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信息化学传导与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实用教案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60391230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信息化学传导与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神经信息化学传导与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神经信息化学传导与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shnjng)信息的化学传递神经递质受体细胞(xbo)内信号转导系统第1页/共56页第一页,共56页。神经递质化学(huxu)通路 胆碱能:乙酰胆碱 单胺能: 多巴胺、5-羟色胺、 去甲(q ji)肾上腺素 氨基酸:兴奋性和抑制性 肽类: 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第2页/共56页第二页,共56页。儿茶酚胺合成(hchng)与代谢第3页/共56页第三页,共56页。神经递质的自感(z n)受体第4页/共56页第四页,共56页。逆信使(xnsh) 氧化氮 :精氨酸转化为瓜氨酸,并释放出NO 高钙条件(tiojin)下 0.11 M0L NADPH黄素酶 NO ,扩散到具有自由钙水平的突触前成分,发生激活GC的生理效应 第5页/共56页第五页,共56页。第6页/共56页第六页,共56页。受体与通道(tngdo)蛋白 电压门离子通道 配体门控受体家族 :4至5个亚单元组成,多段跨膜并构成离子通道。 G蛋白(dnbi)相关的受体家族 , 7段跨膜第7页/共56页第七页,共56页。配体门控受体第8页/共56页第八页,共56页。细胞(xbo)内信号转导系统之一第9页/共56页第九页,共56页。第10页/共56页第十页,共56页。细胞(xbo)内信号转导系统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包括环磷酸(ln sun)腺苷(cAMP) 等 第三信使(third messengers):蛋白激酶 (protein kinase) 第11页/共56页第十一页,共56页。2022-3-7第12页/共56页第十二页,共56页。第二信使钙-钙调素的三种(sn zhn)作用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PKA- CREB1 募集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 MAPK) 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PKA与MAPK协同(xitng)作用于细胞核,不仅激活CREB-1,还移除CREB-2 第13页/共56页第十三页,共56页。调节(tioji)睡眠的神经递质第14页/共56页第十四页,共56页。第15页/共56页第十五页,共56页。Molecular Mechanism of LTP第16页/共56页第十六页,共56页。第17页/共56页第十七页,共56页。毒品(dpn) 鸦片(ypin)、吗啡、海洛因 可卡因 精神运动兴奋剂交感苯类 致幻剂 大 麻第18页/共56页第十八页,共56页。鸦片(ypin)、吗啡、海洛因 公元前15001000年,古巴比伦就已将鸦片作为(zuwi)镇痛药 7世纪鸦片从波斯传入中国。 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用其治疗腹泻、痢疾、脱肛等 小儿哭闹不止 顽固性咳嗽第19页/共56页第十九页,共56页。吗啡(ma fi) 1806年,德国化学家从鸦片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吗啡,吗啡作用比鸦片强 10倍以上 1832年,又有人从鸦片中提取出另一种生物碱可待因 。