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151940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自动化学院分 册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二一四年九月目 录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智能电网与控制2控制科学与工程6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12智能电网与控制15控制科学与工程18交通运输工程21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25控制工程29交通运输工程324、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Doctoral Program in Automation36Master Program in Automation39博 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智能电网与控制Smart Grid Technology and Control(学科代码:0808J1)一、学科简介“智能电网与控制”是一门研究智能电网及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1世纪电力系统可持续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电力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密切相关。本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于2011年批准设立,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自动化学院拥有智能电网技术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智能变电站实验室、微网实验室、微纳电力电子实验室等,可为智能电网与控制的学科建设,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求实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要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性人才。三、研究方向按照国家能源发展导向以及本学科现有工作基础,“智能电网与控制”可细分如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1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控制与接入2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分析3功率集成电路技术理论与设计4智能电网信息与物联网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4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8学分。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理工科总学分42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五、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必修外语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必修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S113A003泛函分析3秋考试至少选2门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B110B002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2秋考试任选B110B001Petri网原理与应用2秋考试选修课程专业选修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任选专题研究B110Z008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系列讲座2春考查选2门B110Z004Progress in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春考查B110Z001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1学科加修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直接攻博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加修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表二、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考试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外语B114A006-8硕博英(俄、日)语I4秋考试限选1门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必修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S110B008控制理论中的矩阵代数3秋考试至少选3门至少选17学分S113A003泛函分析3秋考试S110B017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S110B015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辨识2秋考试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任选S110B010现代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试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S110B018Optimization Theory & Optimal Control2秋考试S110B019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秋考试S110B007现代电力电子学2秋考试S110B005交流电机统一理论2.5秋考试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选修S110C056现代检测技术2春考查至少选2门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0C064Intelligent Control2秋考查S110C001有限元分析与应用2春考查S110C024动态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查S110C002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2春考查S110C037功率器件微纳加工技术2春考查S110C031风力发电系统原理、建模与控制2春考查公共实验S106C028网络工程1春考查选1门S104C057电类综合实验1春考查专题研究B110Z007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漫谈2春考查选2门B110Z00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1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1.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2.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六、资格考试为促进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学术训练更加系统和扎实,确保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支撑,实行博士资格考核,每年在3月份举行博士资格考核。考核办法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生资格考核规定,凡未通过资格考核者,一律不准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或进入博士学位论文期,或退回攻读硕士学位,或终止硕士生学业。每名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为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而参加的考核次数不超过2次。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检索和跟踪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八、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博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和研究能力,考察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开题报告应充分阐述课题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机理和关键环节,据此明确提出学位论文将具体开展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而,给出学位论文可能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框架。开题报告要求清晰地论述研究过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针对关键科学难点的解决方案;阐明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何特色或突破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九、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素质与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能体现博士研究生具有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能力和优良严谨的科学学风。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并对所引述的他人工作必须明确具体地标明出处。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及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学科代码:0811)一、学科简介“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密切相关。本学科为2000年批准的第二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智能电网与控制”等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国家重点学科;而“智能电网与控制”为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电气工程自动化”交叉形成的二级学科。多年来,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求实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性人才。三、研究方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鲁棒控制与滤波,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可靠性理论分析与设计,风力发电与控制,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与控制,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复杂系统的控制与优化,无人机飞行控制,鲁棒与最优控制理论。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模型研究、性能评价以及重构技术研究,智能控制算法及其应用,计算智能及其应用研究。3系统工程:指挥自动化理论与辅助决策,智能信息综合处理,虚拟环境建模,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动态系统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4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火控理论与技术,常规弹药制导研究,组合导航理论与技术,视频图像处理,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机动目标跟踪,非线性估计理论及应用,现代火控理论及应用,水下纯方位系统目标运动分析,多移动观测平台分布式协同目标定位与跟踪,兵器系统中的满意待机控制技术。5智能电网与控制:微电网调度与控制,智能电网应急管理与控制,电网智能检测与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的分析与控制,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与控制技术,大能源的安全性与充裕性,电力市场理论与仿真。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行以4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8学分。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总学分42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博士生最长在读年限不超过8年。