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计数资料统计描述,计数资料:,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特点:没有度量衡的单位。,可分为以下两类:,1.无序分类变量,:即各类别间有明确的界限。如职业、性别、血型、病种等分类。,2.有序分类变量,:各类别间有程度或量的差异。如疗效可分为无效、好转、显效、痊愈等。,计数资料的数据整理,按某种属性分类,然后清点每类的数据(以下是孕妇分娩资料),住院号,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妊娠结局,2025655,27,无,中学,顺产,足月,2025653,22,无,小学,助产,足月,2025830,25,管理人员,大学,顺产,足月,2025677,24,知识分子,中学,顺产,早产,2025647,30,管理人员,大学,顺产,足月,2025848,32,无,小学,剖宫产,足月,2019915,27,无,中学,顺产,死产,2025861,29,无,大学,剖宫产,足月,2024601,25,农民,中学,顺产,足月,2000386,26,无,小学,顺产,足月,计数资料统计描述,第一节 相对数,医学研究中获得的各种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数值都是,绝对数,。例如甲地区某年发生某疾病550例,乙地区发生该疾病620例。,若甲地区的人口数8000人,乙地区的人口数10000人,则两地区的发病比例分别为:,第一节 相对数,相对数的概念:两个有关联的数值之比。用于对计数资料的描述。,常用的相对数有三种:率、构成比、比。,相对数,一、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于说明某事件(或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K,为比例基数。可为,100%,、,1000,,万/万,,10,万/,10,万。,选择比例基数时注意:,1.习惯用法,便于资料间的相互比较。,2.尽可能保证分子保留12位整数。,例:0.045%0.454.5/万45/10万。,率是动态的发生频率(发生比例),反映了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的概率。,又称为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出现的强弱多少,应用时必须注意分子和分母资料时间的统一性。,有些资料,比如人口数;慢性病病人数、治愈或死亡数。这些数据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统计这些数据或计算相应指标时,必须说明这个数据是在什么时点上的数据,,这类在某个时间点上统计的资料称为时点资料。,还有一类资料是随时发生的,如人口的出生与死亡、某些急性病的发生、治愈等。这些数据和规定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时间长则发现的多,时间短就出现的少,一星期发生的总数一定少于一个月发生的总数,即,数量多少和时间长短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统计数据必须说明是在多长时间得到的,此类经过一段时间积累的资料称为,时期资料,。,在计数资料分析中有时要考虑资料的时间特性,。,分子和分母都是时点资料:,高血压患病率=,(检出高血压病人数受检查人数)100%,分子和分母都是时期资料:,痢疾病死率=,(某年痢疾死亡数该年痢疾发病数)1000,分子是时期资料而分母是时点资料:,时间段为年的,称为年率;时间是一个月的,称月率。凡是年率都不须注明。不是年率的必须注明是周率、月率、季率。,例如,某地三月份流脑死亡月率=,(三月份流脑死亡人数该月人口数)100,000/10万,率的分子按某种标志进行分组计算的率称专率。,常见的专率有,年龄别专率、职业别专率、疾病别患病专率和疾病别死亡专率。,例如:,相对数,二、构成比(,constituent ratio,),又称构成指标,用于说明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占全体的比例或比重。计算公式如下:,构成比有两个特点:,1.同一事物内的构成比可直接相加,其和为1或100%。,2.事物内部某一构成发生改变时,其它构成也随之发生改变。,传染病,发病例数,发病百分比,(%),肠道,1405,79.61,呼吸道,336,19.03,其它,24,1.36,合计,1765,100.00,相对数,三、比(ratio),是指两个有关联的指标之比,用于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百分之几。计算公式如下:,例P39页,男女大学生吸烟比为:,35.12%,:,1.58%=22.23,相对比计算时,甲、乙两指标可以是相对数,也可以是绝对数(平均数),例:发病率比、吸烟率比;,医生护士比、教师学生比等。,习惯用法:如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分母;时间指标比,通常以过去为分母。,相对数,四、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是指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及平均数)。用于说明事物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的指标有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等。,年份,(1),医护,人员数,(2),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累计,(3),逐年,(4),定基比,(5),环比,(6),定基比,(7),环比,(8),1998,4721,1999,4833,112,112,102.4,102.4,2.4,2.4,2000,5162,441,329,109.3,106.8,9.3,6.8,2001,5884,1163,722,124.6,114.0,24.6,14.0,2002,6997,2276,1113,148.2,118.9,48.2,18.9,表2 某医院19982002年人力资源发展动态,累计增长量:每一年减第一年,逐年增长量:后一年减前一年,定基比发展速度:每一年比第一年,环比发展速度:后一年比前一年,定基比增长速度=,定基比发展速度-1(100%),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100%),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如逐年)平均发展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是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平均增长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式中,a,0,为基期指标;,a,n,为第,n,期指标。,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为:,1.103-1=0.103(10.3%),平均发展速度:,动态数列分析还可以用于进行,预测,,即根据平均发展速度公式计算几年后达到的指标。