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同等学力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57725462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同等学力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同等学力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同等学力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i. 名解:1. 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 所采取措施的综合。2. 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卫生事业的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科学计 数和卫生资源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 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科学。3. 实态性调查研究:直接从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中,或从人们的 认识和行为中搜集资料,记录事实。通过分析以找出其规律或 发现问题的方法。4. 实验研究:纯粹的实验研究是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实验对象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一组施以某种措施,另一组不给予这种 措施,以比较两组之间的变化。卫生管理中常用类实验研究。在类实验研究中,不设对照组,或设对照组但对照组不是随机 设立的。5. 资料分析研究:在卫生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国内外 各种已有资料,依据所要研究问题的目的,对其进行分析,以 找出卫生管理决策及管理过程的依据。6. 卫生人力资源:指那些已经接受或者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 教育和训练,从而具有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 的人员。7. 卫生人力资源预测:对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卫生人力资源, 在数量、结构和分布上作合理的科学推断,包括卫生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和卫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8. 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劳动 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需要 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9. 人口比值法:以本国较好地区的现状为标准或直接采用国际标 准,按照预测器的人口数量,测定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10. 健康需要法:以人民达到一定健康水平为目标,分析预测实 现目标需要什么和多少卫生服务,它是由卫生专业人员根据医 疗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卫生资源可供量,科学地测定各种定 额、标准与参数。11. 卫生需求法:按照人口结构、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健康状况的 预期变化,预测服务需要量,并用卫生人员的劳动效率标准将 卫生服务需要量转化为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以此估算计划期 的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12. 服务目标法:将人口数、发病率、死亡率、服务要求、管理 能力等有关数据联系起来比较,提出卫生服务目标,然后将这 些目标转化为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13. 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供给 量、拥有量进行预测,对未来卫生人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预 测,求得卫生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14. 卫生费用(卫生财力资源):国家、社会、个人在一定时期 内,为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卫生保健方面所 投入的经济资源。15. 卫生物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生产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总 成,按其在卫生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六类:建筑、药 品、仪器、材料、低值易耗品、其它卫生物力资源。16. 卫生服务规划:卫生组织或系统进行某项卫生活动的目标, 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结合全局战略开发一个全面分 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协调各种活动。17. SWO分析:把现有具体承担规任务的组织的优势、劣势、机 会、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卫生组织可以开展活动 的空间。18. 效率:指卫生规划或活动的成果同花费的人、财、物、时间 之间的比较。19. 效果:指卫生规划对解决某一卫生问题或改善不良卫生状况 所取得的预期成果。20. 效益:一些卫生规划其产出可以用货币来衡量,或可以将其 产出效果转化为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值。21. 区域卫生规划: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5年),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 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 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22. 卫生政策: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而米取的行动 方案和行为依据。23. 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 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 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4. 卫生组织(卫生系统):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 目标的组织。25. 卫生行政组织:对国家公共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组织。26. 卫生服务组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向 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服 务组是。27. 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管理:指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机构及其所 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管理。农村基层卫生机 构包括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机构。28. 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指由县级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 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联合组成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医疗预防保 健网络。29. 