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898643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蜀道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蜀道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 道 难教学设计作 者 单 位 文学院 作 者 姓 名 郑诗卉 专 业 班 级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学 号 41102015 完 成 时 间 2014年4月 目 录前言.3一、 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 3二、 学习对象分析 4 1. 学习对象 4 2. 知识基础 4 3. 能力基础 4 4. 学习风格分析 4三、 学习目标 51. 知识目标 52. 能力目标 53. 情感价值观目标 5四、 学习重、难点 5五、 学习研究目标 6六、 学习思路设计 6(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6(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6(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7教法方面 7学法方面 7学习流程 8七、 学习软件设计 8八、 学习准备 8九、 课时安排 8十、 学习程序设计 8(一)学习流程图 9第一课时学习流程图 9第二课时学习流程图11(二)详细学习程序 13第一课时详案13第二课时详案 15 蜀道难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郑诗卉前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而且也为学生课堂学习营造探索发现的和谐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资源,开拓个人的思维眼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因此,网络教育也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基于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价值观,本人在学习中尝试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蜀道难这一内容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制定出信息化教学设计,设定为两个课时90分钟(一课时45分钟)。 一、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根据语文新课标及高考大纲的要求,高中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的第二单元第一课,该单元是继必修二之后又一个古典诗歌单元,本单元学习唐代诗歌,与必修二的古典诗歌教学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完整发展体系,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科学学习规律。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为唐代诗歌高潮奠定坚实基础,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从盛唐李杜到中唐白居易再到晚唐李商隐,随着时代面貌的变化,诗人诗风千姿百态,教学当充分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诗歌情境,体味诗歌审美艺术旨趣及深刻思想内涵。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蜀道难感情强烈,笔锋雄健,想象奇特,气势雄浑,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气息,是李白的成名作兼代表作。学习蜀道难这首诗要引导学生认真疏导文句、熟读成诵,把握文章结构、章法,了解其主旨、寓意,从而深刻体会李白诗歌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二、学习对象分析(1)学习对象高中学生在必修二的学习中具备了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唐代诗歌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素养,且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学习基础。因此学生在古诗文的字词梳理与文意理解上不存在太大问题,本阶段对于学生古诗文的学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着重于对诗歌意蕴内涵的深入挖掘、艺术手法的精要探究、情感意境的审美体验等更为深刻复杂的教学内容,旨在强化巩固学生原有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诗歌鉴赏水平,深化古典文化素养。(2)知识基础在此之前高中学生学习或接触了不少的中国古典诗词,并且熟悉许多脍炙人口的唐代诗歌,尤其对诗仙李白其人其诗都有相当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诗歌常识,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化素养,并且熟知一般的诗歌表现手法和分析方法。(3)能力基础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具有初步诗歌鉴赏能力,但在深度的解读方面需要加强培养。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4)学习风格分析要想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高中这个年龄段学生爱好上网、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本节课采用课堂与网络两线并行的学习方式,不仅扩大了学习的容量,还提高了学习兴趣。贯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信息教学理念,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建网络学习环境如论坛、微信等交流平台供学生讨论及提交对开放性问题(如蜀道难的主旨)的解读,让学生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供学习自觉性和成效性。三、学习目标 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知识目标:(1)体味诗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2)把握篇章结构,理清行文脉络,掌握并借鉴诗歌的艺术手法。(3)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探究本诗情感主旨。2. 