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

上传人:dao****ing 文档编号:65557222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周亚非 ,程路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81)【摘 要】 极少主义是国外重要的设计流派之一 ,其主题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 ,即要 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 ,以简洁的形式客观性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从极少主义的产生 ,极少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体系 ,极少主义建筑的创作原则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极少主义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我国建 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极少主义 ; 审美心理 ; 理性主义 ; 现代建筑运动 ; 简约【中图分类号】TU - 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 8983 (2003) SO - 0081 - 0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在建筑设计领域 , 出现了一股 明显的极少主义思潮 , 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极少 主义建筑师 , 如赫左格和德梅隆 、库哈斯 、爱德华多索托德穆拉 、彼得祖姆托 、阿尔伯特坎波德埃萨 。还有许 多建筑师的创作受到极少主义思想的影响 , 如安藤忠雄 、 妹岛和世 、阿尔瓦罗西扎 、包赞巴克等等 。他们的设计不 仅激发了本地的建筑实践 , 而且影响了世界其它地区的创 作 。要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 , 必需从现代建筑运动说起 。1向 “简约”回归极少主义思想同现代建筑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极少主义的许多观念和思想都来源于现代建筑运动 , 它们 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 极少主义 思想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传承和延续 。产生于 20 世纪初的现 代建筑运动 , 在 60 年代 “国际主义”时期达到高湖 , 随后 开始衰落 , 70 年代以后 , 人们对现代建筑运动开始进行反 思 , 其单调 、刻板的 “国际化”形式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 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倾向于逐渐 减弱 , 而对于当时的所谓 “前卫建筑”如后现代建筑及解 构主义建筑的热烈讨论 , 正令人震惊地处于登峰造极之时 。 另一方面 ,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 , 整个世界似乎越来越 混乱无序 , 直接导致了人们的迷惘和恐惧感 ; 与此同时 , 人们对城市的观念也在变化着 。在欧洲大陆 , 柏林墙倒塌 , 德国迁都柏林 , 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竞赛 , 吸引了 众多投标者 , 其中不乏大腕级人物 , 成为举世瞩目的事情 , 例如菠茨坦广场 、亚历山大广场 、弗利得里希城区重建等 项目 。这些项目在千年变换之际为关于城市建筑的讨论提 供了很好的舞台 : 如何保护柏林城市的地方认同感 , 如何 加强这一认同感的延续性 。在这一背景下 , 著名建筑师 、历史学家多里奥马尼亚 戈兰 普尼亚尼 ( Vittorio Magnago Lampugnani) , 发表了 “新简约主义”一文 , 措辞严厉地评论了当代的建筑实践 , 并为那些坚固 、耐久 、简洁的建筑做了强有力的辩护 。他 不赞成不自然的创新 , 并认为简洁的建筑根植于手工艺及诸如完善 、协调 、坚实等传统的建造原则 , 虽看似平庸实 则充满智慧 。这篇文章回击了那些认为朴素的建筑将会导 致单调乏味 、缺乏表现力 、落伍过时的论调 。兰普尼亚尼 还提倡向维持鲁威时代 “坚固耐久 、便利实用 、美丽悦目” 的建筑观回归 。