如根据表2资料预测2003年的医护人员数,本例2003年相当于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a,5,=1.103,5,4721=7707,(人),即根据该医院,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预计到,2003年该医院的医护人员数可达7707,人。,第二节 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1.计算相对数时,观察单位数不能太少,尤其是分母不能太小。因为观察单位太少时计算的相对数不够稳定。例如:,第二节 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2、,率和构成比不能混用。二者的不同点:,不同点,率,构成比,作用,说明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说明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占全体的比例或比重,强调点,随机事件,各部分的构成,特点,各分率不能直接相加;平均率不是各分率的平均值,各构成比可相加,其,和为1或100%;,受内部构成的影响。,第二节 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工龄,(年),检查,人数,患者数,患者,百分比,患病率,(,%,),1,340,17,11.5,5.0,5,254,30,20.4,11.8,10,432,73,49.7,16.9,15,136,21,18.4,19.9,合 计,1162,147,100.0,12.7,某化工厂工人慢性气管炎资料统计,某地1990年与2000年慢性病分类统计,慢性病,1990年,2000年,病例数,%,病例数,%,脑血管,2100,37.68,3805,48.19,心血管,1150,20.64,1365,17.29,肿瘤,927,16.63,1067,13.51,意外伤害,812,14.57,931,11.79,呼吸系统,584,10.48,728,9.22,合 计,5573,100.00,7896,100.00,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比也可代替率使用。,月份,发病例数,百分比,月份,发病例数,百分比,1,23,4.3,8,98,18.3,2,19,3.6,9,60,11.2,3,12,2.2,10,59,11.0,4,36,6.7,11,26,4.9,5,51,9.5,12,28,5.2,6,58,10.8,合计,536,100.0,7,66,12.3,某年某地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第二节 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3、相对数作相互比较时应注意其可比性。,(1)研究对象是否同质;研究方法是否统一;观察时间是否一致;客观环境和影响因素是否相当;等等。,(2)当比较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总率(平均率)时,要考虑各率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否则要经过标准化,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第二节 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4、样本率与样本率、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时也要进行假设检验。样本率与样本均数一样,也存在抽样误差,因此也需要通过假设检验来判断样本率与样本率、样本率与总体率的差异是否由抽样误差引起。,年龄,(岁),甲 厂,乙 厂,检查,人数,病,人,数,患病率,(,%,),检查,人数,病人,数,患病率,(,%,),35,236,16,6.78,478,33,6.90,45,375,27,7.20,379,28,7.39,55,384,38,9.90,235,24,10.21,6080,402,59,14.68,157,24,15.29,合计,1397,140,10.02,1249,109,8.73,甲乙两厂某病患病情况,一、率的标准化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部构成不同的总率统一到,同一水平(或标准水平),使之具有可比性,,然后再进行比较的方法即率的标准化法。,由标准化法计算的率称,标准化率,(或调整率),简称,标化率,。,率的标准化的意义:便于合理比较。,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二、选择标准的原则:,1.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内部构成相对稳定、数量较大的人群作标准。如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各省市区人口普查资料作标准。,2.选择对比资料之和为标准;,3.选择对比资料之一为标准。,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三、标准化的方法:,1.直接法 已知各组的分率时可选用直接法。,(1)标准人口数法;,(2)标准人口构成法。,2.间接法 知道各组的观察例数和总发生例数时,可用间接法。,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四、标准化率的计算直接法。,1、标准人口数法的公式:,2、标准人口构成法的公式:,五、标准化率计算步骤:,1、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标化方法;,2、选择参照标准;,3、计算预期发生数或分配发生率;,4、代入公式计算标准化率。,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一)根据已知条件可选择按,标准人口数计算,的直接法。选择两厂各年龄组的人口数之和作为标准:,35岁组的标准人口数为:236+478=714;,45岁组的标准人口数为:375+379=754;,55岁组的标准人口数为:384+235=619;,6580岁组的标准人口数为:,402+157=559;,标准人口总数为:2646,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按公式计算两厂,预期患病人数,:,甲厂,35岁组:714,6.78%=48人;,45岁组:754,7.20%=54人;,55岁组:619,9.90%=61人;,6580岁组:559,14.68%=82人,;,甲厂预期患病总人数,为,:,245人。,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乙厂,35岁组:714,6.90%=49人;,45岁组:754,7.39%=56人;,55岁组:619,10.21%=63人;,6580岁组:559,15.29%=85人;,乙厂预期患病总人数,为:253人。,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按公式分别计算两厂的标准化患病率,甲厂:,乙厂:,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二)按,标准人口构成,对甲、乙两厂某病患病率进行标准化。,1.选择一个,已知的人口构成作为标准,35岁组的标准人口构成为:0.2698;,45岁组的标准人口构成为:0.25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