能力目标:(1)感受本诗豪迈雄放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2)针对文本讨论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加工,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通过网上学习和网上冲浪,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在网络中讨论交流,培养自身从因特网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本文的学习。3. 情感价值观目标:(1)在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音韵美中,获得审美趣味和情感共鸣,能情文并茂背诵全诗。(2)在自主探究的网络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创造活力和参与积极性。(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四、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相结合,情文并茂背诵全诗。(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3)把握和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尝试着运用某些艺术手法于自己的作文中。(4)多角度地探讨诗歌中的主题思想,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提交对问题的思考总结。学习难点:(1)回环往复的艺术特点和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2)了解作者经历和写作时代,能根据内容有理有据探讨主旨。因本文主旨有争议,对主题思想的探讨是本课教学难点。(3)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五、学习研究目标: 1师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讨论活动。(1)由文本到网络作业,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独立思考的空间。(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与网络等现代媒体相关的能力。(3)初步探索网络学习方法,以适应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2探索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如何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将课堂、网络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3. 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自主迁移到对其他诗歌的赏鉴中,学会灵活运用,及时巩固学习成果与提升学习效能。六、学习思路设计: 本课的学习设计,是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在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调整、教法及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除了原有目标外,着眼于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求,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知识后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的积淀与能力的锻炼中,真正体味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并能将优秀古典文化内化,提升个人的人格修养,实践人生的美好意义。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根据确立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设置为三个部分:整体感知、文本解读、综合探究。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构成一个合理有序的有机教学整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由基本的知识梳理过渡到深层的知识探究中。三部分内容中,整体感知是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基础,文本解读是深入文本的秘钥,综合探究则在文本精神的全面认知上进行一个了质的飞跃,从对蜀道难行文脉络与整体意蕴的厘清到艺术手法与诗人风格的把握,最后升华到对主旨精神的探究总结,正体现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一致。学习活动进行到第三部分时,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讨论活动,成为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统一。(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师生的课堂与网络双线学习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习的互动性,以学定教。1教法方面:(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充分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学习的整合,而一般的计算机辅助学习(CAI)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主要在于辅助教师的学习,演示作用为主,而网络学习却不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中主要是起一个组织、引导、督促的作用。(2)具体教法上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只有反复的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2学法方面:(1)教是为了学,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本课教学中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感知理情脉让学生去读;个性解读赏艺术让学生去品;知人论世探主旨让学生去思三个步骤,逐步完成教学目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2)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3)打破课内外的约束,将课内外学生活动的结合。学生在课前的活动中,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作者及创作背景资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网上建立学习论坛来发帖、留言以及运用QQ、微信、邮件等交流工具和同学、老师交流学习文本的感受、对课堂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以及解决办法等。甚至还可以与全国各地的学生、老师交流。