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永久避灾硐室设计方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417194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13永久避灾硐室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13永久避灾硐室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13永久避灾硐室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桐河煤矿紧急避灾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813m水平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安全技术措施1、设置要求根椐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立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m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砸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我矿按煤与瓦斯突出设计,因此必须在井下设置避难所。2、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并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我矿设计采用的紧急避险设施是设置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1)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m范围内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特殊情况布置在煤层中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永久避难硐室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过渡室净面积为9.0m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生存室净高2.0m,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每人的使用面积1m2,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为30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两趟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隔离门、墙按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建造,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为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C30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为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0.2m。永久避难硐室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供电等管线在接入硐室前要采取保护措施。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3/分钟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水量和水压满足额定避险人员避险时的需要。硐室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对硐室内外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硐室入、出口处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硐室入口处和内部分别安设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硐室内加配无线电话或应急通讯设施。永久避难硐室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实现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湿度和硐室外的O2、CH4、CO2、CO的检测或监测。永久避难硐室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不低于20的。永久避难硐室氧气供给设计采用自备氧供气系统,自备氧供气系统供氧量不低于0.5m3/分人。永久避难硐室保证额定防护时间内的供氧量。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有减压措施,以保证安全使用。有害气体去除设施处理CO2的能力应不低于每人0.5L/min,处理CO的能力能保证20分钟内将CO浓度由0.04%降到0.0024%。配备的食品不少于5000千焦/人天,饮用水不少于1.5升/人天。配备的自救器为隔离式,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5分钟。永久避难硐室施工时,要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中应加强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应组织工程验收。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和联合试运行,并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验收,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我矿设计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设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规格详见表1,避难硐室布置见图。避难硐室基本装备配备见表2。图 避难硐室布置示意图1、隔离门 2、喷淋系统 3、药品食品柜 4、供水管 5、压风管 6、人员管理系统终端 7、压风自救器箱8、座椅 9、压缩氧供气系统 10、担架 11、环境参数监测仪器 12、矿用荧光灯 13、空气过滤系统14、防爆空调 15、电源箱 16、矿用红外摄像仪 17、集便器 18、排水管 19、排气管 20、自救器及工具柜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布置平面示意图见下图。 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平面示意图临时避难硐室布置平面示意图(2)临时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m范围内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布置在煤层中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临时避难硐室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临时避难硐室的过渡室净面积为8.0m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表1 避难硐室基本装备配置表序号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备注1矿用隔爆型备用电池箱KDDxxxx定制2矿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KDWxxxx定制3矿用隔爆型空气循环净化装置FBFN0xxx定制压缩氧供气时选用4矿用防爆空调装置ZSK-xx/380定制压缩氧供气时选用5压缩氧供气系统定制压缩氧供气时选用6红外甲烷传感器GJG100H(A)测量范围:0100%7氧气传感器GHY25测量范围025%8一氧化碳传感器GTH500(B)测量范围0500PPm9温度传感器GW50(A)测量范围05010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GRG5H测量范围05%11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终端KJ25112矿用红外摄像仪SBT127/220G13矿用电话符合MT/T 289 的有关规定。14自动苏生器MZS-30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1225L/min,呼吸阀供气量:15L/min,吸痰器吸引压力(-60-3)kPa1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ZY45额定保护时间45分钟16压风自救器ZY-J输出压力调整范围:0.09Mpa,单个装置耗气量150200L/min17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HYC120或HY4正压式有效防护时间24h18集便器自带集便箱,脚踏式打包,材质不锈钢19矿用防爆日光灯符合GB3836-2000,IEC-60079S标准要求20矿灯KL2M(A)21食品及饮用水符合食品卫生有关规定22急救箱、担架、工具箱生存室净高为2.0m,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每人的使用不小于面积为1m2,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为15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两趟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隔离门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墙周边掏槽,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临时避难硐室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阻燃,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0.2m。临时避难硐室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有接口和供水阀。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硐室入、出口处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硐室内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临时避难硐室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实现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和湿度和硐室外的O2、CH4、CO2、CO检测或监测。临时避难硐室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需不小于10。临时避难硐室内采用自备氧供气系统,自备氧供气系统供氧量不低于0.5m3/min人;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有减压措施。有害气体去除设施处理CO2的能力不低于每人0.5升/分,处理的能力能保证20分钟内将CO浓度由0.04%降到0.0024%。配备的食品不少于5000千焦/人天,饮用水不少于1.5升/人天。配备的自救器为隔离式,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5分钟。硐室建设时要有设计和作业规程。临时避难硐室硐室建设完成后,应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和联合试运行,并按要求组织验收,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我矿1151工作面走向长度小于309m,其接替的1152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500m,根据规定要求,须布置工作面临时避难所。设计在1151运输石门和1151回风石门设置1个临时避难硐室,为1151采面服务,在1152运输石门设置1个临时避难硐室,为115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服务,1152回风石门设置1个临时避难硐室,为115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服务,当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500m时,在增设临时避难硐室。副斜井井底车场设置采区永久避难硐室,矿井避难硐室设置情况见表2。表2 避难硐室布置情况表紧急避险设施名称设置地点支护方式硐室高度(m)每人使用面积(m2)设计使用人数(人)生成室过渡室平面积(m2)宽度(m)长度(m)平面积(m2)宽度(m)长度(m)永久避难硐室副斜井井底锚喷2.513030310933临时避难硐室1511运输石门锚喷2.511516448421511回风石门锚喷2.511516448421152回风石门锚喷2.511516448421152运输石门锚喷2.51151644842(3)维护与管理a、应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指派专门机构和人员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b、紧急避险设施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指导避险矿工正确使用。c、应定期对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期更换产品说明书规定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及设备。d、应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e、应每3个月对配备的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8兆帕时,应及时补气。f、应每10天对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g、每年对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h、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维护处理。采掘区域的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采掘作业。i、按规定编制的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采区设计及作业规程中应包含紧急避险系统的相关内容。j、应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记录紧急避险设施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等相关信息。k、每年应将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书面报告一次。l、避难硐室应专门设计并编制施工措施,报矿井总工程师审批后施工;竣工后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通风、安全及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m、建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按相关规定对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完好可靠。n、避难硐室配备的食品和急救药品,过期或失效的必须及时更换。o、避难硐室保持常开状态,确保灾变时人员可以及时进入。p、应对入井人员进行避难硐室使用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避难硐室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避难硐室及其配套设施。(4)培训与应急演练应将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作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所有入井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掌握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安全避险基本知识。在发生灾害时根据情况紧急程度按避灾路线就近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或其他安全地点。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调整后,应及时对入井人员进行再培训,确保所有入井人员准确掌握紧急避险系统的实际状况。应每年开展一次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并将应急演练情况书面报告县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3)安全逃生途径我矿有主平硐、副风斜和回平硐井三个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的距离大于30m,在井底通过联络巷相连。为保证安全出口畅通,井下井巷交叉地点必须设置路标,表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线。为保证人员通行时不影响矿井通风,在回风井安全出口内设置两组双向风门,人员通行时,一组开启,一组关闭,反向风门保证紧急情况下需反风之用。安全出口应经常清理、维护,保持畅通。技术科2012年4月28日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