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5309755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 要 地学修养主要是指受到地理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心理、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很多成功的宋代诗人本身都具备过硬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宋代文人在诗歌以一种史诗的笔调精细得描述了当时的山川、河流、田园以及气候、山川风物、动植物等生态状况,对我们研究宋代地理文化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在抒情达意之外,宋代诗人创作的大量描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诗歌,也表现出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关键词 宋代;地学修养;诗词特色目 录摘 要I目 录II绪 论1(一)地学修养1(二)文献综述1(三)研究方法1一、从宋诗看宋代文人的地理修养2(一)气候状况2(二)对山、水的描写3(三)动植物状况6二、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宋诗创作7结 论9参考文献10 II五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绪 论(一)地学修养地学修养主要是指受到地理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心理、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很多成功的宋代诗人本身都具备过硬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至宋代,呈现出鼎盛之势。随着文化艺术的兴盛,诗歌被更多的文人所运用,且题材大大扩展,表现日常生活和文人情趣的作品大为增加。诗人们与动植物为友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地学修养精神。唐代诗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迫使宋代文人不得不另寻诗歌创作新路。宋代诗歌在题材上丰富多彩,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笔墨纸砚无不可以纳入诗中。(二)文献综述曹瑞娟在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中认为,宋代文人的起居、迁谪、游历等无不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因而宋诗中描写和咏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动植物情态,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品非常多。诗人们与动植物为友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态伦理精神。曹瑞娟在从宋诗看宋代生态环境中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维持生存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精神文明创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其周期性、规律性和变异性。宋代生态环境是宋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文人创作的发生背景。宋诗题材广泛,能够反映较之前代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发现,宋代有一类诗歌在抒情达意之外别辟一径,以一种史诗的笔调描述了当时的气候、山川风物、动植物等生态状况,对我们研究宋代生态文化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可与史籍记载互相参证。蒋东玲在浙地民俗诗对宋诗的领域拓展及手法创新中认为,宋代两浙地区政治、经济和民俗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及文人群体的文化实录与传承意识促进了浙地专题民俗诗创作的繁荣,诗作数量丰繁,手法多样,广泛而细腻地描绘了浙地民众生产生活风貌,拓展了宋诗的表现题材与表现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宋代浙地民俗研究和宋诗研究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丰富的史料价值。熊益沙在唐宋诗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中认为,植物在人居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生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无限的心理感受唐宋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独特见解和追求,源于中华民族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传统。(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且从中提炼出有用的观点。一、从宋诗看宋代文人的地理修养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至宋代,呈现出鼎盛之势。随着文化艺术的兴盛,诗歌被更多的文人所运用,且题材大大扩展,表现日常生活和文人情趣的作品大为增加,诗歌更为日常化、平民化,这使得宋诗成为研究宋代文化的一个十分丰富的资源库。我们发现,宋代思想家“究天人之际”,倡导“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宋代诗歌亦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地学修养。我们可以发现宋代诗人的起居、迁谪、游历等无不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少宋诗以一种史诗的笔调描述了当时的气候状况、山水、动植物等种种地理状况,不仅仅表现出一种宋代文人的地学修养,更是对我们研究宋代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一)气候状况气候是地理状况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宋史之本纪、五行志、河渠志等对于宋代的气候状况及异常天象多有记载,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家考察当时的气候状况的重要依据。