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将资源利用最大化,以线上的学习辅助线下的课堂学习,形式丰富地强化教学内容的学习,在积极参与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且印象深刻。3学习流程:情景导入文本学习自主探究网上交流课堂讨论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语言讲授和网络交互,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学习过程。七、学习软件设计:整堂课采用了2种学习软件。教师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2010制作课件,课堂中作为讲课的展示媒介,根据学习内容推介可供学生查找资料的权威网站,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址相连。学生在网上学习论坛讨论交流之后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成Microsoft Word2010或者PPT的文档形式发到教师邮箱中,用于课堂中讨论发言、归纳小结的环节,八、学习准备:1. 教学活动的预置:提前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形成个人的资源包。2. 网络资源的配置: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作为多媒体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3. 学习平台的设置:Internet网站;师生共同建立学习论坛,供师生交流、指导答疑;教学所使用的计算机学习软件配备。九、课时安排:2课时。十、学习程序设计: (一)学习流程图 第一课时学习流程图音乐 投影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课文标题蜀道难投影初步感知走近文本:本题目的题眼(“难”)?自主预习回答问题课前上网查阅资料提问学生对本诗写作背景知多少运用默写、讲解方式考察学生字词预习情况全班齐读,感受情境投 影音 频1. 出示正确字音与注释,扫清字词障碍。2. 进入朗读环节,让学生多形式朗读课文。3. 评价,播放范读音频。个别朗读,学生互评倾听范读音频学生思考回答提问:几次朗读之后对诗歌的情感基调有何认识?把握情感基调基础上再次齐读总结情感基调梳理行文走进文本:如何点题(“难”)? 投影快速默读 思考问题提问:1.诗歌主要内容2.诗歌主旨句3.起到什么作用小组交流 讨论问题全程引导组织小组协作纠偏释疑小组代表 总结发言思考引导学生对于主要意象意境进行理解各抒己见 投影一唱三叹的作用笔记全文的行文脉络投影归纳 板书总 结 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2.网络讨论,提交成果3.推荐网址超链接结 束第二课时学习流程图导入新课时投影投影出示课文标题蜀道难检查背诵情况抽背 体会感情基调纠正字音齐背 为具体分析打好基础强调音节和感情变化鉴赏式阅读小组讨论投影研讨重点语句:出示重点语句,布置讨论题。代表发言教师订正 板书要点综合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搜索资料课前上网查阅讨论交流课前网络论坛、聊天软件全程督导 组织协作 释疑展示小组提交的PPT、Word文档进入成果展示区1.将课堂交给学生,倾听学生的理解阐述2.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实时做好记录;各小组基于所做文档阐述理解投 影总结 出示参考答案投影最后环节:主旨探讨各小组的讨论成果PPT、Word投 影蜀道难这首诗歌的主题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到现在同学们有什么理解教师 旁白各小组基于所做文档阐述理解投 影1. 组织协作2. 适时点拨3. 实时记录小组间相互提问、释疑、辩驳评价总结 音乐背景投影全班最后配乐朗诵蜀道难结 束图形说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用 (二)详细学习程序第一课时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1) 音乐导入:播放一段古筝音乐,教师在音乐背景中朗读余光中寻李白中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将学生带入一种美妙的令人遐思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课初的几分钟就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这几句诗的热情与思考。(2) 引言设计:同学们知道老师所朗读的诗句描写的是谁么?(生答:李白)没错,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同学们对李白其人其诗知多少?(生答)酒、月、侠正是李白人格精神的写照,亦是他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他的诗篇行走在盛世大唐中,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流传于千秋万代泽被后人。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今天让我们走进他“奇之又奇”的诗篇。2探求新知讲授新课自主探究电脑视频-出示课文标题蜀道难教师提问:本题目的题眼是什么?学生回答:“难”。教师活动: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3分钟)(1) 请学生说说对本篇课文写作背景的了解。(2) 运用默写、讲解方式考察学生字词预习情况。学生活动:通过课前上网查阅资料自主预习,回答问题。电脑投影:出示正确字音与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学生活动:进入朗读环节,多形式朗读课文。(7分钟)(1)全班齐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2)个别朗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活动:点评学生朗读,播放范读音频。(2分钟)电脑播放范读音频(3分钟)学生活动聆听范读音频。教师提问:通过同学们的几次朗读以及听过一遍范读音频之后,对于本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什么认识?学生活动:思考后发言,以自己读诗的体会谈对情感基调的理解。(2分钟)教师小结:以宏大的气势、奔放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对于咏叹蜀道之“难”。 学生活动:在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次齐读全文。(3分钟)过渡:通过反复朗读,我们走近了文本,对蜀道之“难”有所感受。现在我们将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走进文本,深入感受诗歌之雄奇壮丽,去探索蜀道之“难”难在哪。电脑打出问题:(1) 简述诗歌的主要内容。(2) 找出诗歌主旨句的,在哪处出现。(3) 主旨句在文本中起到什么作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生活动:(7分钟)(1) 带着问题再次快速默读诗歌,结合多次朗读对诗歌的感知思考问题。(2) 小组间交流看法,讨论问题。