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处于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 间层次,是连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级医疗卫生组织的枢 纽。它承担本想真的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社区卫生管理等任务。30. 村级卫生组织:是在村民委员会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群众共同筹资建立起来的社会公益性的基层卫生事 业单位,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底网,是实施初级卫生 保健的的最基层组织,是国际卫生体系与农村居民发生联系的 第一季接触点。31. 卫生服务:卫生机构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 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32. 卫生服务提供者道德危害:由于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供方居 于支配和控制地位的垄断市场,供方具有诱导需求的能力。卫 生服务提供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向消费者提供不必要、不合 理甚至过度的卫生服务。这就是卫生服务提供者道德危害。33. 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不禁对服务对象有益,而 且对非服务对象、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均有益处。34. 第三方付费:除自费医疗外,大部分有集资医疗或医疗保险 制度覆盖的人群,都不由消费之直接支付全部医疗费用,而是 由第三方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35. 卫生服务需要: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 间的差距而提出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 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和个人未 认识到的需要。36. 卫生服务个人需求: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37. 卫生服务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地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 种可能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它是 个人需求的总和。38. 卫生服务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卫生服 务提供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39. 两周就诊率: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两周就诊率 二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40. 两周患者就诊率: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两周患者就诊 率二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或1000% 。41.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门诊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二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或 1000% 。42. 住院率:住院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住院率 二前一年内总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 1000%。43. 人均住院天数:住院服务利用指标。公式:人均住院天数二住院总天数/总住院人次数。44. 应住院为住院率:住院服务利用指标。公式:应住院为住院 率二需住院而为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45. 卫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为省级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科学46. 成本:卫生经济分析中成本指实施某项卫生服务规划或方案 所消耗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包括公共支付和私人支付 的,通常用货币来表示。47.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 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这类成本成为固定成本。48. 变动成本:总额随卫生服务量的增减而增减,呈正比例变化,这些成本成为变动成本。49. 直接成本(直接卫生费用):指用于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源或 所花费的代价,一般把与伤病直接有关的预防、诊断、治疗、 康复等所指出的费用作为卫生服务的直接成本。50. 间接成本(间接卫生费用):因伤病或死亡所引起的社会成本 或代价,包括休学、休工、因病伤或死亡所损失的工资、资金 或丧失劳动生产力所造成的产值的减少。51. 效益: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52. 贴现:卫生计划方案的实施往往不止一年,不同年份的货币 时间价值不同。贴现就是把将来不同时间的成本和效益换算成 现在这一时点上的价值,以便个方案之间进行合理的比较。53.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 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只有效益不低于机会成本 的方案才是可行方案。54. 净现值法:计划期内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成本的现值 总和之差进行比较,并根据其差值即净现值对方案做出评价和 决策的方法。55. 年当量净效益法: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 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时的年平均值。应用年当 量净效益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称为年当量净效益法。56. 效益成本比率法:效益成本比率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 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应用效益成本比率指标对方案进行 评价和决策,称为效益成本比率法。57. 质量调整生命年:由于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或方案,拯救了人 的生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人的寿命。但不同的人其延长的生 存质量不同,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的生活质量想弹 鼓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称为质量调整生命年。58. 是能调整生命年:非致死性健康结果与早逝的复合健康评价 指标,用来衡量人们健康的改善和疾病的经济负担。ii. 论述1. 卫生事业及其影响因素: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 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 经济基础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经济 落后的国家往往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3. 管理水平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 ui打的效 益。卫生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4. 文化背景文化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卫生人力资源、健康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的可获得性三方面。