1898年,美国(mi u)人将吗啡分子上的两个羟基替换成乙酰基,制成了海洛因,比吗啡作用更强第20页/共56页第二十页,共56页。鸦片(ypin)类物质的心理效应 舒适、安逸和飘忽之感, 继而产生(chnshng)满足的心理体验, 随后还可能产生(chnshng)多种神秘的幻觉, 精神兴奋,言语增多,这种状态可持续810小时。第21页/共56页第二十一页,共56页。成瘾后的心理(xnl)效应 没有思想,没有焦虑的无名欣快状态 白日梦,似乎身临其境那样真实、生动、新奇 空虚、焦虑、恐怖,白日梦也变得十分可怕,还常产生感知觉综合障碍,楼房和各种建筑突然变得非常庞大,走在街上犹如身陷万丈深渊,无限恐怖 心理依赖不是渴求舒适之感,而是为了逃避这种度日如年(d r r nin)的可怕境地第22页/共56页第二十二页,共56页。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 脑啡肽是在脑细胞的轴突末梢(msho)生成,由9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脑啡肽是在脑细胞的轴突末梢(msho)生成, 与痛觉、情绪等生理反应 内啡肽和强啡肽,分布在丘脑,脑边缘系统以及大脑皮层的一些细胞内第23页/共56页第二十三页,共56页。阿片(pin)受体 突触后细胞膜分布特殊受体蛋白分子 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调节人类的情绪、情感、感觉和内脏功能(gngnng) 镇痛作用, 欣快感效应、 多种感觉和感受的整合功能(gngnng)第24页/共56页第二十四页,共56页。可卡因 可卡叶子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 南美的少数民族就把这种叶子当成宗教仪式中最神圣的物质,放在口中咀嚼成球状含着 1874年,已从可卡叶中提取出白色(bis)粉末状的可卡因,成功地用于眼科手术的局部麻醉 1884年,弗洛伊德又将它用于治疗抑郁症和顽固性神经痛的病人 对一切事务都充满了信心,感到自己有足够力量和能力去完成平时无法胜任的工作,可使懦弱变得勇敢,沉静变得口齿伶俐第25页/共56页第二十五页,共56页。作用(zuyng)快 ,静脉注射1025毫克,2分钟内便产生药效(yo xio),5分钟药效(yo xio)达高峰并可持续一小时 放入鼻内,1560分钟内就被鼻粘膜和毛细血管吸收而产生药效(yo xio),这种作用可持续46小时第26页/共56页第二十六页,共56页。卡因的魔力(ml) 在于它可以对脑的突触前和突触后的传递物质(wzh)均发生促进作用 受体超敏性效应, 多巴胺的四种受体,去甲肾上腺素的两种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 对脑啡肽和阿片受体,对乙酰胆碱和两类胆碱能受体第27页/共56页第二十七页,共56页。戒断症状(zhngzhung)和可卡因性精神病态 可卡因引出欣快,兴奋之后l 4小时会出现疲倦、无力、嗜睡的不适之感,使一些人再也不想使用可卡因。 抑郁绝望的境地 皮肤触幻觉,似乎蛇在身体表面爬行,蚂蚁或臭虫在皮肤上钻进钻出 妄想(wngxing)和刻板性强迫动作第28页/共56页第二十八页,共56页。精神(jngshn)运动兴奋剂苯丙胺 1887年,化学家合成了苯丙胺,类似于人类交感神经产生的交感胺 1927年,才肯定它有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和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 1935年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 1939年用于治疗肥胖症 1970年,在美国举行( jxng)的世界举重赛中,查出8名举重优胜者服用了苯丙胺第29页/共56页第二十九页,共56页。摇头丸等新型(xnxng)毒品 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哌醋甲酯(利他林),哌苯甲醇(曼拉醇) 兴奋、愉快的心情(xnqng),倍感有力第30页/共56页第三十页,共56页。