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724232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规划的五年,是枞阳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更是枞阳县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争先创优,谋求跨越,实现赶超,富民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与形势“十一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各种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影响,抢抓机遇,科学谋划,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十一五”发展成就1、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连续五年保持高速、高质量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四项指标年均增长15%、15.8%、51%、39.3%。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40亿元。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9.8:35.9:34.3调整为“十一五”末的22.7:47.5:29.8。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比重大幅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3家,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17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72家增加到2010年217家,工业化率五年提高8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空间组团式发展布局;建材、造船、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日益壮大,配套产业渐成体系,产业链条正在完善,集群特色日益显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大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物流、商贸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新兴业态全面起步并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比“十五”末提高近12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有效开展,生态枞阳建设扎实推进。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紧紧抓住国家各项政策机遇,积极开展“项目推进年”、“政府十件实事”等活动,“村村通”水泥路、江堤堤顶道路油路面改造、义小路雨坛至义津段水泥路面铺设、铜安公路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或正在推进。配合完成池州至枞阳长江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县域“五纵四横”公路格局基本形成。长江岸线开发力度加大,出台了枞阳县长江岸线资源开发规划,岸线经济逐步形成。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市政设施投入保持年50%左右的增长率。莲花湖综合治理、长江路综合改造、环湖路步行道和灯饰工程、老城区水泥路面改造等工程等相继完工,湖滨广场建成开放;城北出口路、银塘路、浮山路等工程陆续完工,县城道路框架逐步拉开;乡镇总体规划第二轮修编全面告成,“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一批农村集贸市场和规模小区已经建成。水利工程管理进一步加强,完成17.9万人安全饮水工程;马鞍山水库除险加固、白荡湖南站、平垸行洪巩固工程等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大提升。35千伏变电站双电源网络全面建成,110千伏周潭变电站、110千伏展望变电站投入运行。枞阳电网结构得到极大改善,供电能力增强。4、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开发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扎实推进“两镇二十六村”示范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粮农直补办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启动。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县粮食系统47家企业、经委系统5家企业和白荡湖养殖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农技推广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学定性定编,全面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开发开放不断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招大商、招优商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累计到位县外资金达到250.08亿元,是“十五”累计引进资金的9.08倍。5、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2007年2010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40.5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5.01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15.12万人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43万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行,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以上,22所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得到扩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共改造危旧校舍面积7.82万,普通高中达线人数、达线率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态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有效实施科教人才工程,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县行列。稳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建立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保类进位目标。“五五”普法顺利实施,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得到加强。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与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结构调整的过程复杂多变,全球资源竞争、市场竞争、科技竞争等更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定等增强了发展的责任,后危机时代,发展的趋势难以判断。但就全球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我国政府和人民牢牢把握着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以转型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体制改革,提升开放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强化着力点,坚持自主性,注重科技元素的经济功能,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为我县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1、国家政策优势一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深入贯彻,我国已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关键时期,突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扩大内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家更加重视中部崛起、农村发展,这为我县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县的一些重大项目已纳入规划,从而大大夯实了我县产业发展的基础,枞阳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部分,是示范区规划“铜池枞产业组团”的重要阵地,在重大项目布局、要素投入、先行先试、对外开放等方面可获得相关的政策支持;三是我县为全国政协重点联系单位、中部崛起“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安徽省第二批扩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县、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在税费、土地、服务、奖励等方面享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占有优势的政策资源。2、环境资源优势枞阳区位优势明显,要素资源丰富。