这一原则延续了一千多年 , 在文艺复兴时 期再一次得到意大利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印证 , 并逐渐成立 文艺复兴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核心 。关于 “极少主义”一词 , 其实存在诸多争议 。也许它 包含着 “极简主义”或 “简约性” ( Simplicity) 的概念 。然 而 , 不论具体的称呼如何 , 这种趋势的主题是以尽可能少 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 , 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 元素 , 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极少主 义是一种持久的强有力的趋势 , 和整个社会政治文化与信 仰的节奏合拍 , 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技术手段和不同形式反 复出现 。极少主义可以理解为装饰或表现主义的反命题 。 正如新古典主义的出现是针对洛可可风格的回应 , 今天林 林总总的极少主义思潮可以看作是 “矛盾性与复杂性”的 对立面 , 也是对今日注定要过时的后现代与各种解构思潮 的激进的反击 。在我们习惯了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 、后现 代主义的隐喻和解构主义的分裂特征之后 , 竟惊奇地发现 极少主义那种 “既不流通也不有机 、既无装饰也无符号 、 既不变形也不扭曲 , 四四方方围合起来的空间会有如此震 撼人心的力量”。 1 但与前几类不同的是 , 极少主义既不是 一种风格样式也不是一种美学体系 , 而是一种和生活方式 相关联的思想趋势 。今天的极少主义常被认为是 60 年代美 国极少主义艺术 ( Minimal Art) 的衍生物 , 但它又和工业 化的功能主义相联系 。密斯的 “少就是多”总结了它的精 义 , 也是大多数极少主义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 收稿日期 2003 - 04 - 20 作者简介 周亚非 (1975) , 福建长河人 , 建筑学硕 士 , 建筑师 ,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 路远遥 (1976) , 女 , 四川成都人 , 建筑学学士 , 建筑师 ,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柯布希耶认为人越有修养 , 对装饰的追求就越少 , 而 卢斯则提出了他更加激进的观点 “装饰就是罪恶”。本 世纪初这种倡导建筑应尽可能剥离不必要装饰的观念 , 不 仅仅是一种美学趣味 , 而是和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相联系 的 。很显然 , 密斯的观念 “少就是多”得益于卢斯的救世 主般的信念 “文化的发展和从功利主义的事物上除去 装饰是同义语 , 装饰的取消 , 是和训练小孩大小便一样必 需的社会训导”。 2 与卢斯同时生活在维也纳的哲学家维特 根斯坦为他的妹妹设计了一座没有装饰的卢斯风格的住宅 , 是关于精密细致和严格功能的实验 , 反映了维特根斯坦的 哲学思想 : 功能主义 、优雅和完善主义 。同时 , 维物根斯 坦的文章增加了这种设计思想的理论深度 , 成为今天极少 主义者灵感的源泉 。今天的极少主义建筑 , 常被当作 20 世纪初现代主义运 动目标与形式的复兴 。对于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的关注 、 建筑的线性和逻辑性 、对传统建筑形式和观念的突破 、建 筑中洁白墙体上光与影的变奏 , 这些都赋予两代建筑师的 作品以共同的特征 。但勿庸讳言 , 今天的极少主义建筑 , 绝不仅是现代主义思想的简单再现 , 而是注入了新的思想 内容 。60 年代极少主义艺术的熏陶以及对地方感 、建筑本 质美的探寻 , 都注定让今天的极少主义建筑不再是现代主 义那种大一统的僵死的功能主义 , 而是一种融入现代美学 和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作用 , 尊重地方手工艺传统的新极 少主义 。2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实践极少主义建筑中较早引起建筑理论界关注的是自 80 年 代末以来伦敦和纽约建筑师们一系列简约风格的时装展示 空间的设计 。现代时装界素来不乏简洁明朗的设计风格 。 一些知名品牌的时装如克雷恩 ( Calvin O1 Klein) 、阿玛尼 (Amani) 等以单纯的色调 ( 如黑 、白 、灰) 、冷色照明 、 宽敞的展示空间 、寥寥无几的展品和极少主义的家具确立 了自己的美学特征 。