其中,WH把成人识字率、尤其是妇女识字率作为评价卫生保健服务接受程度的重要指标。5. 人口状况人口质量的高低,即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影响卫生 事业的发展。不同的人口构成,意味着不一样的卫生服务 需要和需求,也意味着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会有所不同。6.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卫生事业管 理提出了新要求。7.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生态环境因素往往具有动态变化和事件突发 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卫生部门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的能力。2. 如何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 业。因此包含两层含义。1. 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公益性)公益性是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卫生机构提供卫生服务是 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体现了广大人民和全社会 的共同利益。且公益事业一般由政府举办,或通过政府的 社会政策予以支持。2. 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福利性)福利性是卫生事业的社会性质。体现了我国卫生事业承担 一定社会分配职能的特性。在我国,卫生服务领域的福利 分配是通过政府举办公立卫生机构并给予补贴、减免税收 和低于成本定价政策来体现的。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3. 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和发 展规律、卫生工作的方针与政策、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 论与方法、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建设、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卫生服务的模式和组 织。4. 卫生资源利用中的公平和效率要求:卫生资源利用应满足公平要就和效率要求。1. 公平要求: 有相同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人应获得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卫生服务,同等收入和支付能力的人实际发生的支付应相 等。2. 效率要求:有限的卫生资源应当获得最大的为生产出。从社会效益 出发,应考虑公平。从经济效益出发,应注重效率。5. 卫生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多样性、选择性6. 卫生人力资源特点:专业性较强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具有 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组合结构、知识密集型7. 卫生人力资源研究内容:1. 数量: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绝对数表示人力资源的实际拥有 量。相对数常用来描述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卫生人力资 源的水平,如每千人口医师数。2. 结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质量,说明人力 资源构成的合理性,包括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 构。3. 分布:主要指卫生人力资源的城乡分布、地区分布和部门分 布。8. 卫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计算卫生人力资源供给应考虑现有卫生人力资源、未来卫 生人力资源的增加量和流失量。现有卫生人力资源量可通过现况调查获得。卫生人力资源未来的增加量1. 必须预测一定时期内,每年有多少医学专业毕业生、多 少非专业转来或移民、调入的卫生人员,其数量是不断 增长还是相对稳定。2. 掌握必要的分析数据3. 选择预测方法,测算今后专业人员的增长趋势测定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流失量:常用寿命表法、列队分析法、近似法9. 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因素 出发,研究卫生部门今后一定时期内需要卫生人力资源的 数量和质量。常用方法有:人口比值法、健康需要法、卫生需求发、服 务目标法。*健康需要法:以人民达到一定健康水平为目标,分析预测实现目标需要什么和多少卫生服务,它是由卫生专业人员 根据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卫生资源可供量,科学地测 定各种定额、标准与参数。具体步骤:1.确定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病种发病率、患病率与死亡率。2.指定服务标准。3. 判定卫生人力标准,将卫生服务数量转化为卫生人员的 人时数。4.根据病种发病率,每一病人需要的卫生服务种 类及数量,提供没想服务所需的卫生人员的人时数量,并 按照预测期内计划人口数,推算卫生人员总人时数量。5.将总人时数量除以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总量可得卫生人力资 源需求量。10. 卫生人力资源规划过程:1. 准备工作。2.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3.提出卫生人 力资源发展目标、原则、政策。4.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总 量。5.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6.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流 失量。7.综合预测需求量、拥有量、流失量。8.卫生人力资源结构 平衡。9.制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政策、策略。11.规划实施。12. 规划监督、评价、修正。11. 卫生费用研究范畴:1. 卫生费用的来源:卫生费用通过国家、集体、个人三种途径筹集,包括:国家支 付的卫生费用、集体支付的卫生费用、个人支付的卫生费用。2. 卫生费用分类:包括直接费用与简介费用。直接费用包括国家、集体为提供卫 生服务而支付的奋勇,病人为看病支付的各种服务费、检查费、药费、 材料费等。简介费用包括因病伤武功的工资、车旅费、营养费、照顾 病人的误工费等。3. 卫生费用的评价指标:卫生费用占GDP勺百分比;人均卫生费用;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投 资比例;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比例; 农村和城市卫生费用比例12. 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1. 卫生信息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2. 卫生信息是监督、评价卫生规划实施进展的依据3. 卫生信息能使开发利用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更有效率13. 卫生规划工作理念:1. 协调发展理念:规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给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指明方向。制定卫生 服务规划设计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实施卫生服务规划,需要全社会的 参与,所以在整个卫生服务规划工作过程中必须贯彻协调原则, 必须 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2. 可持续发展理念:卫生服务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任何一 项针对卫生活动的规划,必须既满足当前卫生需求,同时要兼顾将来 的卫生需求;不仅能够解决现有卫生问题,还必须尽可能地防止卫生 问题再次出现,解决可预见的将来的卫生问题。3. 系统理念:对规划者来说,需要将卫生事业或其各个组成部分视作相互联系的 系统,相互之间,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卫生系统的功能发挥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 也受到 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4. 