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惯性现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5556748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惯性、惯性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惯性、惯性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惯性、惯性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惯性、惯性现象知识目标1. 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 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能力目标:1. 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给出惯性的概念( 注意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 然后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惯性现象来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既帮助学生认识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 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还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 最后通过想想议议的讨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教法建议1. 要重视实验教学,突出现象教学惯性现象很多,由于实验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以有些实验可采用并进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的能力。如让学生用自己的钥匙和一张纸条在课桌边上动手做惯性实验。有些演示实验,可让学生登台表演。2. 通过教学训练物理语言和表达能力。可以惯性小车演示实验为例,让学生解释木块往后倒和往前倒的原因,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释问题。惯性现象的分析可参考以下步骤:(1) 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哪两个不同部分。(2) 弄清楚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运动还是静止 )(3) 什么原因是物体或同一物体的某一部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还可参考典型例题示例中的部分内容)3. 易出现的错误想法如下,要注意纠正。(1)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2) 惯性是力,即惯性力(3) 不受力有惯性,受力无惯性(4) 静止有惯性,运动无惯性4. 可补充的惯性实验( 可当堂演示,也可制作成录像片 )(1) 如图 9-2-1 所示,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 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 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此实验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宜作为引入课的实验。(2) 小车上的圆柱体(3) 烟圈实验演示气体的惯性(4) 车上投篮实验演示运动物体的惯性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1. 解释惯性现象2. 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教学难点 : 惯性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教具 : 装有水的杯子、硬纸板、鸡蛋、纸条、木尺、棋子、录像、电视教学过程:一、实验新课方法 1:用新奇实验引起学生兴趣 演示实验 1 . 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结论 :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2 .( 如图 9-2-3) 匀速运动的电动车上面小球落下,恰好进入下面的球篮。 ()结论: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方法 2 :用学生可操作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实验 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撤纸条的实验,打棋子实验( 此实验可由学生参与演示 ) 。结论: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二、新课教学1. 什么是惯性。方法 1: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讨论分析理解惯性的概念和惯性定律的内涵。在用方法2 中的问题检验其理解情况。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引导:用惰性比喻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外界力的作用,就能很明显的表示出它的惰性如果受到力的作用,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不过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它的惰性, 但它的惰性仍不会改变。 即: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方法 2:由于惯性是个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概念,一般可通过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惯性保持的是原来的运动状态( 速度 ) 。例:下列各问中的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1)静止在桌面上的书 ?(体现在保持静止)2) 正在以 10m/s 速度运动的汽车 ?(体现在保持10m/s 速度匀速运动)3) 一个正在加速的汽车, 某时刻的速度是5m/s 。 ( 虽然车做加速运动, 此时的惯性体现在保持5m/s 的速度,只不过后来没保持住。 )2. 惯性现象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小实验或录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观察惯性现象,实验选择要注意具有代表性。 录像 烟圈实验简介洒水枪,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向前是由于水具有惯性,( 下落是由于受重力改变了运动状态) 。由上面实验分析得出:固、液、气-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静止、运动- 任何情况都有惯性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3. 惯性现象的分析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演示 惯性小车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木块为什么向后倒和向前倒。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做车时惯性的表现,安全带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引导学生简单总结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研究对象由于受力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的具体表现。方法 2:学生举出惯性现象并进行解释。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请学生自己选择上面做过的惯性实验或列举的其它惯性现象进行描述,互相补充,总结出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并用此步骤再分析其它问题。4.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请学生举出实例。三、小结1. 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是自然界中的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惯性定律是一条客观规律,这一规律说明了正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没有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惯性和惯性定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后者是物体在不受力时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四、作业:阅读教材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通过实验探究或体验惯性现象,理解物体的惯性【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分析与论证; 评估 ; 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1. 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 ( 汽车启动 ) 、速度减小 ( 刹车 ) 、转弯等时刻的感觉。2. 准备锤头和锤把,通过实践分析: (1) 把锤头固定在锤把上,有几种方法?(2) 把锤头从锤把上卸下来,有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2、发现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