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 1 章 绪论.1第 2 章 工艺设计.22.1 零件的分析.22.1.1 零件的作用.2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22.2 毛坯选择.22.2.1 毛坯的种类.22.2.2 毛坯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22.2.3 设计毛坯图.32.3 定位基准的选择.42.4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确定.52.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52.4.2 加工顺序的安排.52.5 工艺设计.72.5.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72.5.2 选择夹具.72.5.3 选择刀具.72.5.4 选择量具.72.6 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82.7 定位误差分析.11第 3 章 铣上平面夹具设计.133.1 夹具设计.133.1.1 夹具体设计的基本要求.133.1.2 定位基准的选择.143.1.3 夹紧机构的设计.143.1.4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143.2 夹具装配图.14第 4 章 镗40 和35 孔夹具设计.164.1 夹具设计.164.2 镗床夹具特点及适应范围.164.3 镗模的设计要点.164.3.1 镗套的结构形式.164.3.2 镗杆的结构形式.164.3.3 镗模支架和底座的设计.164.4 定位基准的选择.174.5 夹紧机构的设计.17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4.5.1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174.6 夹具装配图.17总结.20致谢.22文献综述.2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摘 要这次设计涉及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协调和测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蜗轮减速器箱体零件的工艺规划和夹具设计包括加工工艺设计,工序设计和夹具设计三部分。在过程设计中应首先了解零件的分析过程,然后设计毛坯结构,并选择好加工零件的定位基准,设计零件的工艺路线;然后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再通过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找到对应刀具及切削三要素进行查填入工艺卡片;然后设计专门的夹具,先设计出夹具体,然后再设计每一个相关的零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导向元件,然后再画出标准件,计算夹具定位产生的定位误差,找到指导老师帮助分析合理性夹具结构不足,进而注重未来设计的改进。关键词:蜗轮减速器箱体 工艺 夹具 定位 夹紧 误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IAbstractThis design relates to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fixture design,metal cutting machine,tolerances,and coordinate measurement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Including the design p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design of worm gear reducer box parts,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design in three parts.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the analysis process of parts,and then design the blank structure,and choose a good location machining datum,the process route design of parts and parts of each step;process size calculation,and then through the info processing machinery concise manual find the corresponding tool and cutting the three elements to fill in the craft card;then design A special fixture,to design a specific folder,then design every relevant parts,such as the positioning element,the clamping element,the guide element,and then draw out the standard,calculation of location error of fixture location generated by the teacher to help find guidance for analysis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fixture structure is not enough,and then improve the design in the future.Key words:worm reducer box process fixture positioning clamping error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0第 1 章 绪 论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零件和产品,并将其设备投入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该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间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设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如果没有制造业,我们的生活将无法进行,所以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依据的坚实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说,机械制造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减速器箱体零件的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制造等课程设计教学之后完成的下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正确地解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布置,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泛。