目标和过程理念: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基础是一系列目标。目标为所有规划所涉及的 卫生活动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 卫生服 务规划同样是一个过程。规划制定好了以后,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 随着规划环境的变化,需要对规划不断进行调整修正,使之更接近于 实际情况、更可行、更有效。14. 卫生规划过程:确定目标;分析环境;分析资源;修正目标;制定 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15. 卫生规划中开展环境回顾性分析应回答的问题: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的主要疾病和卫生条件有哪些变化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的产生、发展、转归及其与卫生体制、 社会体制、经济体制有什么关系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最多的人去是那些、 对这类人群带来 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描述收特定卫生问题影响的人群所处的地理环境、 生活环境状况以 及行为方式等与卫生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过去若干年中,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16. 卫生规划中开展环境前瞻性分析应回答的问题:未来五年、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特定卫生问题是否继续存在,抑或 越来越严重未来五年、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特定卫生问题是否继续影响特定人 群上述人群未来社会和经济条件会呈何种变化,这些条件变化对于特 定卫生问题的解决有何作用整个社会、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会呈何种变化,这种变化对解决 特定卫生问题有何影响用上述答案与回顾性分析做对比,它们之间有无区别、区别的症结 在哪。17. 区域卫生规划特点:1. 针对特定区域:区域是一个地理学概念,是具有一定地域界限的一块地方,有自 己的环境特征。同时,区域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每一个区域都有自 己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特点。所有这些都是影响区域卫生工作 和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区域卫生规划一般以地市为基本单位。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 会城市为特殊的规划单位。2. 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卫 生资源配置,解决医疗保健服务平衡的重大举措和主要手段,是促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具体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中应以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为导向,以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社会卫生 状况和健康状况为基础,坚持公平、效率和效果兼顾原则。3. 涉及社会各个部门: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做为一种政府行为, 不仅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 努力,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4. 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区域卫生规划更多的是对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全局做出筹划和 抉择,站在战略层面上考虑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18. 区域卫生规划研制程式:1. 去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分析和定位2. 建立能反映宏观战略定位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3. 目标差距分析4. 确定区域卫生发展的战略重点5. 区域卫生规划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19. 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1. 以农村为重点: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另 外,城乡间以及不同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有进一步 扩大的趋势。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村居民健康,是各级 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卫生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重点:1.全面 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改革卫生管理体制。3.健全卫生服务 网络。4.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5.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6.加强药 品供应与使用管理。7.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村居民健康保障办法。8.重 视做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2. 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是因为预防保健费用低、效果好,是卫生 工作地投入、高效益的关键所在。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 作要全面负责,加强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投入,对重大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要保证必须的资金。3中西医并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逐步增加投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物质条件。中西医 要加强团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个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创痛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 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4. 依靠科技和教育:医疗卫生是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防止各种疾病,提高 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都离不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5. 动员全社会参与6.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卫生方针的核心, 所有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的,它即是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又是 落脚点,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 我国卫生组织体系构成:1. 卫生部门系统组织: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应的医疗、 预防、 科研、教育等机构。