五、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必修外语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B110B005稳定性与鲁棒性理论2春考试至少选6学分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3A003泛函分析3秋考试S113A011随机数学3春考试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选修课程专题研究B110Z008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系列讲座2春考查选2门B110Z004Progress in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春考查B110Z006系统工程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2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1学科加修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直接攻博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加修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表二、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考试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外语B114A006-8硕博英(俄、日)语I4秋考试限选1门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必修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S110B008控制理论中的矩阵代数3秋考试至少选17学分S113A003泛函分析3秋考试S110B017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0B018Optimization Theory and Optimal Control2秋考试S110B015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辨识2秋考试S110B016系统科学概论2秋考试S110B019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秋考试B110B005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Theory2春考试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0C064Intelligent Control2秋考查S110C065自适应控制2春考查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B113A002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及应用2秋考查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选修S110C056现代检测技术2春考查至少选2门S115C070决策论与对策论2春考查S110C032滤波与随机控制2春考查S110C062运动体控制与制导系统2春考查S110C046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2春考查S110C050先进导航技术2春考查公共实验S106C028网络工程1春考查选1门S104C057电类综合实验1春考查专题研究B110Z008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系列讲座2春考查选2门B110Z004Progress in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春考查B110Z006系统工程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2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1.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2.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六、资格考试为促进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学术训练更加系统和扎实,确保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支撑,实行博士资格考核,每年在3月份举行博士资格考核。考核办法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生资格考核规定,凡未通过资格考核者,一律不准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或进入博士学位论文期,或退回攻读硕士学位,或终止硕士生学业。每名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为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而参加的考核次数不超过2次。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检索和跟踪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八、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博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和研究能力,考察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开题报告应充分阐述课题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机理和关键环节所在,据此明确提出学位论文将具体开展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而,给出学位论文可能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框架。开题报告要求清晰地论述研究过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针对关键科学难点的解决方案;阐明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何特色或突破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九、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素质与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能体现博士研究生具有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能力和优良严谨的科学学风。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及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学科代码:0808)一、学科概况本学科于1996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涵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等四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和应用的学科。本学科培养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系统、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拥有用于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有关研究的高性能仪器设备。在电机设计与控制、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和电力变换技术等方向的具有独特的科研优势。二、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本学科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毕业后可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从容择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三、研究方向1永磁电机的理论、设计、制造与控制方法研究;电磁装置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分析与仿真研究;电机与电磁装置制造技术研究。2电力系统分析、运行、控制与规划;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电力市场理论与实践;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电能质量控制。3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的故障自动诊断与容错控制等。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2.5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五、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 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辨证法1秋考试第一外语S114A001-3硕士英(俄日)语4秋考试限选1门S114A004硕士口语+免修4秋考试学科基础S113A007矩阵分析与计算I2秋考试至少选1门至少选4门S113A009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春考查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S110B00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5秋考试任选S110B005交流电机统一理论2.5秋考试S110B001电磁场理论与应用3秋考试S110B007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2秋考试S110B020电网络理论及应用3秋考试选修课程专业选修S110C024动态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查至少选3门S110C016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2秋考查S110C002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2春考查S110C004Motor Design and CAD2秋考查S110C010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2秋考查S110S004交流电机调速技术2秋考查S110S007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2春考查S110C047新型输电系统2春考查S110C028非线性电路2春考查S110C045New Energy Technology2春考查S110S001电力系统仿真2春考查S110C014电力工程信号处理2春考查公共实验S106C028网络工程1春考查选1门S104C057电类综合实验1春考查必修环节S2440001开题报告1必修S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按方案中要求选课不足总学分部分可从学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加修由导师指定的本科层次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详见附表。附表:建议加修课程清单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110130602电机学(I)3210230602电机学(II)3310041301工程电磁场3410022204检测技术3六、科研能力与水平 1采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得研究生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2以学术训练为重点,掌握宽广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以及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要求该类型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广泛阅读大量的文献,进行大量的学术研究训练,广泛参加学术交流;3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是撰写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论文选题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生产技术、制造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和新的认识,或用已有的理论及新的方法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献综述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的引用、分析和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综合,准确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阐明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来源、意义以及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开题报告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并对所引述的他人工作明确具体地标明出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和公式,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表曲线;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及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智能电网与控制Smart Grid Technology and Control(学科代码:0808J1)一、学科概况“智能电网与控制”是一门研究智能电网及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二级学科。它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密切相关。本学科是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紧密结合智能电网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开设的新学科。目前拥有智能电网技术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智能变电站实验室、微网实验室、微纳电力电子实验室等,并于2011年获批设立“智能电网与控制”二级学科博士点,可为本学科建设,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求实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及相关工程领域的科技专门人才;使他们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阅读和科技论文写作;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实验技术和工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及其他各种有关的专门技术工作,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方面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能力;了解与智能电网功能控制学科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三、研究方向1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控制与接入:旨在研究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结构、控制及其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控制设计、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控制等;2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将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调度和安全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方向旨在研究具有间歇性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接入电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规划、调度与稳定分析等;3新型输电技术:旨在研究新型的输电技术,包括:特高压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超导储能技术等。