新型毒品(dpn)的作用机理 结构类似交感胺,所以它主要作用于单胺能神经系统, 使神经末梢的单胺神经递质,主要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迅速参与(cny)神经信息的传递 增强脑能量代谢第31页/共56页第三十一页,共56页。致幻剂 南美仙人掌毒碱: 南美洲的印第安族宗教节日口含仙人掌顶部的小球 销魂状态: 周围物体的形状,颜色都格外离奇,时间好像停止不动,对自身的感觉是似我非我 南美仙人掌中提取出有效的致幻物质麦司卡林,其结构( jigu)类似交感胺 二乙基麦角酰胺(LSD25)第32页/共56页第三十二页,共56页。墨西哥蕈素 1958年,从毒蘑中提取出发生致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之为墨西哥毒蕈(d xn)素 一种天然吲哚胺 看到上帝在眼前闪现第33页/共56页第三十三页,共56页。 LSD25是一种(y zhn)合成有机物 1943年4月16日,德国化学家柯夫曼在实验室研究麦角衍生物时,出现了大量幻觉。 LSD25的致幻作用比麦司卡林高一万多倍,口服l/20000克就能产生麦司卡林相似的幻觉 LSD25还引起联想(linxing)障碍、情感障碍,使人处于紧张状态,产生对周围世界的不真实感 模式精神病”第34页/共56页第三十四页,共56页。大 麻 雌株花枝及果穗经干燥而制得的毒品,称马里瓦那(Marijuana) Hashish是植物大麻分泌的树脂状物经干燥制成 汉朝的华陀名医曾用大麻汤作麻醉药进行外科手术 印度于9世纪已将大麻作为(zuwi)药用,而欧洲17世纪才用大麻止痛或麻醉第35页/共56页第三十五页,共56页。大麻(dm)的有效成分 1964年,才分离出四氢大麻酚, 随后又分离出二氢大麻酚 低剂量(57毫克四氢大麻酚)主要产生镇静作用,使人感到舒适安逸、嗜睡,作用部位以隔区,海马及其两者之间的联 高剂量大麻(多于15毫克四氢大麻酚)则以兴奋(xngfn)作用为主, 重摄取过程的抑制,单胺能神经系统作用增强第36页/共56页第三十六页,共56页。成瘾的神经(shnjng)基础 毒品的自我刺激实验 中脑腹侧被盖额叶皮层、伏隔核等 和学习记忆过程以及长时程增强的机制基本相同 药物(yow)成瘾回路主要在中脑腹侧被盖前脑伏隔核通路 一般学习记忆在海马、杏仁核和相应大脑皮层之间形成的回路中实现第37页/共56页第三十七页,共56页。成瘾的脑功能(gngnng)基础第38页/共56页第三十八页,共56页。大白鼠成瘾的脑回路(hul)第39页/共56页第三十九页,共56页。成瘾的基本(jbn)生物学机制 靶神经细胞在脑内的部位不同: 海洛因等鸦片(ypin)类物质首先击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生物胺类毒品最初的靶神经元,就是脑干内的单胺类神经元 不论哪种毒品引起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变化(树突上棘突增多)都扩展到隔区的伏隔核第40页/共56页第四十页,共56页。成瘾过程分为(fn wi)三个阶段 急性效应期:多巴胺释放-导致细胞内信号转导-刻早基因表达(biod)-可塑性变化 过渡期:生物学的适应性反应 成瘾期:长期细胞学改变是成瘾期的特点, 渴求药物的动机具有超强的重要性第41页/共56页第四十一页,共56页。药物渴求(kqi)的最后通路 前额叶皮层到伏隔核的谷氨酸能投射: 前额叶神经元内的G蛋白信号系统的改变 突触前谷氨酸递质释放的增强 伏隔核突触后蛋白的改变导致(dozh)树突形态的固化和信号转导特性的巩固。第42页/共56页第四十二页,共56页。药瘾复发(f f)的机制 从前得到药有关(yugun)的线索、轻度应激状态和又得一次微量药物等, 三个因素之一,都可能在成功戒毒若干年后,一下子导致毒瘾再次发作 最后共同公路激活第43页/共56页第四十三页,共56页。药瘾复发(f f)的机制 动机功能回路的失调和重组:药瘾复发使伏隔核立即增加谷氨酸末稍释放功能,导致前扣带回和眶额皮的功能失调,阳性奖励刺激失效,预报药物可利用(lyng)性成为压倒一切的先占性动机. 刺激模式相依的三个子回路:线索所激活的;轻度应激;单剂量药启动的子回路 需要多巴胺神经递质的传递:前额叶多巴胺末稍释放增加,使其激活并增加向伏隔核释放谷氨酸前体第44页/共56页第四十四页,共56页。