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共6页)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49050002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宋翠一、教学理念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同样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之一。此外,新课程理念中还倡导探究性学习,认为只有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才能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努力以这些新课程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层层深入的推理和探究活动,立体推进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使学生亲历并感悟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生物必修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沿着遗传学史的发展顺序,在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即基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并确定基因在细胞内的存在位置,完成整个有关“基因在哪里”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基因和染色体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又为第三章阐明基因的本质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所体现出的“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在后续的章节中还会多次用到,因此本节课具有鲜明的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的处理与安排: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包括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以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补充有关性染色体的内容,最后对孟德尔定律的升华关键在于应用,容量大,难度高,所以本节课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回顾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过程,侧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第二课时则用“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新的发现去深入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完成知识的升华和应用。其中第一课时是我本次要讲的内容。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能够概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过程;【能力目标】: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研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够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一种假说的正确与否;【情感价值观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切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严谨,初步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努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验证;【教学难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验证。三、学情分析1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进行奠定了基础;高一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一定的探究水平;2分析了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对策:由于学生尚未学习伴性遗传,在实验探究前应该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由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在学生画遗传图解前要给予其一定的提醒和指导;由于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欠缺,在探究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启发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模型演示、PPT课件等。五、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观察孟德尔图片猜测是谁 以及贡献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一 类 比 推 理提 出 假 说【观察】图1和图2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思考】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具有什么相似之处?【类比】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些更为大胆地推测呢?【介绍】萨顿及其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观察 思考讨论表述类比推理,思考。思考,出现分歧,讨论。聆听,感悟。通过引导学生重现萨顿“类比推理,提出假说”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理解并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同时感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过 渡【提出问题】这样的推测一定正确吗?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思考进一步理解“类比推理”的内涵,并进行过渡。过渡【过渡】所以,当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时,遭到当时很多遗传学家的质疑,这其中就包括摩尔根。但摩尔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对萨顿假说的质疑是出于科学的严谨,但好奇心也在促使他对假说进行验证。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摩尔根进入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亲身体验一下假说的整个验证过程。体会二 假说演绎得出结论【介绍】摩尔根等人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通过展示“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图解”,给学生介绍有关性染色体的知识。描述果蝇杂交实验的整个过程。【引导】请大家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在眼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和隐性性状分别是什么?2.控制果蝇眼色的这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为什么?3. 观察F2 ,此实验有何特殊之处? 4.如果基因在染色体上,那么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为什么?5.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又有哪些可能呢?6.你的假设能够解释摩尔根的实验现象吗?请写出遗传图解(红眼基因用W表示 ,白眼基因用w表示)7.需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吗?设计什么实验?聆听思考,回答,发现问题果蝇的白眼性状为什么总和性别相关联呢?观看,思考,理解学生思考,并提出假说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通过介绍并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进入下面的探究。问题之间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究二 假 说 演 绎 得 出 结 论【引导】再一次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针对刚才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继续引导】如果这个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那么有几种情况呢?【再次引导】究竟哪一种假设能够合理地解释摩尔根的杂交实验呢?【最后引导】由于这个假设其实也是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的,所以,尽管合理地解释了摩尔根的实验,但也不能确定就是绝对正确的,那么,大家能不能再设计一个实验来对这个假设进行进一步验证呢?【展示介绍】摩尔根等人所做的测交实验的实验结果,并和学生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小结】明确科学发现的一般方法,再次体验和感悟科学发现的艰辛与严谨。思考讨论,得出两种假设。(或三种)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上台展示,确定在X染色体上的假设是正确的。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聆听,体验,感悟。通过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学生在一系列紧张的探究活动中,动脑思,动手写,动口讲,知识得到了充分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样的安排,不仅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了科学发现的艰辛与严谨。新课程的理念在这个环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六、作业布置:以AaBb为例,画出细胞的减数分裂图,尝试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七、设计心声在我刚刚接触新课程时,曾经很轻率地认为,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当我真正地去认真阅读新教材,用心去体会新教材的编排时,我深深地被吸引了。我不敢说自己真正把握住了新课程的精髓,但至少新教材让我看到,它在努力引导教师不仅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不仅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旧教材中,仅仅简单几句话介绍的结论性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却“大张旗鼓”地介绍了这些知识的整个发现过程,这就为教师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提供了鲜活的模板,这也是“为什么新教材总的知识点比旧教材少,而课时安排却有所增加”的原因,这更是很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当然,这也是这节课吸引我的地方和我设计本节课努力达成的目标。要想真正的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就应该努力还原真实的探究过程,而“真实的探究”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而“不可预见性”就意味着“无法设计”,而“无法设计”就可能显得整个探究不太“完美”。但摒弃“虚假的完美”,还原“真实的缺憾”正是新课程努力倡导的“生活化课堂”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仍然要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设计出可能并不完美的课堂。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