4智能变电站:旨在研究智能变电站相关的技术,包括:直流变电站技术、变电站数字化技术、变电站网络化通信技术等。5智能电网信息与物联网:旨在研究智能电网信息采集、传输以及物联网结合技术,包括:智能信息采集、传输、智能调度与控制、信息安全、物联网与智能用电等。6功率集成电路技术理论与设计:旨在研究工作频率更高、功率更大、功耗更低和功能更全的功率集成电路技术,包括:功率集成电路设计、微纳制造技术、集成封装以及性能测试等。7可靠供电与防灾减灾:旨在研究电力系统可靠供电相关技术,包括电力系统广域保护与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广域信息采集技术、电力系统自然灾害智能防御技术等。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以2.5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五、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辨证法1秋考试第一外语S114A001-3硕士英(俄日)语4秋考试限选1门S114A004硕士口语+免修4秋考试学科基础S110B008控制理论中的矩阵代数3秋考试至少选2门选4门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S110B018Optimization and Optimal Control2秋考试S110B010现代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试任选S110C057现代控制理论3秋考查S110B015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辨识2秋考试S110B007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2秋考试S110B005交流电机统一理论2.5秋考试选修课程专业选修S110C047新型输电系统2春考查至少选3门S110C034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2秋考查S110C001有限元分析与应用2春考查S110C024动态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查S110C002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2春考查S110S001电力系统仿真2春考查S110C016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2秋考查S110C012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与应用2春考查S110C049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for Smart Grid2春考查S110C031风力发电系统原理、建模与控制2春考查S110C037功率器件微纳加工技术2春考查S110C066智能电网容错容灾技术2春考试S110C021电能质量治理技术2春考查公共实验S106C028网络工程1春考查选1门S104C057电类综合实验1春考查必修环节S2440001开题报告1必修S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按方案中要求选课不足总学分部分可从学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加修由导师指定的本科层次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详见附表。附表:建议加修课程清单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101026302控制工程基础2.5210025401控制工程基础3310025404控制工程基础2410025406控制工程基础3.5508053101电力电子技术3610021701电力电子技术3710021703电力电子技术2.5六、科研能力与水平研究生所选研究课题方向应紧密结合本学科当前最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理论上有一定的新意,对学科的拓展有较大的帮助作用,注重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提倡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研究方向,鼓励进行学术交流、发表科技论文,以造就从事学术研究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论文选题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工艺制造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和新的认识,或用已有的理论及新的方法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献综述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的引用、分析和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综合,准确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阐明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来源、意义以及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硕士研究生选题和开题工作采取抽查方式进行检查。开题报告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并对所引述的他人工作明确具体地标明出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和公式,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表曲线;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及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学科代码:0811)一、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密切相关。本学科为2000年批准的第二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智能电网与控制”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国家重点学科。而“智能电网与控制”为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电气工程自动化”交叉形成的二级学科。多年来,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求实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控制学科高级科技专门人才;使他们具有本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阅读、说和写;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实验技术和工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及其他各种有关的专门技术工作,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三、研究方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智能传感器与网络化技术;自动检测理论及技术;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与网络中的控制问题;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工程;广义系统、多维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自动检测理论与技术;智能传感器与网络化技术;微光机电传感器及运动体姿态检测技术;高速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一体化。3系统工程:网络信息系统;信息与指挥自动化系统;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分析与仿真;网络环境下智能信息处理与自动化数据采集;网络系统中的非线性行为的研究。4导航、制导与控制:火力控制;飞行器导航及综合测量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光学制导及多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捷联和组合导航控制系统及其微型化理论与技术。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以2.5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五、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辨证法1秋考试第一外语S114A001-3硕士英(俄日)语4秋考试限选1门S114A004硕士口语+免修4秋考试学科基础S110B008控制理论中的矩阵代数3秋考试必修选4门S113A012现代分析基础2秋考试S110B017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任选S110B018Optimization and Optimal Control2秋考试S110B015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辨识2秋考试S110B019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秋考试S110B016系统科学概论2秋考试S110C064Intelligent Control & Application2秋考查S110C056现代检测技术2春考查选修课程专业选修S110C058现代数字伺服系统2春考查任选S110C054现代工业控制机及网络技术2春考查S110C029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2春考查S110C035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2春考查S110C051先进过程控制系统2春考查S110C059信息安全技术与进展2春考查S110C038Video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2春考查S110C053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imulation Technology2春考查S110C041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2春考查S110C063指挥控制系统理论2春考查S110C055现代火控理论2春考查S110C052现代测量技术与误差分析2春考查S110C025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2春考查公共实验S106C028网络工程1春考查选1门S104C057电类综合实验1春考查实践环节S110S002嵌入式控制系统综合实验2春考查选1门S110S005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2春考查必修环节S2440001开题报告1必修S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按方案中要求选课不足总学分部分可从学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加修由导师指定的本科层次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详见附表。附表:建议加修课程清单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108031802微机原理及应用4210027003微机原理及应用4310028202现代控制理论3.5六、科研能力与水平1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研究课题方向应紧密结合本学科当前最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理论上有一定的新意,对学科的拓展有较大的帮助作用,注重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鼓励进行学术交流、发表科技论文,以造就从事学术研究的专门人才;2对于工程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研究课题方向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研究成果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较大的参考应用价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企业、研究单位紧密联系,加强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着眼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3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论文选题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工艺制造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和新的认识,或用已有的理论及新的方法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献综述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的引用、分析和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综合,准确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阐明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来源、意义以及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开题报告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