杨万里冬暖绝句“:今岁无寒只有暄,腊前浑似半春天。”以春喻冬,可见冬之和暖。大量以“冬暖”为题诗歌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的确出现了冬天不冷的异常气候,这与当时总体上处于“温暖期”的气候状况是一致的。北地冬暖被作者解释为南方之气北驰,其实这与地球生物圈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相关,是大环境作用的结果。这些反映异常气候现象的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生态现象的体察和关注,体现出地学修养,但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不发达,他们对于天象的解释往往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而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据史料记载:当时苏州是金国使臣的必经之地,金国使者每年两次经过这里,南宋朝廷为了讨好金国,在苏州建造了一座宏丽的姑苏馆供其食宿并登临赏景。因此,在范成大的秋日二绝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的描写,展现出一副衰败凄凉的秋景,显露了宋朝君臣奴颜婢膝、竭力逢迎的丑态。景物荒寒,诗情凄咽,情景相生,余韵悠长。在宋代诗人笔下,很多自然意象被转化为人文意象。比如陈师道春怀示邻里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郤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刘敞的微雨登城二首(其一)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经宋人心灵的过滤,自然风景化作了篆字、画屏、画轴、棋盘等文物载体。杨万里主要兴趣虽在天然景物,但也关心国家大事和同情人民疾苦。如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翠带千环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南宋时,淮河大片地区沧为荒地,史称乾道六年(1170),东道农田荒芜四十万亩以上。此诗写石磨岭梯田上搭青天的景象,淮河沿边大片土地弃而不耕,却挤得这里只好开辟梯田了。对偏安的南宋王朝的讽刺,是相当深刻的。翁卷的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从四月江南水乡多雨的景象,写到农家劳动生活的繁忙,富有生活气息。像这样写感觉、捉形象,感情真实而健康的小诗,确是好诗。谈到意境,王安石的诗常有谢灵运及中晚唐诗那种清丽的风致。像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于此。其实王安石这一类诗是略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只是他对此不愿作强化的表现,保持着心态的平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谐调。 (二)对山、水的描写山川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又是静穆、仁智的象征,因而宋诗中咏叹山川或表达与山川为友意识的作品非常多。看米芾的绝句秋林和致爽轩四首其二:淡墨秋林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道平山漫五年。北固清绡外,西山淡素中。一天烟雨好,未独爱霜空。米芾为宋代著名书画家和文物鉴赏家,擅水墨山水,在书画方面富于创新精神。他这两首诗选取的是秋林寒山、暮霭烟雨之景,又在诗中融入了水磨写意画的韵味,比如“淡墨”、“淡素”、“画远天”等等词语。陈师道在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中用诗笔描绘的一幅广漠荒寒之雪景: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在这首诗中,我们看不到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是诗人正是以简洁鲜明、朴素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雪后黄昏溪山景象,表露了诗人醉心于这种水墨韵味的高情雅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转为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突出强调人的存在的局限性,知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有限性,由此而生迷惘与偏执,揭示自我在认知过程中,或者说在自然社会中求“真”、求“是”的片面性、不确定性,甚至是盲目性,因此妨碍或扭曲了对事物真相,即“庐山真面目”的认识。因苏轼之意不在绘景、传情,而在于言趣、达理,即旨在借言庐山,让人去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次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流畅绚丽、开朗明快,不仅仅描述了山水萦绕所带来的人们在心理上的一种如迷路般的迷失感觉,又在移步换形之中隐隐透露见到新景象的一种喜悦之情,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又富含哲理,也就是说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困难,只要敢于正视现实,无畏不惧,勇于开拓,那么,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新境界,那就是充满无限的光明与希望。在很多人看来,两句诗超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因而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梅尧臣鲁山山行一诗: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全诗以“山行”为线索,所写的是山行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即大处着笔气势雄浑。