别;提示相关检查。4.强调泄泻寒、热、虚、实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5.详细强调讲解泄泻各证型的证型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1)寒湿困脾证,散寒化湿法,藿香正气散加减。(2)湿热伤脾证,清热利湿法,葛根芩连汤加减。(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法,保和丸加减。(4)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法,痛泻要方加减。(5)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法,参苓白术散加减。(6)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法,四神丸加减。6.讲解泄泻的临证要点。 7.讲解泄泻的转归、治疗饮食宜忌及调摄。第八节 痢 疾目的要求1.明确痢疾概念及临床特征。2.了解痢疾历代主要沿革及讨论范围。3.熟悉痢疾病因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掌握病机特点、病位、病理性质、病理演变规律。4.掌握痢疾的诊断依据、与泄泻的鉴别诊断及相关检查。5.掌握痢疾辨治原则和常见证型的证型特点治法方药。6.了解痢疾临证要点。7.了解痢疾预防调护知识。教学内容1.讲解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多发于夏秋季节的病证。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3.讲解痢疾的病因是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而形成。强调说明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两方面,病机主要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病理性质可虚可实,可寒可热。病理演变初痢多见实证,久痢多见虚证。如反复发作之休息痢,则多见本虚标实证。4.强调说明痢疾的诊断依据;讲解与泄泻的鉴别诊断;提示相关检查。5.强调说明痢疾的辨治原则为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6.强调说明痢疾各证的证型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1)湿热痢,清热导滞,调气行血法,芍药汤加减;(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法,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法,不换金正气散加减;(4)阴虚痢,坚阴泄热,扶正止痢法,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法,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法,连理汤加减。7.强调痢疾临证要点。8.介绍痢疾预防调护知识。第四章 肝胆病证第一节 胁 痛目的要求 1熟悉胁痛病在肝胆,病理特点为肝气郁滞,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熟悉气郁可以化火、伤阴,或气滞而致血瘀的病理演变关系。2掌握胁痛的辩证以区别气血为要点,治疗以“通则不痛”的理论为依据,实证运用理气、活血、清热、化湿等法,虚证当补中寓通,以滋阴柔肝为主。3掌握肝气郁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与肝阴不足四个常见证型的治法方药,明确以肝郁气滞所致胁痛最为常见。4了解胆道病证的一般辨病用药知识。教学内容1说明胁痛主症是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提示与相关疾病的联系。2讲解胁痛的病因为情志不畅、外感湿热、饮食不调、久病体虚或劳欲过度。强调指出病位在肝胆,病理特点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病理变化有“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而以实为多。3强调本病的辩证要点,当分清气血虚实。初病在气,久病入络。初病属实,久病多虚。列述肝气郁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阴不足四个常见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4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治疗原则,强调说明胁痛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1)肝气郁结证,疏肝理气法,用柴胡疏肝饮加减。(2)肝胆湿热证,清热化湿法,用龙胆泻肝汤加减。(3)瘀血停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用旋复花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4)肝阴不足证,滋阴柔肝法,用一贯煎加减。第二节 黄 疸目的要求1掌握黄疸的病证概念,了解黄疸病的分类方法。2掌握黄疸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湿邪阻滞脾胃肝胆,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熟悉急黄是阳黄的一种危重证型,阳黄与阴黄两者之间相互转化关系,以及黄疸与萎黄的鉴别。了解黄疸的预后。3熟悉黄疸辩证应以阴阳为纲,治疗大法为化湿邪,利小便。4掌握黄疸各证型的辨证和治疗。5了解黄疸的饮食调护及辨病诊断知识。教学内容1讲解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提示黄疸的主要分类和讨论范围。2讲解黄疸的病因多由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它病之后引起。强调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热、寒、郁(气郁)、瘀、毒(疫毒)六种,但关键是湿邪为患。病机主要为湿邪困遏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强调指出急黄是阳黄的一种危重证型,阳黄与阴黄两者之间可以演变转化。3强调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讲解阳黄、阴黄的辨证要点,黄疸与萎黄的区别,提示与黄疸相关疾病的诊断知识。4强调说明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胆腑郁热、疫毒炽盛;阴黄寒湿阻遏、脾虚湿留等证型的症状特点。5着重强调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分证治疗:(1)阳黄:热重于湿证,清热利湿,佐以通腑法,用茵陈蒿汤加减。湿重于热证,除湿泻热法,用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加减。胆腑郁热证,疏肝利胆、清利湿热法,用大柴胡汤加减。疫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法,用千金犀角散加减,并服安宫牛黄丸。(2)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法,茵陈术附汤加味。脾虚湿留证,健脾养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