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结合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了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过程的问题,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是典型的工艺装备设计,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三维立体想象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错误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第 2 章 工艺设计2.1 零件的分析2.1.1 零件的作用减速器箱体是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相关零件(轴、套筒、齿轮)连接在一起,保证它们之间的正确相对位置,从而它们能按一定的传动关系协调的运动。因此,减速器箱体的加工质量对机械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直接关系。减速器的作用:减速同时输出转矩增加,转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过减速器额定转矩。减速器降低了负载的惯量和减速惯性,惯量的减少为减速比的平方。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使用得非常广泛,也起到非常重要的的作用。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减速箱体结构较复杂、加工面多、技术要求高、机械加工的劳动量大。因此箱体结构工艺性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经济合理,重要尺寸精度35,40,47 公差在 0.025 之内,形位公差垂直度要求 0.05 之内,一般尺寸精度为 9-11 级;(2)各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3)有相互位置要求的表面应尽量在一次装夹中加工;该箱体在加工时,对35 和40 二孔加工要保证孔与孔的孔距高度方向在 330.03 及孔与孔轴线垂直度在 0.05 之内,故对35 和40 加工时采用一次定位安装来加工。2.2 毛坯选择2.2.1 毛坯的种类该箱体零件的结构形状比较复杂,生产批量大,所以毛坯选择铸件,零件材料为 HT150。为了消除铸造应力,稳定加工精度,铸造后安排退火处理。2.2.2 毛坯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 箱体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长 180mm,宽 170mm,高 127mm,所以零件的最大轮廓尺寸为 180mm。由表 5-1 得,铸造方法选择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到公差等级 CT 范围为8 到 12 级,所以选择 10 级。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的公差等级 CT,由表 5-3 查得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由表 5-5,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到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 E到 G 级,取为 F 级。表 2-1 减速箱体铸件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2.2.3 设计毛坯图公差等级 CT10101010101010加工基本面尺寸12713011715403542尺寸公差3.63.63.62.22.6262.8机械加工余量等级FFFFFFFRMA2222222毛坯基本尺寸130.8133.8120.818.134.729.736.4图 2-1 主视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32.3 定位基准的选择由于铸件没有预铸孔,不能选铸孔为粗基准。考虑到底脚伸展面积大、厚度薄,上下图 2-2 左视图图 2-3 俯视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4均需要加工,可互为基准面加工上下两面,这样有利余保证上下面的加工质量。底板侧面可以用底面和对面作定位,粗铣即可保证加工质量。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对于无合适定位面的零件可在毛坯上另外专门设计或加工出定位表面,称为辅助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2)对于具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粗基准的选择,应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以保证:1)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2)对某些重要的表面,尽量使其加工余量均匀;3)使工件上各加工表面总的金属切除量最小;(3)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其它表面缺陷,以便定位准确;(4)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只能使用一次;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2.4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确定用上述精基准定位,加工两锥孔,后续加工可一面两销定位。在镗模上精镗两对支承孔,能满足图纸要求的位置精度,且生产率比较高。镗孔应该在左右侧面加工后进行,以确保同轴孔系的同轴度。镗孔前的预备粗镗和半精镗精镗。平面的加工应该在镗孔前进行。其终加工用半精铣就能达到要 求。其预备工序是粗铣。2.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工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次数是拟定工艺路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据零件各加工表面本身的技术要求确定,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表面的尺寸,工厂现有的设备情况,工件材料性质和毛坯情况等。2.4.2 加工顺序的安排在确定了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之后,就要安排加工的先后顺序,零件加工顺序是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5合适,对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工艺路线:工序一.粗铣上平面,半精铣上平面。工序二.粗铣下平面,保证粗糙度 Ra6.3。