第45页/共56页第四十五页,共56页。替代疗法、厌恶疗法和心理(xnl)疗法 美沙酮作为海洛因的替代物: 型阿片受体的完全激动剂,药效36小时(海洛因1小时),价格低10倍,只用口服 部分激动剂替代治疗:双重(shungchng)作用, 巴普曲肾上肾素(Puprenorphine), Aripiprazole,是D2受体部分激动济,可用于治疗可卡因、甲丙胺等依赖,目前刚刚着手研究它的作用 受体调节剂Bupropion,其作用在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第46页/共56页第四十六页,共56页。行为(xngwi)瘾- 强迫性重复行为(xngwi) 上网行为、赌博行为、过食行为、购物行为和某些性变态行为 中脑腹侧被盖前脑伏隔核回路 环境条件(tiojin)因素与遗传因素 因特网瘾涉及多种社会法律问题,包括网络游戏和赌博的过度迷恋,色情和非法暴力毒害等,常导致多种刑事犯罪活动第47页/共56页第四十七页,共56页。烟、酒、茶的嗜好(shho) Nicotine 作用于胆碱类受体 乙醇作用于脑血流和脑代谢 黄素(hun s)嘌呤作用于脑糖氧化磷酸化第48页/共56页第四十八页,共56页。吸烟的双重(shungchng)作用 轻吸快吐:尼古丁进入脑内,首先作用于胆碱能的烟碱样受体,提高它们的活性,从而增强了神经冲动的传递功能。 深吸闷在口中:进入脑内的尼古丁增多,使乙酰胆碱受体大量减少( jinsho),抑制了神经冲动的传递。 吸烟 : 6-7秒肺循环; 吃烟10-20分钟,胃液中和一部分第49页/共56页第四十九页,共56页。戒烟(ji yn) 利用尼古丁替代吸烟, 尼古丁假牙床, 尼古丁香糖, 鼻腔(bqing)喷剂或吸入剂等 用varenicline戒烟,服药1周后,1mg/1次,每日2次,就会发现对烟的依赖和戒断症状都明显减轻 受体调节剂:Bupropion, Nortriptyline第50页/共56页第五十页,共56页。饮酒(yn ji) 脑血管舒张,脑血流增加,脑代谢加快,有助于消除疲劳。 随脑代谢加快,脑信息加工进行得十分顺利,神经递质和受体等各种角色都活跃起来。所以适当饮酒的人头脑清晰、思路敏捷、言谈爽快 饮酒量过大或饮酒时间太长,酒后会出现相反(xingfn)的生理效应,抑制脑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能量代谢全面降低,脑信息加工变慢,使脑处于抑制状态第51页/共56页第五十一页,共56页。危害(wihi) 脑萎缩发生率49 中毒(zhng d)肝硬化发生率为19 酒精中毒(zhng d)性精神病-柯萨可夫遗忘症第52页/共56页第五十二页,共56页。戒酒(ji ji) 1948年美国药监局批准的戒酒药Disulfiram乙醛脱羟酶抑制剂,使饮入的酒代谢(dixi)中断,停留在乙醛阶段上,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等 1994年12月美国药监局批准了第二个戒酒药物,是口服的naltrexone 2004年第三个戒酒药得到公认,Acamprosate是NMDA型谷氨酸受体部分激动剂第53页/共56页第五十三页,共56页。茶和咖啡(kfi) 茶叶、咖啡(kfi)和可可的有效成份是黄嘌呤类物质,只不过它们分子结构稍有不同 1920年化学家从咖啡(kfi)中提取出有效成份咖啡(kfi)因,其化学结构是三甲基二氧嘌呤 茶碱,其化学结构是二甲基二氧嘌呤 可可碱,其化学结构也是二甲基二氧嘌呤 二氧嘌呤-黄素辅酶的类似物第54页/共56页第五十四页,共56页。吸收(xshu)与代谢 饮茶或咖啡后30-60分钟,血液内的咖啡因达高峰,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xngfn)作用在饮茶后可持续2-3小时。 三小时后咖啡因在血内的含量减半,其中90%分解代谢后经尿或汗排除体外, 10%血汇中的咖啡因不分解直接经尿排除体外第55页/共56页第五十五页,共56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56页/共56页第五十六页,共5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