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分析1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63727194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分析红与黑是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1828年初法庭公报报道的一桩刑事案件安托万 贝尔得案件启示 的故事框架创作而成的,作者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社会细致入微的 观察容入了作品中,成功创造了于连这个主人公。这部小说的内容相 信大家已经烂熟于胸,我就无须赘言了,我就直接进入对于连性格的 分析。于连的一生曲折、坎坷,他生活在一个反动黑暗的波旁王朝时期, 险恶的生活环境,诸多的社会因素造成了于连复杂矛盾的性格,他的矛盾是王政复辟时期贵族资产阶级争权夺利、尔与我诈、投机取巧、 腐化享乐的社会风气和第三等级反复辟逆流的革命情绪所组合的时 代色彩在于连身上的凝聚和反射,是复杂的典型环境造就了他复杂的 典型性格。全书中于连矛盾的性格表现的十分突出。于连出生于法国北部风气闭塞的小城维立叶尔,他出身贫民,自 幼家庭贫穷,厌恶劳动,父亲对他十分的粗暴,他崇拜卢梭,接受启 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 在一位老军医的熏陶下,他 也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 他 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达到向上爬的目的。 如果是在大革命时 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的军服走从军的道路,但在王朝复辟时期,这 条道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 收入,就决定穿上黑色的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他背熟一 部拉丁文的新约全书和墨士德的教皇传作为向上爬的敲门砖, 以虚伪作为唯一的武器来适应社会。他常常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把 自己的真实感情深藏起来,他崇拜拿破仑,却在人前诋毁他,他不信 神,却装出一副虔敬天主的样子。于连有着十分敏锐的贫民意识,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可怜虫”,“没 有保护人,也没有钱。”地位不同,阶级不同的观念时刻刺激着他, 他惟恐自己出身贫民而受到上层阶级的轻蔑。于连18岁时,西朗神父介绍他作市长家的家庭教师,在听到市长给他的待遇后他说的第一 句话是“我不愿意当佣人。”第一个问题是“我跟谁同桌吃饭呢?” 他因为意识到自己地位的低下,所以他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丑陋观 察的十分透彻,怀着强烈的愤懑。在市长家他所感受到的是“对上流 社会的仇恨和厌恶”,他虽然痛骂他们所取得的肮脏的财富和建立在 这种财富之上的享乐,但同时又渴望着这种财富和享乐,不断追求。 这是他矛盾性格的体现。于连时刻在反抗着这个社会,他的性格中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 的反抗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不断与现实生活发生着冲突,这都是他 的性格所决定的。在于连的性格中还有深刻的恋母情结,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的恋 爱上。于连和德.瑞纳夫人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贯穿了整个小说, 但是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他和德.瑞纳夫人的这段感情。通读全本小说,我们便再也不能把于连对德.瑞纳夫人的感情单纯定格在爱情上,因 为这中间包含着太多对于母爱渴望的成分。 童年的经验会对人的一生 产生深切的影响,于连在童年时就失去了母亲,也就失去了母爱,他 是在粗暴的父亲及蛮横的哥哥的打骂下长大的他俊美柔弱的外表与 父亲的五大三粗格格不入,那么就说明这是与他早逝的母亲相象的。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从小失去母爱而 强烈的恋母情结。他对于母亲的依恋使他一往情深的爱着比他大十多 岁的德.瑞纳夫人,这体现在他对德.瑞纳夫人手的迷恋上。全书中大 约有12次描写于连对于德.瑞纳夫人手的迷恋。他亲吻德.瑞纳夫人 的手,一方面是出于自我征服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母亲的手的 向往,于连对于手的依恋仿佛婴孩在母亲的抚摸下感受温暖和呵护, 是对童年时代母爱的情愫的一种回放似体验,他对漂亮的德.拉莫尔小姐就没有过这种期望与举动。恋母情结还体现在对山洞的依恋他在 看望好友富凯的路上,翻越大山时发现在一面几乎垂直的峭壁上有一 个小山洞,他进入山洞,他说:“在这里,谁也伤害不了我。”用弗洛 伊德来分析一下,这是典型的年轻主人公回归母腹的现象, 如同婴孩 一样在母腹的保护下自由自在,不受打扰。就连到最后于连因为知道 了德瑞纳夫人写的信而对她开枪都是强烈的恋母情结的反映:于连 和德.瑞纳夫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纯洁、平等、真诚的基础之上的,而 德.瑞纳夫人的信则毁灭了这一基础,割断了俩人精神的联系,于连 的恋母情结是如此的浓烈,所以他无法容忍如同母亲的爱人对自己的 背叛,无法容忍自己有过的纯洁爱情受到玷污, 无法容忍自己心中高 尚的德.