工序三.粗铣半精铣侧面,保证粗糙度 Ra3.2。工序四.粗镗42,47,75 的孔。工序五.半精镗47 保证形位要求精镗47,保证粗糙度 Ra1.6 粗铣底板上 表面。工序六.粗镗40 的孔,半精镗40 的孔,精镗40 的孔保证粗糙度 Ra1.6。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公差、精度等级加工方法侧面3.2IT11粗铣半精铣上平面3.2IT11粗铣半精铣下平面6.3IT12粗铣底板上面6.3IT12粗铣侧面3.2IT11粗铣半精铣锥孔81.6IT8钻孔铰孔孔426.3IT11粗镗孔471.6IT8粗镗半精镗精镗孔7525IT13粗镗孔351.6IT8粗镗半精镗精镗孔401.6IT8粗镗半精镗精镗沉头孔25IT11钻孔锪孔螺纹 M5-7H钻孔攻丝表 2-2 加工表面公差精度等级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6工序七.粗镗35,半精镗35,精镗35,保证粗糙度 Ra1.6。工序八.钻底板上的孔,绞孔至8,保证粗糙度 Ra1.6。工序九.钻底板另一侧的孔,绞孔至9,锪沉头孔14,以后的工序采用底 板对角线上的两个孔定位。工序十.钻上平面 44 的孔攻 4M5-7H 深 12 的螺纹。工序十一.钻35 孔周围4 的孔攻35 孔周围 M5-7H 的螺纹。工序十二.钻40 孔周围4 的孔攻40 孔周围 M5-7H 的螺纹。工序十三.钻底面47 孔周围4 的孔攻底面47 孔周围 M5-7H 深 10 的螺 纹。工序十四.检验工序十五.去毛刺工序十六.内壁涂黄漆,非加工面涂底漆。2.5 工艺设计2.5.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我设计的顺序先是铣工件,工序一到工序四从粗铣到半精铣各工序的工步多,成批生产部要求很高的生产率,加工精度也不是要求很高,所以选用铣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的外轮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选用 X52K 铣床;然后开始镗孔工序五到工序七,从粗镗到半精镗再到精镗应在镗床上进行;对于一些小孔从工序八到工序十三需要钻,锪孔,铰孔应该在钻床上进行。2.5.2 选择夹具 本箱体零件外形比较复杂,应在专用夹具上进行加工。2.5.3 选择刀具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用不同的刀具。在粗铣和半精铣的工序中根据刀具的选择,选用立铣刀;在钻孔和镗孔的工序中选用直柄麻花钻和硬质合金镗刀;在攻螺纹的时候选用高速钢机动丝锥;在锪孔和绞孔时用直柄平底锪钻。2.5.4 选择量具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7(1)选择加工孔用量具1)粗镗孔35,40,42,从表 5-108 中选取读数值 0.01mm,测量范围 2550mm的内径千分尺即可。粗镗孔75 选择读书 0.01mm,测量范围 50175 的内径千分尺即可。2)半精镗35,40,42,选用读数值 0.01mm,测量范围 1535mm,和 3550mm的内径百分尺即可。3)精镗孔,由于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时每个工件都需要测量,故选用极限量规。选择锥柄圆柱塞规。(2)长度测量选用两用/双面游标卡尺。2.6 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工序 2,3:粗、半精底面加工机床:铣床 X52K刀具:立铣刀 mmdw400 齿数14Z10(1)粗铣铣削深度pa:mmap3;每齿进给量fa: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73,取Zmmaf/25.0;铣削速度V: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取smV/4;机床主轴转速n:取min/200rn 实际铣削速度V:进给量fV:smmZnaVff/67.1160/2001425.0;走刀次数为 1机动时间1jt:min55.02.700242341211mjflllt(2)精铣铣削深度pa:mmap5.1每齿进给量fa: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73,取Zmmaf/15.0铣削速度V: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取smV/6min/19140014.3604100010000rdVnsmndV/19.460100020040014.310000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8机床主轴转速n:取min/300rn 实际铣削速度V:进给量fV:smmZnaVff/5.1060/3001415.0走刀次数为 1机动时间2jt:min18.16302400341212mjflllt工序 4:粗铣半精铣侧面,保证粗糙度 Ra3.2机床:铣床刀具:立铣刀 mmdw400 齿数14Z铣削深度pa:mmap5.0每齿进给量fa: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73,取Zmmaf/15.0铣削速度V: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取smV/6机床主轴转速n:min/28740014.3606100010000rdVn取min/300rn 实际铣削速度V:进给量fV:smmZnaVff/5.1060/3001415.0走刀次数为 1机动时间jt:min16.1630240032921mjflllt工序五:粗镗、半精镗、精镗侧面35,40 的孔切削用量(1)粗镗35 的孔 选用刀具为硬质合金镗刀,直径为 20mm 的圆形镗刀。铣削深度pa:2pa mm;进给量f:mmf8.030.0,取mmf5.0。;切削速度v:得smv/5.165.0,取smv/0.1;机床主轴转速:min/28840014.3606100010000rdVnsmndV/28.660100030040014.310000smndV/28.660100030040014.310000min/3411000rdvn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9取min/370r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min/80rv 机动时间:(2)半精镗35 的孔 选刀具为硬质合金镗刀,直径为 20 mm 的圆形镗刀。铣削深度pa:6.0pa mm;进给量f:可查出mmf6.020.0,取mmf2.0;切削速度v:得smv/66.10.1,取smv/3.1机床主轴转速:取min/460r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min/50rv 机动时间:(3)精镗35 的孔切削深度pa:05.0pamm;进给量f:可查出mmf4.015.0,取mmf2.0;切削速度v 得smv/5.18.0,取smv/0.1;机床主轴转速:取min/370r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min/50rv 机动时间:工序 10:钻底面9 孔,锪沉头孔机床:钻床刀具:直柄麻花钻,直柄平底锪钻切削深度pa:4.5pamm;进给量f: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39,取rmmf/25.0;切削速度V: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41,取smV/43.0;机床主轴转速n:取min/800rn;实际切削速度V:走刀次数为 