一是枞阳位于皖江中游北岸,铜陵、池州、安庆三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环绕周边,铜陵长江大桥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池州至枞阳大桥横跨大江南北,京台高速、铜安公路、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速等高等级路网贯穿全境,兼有长江黄金水道,既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接以实现“借力发展”,也可与“市”俱进,实现“互动发展”;二是要素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与深水岸线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建设经营成本较低;三是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湿地面积广阔,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四是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石灰石、玄武岩、铜、铁、明矾、泥炭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开采利用前景广阔;五是拥有25万在外务工人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产业发展优势枞阳大企业基础好,园区建设起点高,体制机制灵活。全县现有1个省级开发区和多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四大产业集群、六大主导产业布局日渐明朗,海螺水泥、东方造船等多家知名企业发展迅速,安庆华能核电等重大前期项目顺利推进。在产业布局上,现已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一区六园”与“两点(县城、横埠)、两线(沿江产业带、沿路工业走廊)”产业空间新格局,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造船、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基础不断加固,规模不断扩大。三、“十二五”面临的矛盾与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区域之间在资源、资本、人才、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实际来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而且有些是深层次的。就整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不大“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偏低。2009年人均GDP居全省第34位,较全省平均水平低6780元;财政收入居全省第2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670元,比全省低834元,居全省第52位。2、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滞后从全国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县企业技术水平整体较低,经营方式偏于粗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同时,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较全省水平高9.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较全省水平低1.6、11.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滞后,第二产业支撑效果明显,但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 3、产业之间互动性差,尚未形成具有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工业发展与一、三产业缺乏互动性,支柱企业如枞阳海螺、东方造船等虽极大提升了工业整体规模,但对物流、商贸、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带动性不强,支柱产业间缺乏联动优势;新兴产业尚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工业发展仍以建材、造船、纺织等六大传统产业为主,亟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以带动工业经济增长。4、优势产业大而不强,现有资源与政策优势尚未有效利用产业选择不尽合理,产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大的主导性产业及产业集群;循环性农业发展不足,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区域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不足,现有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全省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压力增大。5、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互动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城镇化水平比较低,中心集镇规模偏小,集镇经济扩散效应与公共资源的共享效应有待提升,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不能有效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工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与创业人才缺乏。第二章 “十二五”整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争先安庆,崛起皖江,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的奋斗目标,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文化育县、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城乡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枞阳。二、发展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以城镇化为主线,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软实力;高度关注民生,统筹社会事业和谐健康发展;注重生态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富民强县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于产业的有效集聚,在于不断强化产业的规模实力。要积极营造工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依托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建设三大园区、着力构建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六大主导产业。将集聚产业载体、承接产业转移平台的园区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网络体系。坚持高起点统筹安排,明确产业发展优势与功能定位;坚持市场化运作,抓好载体建设;坚持项目带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整体联动,构筑优质服务平台。2、坚持城镇化战略不动摇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一手做大做强工业,一手做优做美城镇。让支柱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放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我县“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修订、完善“双20”城市规划、重点镇规划、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按照提高品位、打造亮点的要求,解决城镇建设过程中功能残缺、脏乱差挤等的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改革城镇管理,树立经营现代城镇理念,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政策制定进程,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3、坚持发展文化事业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整理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圈、浮山文化圈;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把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和各级部门规划中;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对我县一些传统文化,以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向市场。4、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坚持保护优先,大力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育林,提高我县“十二五”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经营面积;组织湿地资源动态监测,加强我县湿地保护和利用;加强环境执法和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注重特色优先,大力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效有机绿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工业建设进程。全面提升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努力深化生态认识,提升生活品质。积极开展生态品牌创建。5、坚持民营为主不动摇 大力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质量,尊重企业家的创造与奉献,培育创业与创新文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培育龙头企业,使其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间的联合,合理分工,做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牢固树立“小企业、大产业;小规模、大族群”的产业发展新观念,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搞好配套生产和服务,建立“块状经济体”,形成优势产业集群。6、坚持投资拉动不动摇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坚持投资拉动不动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用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发展。