颔联中无论是“改”字还是“迷”字都写得十分地巧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让人看不尽、看不完,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又加上曲径幽深,无人指路,于是就“迷”了。后两联动中有静,山林空荡,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特别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回味无穷。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通过登上飞来峰的千寻宝塔,说明了只有不怕浮云遮眼,才能登上峰上的最高层宝塔;只有登上最高层,才能高瞻远瞩的哲理。从题目来看,似乎是以描摩形象为主的写景诗,可是作者登上飞来峰的高塔,不是顺乎自然地写所见日出情景,却说出登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藉以表达他的心志节操,自然显得刻意、枯燥、直露,缺乏自然天成、含蕴宽厚的境界了。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政治上和苏轼共进退,一生坎坷,也必然会有些真实的生活感受,写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来。他特长古诗、七律、七绝,在山谷全集中,有不少清新可喜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录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宋徽宗元符元年(1098),黄庭坚曾被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再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1102)一月被赦,在回乡途中,登上岳阳楼,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情之作。这首诗写登楼的感慨。前两句,叙谈历尽危难,欣幸生还,无限感慨。后两句,写未到江南,先登岳阳楼,雨中望君山,未免一笑。在这一笑中,蕴含着诗人多少感触。宋王禹偁村行中的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的村行在实际描写的乡村美景与可能表达的贬谪之地的荒凉景色之间、在作者刻意描绘的“野兴悠悠”的情状与可能表达的遭贬谪后失落惆怅之感之间均形成强烈反差。此诗在对语言的处理上抛弃了唐诗的纷繁华丽,因而很容易让人看懂。本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这首诗描绘的是傍晚时秋天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欣赏美丽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暮然发现眼前的风景和自己的家乡十分地相似,无论是眼前村庄的小桥,还是原野上的树木,因而勾起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因此,作者就在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山川之中少不了花草鱼鸟,于是诗人们更多的是与这些动植物呼朋道友。宋代诗人王质在历经仕途曲折后奉祠山居,写过大量的山友辞水友辞山友续辞水友续辞山水友馀辞山水友别辞,吟咏所居之地的各种动植物。其中,“山友”包括拖白练、青菜子、泥滑滑、黄栗留、提葫芦、屈陆儿、山和尚、啄木儿、蕲州鬼、百舌儿、山乐官、画眉儿、雪钱子、白头翁等,“水友”包括鸳鸯、鸂鶒、江鸥、野鸭、红鹤、鸬鹚、鱼鹰、鱼姑、鱼燕子、水莺子等,这充分显示出诗人对妆点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的熟悉程度和浓厚兴趣,也反映了诗人所居之地自然物种的丰富性和生态环境的优良。宋代山水诗有不少以“清江”、“清溪”为题,描写水的澄澈,这一点与现代工业社会大量水源被生产或生活污水所污染的情况大为不同。当时的水资源较少受到污染,因而呈现出清净澄明的姿态,令人览之顿生怡神悦性之感。宋代有大量堪与唐代山水诗相媲美的优秀山水诗,在这些诗歌中不仅描绘了碧玉一样澄澈的水,更是描绘了生物嬉戏水中的自得之乐。比如张耒的东溪:“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纵横小石圆,一一静无滓。空山人不到,漍漍响环佩。我来每终日,漱濯弄清泚。”这首诗在对东溪进行了描写时候,主要用了以下几个词来进行形容,比如“清见底”、“无滓”等等,我们可以想象到东溪的水是多么地清澈。有的诗人则以“璧”来形容水之光洁,如:“一片水环璧,分明镜可窥”(顾逢圆池);“野水光如璧,澄心不觉劳”(钱昭度野水)等。溪水既澄澈如镜,便有了对“照镜”即倒映于水中的人或景物的描写。“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张先题西溪无相院),写人过桥时如同在镜中行走;“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之九),写天空中的白鸟映入水中,如同在镜中飞翔。更有甚者,将岸上之物置入水中,将水中之物移到天上:“未识贵池好,尝闻弄水名。白鸟鉴中立,画船天上行。”(陈舜俞弄水亭)水面之上的景物映入水中,白鸟如同在水中站立,画船如同在天空中行走。而自然山水的生态状况的确会对人的精神产生相应的影响。水清,则人亦欣然;若面对一片被人类生产或生活污染的水域,那么人的情绪也势必会受到破坏。又如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这首诗写得十分地巧妙,将诗人的一片闲情逸致淋淋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一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野凫眠岸”和“老树着花”本是常见之景,但是作者点缀以“有闲”和“无丑”之新意,展现淡远而意趣盎然的美感,难怪方回将它评为“当世名句”。宋代诗歌中,朱熹有一首诗非常著名,这首诗就是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特别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这首诗实质上是在劝人们不断学习,博览群书,从书本中获得教,这样就会融会贯通,心境明洁澄澈。整首诗毫无半点唐诗的痕迹,既没有起伏跌宕的感情抒发,也没有引人入胜的迷人景致,但全诗却充满了理性气息。