1min/9678.614.36043.0100010000rdVnsmndV/36.06010008008.614.310000min/4101000rdvnmin/3101000rdvnsTj4.24237045.048.722sTj7.144603.048.722sTj4.273702.048.72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0机动时间jt:min12.080025.05.42021fnllltj工序 11:钻各个螺纹孔并攻丝机床:钻床刀具:高速钢机动丝锥进给量f:由于其螺距mmp5.1,因此进给量rmmf/5.1;切削速度V: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105,取min/88.8/148.0msmV机床主轴转速n:取min/250rn;实际切削速度V:机动时间1jt:min11.02505.15.4152505.15.415021211fnlllfnllltj2.7 定位误差分析所谓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上(或者机床上)定位不准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因为对一批工件来说,刀具经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是不变的,所以定位误差就是工序 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1)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范围,其大小是判断夹具定位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2)定位误差是指在调整法加工中工件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可能位移.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按原理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根据定位误差的定义进行计算。(3)在 PTP 方式中,定位误差是指控制对象从某一位置 A 点出发,经过充分的时间到达目标位置 B 点与理论位置之差,称作 E.经反复多次运行 E 值的频数大致呈正态分布.也有分别以 E 的均值 e、标准方差来表示定位误差或用 e3进行标定的。(4)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加工要求方向上位置的最大变动量,这种数据库程序往往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对用户的软、硬件要求较高。(5)导致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定位基准(或工序基准)在安装过程中,相对理想位置产生了一定的位置变动,从而引起被加工尺寸的加工误差,工件上被加工尺寸的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化范围称为定位误差。(6)定位误差与尺寸链的联系在定位误差理论中,定位误差是指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由于定位所造成的工件加工面相对于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要求方向上的最大位置min/2831014.388.8100010000rdVnsmndV/13.06010000251014.310000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1变动量。(7)定位误差就是指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工件的位置偏离了理想位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实际上是以定位元件、工件的定位基准面来代替夹具原理中的“定位原理”所决定的点、线、面。(8)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所谓定位误差是指工件在定位时,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夹具中位置不一致所引起的加工误差,以D 表示。(9)定位误差的计算公式所谓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不准而引起的工序基准相对于加工表面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10)在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的条件下由于工件定位时的位置不准确在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工序尺寸或位置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一般由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两部分组成。(11)如多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和方位不能精确测定(称为定位误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2第3章 铣上平面夹具设计3.1 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由指导老师的分配,决定设计铣上平面的铣床夹具设计。3.1.1 夹具体设计的基本要求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应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夹具体上的重要表面,如安装定位元件的表面、安装对刀块或导向元件的表面以及夹具体的安装基面,应有适当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它们之间应有适当的位置精度。为使夹具体的尺寸保持稳定,铸造夹具体要进行时效处理,焊接和锻造夹具体要进行退火处理。(2)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为了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夹紧力、切削力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不允许的变形和振动,夹具体应有足够的壁厚,刚性不足处可适当增设加强筋。(3)应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和使用性夹具体一般外形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因此应特别注意其结构工艺性,应做到装卸工件方便,夹具维修方便。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能减轻重量,缩小体积,力求简单。(4)应便于排除切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屑会不断地积聚在夹具体周围,如不及时排除,切削热量的积聚会破坏夹具的定位精度,切屑的抛甩可能缠绕定位元件,也会破坏定位精度,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于加工过程中切屑产生不多的情况,可适当加大定位元件工作表面与夹具体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容屑空间:对于加工过程中切削产生较多的情况,一般应在夹具体上设置排屑槽。