这一时期以极少主义的时装设计著称 的建筑师包括约翰鲍森 (John Pawson) 、大卫切波菲尔 德 ( David Chipperfield ) 、斯 坦 顿 威 廉 姆 斯 ( Staton Williams) 和克劳迪奥希尔文斯汀 ( Claudio Silvestin) 等 , 其中以完成多项合作设计的鲍森和希尔文斯汀最具代表性 。鲍森 80 年代的作品主要是为富有的艺术品商设计的住 宅或公寓 , 以没有装饰的平面和体量 、空旷的空间及材质 和光的戏剧性效果为特征 。希尔文斯汀则以设计商业性的 艺术品画廊著称 。这一时期许多画廊的陈设趋向于一种中 性的空间 , 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展示展品本身 。两人的设计 体验有某种共同的特点 : 艺术品商希望自己的住宅可以和 画廊一样 , 以最好的氛围展示艺术品 。这些特征同样适用 于名牌时装店 , 对于纽约和伦敦的时装店而言 , 越宽敞的 店面展示越少的商品 , 意味着商品的价格越昂贵 , 品质也 就越高 。业主希望他们的商品象画廊里的艺术品一样被展 示 , 与以往提供给顾客丰富的商品信息不同 , 他们希望顾 客走进宽敞的店堂 , 自己直接欣赏服装本身 , 而避免一切 分散注意力的细节和诱导 。1995 年鲍森设计的纽约麦迪逊大街 CK 分店正式开业 。 在这里 , 克雷希思希望这不只是一间普通的时装店 , 而是 展示他全部高品位设计的场所 。这间时装店占据了一座历 史建筑的底层至四层 , 极为简洁的大片无框玻璃使整间店 面像一个巨大的时装展示窗 。光洁的大理石铺地 、白色墙 面 , 有节制的展品布置 , 使顾客在一种平静 、和谐的氛围 中感到自己是整座商店的主人 。为避免分散注意力的灯具 、 标准吊顶和空调装置成为视觉干扰 , 所有这些元素都被仔 细地隐藏起来 。没有任何预设的路线或阻挡 , 顾客可以在 这间豪华气派的店堂内自由移动 。而由彼得马里诺 ( Pe2 ter Marino) 设计的纽约阿玛尼时装店 , 从建筑到室内设计 都表达这样的概念 : 在今日的商品社会中 , 时尚与建筑都 是临时易变的 。整幢建筑以一个简洁的白色盒体的形象从 整个麦迪逊大街深色的建筑背景中脱颖而出 。和周围嘈杂 的环境不同 , 建筑空间显得平静 、安详 , 是时装展示理想 的抽象容器 。顾客从拥挤 、嘈杂的大街上进入宽敞舒适的 空间 , 甚至可以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值得注意的是 : 英国的极少主义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了日本建筑的影响 。安藤忠雄对日本空间传统的现代诠 释虽然有别于立足于欧洲建筑传统的建筑实践 , 却在欧洲 建筑界刮起了一阵旋风 。或许英国和日本都是海上的狭小 岛屿 , 英国建筑界最早接纳了来自东方的建筑传统 。从某 种意义上说 , 极少主义可以视作对今日拥挤嘈杂的城市和 让人无法喘息的快节奏生活的保护性反应 , 建筑除了提供 生理上的遮蔽与保护 , 更重要的是还给人类以平静和抚慰 , 并提供沉思默想的空间 。坐在榻榻米上的低视点 、观看纸 或绢的灯笼 、室内清晰的材质肌理和节省空间的滑动门 , 这一切都为日本建筑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空间感 , 成为一种 基于东方哲学朴素的思辩气质的建筑传统 。许多英国极少 主义的建筑师有数年在日本的生活经历 , 包括鲍森和希尔 文斯汀 , 他们还在英国 AA 学院接触了安藤和他的作品 。另一方面 , 英国建筑师也不断接受来自欧洲大陆瑞士 、 西班牙 、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建筑师的影响 。欧洲大陆的现 代建筑传统是如此强烈 , 以至于建筑界后现代 、解构你方 唱罢我登场的热闹红火在这里显得较为沉寂 。当建筑理论 界开始频繁地讨论今日极少主义建筑爱德华多索托德穆 拉 ( Eduardo Souto de Mouron) 、赫佐格和德默隆 ( Herzog& de Mouron) 、彼得祖姆托 ( Peter Zumthor) 、和阿尔伯 特坎波彼埃萨 (Alberto Campo Baeza) 等融合了现代建筑 与地方手工艺传统 , 探导建造活动本质和采用纯净形式的 建筑实践进入了我们的视域 。从葡萄牙青年建筑师爱德华多索托德穆拉的作品中 ,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种传统的共同影响 : 一是来自他所 在的波尔图基于简单性 、对公共建筑建造逻辑的阐释 、对 细部构造的关注和重视对特殊基地的体验这样一些建筑传 统 (在阿尔瓦罗西扎的作品中同样可以观察到这些特征) ; 另一方面 , 他受到来自密斯的影响 , 密斯的新塑形主义 ( Neoplasticism ) 、 处 理 每 座 建 筑 时 的 至 上 主 义 (Supremacism) 态度 , 以及对各种不同材料表面叠合的执 着 , 都体现在爱德华多索托德穆拉的建筑实践中 。最体现爱德华多索托德穆拉建筑特征的 , 莫过于波 尔图文化中心 : 一个长条形的建筑隐蔽在原有的新古典主 义花园中 , 所有的空间都设置在一条狭长的石墙后 , 只开 了几扇小窗和隐蔽的入口 。