要谋划一批好项目、孵化一批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扩张优势,聚集资金,提高效率,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通过项目建设,形成3个“百亿元园区”,10个以上“十亿元企业”。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创新招商引资、引智方式,将货币资本、知识资本、环境资本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投资的深水区。7、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环保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达到示范区平均水平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努力实现“争先安庆,崛起皖江,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的奋斗目标。经济发展。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达到2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8%达到1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达到4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达到75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0%,达到5000万美元。粮食、油料、棉花、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3万吨、6万吨、1.6万吨、8.5万吨;非农产业所占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88%。人民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到2015年达到8700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新增就业2.5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00.27万人。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职业教育招生率达到30%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农村人口基本养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5个百分点,力争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0。资源环境。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3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社会建设。坚持依法治县,启动实施“六五普法”; 安全生产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事故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人民劳动更加体面,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滨江城市”。专栏1 枞阳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单位十一五末十二五末总量年均增幅(%)总量年均增幅(%)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051524018财政收入亿元7.6715.817.518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151498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1.519.17520进出口总额万美元65012500050工业:规模企业个数个217330规模企业产值亿元14039.350030以上农业:粮食产量万吨5663油料产量万吨5.26棉花产量万吨1.51.6水产品产量万吨7.88.5经济结构非农产业比重%7888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37.350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社会发展人口出生率9.8895%人民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292870015.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23.5城镇登记失业率%3.94城镇新增就业人400025000五年累计资源环境万元GDP能耗下降%20五年累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6五年累计城市污水处理率%60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100森林覆盖率%2324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和合作,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综合把握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人口分布、布局规模等要素条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主战略,以民营经济为主攻点,以“工业强县、投资拉动、项目牵动、平台促动、创新驱动”为主任务,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与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导向,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建设三大园区,即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枞阳横埠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集中区;着力构建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汽车零配件及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造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六大主导产业,即纺织服装产业、汽车零配件及械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采掘业、造船产业。注重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结构优化,骨干企业优势明显,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创建省级以上品牌产品20个,培育上市企业1-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0家。1、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形成纺织产业集群 提高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升级,建设优质棉纱生产基地。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精梳)产品、高档毛织物、麻纱等,应用松式整理、手感整理等先进后整理设备和工艺,以园区企业集群化发展为目标,集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加工于一体,采用先进设备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纺织、印染、后整理水平,发展高档服装面料和产业用纺织品,完善纺织产业链。以培育和扩大品牌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中高档服装加工业,提高服装生产工艺和设计水平。依托纺织服装功能区,壮大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提高纺织、服装产品档次,积极采用高效、自动化、节能、低耗的连续式印染设备和工艺,不断引进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业落户枞阳,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形成年产值达40亿元纺织产业集群。2、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形成汽车零配件及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汽车天窗、灯具、冲压压件、钢制车轮、铝制车轮、汽车减振器、发动机悬置、底盘配件以及相关汽车零部件生产。重点发展汽车空调、汽车仪表、操纵杆、方向机、安全带等产品。积极开发整车项目,坚持整车发展和零部件产业升级并举,加快企业重组,增强向国内重点汽车企业供货能力。注重产学研结合,建立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化、多品种、地方特色明显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加强第三方汽车及零部件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依托横埠工业园,加大与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对接力度,着力推进与比亚迪公司等省外企业合作的力度,不断壮大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打造皖江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形成年产值达8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控机床、新型节能变压器、核电缆、新型通用机械零部件、组合高压电器以及船用机械、农用机械、环保机械、特种机械等机电产品,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的档次和规模,争取在电力设备、建筑机械、新型农业机械、矿山设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3、大力发展建材业,强化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建材产业,高度重视研发大型水泥熟料、特种玻璃、新型墙材等建材专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进一步提升建材产业规模和效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县内资源的勘探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有序开发,确保原料供应。