(3) 最后由各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小组的观点汇总报告。教师活动: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全程引导,组织小组协作,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释疑、纠偏、补充,并让学生找出主要意象并分析意境。(4分钟)学生活动:找出并划下主要意象,思考分析后各抒己见。(2分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意象及其所体现的意境进行理解。(2分钟)电脑PPT投影:主旨句、作用(1) 一唱三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 层层深入:一叹高、难行(领起全文,奠定豪放基调) 二叹险、可畏(强调主旋律,推向高潮) 三叹战祸惨烈(首尾呼应,照应题目)学生活动:做笔记(2分钟)PPT投影 :全文的行文脉络教师活动:归纳和板书要点。(2分钟)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在熟读蜀道难这首诗歌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全诗雄伟磅礴的气势和深切咏叹的情怀。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穿始终,是全诗咏叹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感叹蜀地战祸之乱。这三叹分别渗透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的字里行间,使得蜀地山川奇险壮丽的形象如在耳目。(1分钟)课后作业: (2分钟)1.背诵诗歌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反复自行朗读,感受情境,熟读成诵。2.网络讨论,提交成果(1)课后利用网络学习,查阅资料,通过聊天工具师生交流对课文的看法、释疑解答以及拓展知识面。(2)布置两个讨论题目:蜀道难的艺术特色和主旨精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建立论坛,进行讨论,最后以讨论成果以PPT或Word形式发送到教师邮箱,下节课堂进行讨论。PPT投影:以超链接形式推荐一些查找资料的网址习古堂 读秀学术搜索 新浪爱问资料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第二课时引言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课文的行文脉络,诗人对蜀道难行的直接抒情贯穿全文,一唱三叹,以夸张想象、反衬虚写等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蜀道之难在于高、险、战祸惨烈,使我们宛若身临其境,令人嗟叹。而在这样奇险高峻、斑斓多姿的画面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深刻情怀。(2分钟)电脑视频-出示课文标题蜀道难教师活动:检查背诵情况,及时纠正字音,强调音节和感情变化。(6分钟)学生活动:个别抽背,最后全班集体背诵。过渡:同学们对于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得不错,背诵课文加深了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现在在诵读之后我们进入文本的鉴赏式阅读,进行更深入地文本分析。首先根据全文,思考重点语句的相关问题。电脑投影: 出示重点语句,将讨论题平分到各个小组。(1) 开头用“噫吁嚱 ,危乎高哉!”有什么作用?(2)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的用典有何用?(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诗该如何理解?是否有迷信色彩?(4)诗的第二自然段以对那位“君”假定的友人劝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开始,到对友人的质问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本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蜀道的惊险,但第二自然段写进“号古木”的“悲鸟”和“啼月夜”的“子规”有什么作用?(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远见?(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全诗的主旨,为什么诗人要在最后写蜀地战祸一段?这样写和诗的寓意有什么关系? 将问题平分到各个小组学生活动:(10分钟)(1) 各小组针对负责的题目进行讨论交流。(2) 将讨论结果归纳总结,代表发言阐述。教师活动:学生将各自的讨论答案在全班进行交流的同时,教师实时订正、点拨学生思路并板书要点(3分钟)教师要求:基于现在对诗歌内容的深入体会和理解,以及课前的网络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请同学们根据事先提交的电子文档,综合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活动:(10分钟)(1) 投影展示各小组的电子文档。(2) 小组代表上讲台,基于所做文档充分阐述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总结。教师活动:(1)将课堂交给学生,倾听学生的理解阐述。(2)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实时做好记录。电脑投影:总结明确,出示参考答案(1) 大胆的夸张(2) 奇特的想像(3) 强烈的感情(4) 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过渡: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李白以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强烈的感情与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不仅充分显示了蜀道山川雄奇险峭的气势,而且表现着诗人激情的跌宕,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灵魂的飞动和广阔的胸襟。蜀道难这首诗歌的主题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到现在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理解?学生活动:(10分钟)(1) 投影展示各小组的电子文档。(2) 小组代表上讲台,基于所做文档充分阐述对诗歌主旨精神的分析总结。(3) 小组间相互提问、释疑、辩驳。教师活动:组织协作;适时点拨;实时记录;评价总结教师小结:对于本诗主题,有人认为蜀道喻指人生之道艰险,有人认为影射着诗人对国家前途的隐忧,有人认为对蜀道之难的咏叹正是对社会风云变幻、险象环生的慨叹。我们结合文本与背景,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去挖掘诗歌的意蕴,同学们在这样的讨论合作中丰富了知识、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自己。(1分钟)音频播放全班最后配乐朗诵蜀道难。(3分钟)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