这座建筑体现了散普尔 ( Sem2 per) 所称的“表皮原则”, 各种不同材料的表皮并置在一 起 , 并保持各自独立的特性 。这座建筑中石头 、砖 、拉毛 粉饰和木材以本来面目叠置着 , 没有任何模仿 、隐藏或相 互混淆 。在他 1995 年的作品阿维罗大学系馆中 , 他把整个 体量处理为两座被中间玻璃采光通廊一分为二的简洁的混 凝土盒体 , 这里的材质处理再一次展示了他通过特殊的手 法赋予普通材质一种高贵特性的技能 : 微微泛红的大理石 片细密的排列在大片玻璃的立面上 , 成为光线和空间的柔 和介质 。从他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出密斯的作品中没有的那种 对场所的关注 。他考虑每一座基地的文脉和限制 , 将之作 为一个创造独特形体的要素加以整合 , 而不像密斯那样认 为每座建筑不应有自己的特征 , 而应针对全球性的问题具 有共同的特征 。或许欧洲中北部德语区 (德国 、瑞士) 的极少主义建 筑对建造中精确性的表达源自德语区居民性格中严谨 、执 着的一面 。而在稍南部的意大利 、西班牙等国家中 , 建筑 的简单性和地中海地区强烈的阳光 、活泼浪漫的民族个性 结合起来 , 产生了一种烈日和海风下独特的建筑样式 。在 地中海的阳光下 , 明亮的墙面同阴影形成的强烈对比 , 把 建筑的体量衬托得如此鲜明 。而这里的住宅为避开强有力 的海风 , 常采用一种房间围绕内院的布局方式 。这些地中 海建筑文化的独特传统 , 在崇尚简洁的西班牙建筑师阿尔 伯特坎波彼埃萨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 。作为马德里大 学的设计教授和主席 , 他的作品在当代西班牙建筑中颇具 代表性 。和另一位西班牙的杰出建筑师拉菲尔 莫 内欧 ( Rapheal Moneo) 不同 , 在阿尔伯特的作品中 , 我们很难 发现历史元素所留下的痕迹 , 对基地环境和文脉的呼应都 是以一种高度简洁的形体来体现 。 1 阿尔伯特坎波彼埃萨在西班牙马洛卡的工业园中一 块三角形地块上设计了一座 “神秘花园” 由高墙围合 成三角形内院的计算机信息中心 。高过顶的石墙沿基地外 沿而建 , 清晰地隔离了内部与外部环境 , 办公部分平行于 外墙并脱开一段距离 。建筑以最简单的方式建成 : 两排立 柱支撑着一片薄薄的悬挑平板屋檐 , 并以大片光洁的无框 玻璃围合 。内庭院除了按 6m 6m 的网格种植的桔树和一 小片下沉广场外空空如也 。墙面和地面都使用当地一种浅 色的明亮的石灰岩 , 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玻璃映 衬着深蓝的天空 , 隐在屋檐的阴影中 。高科技办公使室内 空间只容纳最少的家具 , 几近空无一物 , 所有复杂的设备 都设在地下层 。建筑如此朴素甚至具有了一种凝重的纪念 性 。这里你体会不到瑞士建筑师的作品中那种精巧的构造 , 所有的墙柱 、支撑和围合体系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你的眼 前 , 显得清澈 、透明 , 围合着内院的房间变成了视线可穿 透的玻璃体 。这种对内院传统的诠释又使人联想起墨西哥 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 (Luis Barragan) 设计的弥漫着宁静详和气氛的内院 。在他的建筑中 , 围绕内院的房间变成了 巧妙布置的墙面 。这些墙面的配置 , 虽然严格地遵守建筑 物外围轮廊的限制 , 但每一处墙面都各有其独自的个性 : 粗糙涂刷的墙面和天然岩石近乎原始的状态 , 与光可鉴人 的木地板和长毛绒地毯直接并置 。光和强烈纯朴的色彩成 为建筑空间最活跃的主题 。3 对极少主义趋势的一些解释如上所述 , 今天极少主义建筑以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 力的趋势 ,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 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 呈现 出明显的向 “简约”回归的现象 。造成这种回归现象的原 因很多 , 有来自于意识形态 、思想方式等方面的 ; 也有来 自技术方面的原因 : 当产品的简约性成为降低成本以适应 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时 , 那些复杂的方式将被淘汰 ; 最后还 有来自美学的原因 : 自工业革命以来 , 顺应时代和技术要 求的 “简约”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显著进步 , 并逐渐上升 为一种艺术原则 。另一方面 , 我们再也不会去寻找表面上 的美丽和矫揉作态的丰富感 , 而是去寻找洁静的 、直截了 当的美 , 单一比之虚构出来的多样要更加诚实一致 。其次 , “极少”并不是单纯节俭的直接结果 。相反 , 它 恰恰是丰富的集中统一 , 是复杂性的升华 。