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初中一年级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上传人:古*** 文档编号:4421882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初中一年级桃花源记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初中一年级桃花源记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初中一年级桃花源记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记 第二课时初中一年级 桃花记第二课时桃花记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四)总结、扩展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_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此公欲来指代(杨氏)老人肯相引至此指代(大穴)此殊不缺也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背诵全文。(六)随堂练习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二、写桃花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来评点。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随堂练习参考答案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八、 板书设计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