虽是观水有悟,实则确实观书有感,意思是告诉人们要心如止水,事理通顺就得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第二首诗以泛舟作比喻,前两句是对江水上涨,艨艟巨舰在江面上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现象进行描述,后两句即转为议论,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它告诉我们读书要讲究方法,贵在积累,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等到一定的火候来促进知识的飞跃。“蒙冲巨舰”在江上航行为喻,说明只要水源充足,自能水涨船高。学习亦如是,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就能博大精深。还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违反客观规律,硬去推搁浅的大船,那只能枉费徒劳。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在描写景象时主要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用“露”和“立”生动活泼地表现“荷花”和“蜻蜓”,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三)动植物状况宋代历朝统治者颁布了大量禁止采捕的诏令,对于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而各种各样的植物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使这个世界披上绿色,变得生机盎然,并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之地。宋代诗人同样在诗歌中咏叹各种植物,表现出对植物的关切。赵崇鉘青阳:“青阳满芳蕤,流连度丘园。眄睐不忍折,恐伤造物恩。”植物沐浴造物主的恩泽而生,也有其存在的权利,因而诗人虽爱之而不忍摧折。这首诗表明诗人已经能够意识到天地生物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孔武仲惜竹:“老藓墙阴夕照间,何人折我翠琅玕?即之绿叶随尘化,犹有低枝带露残”,体现了诗人对青青翠竹被人折断的怜惜;而苏轼“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惜花)则是对花朵被风雨摧残的深切哀怜。善感多情的诗人们有时甚至不忍除草害生:“冉冉朝雨霁,欣欣禽哺雏。鲜鲜中庭草,佳色日已敷。童子恶其蕃,谒我尽扫除。我为再三撷,爱之不能鉏。人生群动中,一气本不殊。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躯。况我麋鹿性,得此亦可娱。”(张耒庭草)青青庭中草,悦目而愉心,况且人与万物本属同一阴阳之气所生成,植物的生命也是珍贵的,诗人便不忍除之。物无贵贱,均为天地造化之所生,只是人们出于利己的眼光才分出了它们的优劣贵贱,而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各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天然理由和权利。有些诗歌则表现出诗人对被捕杀动物的怜悯之情。如徐照猿皮“:路逢巴客买猿皮,一片蒙茸似黑丝。常向小窗铺坐处,却思空谷听啼时。弩伤忍见痕犹在,笛响谁夸骨可吹。古树团团行路曲,无人来作野宾诗。”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怜惜逝去的生命,谴责捕杀动物的行为。关于植物的保护,见于文献记载者也很多。人们也已认识到某些植物如杨柳具有良好生态调节功能并加以利用。孟元老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府街道情况曰“:宣和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可见当时都城的街道绿化堪称美景如画。统治者对植树的倡导及民众爱护树木的朴素生态意识,客观上起到了绿化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正是在较为优良的生态环境之中,宋代诗人们才诗情诗意满怀,创作出了大量吟咏佳山丽水及各种动植物的具有生态美感的诗歌,而这一点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具有某种共通性。二、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宋诗创作我国幅员辽阔,在地理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南北方差异较大。南北方不同的生态环境特色,造就了两地人气质风貌、生活习惯、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南北方自然山水特色的不同,造成了南人与北人气质性情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其艺术创作。北宋文人士大夫大多有着在京城为官的经历,故作诗常写到河南开封及其周围区域的景观。因北方多种植白杨、榆树、梧桐等落叶乔木,这些树木遂成为诗人们经常描摹的对象。相对来说,南方多水,河湖众多,因此,宋诗中描写南方水的也特别多。有不少诗人就居住在南方,因此,在宦游或者迁谪等行旅途中经常会目睹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总是忍不住提笔为诗。苏轼被贬黄州时,描写当地的风光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多,鱼美,笋香,生态环境之优美给诗人以清新惬意之感,几乎忘却了谪居的烦恼。欧阳修为庐陵人,曾作诗向北人夸赞家乡的风景:“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苧遍山家。”红枫秋水,稻花生香,民风淳朴,诗人忍不住以“物物佳”夸赞之。总体而言,南方生态环境更佳,南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更为丰富,情致更为缠绵,因而较之北方诗歌具有更加浓厚的生态意味。再如江南中的浙江为例,全景鸟瞰也是两浙民俗诗中运用得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多采用广角掠影,摄取宏大场景或者民俗概貌,于整体风貌的展示中自然突显民俗表征。例如,“陂塘处处分秧遍,村落家家煮茧忙”是对宁绍平原稻作与蚕桑盛况的掠影,展示了浙东耕织文化的概貌。“鱼虾接海随时足,稻米连湖逐岁丰”概述浙北环太湖流域水产与稻米之丰足,佐证了浙北人饭稻羹鱼的生活习俗。苏轼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轼汲江煎茶一诗,诗中更是巧妙地将世间的一切俗物与高雅植物相比衬;将世间上的一切俗事与想象抑或梦境融合在一起,作者在诗歌中对俗物泰然处之地加以描述,充分展现其旷达的胸襟。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张冰雨夜雨滴空阶如有语,风吹长木更相呼。