建筑决定于许 多其他因素 : 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 、技术能力 、建筑监管 人员的水平 、业主的情绪爱好等 。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建筑 中得到统一并忠实地反映设计者的观念 。这种丰富的 “极 少”需要耐心和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 。正如米开朗基罗对 雕塑的要求 : 作者付诸的一切努力都看起来非常自然 , 并 不流露于作品之中 , 好象一切又回到了工作之前的初始状 态 。第三 , 现在困扰着人类的一个最主要的难题就是喧嚣 。 我们经常为噪音和各种烦乱的景象所困扰 。作为人类视线 的焦点和设计者思想的象征 , 建筑必须克服这种困扰 , 而 成为是宁静 、沉默的具体化 。这意味着 : 简单 、明晰和统 一 。这还意味着无须更多不必要的立面装饰元素 , 取而代 之的是经过谨慎选择的形式和材料 , 与坚固和安宁完美结 合 。第四 , 毫无疑问 , 当今世界的混乱状态还会持续下去 , 但人类必须制止这种混乱 。如果想让自己感受舒适一些 , 人需要一种几何秩序来满足自己身体的爱好 , 使自己的精 神得到提炼并得以发展 。建筑因其具有展示性和持久性 , 而注定将成为混乱之潮中的一个安全小岛 。建筑师不应当 建造房屋去适应这个混乱的世界 , 而应当创造出独特范例 , 并坚信其拥有特殊的价值 。第五 , 建筑建成后不需要频繁地更新自己 。那种为了 求新而求新的做法是一种可怕的弊端 。曾有这样的原则 : 不是新的就是不好的 。现在恰恰相反 : 新奇的东西太多了 , 而且大都毫无道理的新奇 。无休止的更新阻挠了建筑的正 常发展 。我们不得不放弃创新是一种独立的价值体现的幻 想 。也只能在确实需要创新的地方才进行创新 。这实际是 我们面临的可以想象得到的最大的挑战 。我们的时代需要 更多的勇气 、智慧和能力设计一些适当的形式来贯彻过去的传统和惯例而不是追求新奇 。第六 、建筑具有持久性 。这与穿厌之后就可置之不理 的时装完全不同 。在资本堆积的城市中 , 机器摩损的速度 是惊人的 。建筑所表现的不仅是一种实在的价值 , 同时也 是大量能源的消耗 。若不采取措施 , 我们的星球将无法承 担这样的资源掠夺和消耗 。第七 、简约的建筑首先要满足沉默 、秩序 、常规习俗 以及耐久性的要求 , 并力争避免平庸 , 这就需要强调精确 的细部 。那种集五花八门的形式与色彩于一身 , 故意造成 表现多元化的建筑形象不会持久 , 在这里细部也无任何意 义 。相反 , 如果减少多余的装饰 , 简化建筑形体 , 使之更 统一 , 那么就需要精确处理细部 。在建筑话语中 , 减少含 混的因素 , 而通过适当的技术与艺术处理可使建筑重新拥 有明晰性 , 乃至持久性 。极少主义风格的建筑将一些被忽 略的细节重新放置到显眼的位置 : 如石材是如何被开采乃 至做成墙面的 ; 塑性材料如何混合使用等 。建筑正是通过 点滴的细节组成的 。从帕提农神庙到密斯的柏林新国家艺 术展览馆等优秀建筑无一例外 。任何时候建筑都是与政治 、道德 、经济的背景相关联 的 。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必须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 , 走在时 代的前面 , 确定好自己的优先位置 , 并力争新的发展 。极 少主义向人们展示了一条城市建筑的更新之路 。这种更新 已不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假想 , 而更多的是从社会实际出发 并有着乐观前景的 。4结论今天极少主义建筑的阵容正日益壮大 , 并成为一种强 有力的趋势 。在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鲁特 (Dominique Perrault) 的法国国家图书馆 、柏林体育中心设计和马尔尼 拉瓦雷技术中心中 , 都可以体会到由高度抽象的几何形体 所包裹的室内空间 : 执教于法国的意大利建筑师马西米亚 诺福克萨斯 ( Massimiliano Fuksas) 设计的米切尔德 蒙 泰格尼大学艺术中心由铜皮包裹着的简练形体 , 都体现出 极少主义的影响 。当然 , 意大利建筑师吉诺 瓦勒 ( Gino Valle) 、荷兰建筑师组合 MVRFV 、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 克瑞斯坦内兹 (Adolf Krischanitz) 、瑞格勒和瑞威事务所等 的许多作品 , 或多或少可以归入极少主义建筑一类 , 正因 为极少主义不是一种风格样式 , 众多的建筑师出于各自的 传统和背景 , 设计了面貌不尽相同的作品 。