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述怀言志11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235

上传人:xi****a 文档编号:48037787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述怀言志11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23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述怀言志11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23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述怀言志11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23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一、读准字音橐驼(tu)病偻(l)早实以蕃(fn)寿且孳(z) 勖尔植(x) 早缫而绪(so)飧饔(sn yn) 莳(sh) 长人者(zhn)二、一词多义(1)病(2)顾(3)且(4)而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吾、予、余、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第二人称代词:汝(女)、而、尔、若、乃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3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厥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三、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2)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根拳而土易(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4)其筑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划破)(6)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称作)(7)而卒以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9)旦视而暮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0)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早;使果实多)(12)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四、古今异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暗中观察。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2)以致其性焉尔古义:使充分发展。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今义:人格卑劣的人。(5)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五、文言句式(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译文:又凭什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官戒”)译文: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作为对官吏们的警戒。六、文白对译 资料链接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主要作品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这篇寓言体的传记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传记传记是一种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传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以司马迁史记的撰写为标志,“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人物传记较为精彩,富有文学性。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 文本鉴赏本文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_答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正任务一理解文本内容 1这篇带有寓言性的人物传记是如何塑造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的?_答案本传记主要是从以下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文中语句人物特征名字“不知始何名”“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出身卑微体貌“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身体病残性格“甚善,名我固当”豁达豪爽技艺(职业)“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技术精湛2.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郭橐驼其他种植者方法态度结果答案郭橐驼其他种植者方法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态度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结果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木之性日以离矣3.结合文章内容来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_答案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橐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于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任务二赏析艺术手法4郭橐驼是怎样将叙述种树之事与评价官吏烦令扰民之理融为一体的?_答案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话加以概括:“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5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_答案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把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6如何理解本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刺、劝诫统治者的?_答案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刺,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7文中是如何运用对举和类比手法进行说理的?_答案文中将“种树”和“治民”进行对举。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扣,说理透彻。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类比手法本文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类比手法:郭橐驼讲“种树之理”是为了“移之官理”,是用“养树”和“治民”作类比,将“养树”与“养人”作类比。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扣,说理透彻,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定义: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作用:(1)可以更浅显形象地加深对本体事物的理解。(2)加深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2写法指导运用类比手法“两要求”(1)抓住两种事物的相似点。(2)认真思考,处理好两种事物的关系。3迁移运用请恰当地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200字左右。_【写作示例】砖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同时它又有坚硬的质地,宁折不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是要从软泥巴脱成胚、晒干,再经过烈火烧制才能变坚硬。由此而想,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砖一样?为人处世应方方正正、奉公守法、个性鲜明,既要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铸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气节,又要有过硬的本领。一块砖的作用并不大,但却是组成宏伟建筑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材料;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旦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就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 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种树寓理顺天养民本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文章用“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应用角度】“顺性养民”“不妄劳作”“宽简为政”等。2素材应用柳宗元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尊奉顺性养民。为官一方的你,为民打井,为民办学,解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你以戴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脱贫攻坚战上的时代楷模杨骅,为困难群众服务,从不在时间上“讨价还价”,他热情饱满,随时准备接听困难群众的来电。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驻村工作是一门新课题,也是我人生中又一个新的起点,我很热爱这份工作。”26年公益谱写大爱的刘长城在百般艰难的日子里,正是凭借热心的乡亲无私的帮助,才让他们一家渡过了重重难关。刘长城亲身感受到人情温暖,正是从那时起,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爱心的种子:做个好人,长大以后也要像当年帮助过自己家的热心人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08年下派文登区侯家镇挂职的刘长城以一颗真心结“穷亲” ,与38户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 先贤语录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选自论语为政)古文今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知行启迪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才是孝。-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