(5)在机床上的安装应稳定可靠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都是通过夹具体上的安装基面与机床上的相应表面的接触或配合实现的。当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时,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支承面积应足够大,安装基面应有较高的配合精度,保证安装稳定可靠。夹具底部一般应中空,大型夹具还应设置吊环或起重孔。工件装夹方案确定以后,根据定位元件及夹紧机构所需要的空间范围及机床工作台的尺寸,确定夹具体的结构尺寸,然后绘制夹具总图。详见绘制的夹具装配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33.1.2 定位基准的选择该零件以三面定位,箱体上的装配基准为平面,而它们又是箱体上其他要素的设计基准,因此以这些装配基准平面作为定位基准,避免了基准不重合误差,有利于提高箱体各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有零件图可知,根据本道工序,选底面和侧面为定位基准。在本次设计中我用档消限制 1 个自由度,用支撑钉限制了两个自由度,再使用内六角头螺钉限制 3 个自由度,共限制了 6 个自由度,构成了完全定位,符合设计标准。3.1.3 夹紧机构的设计采用螺旋直接夹紧或与其他元件组合实现夹紧工件的机构,统称螺旋夹紧机构。由于这类夹紧机构简单,夹紧可靠,通用性大,故在机床夹具中得到广泛运用。它的主要缺点是夹紧和松开工件时比较费力。本夹具采用移动压板进行夹紧,同时保证了夹紧可靠和动作迅速的要求。同时,由于移动压板标准件,可直接购买,降低了夹具的制造成本。3.1.4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我设计的是立式铣床,进而设计了一个的方形对刀块,用一个立柱将对刀块支撑起来,要距离零件 2 到 3 毫米的距离留给塞尺。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使用两个。其距离尽可能布置的远些。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 T 形槽的配合,使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于工作台的送进方向具有正确的位置。定向键可承受铣削时产生的扭转力矩,可减轻夹紧夹具的螺栓的负荷,加强夹具在加工中的稳固性。3.2 夹具装配图图 3-1 主视图图 3-2 左视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4 图 3-2 左视图图 3-3 俯视图图 3-2 左视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5第 4 章 镗40 和35 孔夹具设计4.1 夹具设计镗床夹具又称镗模,主要用于加工箱体、支座等零件上的孔或孔系。采用镗模,可以不受镗床精度的影响而加工出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孔系。这次我选则了镗 40 和 35 孔这道工序设计了它的镗床夹具。4.2 镗床夹具特点及适应范围镗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镗床夹具所加工的孔,一般孔径尺寸大于 30mm 的大.中型孔。(2)大多数镗床夹具都采用各种镗套引导镗杆或刀具,以提高刀具系统的刚性,保证同轴孔系及深孔的加工形状.位置精度要求。(3)利用镗套的精确引导,镗床夹具还可以在经过一定设备改装的普通车床,铣床,钻床及具有旋转动力和进给传动的简单设备上,夹具应用较为灵活。4.3 镗模的设计要点镗床夹具也叫做镗模即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必须很好的解决镗杆的导向问题,即要正确选择镗套和设计镗套,合理布置镗套。4.3.1 镗套的结构形式镗套的结构形式和精度直接影响被加工孔的精度。镗套根据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固定式镗套和回转式镗套两种。这次设计我选用的是 B 型固定式镗套,这种形式的镗套上自带润滑油孔,用油枪注入润滑油;在加工时可适当提高切削速度。否则,镗杆和镗套间容易因相对运动发热过高而咬死,或者造成镗杆迅速磨损。4.3.2 镗杆的结构形式 镗杆是镗床夹具中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在镗模确定前需先确定。4.3.3 镗模支架和底座的设计 镗模支架与底座应分开制造,有利于制造,时效处理及装配时的调整。镗模支架应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6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结构上应考虑有较大的安装基面和设置必要的加强筋,而且不能在镗模支架上安装夹紧机构,以免夹紧反力使镗模支架变形,影响镗孔精度。4.4 定位基准的选择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几种情况:(1)完全定位(2)不完全定位(3)欠定位(4)重复定位由于本箱体零件有一个较大的底面并且底面有较高的精度要,所后续加工中采用一面两销定位限制 6 个自由度,本设计属于完全定位,符合加工和设计要求。4.5 夹紧机构的设计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装置,称为夹紧装置。根据结构特点和功能,一般夹紧装置由力源装置,中间传力机构和夹紧元件 3 部分组成。4.5.1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夹紧装置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夹紧必须保证定位准确可靠,而不能破坏定位。(2)夹紧力大小要可靠和适当。工作和夹具的夹紧变形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3)操作安全方便,省力,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便于制造,方便使用和维修。(4)夹紧机构必须可靠。手动夹紧机构必须保证自锁,机动夹紧应有连锁保护装置,夹紧行程必须足够。(5)夹紧机构的复杂程度,自动化程度必须与生产纲领和工厂生产条件相适应。本夹具中采用了比较传统通用型的螺旋夹紧机构中的钩形压板式的夹紧机构,因为在这个夹具中允许夹紧机构占很小的面积,夹紧力要求不是很大,使用此夹紧机构使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工件上表面施加夹紧力,夹紧力的方向和切削力的方向相反。4.6 夹具装配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7图 4-1 主视图图 4-2 左视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8图 4-3 俯视图图 4-2 左视图图 4-3 俯视图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19总结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门课题,要求我们把大学四年里学到的整体知识系统的组织起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总体考虑,需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概论、公差与配合、机械加工质量、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范围广。