加快水泥工业结构升级,提高水泥行业集中度及衍生产品的发展,打造亚洲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与研发基地。积极谋划推进海螺粉末站工程。4、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农副产品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壮大优势企业,依托缘酒集团与大地食品公司,强化“公司+基地”联合,奋力提升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层次;以精深加工、品牌营销、集约发展引领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结构升级,完善农副产品安全生产体系,优化综合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农副产品产业集群;完善粮食、畜禽、水产等生产加工产业链,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分工体系,打造沿江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出口基地。形成年产值达60亿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5、大力发展采掘业,形成采掘业产业集群支持重点采掘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产业延伸等形式扩大矿产资源深加工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对其资源利用及深加工项目,在项目核准、资金补助等方面优先支持。支持重点采掘企业对其矿区周边的矿山进行扩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铜、铁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进行深部探矿,加快铁、铜、金、明矾石等矿产品采选和加工。重点建设钱铺至项铺和山至会宫两条铜、铁、金、明矾石、重晶石等资源采选的矿业经济带,形成钱铺铜、金、多金属采选基地,会宫、官埠桥铁、铜、明矾石、建筑石料开采加工基地。6、大力发展造船产业,形成造船产业集群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继续大力发展沿江造船工业,优化造船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快东方造船、舟洋船舶建设步伐,整合沿江造船资源,打造沿江造船产业集群,开发长江航运标准化船型,主要建设枞阳远洋特种船舶项目、江厂造船项目、老洲造船项目等,使枞阳造船业成为800里皖江乃至万里长江上的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形成年产值达70亿元造船产业集群。7、集中工业资源要素,增强极化效应推进园区建设。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高水平建设以园区为依托的承接平台。加快铜池枞产业组团枞阳集中区建设,完善区域内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枞阳经济开发区扩园升级,将综合功能区、机械工业园与造船工业园总体纳入省级开发区范畴,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有序发展,提升承载能力;积极推动以横埠工业园为基础的东部新市镇建设,发展以汽车零配件加工制造与再生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园,建立枞阳横埠省级开发区。将三大园区打造为全县创新发展的试验区、核心区、先导区,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合作、优化升级的示范区。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推进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创新承接方式,对意向转移的企业实行点对点对接和定向合作;推进科学承接,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承接发达地区上下游配套产品生产,延伸产业链;推进招商方式多元化,重点推行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推行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落实自主创新优惠政策,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培育新兴产业。瞄准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引进力度,力争在引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农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安庆核电项目建设进程,力促我县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引进创新人才,实施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本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让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成为推动我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体制活力不断增强的过程。积极落实国家支持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政策,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对接工作。优化融资环境,建立常态的政、银、企、担保合作和银企对接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优先满足示范区建设的贷款需求;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县干联系承接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促进企业有序经营、健康发展;优化社会环境,构建产学研联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技术和劳动力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本地社会管理体系之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升级;抓住安徽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发展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辐射带动明显的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县。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1、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安徽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的力度,发展优质粮、棉、油、蔬菜、家禽、生猪、荞麦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八大特色板块,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强农民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产销体系,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专栏2 枞阳县重点农产品生产结构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开展新增2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启动实施2万亩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完善10万亩水稻产业核心示范区和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加快良种良法和农机农艺高度融合,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努力确保粮食产量年均递增4%。继续推进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开展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加快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围绕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到2015年培育万头养猪场5个、规模特色农产品基地10个。继续增加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实施枞阳县农业产业化6232提升行动发展规划和枞阳县农业特色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搭建产业转移平台,打造产业集群;创品牌拓市场;培育农民创业带头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挖掘农产品增值潜力。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强化综合性园区建设,推广龙头带园区、企业连农户、产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依托,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备和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对接,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引进良种良法,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增产增效技术;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体系;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农业信息网,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村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5%以上。2、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水、电、路、沟渠、林配套,旱能灌、涝能排,农机能下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造中低产田。