瑞纳夫人的形象受到破坏,于是他举起了枪,而且在开枪后 也没有想过要逃跑,他选择死亡,同时也是选择了对于母爱的回归。 于连是世界人物画廊里的一个经典形象,由于他复杂的性格也历来成 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此做的也不 过是一个粗浅的分析,我想随着时间的打磨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我会对 这部作品和于连的性格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人的爱情是建立在真诚、平等和纯洁的基础之上的,德瑞那夫人的 信毁灭了这一真挚的基础,割断了两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于连的爱情 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无法容忍自己所爱的人对自己的背叛,无法容忍自己有过的纯洁爱情受到玷污,更无法容忍自生命的支点被毁 坏,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加上他已对少年时期所向往的巴黎 的虚伪的厌倦,对生命的虚假的厌倦,他“真诚”的本质和社会的“虚 了。于是,杀掉不忠实于爱情的德瑞那夫人,自己一同死去,这样 就保存了原来心目中的理想爱情。这就是他不顾后果地在教堂枪杀 德瑞那夫人,并于连最终获得了德瑞那夫人的爱,并且爱得深沉, 爱得激烈,以至于她完全不顾流言飞语和精神的折磨与他相爱,不顾丈夫和孩子以后怎么看她,从维立叶尔跑到关押于连的地方去探监, 并且给陪审团写信,以至于她完全原谅了于连向自己开枪的 “罪行”, 并在于连被执行死刑后的第三天也悲痛地人, 然而在这之前,他并没 有珍惜与德瑞那夫人相爱的那份幸福,而以为这份爱没有比获得的 地位和荣誉珍贵,在他饱受心理恐惧和灵魂挣扎的折磨并以背离幸福 为惨重代价进行个人奋斗之后,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唯一得到的只 有德瑞那夫人的爱。可当他向他所痛恨的社会射出最后的子弹时, 击中得知德瑞那夫人并没有死时,于连发出了震撼人来,哭得像个 泪人。”此时,他明白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地位荣誉, 而是德瑞 那夫人的爱,他期望得到她的宽恕,他把她的爱看得高于一切,甘愿 以死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同第一次爱情经历一样,于连同玛蒂层社会中宫廷苇臣德拉莫尔侯 爵的女儿,她的话在整个家族中都很有分鼍。她高贵、聪明、美丽, 并拥有诸多的追求者,而这些追求者似乎都是上流社会中“完美的 人”,他们出身高贵,有钱有权,相比之对于连来说,占有这位漂亮 而高贵的小姐,是对贵族社会的一种反抗和挑战,也是实现他个人奋 斗目标的一条捷径。而对玛蒂尔德来说,与于连的这种“爱情”只不 过是一种“中世纪英雄”式的冲动,是士,清醒之后这位贵族小姐又 会对于连的平民身份鄙夷。而当于连拿剑要杀她时,她又立刻爱上了 这种英雄气质,之后她又无情地抛弃他。于连曾一度在玛蒂尔德反复 无常的折磨中苦恼不堪,但即使是这样,于连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这场 战斗中他决不能主动退出,否则就意味着他输给了整个贵族阶级。一 方面,他通过对拿破仑的模仿,经过各种“努力”,爱情,使玛蒂尔 德宁愿委身于一个与自己地位相差如此之大、对自己较为傲慢的人, 并宁愿抛弃财产、背叛父亲去爱她自己所爱的人。另一方面,于连在 胜利。在与玛蒂尔德持续的拉锯战中,于连接受了柯莎王子的策略, 利用使女方嫉妒的方法获得爱情。于是,于连去勾引元帅夫人,有意 疏远冷淡玛蒂尔德,而玛蒂尔德终因无法忍受嫉妒的折磨, 很快完全向于连屈服,决意要嫁给于连。于连不择手段地赢得了玛蒂尔德的爱情,同时也实现了他自己的野心:德拉伟业骑士的称号,20600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和法兰西陆军中尉的军衔。“在这段爱情中,他体味感, 这实际上就是于连对拿破仑的模仿的成功”51140。他是在与玛蒂尔德的爱情生活中探寻荣誉的,因为“荣誉只有一个”,所以他爱 玩弄各种手他情敌,独享虚荣。算不了什么”,可她仍然用实际行动 表达了对他的爱,她献出了自己的名誉、财产和心灵。让人为她感到 呵悲的是,于连想到的仅仅是荣誉,而她只是获取荣誉的工具。他想:“这关系到荣誉,一个被命运抛到像我这么低的地位上来的可怜虫, 决不会再找到这样的机会,即使有也不会像这一次了。”所以,于一层虚伪的色彩,而于连战胜上流社会的贵族的快万方数据激情与虚荣一一论红与黑的两种爱情作者:范呈彬, FAN Che ng-b in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法语地区语言与文化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58刊名: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年,卷(期):2010, 24(2)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1. 王立道.甘大祥.沈来清中外文学人物荟萃19832.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20063. 皮埃尔?布吕奈尔19世纪法国文学史19974. 夏玫论斯丹达尔的红与黑19585. 赵隆司汤达和红与黑19836. 司汤达.闻家驷红与黑1988相似文献(10条)1. 期刊论文霍晓佩红与黑中爱情视角的解读-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红与黑 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都绝不仅仅在于该作品所体现出 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红与黑 从爱情的视角来塑造十九世纪法国社会 新生的资产阶级典型人物,描绘他们种种典型的心理状态,揭露和批判了那个社 会制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从而增强认识历史和理解现实的能力.2. 