所以在设计中不仅了解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也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来完成这次设计。在毕业设计中培养了自己自学的能力,学会了阅读资料、查找各个零件是否是国家标准件。从图书馆的资料书中了解了许多工艺设计性知识。回想起这学期的经历,用一句话就是忙碌并快乐着。当遇到困难的做不出来的时候确实很是痛苦,而当与同学进行讨论研究做了很久终于做出来的时候又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当遇到艰辛和困难只有亲自经历了才能体验到,从刚拿到题目的迷茫,到设计过程中一点点的明了,找到老师挑出错误,然后进行改正,再到最终的结果,确实让自己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设计过程中让自己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的精神,很多问题只要再坚持一点就可以解决的。设计中体会到了我们学机械的思维必须缜密,考虑问题必须周全。当然在本次毕业设计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很多以前学过的专业知识都感到很陌生了,不得不再去补习,重新复习一遍。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在学完大学四年来所学的所有专业课及生产实习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这次设计虽然只有三个月时间,但在这三个月时间中使我对这次毕业设计有了很深刻的体会。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以前所掌握的关于零件加工方面有了更加系统化和深入性理的掌握。比如参数的确定、计算、材料的选择、加工方式的选择、刀具选取、量具选取等;也培养了自己综合运用设计与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再次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理论与实践也存在差异。回顾起此次毕业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完成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学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实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当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自己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复习了一遍。这次毕业设计虽然顺利完成了,也解决了许多问题,也碰到了许多问题,在纪煦老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0的辛勤指导下,都迎刃而解。同时,在纪老师的身上我也学得到很多额外的知识,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1致 谢经过半年的忙碌,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要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整理出工艺路线到用电脑做出工艺卡片,老师都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同学和朋友。不管在宿舍还是在图书馆都有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研究,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有些东西这几年来也都忘得差不多,通过做毕业设计,在图书馆翻阅大量资料重新又捡起来,我很享受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的过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学子。这在这次的毕业论文中,发挥了我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算是我最后一次做学校的作业了,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以及任课老师,感谢他们的教诲,让我知道在社会上懂得怎样去做好自己,端正自己的位置,为社会贡献出我自己的力量。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养育了我,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2参考文献1 张耀宸主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 黄如林,刘新佳,汪群.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 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4 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5 上海工业大学主编.机床夹具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6 张贤达,保铮通信信号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7 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 8 徐发仁主编.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0.9 朱耀祥,浦林祥.现代夹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310 谢成.箱体类零件加工及其夹具定位误差的分析J.机械,2008,(6):12-13.11 赵志修.机械制造工艺学J.机械工程学报,1996,(4):2-6.12 安二中,黄瑞玲.箱体类零件夹具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1997,(6):2-4.13 朱耀祥.计算机辅助组合夹具设计系统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4,(5):32-3314 S Gopalakrishnan.Worm Gear Reducer Box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1996,(2):237-247.15Valenti.CFD Software Improves Worm Gear Reducer Box Design.Mechanical Engineering,1996,(11):24-2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