然而从中还是 可以归纳出极少主义建筑的以下共性与特征 : 首先 , 对建 筑形式 、元素和方式的简化 , 通过严格选择去除一切不必 要的东西 , 以获得符合功能的逻辑性 ; 其次 , 追求建筑整 体性的表达 , 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关联 , 极少主义建筑可以 是一种个人化的设计体验 , 然而对每座建筑 , 基地环境是 一种限制性的社会化 、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不论从何种意义上说 , 极少主义都不是也不会成为一 种大众艺术 。早期现代主义重视社会伦理 , 反对中产阶级 对装饰的矫揉造作的喜爱 , 从而提倡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 理性 。今天 , 这种理念演变成一种并不低廉的艺术 : 正如 人光滑的皮肤表面下是复杂的细胞和血管 , 极少主义简约 、光洁的外表下 , 可能是造价高昂的构造和殚精竭虑的选择 。 今天 , 高超的化妆术意味着使用最高档的化妆品而不露痕 迹 。极少主义少的是手段 , 而并非缺少艺术 ; 同样极少主 义也决不意味着简陋 , 极少主义是一种经过精心抉择的少 , 而不是因为少得没法选择 。因此 , 极少主义必然是一种曲 高和寡的艺术 。现代艺术中有一种唯美主义的倾向 , 从艺术自身寻求 发展和反叛的线索 , 这意味着和常人生活态度的决裂 , 是 一种文化品味的自我界定 。同样极少主义对建筑本质的追 求 , 也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形式鉴赏对逼真和具象的偏好 。 然而 , 正是这种自甘孤寂的建筑师群体 , 给充斥着符号和 媚俗的建筑界注入了一股清流 , 而崇尚纯净和简约的极少 主义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 并且不断为社会贡献高品质的 建筑产品 。当今的中国建筑界 , 客观地讲 , 的确有一批建筑师在 踏踏实实 , 坚韧执着的探索着中国自己的建筑之路 , 然而 从整体上看 , 整个建筑界可以说处于一种非常浮躁的状态 。 我们总是喜欢讨论 “风格”与 “流派”, 我们对建筑的形式 是如此偏爱 : 一会儿是 “民族形式”、一会儿是 “大屋顶”; 一会儿是 “新古典主义”、一会儿是 “欧陆风情”; 一会儿 是 “后现代”、一会儿又是 “解构主义”。然而我们对建筑 本质上的空间 、构造 、材料 、表皮等却很少关注 , 这方面 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 。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建筑思想 , 也并不意味着抄袭其表面形式 , 而更应探究其思想内涵 、 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 在任何时候 , 都不应忽视对建筑基 本元素的分析与研究 。今天我们关注极少主义 , 实际上也 就是对建筑本质的关注 。当然 , 我们也应当看到 , 西方极 少主义建筑的某些思想和特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 我们不能全盘抄袭 , 而应将其作为一种可以参与的思路 。 还要指出的是 , 西方的另外一些建筑思潮如重技派 、生态 建筑 、地方主义 、包括后现代和解构主义等建筑流派的思 想都具有其先进和合理之处 ,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仍 然要强调的是了解其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 , 做到 “取其精 华 , 去其糟粕”, 结合实际情况 , 走出中国自己的建筑之 路 , 只有这样 , 我们的建筑才能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 中国建筑才能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 考 文 献 1 王群. 空间 , 构造 , 表皮与极少主义 J . 建筑师 , 84 期. 2 李翔宁. 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评议 J . 时代建筑 , 2002(2) , 2000 (3) . 3 Testo di Dietmar Steiner. Bagni Termali , Vals , Svizzera. do2 mus. 1998 (1) 4 Less is More. Minimalism in Architecture and Other Arts.Col. legidArquitectes de Catalunyay ACTAR. 1996 5 Paco Asensio. Minimalist Inreriors. LOFT and HBI. 1999 6 A + U. 1998 , 1999 各期7 V M兰普尼亚尼 , 张晓春译. 新简约主义 J . 时代建 筑 , 2002 (2) .8 波罗帕托给西 , 常青译. 现代建筑之后 J . 建筑师 , 3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