强化农机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化等设施建设。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集约土地、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为重点,注重保护乡村和地方特色,开展村镇整治,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继续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逐步推进通组(自然村庄)水泥路,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质量和通达深度。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立农村电网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用电保障;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能源;规划建设新型农村住宅。3、不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以土地合作、资金合作、主导产品生产合作和产前产中产后专业服务合作为切入点,重点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资金互助合作社,着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到2015年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10家、县级30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县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加强农村土地仲裁工作,尽快成立县乡(镇)农村土地仲裁机构,做好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到2015年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50%。4、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从提高经营性收入和加快劳务输出入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提高经营性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种植、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安全、特色、绿色、有机、效益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培育壮大劳务输出产业。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促进农民转化为市民。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引导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园区有序转移。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推进产业承接,加速枞阳崛起”的发展思路,坚持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城乡市场流通改革与创新并举,健全市场监控体系,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创建公平和谐的市场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服务化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了新兴服务业态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强物流信息及物流技术服务,提高现代化水平。推进重大物流工程建设,引导物流资源、设施向产业园区聚集。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仓储、配送与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信息化平台,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推进物流技术标准化建设,整合物流资源,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强化职能,落实责任,完善金融网点布局,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发展适合我县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大力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筹建与发展。积极鼓励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强力推进金融生态示范县建设,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和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业务建设,为居民提供多种投资和融资渠道。 发展商贸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拓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发展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服务。支持发展市场调查、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鼓励发展企业业务流程设计、内部管理、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型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不断扩大商务服务范畴,提高商务服务质量,初步建立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的商务服务体系。2、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加强与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旅游线路的对接。以浮山风景区为重点,建设浮山镇旅游大市场、浮山镇旅游风情步行街,加大引资力度,实行整体规划,综合开发;建设好县城莲花湖公园、旗山公园、羹脍赛湖公园、金山公园,开发雨坛乡车付生态旅游、陈瑶湖生态渔业旅游、周潭生态旅游、白云岩旅游、凤凰洲养生度假岛、麒麟岱鳌山旅游项目,把我县建设成为集山水观光、人文观光、地质考察、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长江流域特色旅游地区。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以居民住宅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规模,积极发展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鼓励置业担保、房屋租赁代理、房地产评估等房地产中介服务的发展。大力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装饰装修服务业。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促进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扶持和培育品牌房地产企业,提升我县房地产开发档次和水平。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建设县、镇社区服务站,大力发展养老、托幼、健身、医疗、家政、维修、助残、餐饮、配送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突出为老服务,建设老年大学、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3、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与工业渗透和融合为突破口,推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各行业的结合。工业企业推广应用CIMS系统,完善枞阳“网上政府”系统,实施智能化小区试点,提高宽带接入率。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向三大工业园区的辐射和渗透。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集成系统的应用,加快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实现新产品开发及设计无纸化、生产操作自动化、调整控制远程化。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和精确控制。进一步完善各工业园区、各企业内部网建设,引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不断推进政务信息化进程。整合政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综合行政服务信息系统、工商注册登记服务系统、报税服务网、统计信息网、档案信息网等行政服务网络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重点建立政府信息、国民经济宏观信息、投资环境信息和重点建设项目等基础数据库,增强数据库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提高利用率和商业化率,不断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进程。依托高速宽带传输网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建设社区智能化示范小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人才服务信息系统、社会公众信息系统、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系统等公共信息工程。不断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全县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县城部分区域、政府机关及部分重点企业发展全功能的综合数字数据服务。四、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实施枞阳县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一心三次一带三轴”的空间结构,逐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重点的规模有序、各具特色、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增强城市配套功能。