期刊论文胡明蓉红与黑爱情描写特点探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4)司汤达的小说 红与黑 ,通过主人公于连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 描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王政复辟时期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的 憧憬、追求、奋斗、苦闷,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法国的整个社会风貌,也揭露和鞭挞 了查理十世的黑暗统治. 红与黑 不愧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力作.3. 期刊论文吴静爱情与事业的双重烛照论红与黑的象征意味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8)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题目究竟作何解释 :这是一 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谜 .已经提出的说法五花八门. 本文通过考察原著和作家本人,认为书名分别象征了爱情与事业.4. 期刊论文郭婷你的真爱可以走多远一一评 红与黑中于连与德瑞 纳夫人的爱情-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红与黑 作者司汤达认为小说中主人公于连与市长夫人德 瑞纳 夫人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爱情,然而这样真诚的爱却无 法继续,最终结束.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这种爱结束的必然性:一是这种爱不完全 真诚,有其目的和动机;二是从于连的出身、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出 发,指出其爱情远不及其勃勃野心最后指出即使于连复活,他和德瑞纳夫人的爱情仍 会因为其野心和荣誉而无法继续.5. 期刊论文梁亚茹爱的抉择于连与高加林的爱情比较-语文学刊 2006,(3)红与黑和人生中描写的爱情都经历了心灵的爱情和头脑的爱情两个阶段,于连和高加林的情感经历在表现出相似性的 同时,中法异质民族心理的影响也使二者呈现出微妙的差异.6. 期刊论文罗迪英.Luo Diying爱情叙写与人性魅力-论红与黑 中两位女主角-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本文通过对 红与黑 中与于连有着感情纠葛的两个女主角的性 格分析,来展示她们身上的人性特质,并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身 上寻求其人性共同点.7. 期刊论文杨海荣相似的悲剧之爱一一红与黑、人生中的 女性形象-时代文学2010,(11)本文从中外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相同或相似的角度 ,分析了司汤 达的 红与黑 与路遥的 人生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德雷纳夫人与巧 珍:德拉摩尔小姐与黄亚萍.透过她们在形象上的相似性,认识不同国籍、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作者塑造出的相同或相似的悲剧女性形象.8. 期刊论文杨晓莲.郑警予.YANGXiao-lian.ZHENG Jing-yu从红 与黑看三种不同的爱情观-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4) 红与黑 不仅是一部反映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政治小说,更是一部洞察爱情、展示人物心灵的艺术杰作.它的出现开启了爱情描写的 新天地.对书中三位主要人物的爱情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作者司汤达在小说里描写了三种不同的爱情观:于连的爱情观是吸血的爱 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是真诚的爱,拉莫尔小姐的爱是折磨的爱.9. 期刊论文郭循钊解析红与黑-科技信息2009,(1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与黑 被西方研究者认为是西方的红学,本篇文章主要针时小说主人公于连生活背景、爱情现以及他在入狱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10. 期刊论文袁平.张莉模仿的欲望虚无的爱情 红与黑的另 一种解读-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25(5)通过勒内吉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对于连与德雷纳夫人和 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进行分析,揭示了法国复辟王朝后期社会给平 民造成的挤压以及给女性带来的伤害,这部作品中的爱情实质是模仿的欲望导致 的虚无爱情,的爱情是由一个男人的喜剧和两个女人的悲剧 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