这是我国卫生组织的主体。2. 工业卫生组织体系:包括工业部门的卫生行政组织和各级厂矿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单位。他们负担着我国工矿职工的劳动卫生职业 病防治及医疗保健工作,以及职工家属及社会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3. 其他部门卫生组织系统:包括大量基层单位大小不等的卫生行政 人员和医疗保健机构。他们承担着大量初级卫生保健工作。4. 军队卫生组织系统:包括军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应的卫生业 务机构。它具有独立、完善的组织体系,除保证军队医疗卫生工作外, 对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是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5. 其它卫生部门:如中医药管理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21. 我国卫生组织的分类:1. 卫生性质组织:各级各类卫生局2. 卫生事业组织:医疗预防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机构、 有关药品,卫生材料的生产,供销及管理鉴定机构、医学科研机构。3. 群众性卫生组织22. 卫生服务消费的特殊性:1. 消费者缺乏医学信息:由于消费者缺乏医学知识和信息,他无法判断自己患了什么病, 需要接受何种卫生服务,需要花费多少医疗费用,只能一切听从医生 的意见。2. 消费的被动性: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消费者无法控制卫生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 量,只能被动支付卫生服务费用3. 卫生服务者的特殊行为: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供方居于支配和控制地位的垄断性市场, 卫 生服务提供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向消费者提供不必要、不合理甚至 是过度的卫生服务。4. 消费的不确定性:由于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风险性,因此,消费者 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同样具有不确定性。5. 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不仅对服务对象有益,同时对非服务对象、企业 以及整个社会均有益处。6. 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任何一个人,无论其职位高低,收入水平,均享受基本的医疗保 健服务。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可及性,注重对弱 势群体的医疗照顾,防止保险公司对残暴人群的风险选择, 将弱势群 体拒之门外。另外,在卫生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应注重公平问题。7. 第三方付费:除自费医疗外,大部分有机子医疗或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的人群, 都不由消费者直接支付全部医疗费用,而是由第三方承担大部分的医 疗费用。由此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过度需求和过度利用。8. 卫生服务最终产出的特殊性:卫生投入的最终产出是健康的改善和疾病的防治效果。23. 卫生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1. 人口数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接受服务人口数成为影响 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决定因素。人口数越多,卫生服务需要量越大。2. 人口构成: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组成是决定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小的 重要因素。比如老年性疾病的特征是慢性病和功能衰退, 对门诊和住 院要求高,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3. 医疗质量:提供高医疗质量可以缩短医疗时间,提高治疗率,进 而减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4. 预防保健工作:预防保健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在短期内不容易改变人群总的卫生服务需要量, 但从 长远来看,有效的预防保健工作必定减少疾病, 从而减少卫生服务需 要量。5. 文化教育:受过较多教育者对预防保健、自我意识疾病和早期治 疗疾病的愿望要强于受教育少者。自我医师疾病而及时治疗形式上会 增加卫生服务需要量,但是最终仍会降低卫生服务需要量。6. 气候地理条件:某些疾病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或季节性。7. 居住环境:居住密度越高,卫生服务需要量越大。城市居民卫生 服务需要量高于农村居民。8. 婚姻9. 行为心理因素24. 卫生服务需求的印象因素:1. 一般经济学因素:卫生服务需求受到卫生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 收入、家庭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相关服务价格、对卫生服务未来供应情况的预期等因素影响2. 健康状况: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影响其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影响健 康状况的因素包括:人口生理特征、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3. 供给状况:卫生服务供给的类型、数量、结构、质量和费用、卫 生机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直接影响卫生服务需求水平。4. 医疗保健制度:5. 时间:卫生服务时间越长(包括接受卫生服务的时间和为了接受 卫生服务而耗费的其它时间),卫生服务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对卫 生服务需求量影响就越大。6. 供给者的双重身份:25. 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 卫生服务价格3. 卫生服务成本4. 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 卫生资源6. 卫生服务技术水平7. 医疗保障制度26. 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1. 卫生服务需要量: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人群卫生 服务需要量的高低。2. 性别和年龄3. 经济收入4. 文化程度5. 医疗保障6. 文化传统27.5种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1. 成本分析2. 最小成本分析3. 成本效果分析4. 成本效益分析5. 成本效用分析28. 卫生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差异性(卫生市场的特殊性):1. 卫生服务市场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卫生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同一性,即以便生产、 一边消费,产品不能通过运输、流通等环节进行异地销售。从需方来 开,要考虑卫生服务可及性,从供方角度来看,要考虑卫生服务的供 应范围。2. 卫生服务市场经济主题特征卫生服务市场的经济主题有医疗机构和家庭,特们构成卖方和买 方。随着医疗保险业的引进,医疗服务市场出现了第三个经济主体, 从而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一环双边关系而建立起三边关系。3. 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垄断性由于消费者缺乏医学知识,医患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医患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商品交换关关系, 医疗服务市 场被具有行医资格的个人或机构垄断。4. 垄断和诱导需求造成服务的低效率5. 