推进莲花湖、幕旗山城市公园建设,加快枞阳中学搬迁进程,开展老城区创建工作,实施一批便民市政工程,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和宜居条件。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推进小城镇建设,以扩权强镇试点镇和一批建制镇为重点,以以奖代补组织小城镇考评为动力,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不断集聚,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15年底,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将全县14个镇8个乡打造为西南、东北和西北“三大片区”,即以县城为中心的西南片区,横埠、钱铺、陈瑶湖、老洲等乡镇的东北片区,麒麟、钱桥、义津等乡镇的西北片区。坚持以快促慢、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实现产业与片区经济互动发展,增强特色产业集聚能力。以打造既有现代气息、又具山水特色的滨江城市为目标,把县城建成“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市、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生态良好的山水城市”。加强城镇建设。坚持产业兴镇,特色强镇,实行区域城镇间合理的职能分工。横埠、汤沟、浮山等中心镇着力提升经济总量,拓展镇区规模,集聚城镇人气,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到2015年,镇区人口分别达5万人、3.8万人、1万人,建成区面积分别达7平方公里、5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老洲、陈瑶湖、义津、麒麟等其他各建制镇因镇制宜、因镇施策,发挥自身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争创全国、全省中心镇、重点镇和省“扩权强镇”试点镇、产业集群专业镇。到2015年,力争新增全国、全省中心镇、重点镇2-3个、新增“扩权强镇”试点镇1-2个、新增产业集群专业镇3-4个。加强城市管理。突破城市功能性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公共文明意识淡薄、城管力量相对薄弱的瓶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的原则,统筹集中区、产业聚集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法”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缓解就业压力,强化执法监管,坚决制止和取缔违法行为,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创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文化品位,鼓励公众参与,实施共同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推动政府职能到位、村委功能归位。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推进交通、水利和公共服务骨干工程,构筑起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脊梁,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支撑和保障能力。1、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增加交通有效供给,提升现有线路技术水平,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加强东向通道、沿江和跨江综合通道、皖江城市带辐射通道、沿江旅游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建设,建立和完善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未来五年,将铜安路建成一级公路,对省际、县际连通公路进行改建,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际间连通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行政村公路及通村民组公路以硬化为主,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村民组通公路,并有60%的村民组通水泥路。进一步提升公路网络水平,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新建高速公路2条,即济祁高速枞阳段、北沿江高速枞阳段。开工建设池枞大桥。实施县城上高速及境内高速连接线公路。在境内已有的4条省道合铜、铜安、横江、枞桐的基础上,提升2条县道(会公路、白会公路)、1条乡道(义小公路)为省道。加快建设普枞公路(简称枞阳沿江快速通道)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实现省道S227(无为至老洲)线与省道S228(桐城至枞阳)线的连接。提高所有县道技术等级,全面完成路面改造建设任务。实现公路运输场站上台阶,建成3个(沿江、东部、西部)四通八达的快速客运运输站,建成20个农村客运站,150个便民候车亭。加强长江流域航运设施建设。开发长江航运通道,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山港区、桂坝港区、老洲港区和下枞阳港区,做到水陆交通无缝对接,建设区域中心物流港。建设新开桥头、老洲头园区、红杨三大港口运输码头,打造皖江北岸现代物流产业带。2、构建与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构建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应用与推广水利工程现代集成管理系统,构建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积极推进四大水利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工程水利,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较完善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二是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基本建成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三是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四是同步打造生态水利,基本建成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减灾工作。加快长江干流枞阳段崩岸整治,积极开展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完成国家规划内项目枞阳长河下段防洪工程和横埠河(汤沟河)整治工程,争取实施罗昌河、横埠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枞阳集中区及县城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示范区及县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加快高沿、一心、元宝洲等临江圩垸治理;实施后山区的山洪泥石流治理,通过多种工程措施,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体系。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规划内病险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任务,实施双河口、九儿潭等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山丘区蓄水工程建设和现有提水泵站更新改造,提高防旱抗旱能力;积极推进万亩以上排涝区工程配套与丘陵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湖圩区中小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结合工程建设和排涝区配套,实施永丰圩、永赖圩等排涝区水利血防工程;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粮食主产区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加强城镇等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加大地下水保护力度。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城乡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工农业生产基本得到保障。3、打造坚强电网改善电网结构。“十二五”期间,加大我县电网布局密度。在枞阳镇石矶新建220千伏渡江变电站一座、在白湖乡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在老洲镇新建110千伏红杨变电站一座。同时新建会孔线至白湖变110千伏输电线路、渡江变至红杨变110千伏输电线路。加强农村配网建设。建设新城区和中心集镇区10千伏环网,对农村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推广绝缘导线、绝缘化台区和含远程采集监测系统的智能配电柜。到“十二五”末,建成新电气化乡镇11个、电气村120个,新农村电气化覆盖面达到50%以上。 六、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和执行体系,实行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减少资源消耗,通过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途径,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加强对年耗能量大的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制定节能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推进建筑、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强化城镇生活节水管理,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废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提倡一水多用、中水回用;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努力提高污水处理率;推进农业节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