孔平仲西斋冬夕宋代诗人们在表现雨泪俱下时,常用一个“滴”字描摹落雨,表现内心无边的哀怨。“滴”字虽然弱化了降低了雨的外在侵害能力,却强化了雨的心灵震撼力,雨成了心灵里流下的泪水,滴破诗人苦难的心灵。陆游的春雨一诗是有典型意义的:倚栏正尔爱夕阳,细雨菲菲度野塘。本为柳枝留浅色,却教梅蕊洗幽香。小沉蝶粉初何惜,暂湿莺身亦未妨。造化无心能遍物,凭谁闲与问东皇。诗人正凭栏爱晚,而细雨忽来,春柳新绿,梅朵幽香,在雨的滋润与清新里,诗人浸润在造化无心闲问东皇的愉悦清新的心境里。宋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毋庸置疑,苏舜钦做诗时受了韦诗的影响,但由于二者所处的时代风貌和审美情趣不同,细赏之,还是同中有异的。苏诗则以意胜,特别是结尾的“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既隐含了诗人兀傲不驯的人格魅力,又寄寓着人生也有潮起潮落的理趣,写意既酣畅淋漓,又不着痕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人并未动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西湖风景之美,而将其比作西施,衬托出西湖美景就好似西施般风情万种。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令人神往。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投荒万死鬃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青山。更有黄庭坚的“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青山。”这样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可以想象出来的是当年诗人登楼远望,对着楼外浩浩汤汤的洞庭水,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君山岛,坦然一笑,所有烟霞红尘都不过尔尔。唯有这青山绿水,名楼胜景,方才是眼前所见,心中所愿。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仅仅一个“绿”字便画出了一幅江南春景,而后运用了一个问句就完全表现了诗人内心无限的思乡之情。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陆游的舟行鲁墟梅市之间偶赋,可以说更是突出表现出作者醉心于“荒寒”之净,诗中写道:短发萧萧久挂冠,江湖到处著身宽。蓼花不逐花老,桐叶常先槲叶残。未卜柴荆临峭绝,且谋蓑笠钓荒寒。闲人尚愧沙鸥在,始信烟波得意难。陆游诗句“且谋蓑笠钓荒寒”,所抒写的是挂冠隐居的闲适感情。“钓荒寒”三字,表露出的是多么喜爱“荒寒”之景色。结 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宋诗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宋人只有也必须另辟蹊径,建立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风貌。好在宋朝当时的那个年代也给了这些宋人不一样的创作背景,而宋代诗人在诗歌的写作上更是不断创新,虽然从历史上的研究来看,宋诗确实存在不少的争议,但它却都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面貌, 以自己特殊的方式顽强坚持,终于开拓出一片令人鼓舞的崭新天地。其作者之众、作品之丰,呈现出诗歌发展中又一次高潮的迭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综上所述,宋代是一个善于探究物理、理性精神发达的时代,宋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而宋代诗歌亦表现出浓厚的生态伦理意识。宋代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都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宋代诗歌在内容主旨方面的一个特色。参考文献 1邓程.宋诗的特点新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2董朝刚.也论宋诗特点关于“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若干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4)3王兆鹏,李菁.宋诗的发展历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4)4罗山鸿.浅论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过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5熊益沙.唐宋诗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6郭守运,马丽.北宋私家藏书与宋诗变革关系疏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7龚玲,张勤.梅尧臣“穷者之诗”的内容特色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8罗山鸿.浅论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过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9张明华.试析王禹偁对“宋诗”的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10(04)10朱存红.承唐启宋继承开拓论梅尧臣与宋诗的关系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1王兆鹏,李菁.宋诗的发展历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4)12吕肖奂.创新与引领:宋代诗人对器物文化的贡献以砚屏的产生及风行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3曹瑞娟.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学术论坛.2010年06期14曹瑞娟.从宋诗看宋代生态环境J.兰台世界.2013年09期15蒋东玲.浙地民俗诗对宋诗的领域拓展及手法创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04期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