卫生服务市场价格形成的特点卫生服务价格是由有限竞争形成,即在卖方竞争的基础上同行 议价,或有医疗保险机构做为消费者的代理人与医疗机构谈判定价, 或由政府领导下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机构协商定价。29. 卫生服务的相关市场:1.卫生人力市场。2.材料市场和设备市场。3. 药品市场。4.资本市场。30. 卫生服务市场中的计划失灵为了提高卫生资源的分配效率和技术效率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分 配,许多人主张采取计划型的卫生体制。但政府要达到有效干预,必 须依赖于正直的决策者、科学的管理与决策、一定水平的管理能力和 经济能力。然后,由于现实中腐败与官僚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及管理 水平与经济水平的限制,仅靠政府的集中计划与干预,往往不能实现 卫生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也不能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分配。31. 卫生服务市场的市场失灵1. 进入市场有障碍,只有具备医学专业学历,有医师资格的人才能 当医师。2. 竞争不充分,在卫生服务市场上,由于存在技术权威而存在学术 垄断。3. 信息不充分,消费者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故医患双方难以开展公 平竞争和利益均衡。4. 利润最大化原则不适用31. 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可能带来的问题:1. 公平问题在市场机制下,卫生服务分配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高收入 者可以得到较多的,高质量的卫生服务。而低收入者只能得到较少的, 低质量的卫生服务。然而,一般情况下,低收入者的健康状况往往较 高收入者差。因此市场机制带来的后果是病多的人得到较少的服务, 病少的人获得较多的服务,由此造成卫生服务的不公平分配。2. 竞争失灵由于卫生服务市场进入有障碍,结果使已具有行医资格的人可以 利用自己的资格垄断而获得超额利润。另外,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 一个地区的医疗机构数会受到限制,从而使现存医院处于一种垄断地 位保证了他们即使在第服务质量和低经济效率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超 额利润。3. 市场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一般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或公共事业由政府来提供,然而政府又限于国家财力,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极其有限。4. 市场难以消除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影响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作用:1.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2. 制定区域卫生规划3. 合理构建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机制,促进公平竞争4. 实行政府定价,搞好价格管理5. 加强社会卫生监督管理6. 卫生行政部门角色和立场的转换公共管理简答题:1. 公共管理准则:以人为本、公共利益至上、公众参与2. 公共管理三大特性:公共性、服务型、合作共治性3. 政府的经济功能:促进竞争与限制垄断维护财产权提供公共物品保障分配公平宏观调控4. 新公共管理试图解决的问题:1. 减少政府职能,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 实现社会自治,公立公共管理社会化,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 来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财力不足3. 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 质量,使政府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未记5. 非正式组织的功能:1. 正功能: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加强内部意见沟通;增强内部 凝聚力;遵从团体文化价值规范;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给成员以 社会满足感;改善组织气候,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 负功能:抵御正式组织的变革;可能与正式组织任务冲突;3.散播谣言6.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1. 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影响政策执行2. 政策本身因素:政策的正确性;目标的明确性;资源的充足性4. 政策外的因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执行人员的素质 与工作态度;执行机构间的沟通;政策环境7. 公共伦理建设的意义:1.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常修为政之德,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 是深化行政改革的内在要求:实现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需要 强化公仆意识,绩效意识和法治意识3. 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树立争取的公共伦理观强化公共服务意识4. 预防和惩治腐败8. 公共部门战略的功能:关系到组织的兴衰存亡有助于应对复杂不确定的环境有助于应对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有助于应对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有助于应对公共利益的挑战9. 战略规划的步骤:启动制定过程取得一致意见确认组织使命与权限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SWO分 析提出组织面临的战略问题制定与选择战略方案10.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特点:是前瞻性、面向未来的管理;是长远的、全局的谋略;是组织寻 求成长、发展机会和识别威胁的过程;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是可持续的、循环的过程11.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功能:1. 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2. 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提高公共部门绩效1. 有助于落实公共部门责任2. 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3. 有助于改进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关系3. 有利于监督公共部门行为,改善公共部门形象12.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因1.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力2. 社会和人口结构变化是推进剂3. 科层制的失效和政府职能膨胀引起的财政危机4. 工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5. 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催化剂13.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特点:1. 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企业型政府”2. 广泛推行合同制,实现公共管理市场化3. 分散公共管理只能,实施分权改革4. 逐步推行电子政务14.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1. 公共管理法制化2. 公共管理民主化3. 公共管理责任化4. 公共管理服务化5. 公共管理信息化6. 公共管理高效化15. 公共政策的特征:权威性;时效性;过程性;强制性16. 公共组织的特征: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型;非盈利 性;民众参与性;公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