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伶官传序,新五代史,一课时,伶官传序新五代史,1,目标,一,.,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二,.,了解文章写作特色,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目标一.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二.了解文章写作特色欧阳,2,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3,二、写作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二、写作背景,4,原文翻译,(节选自新五代史,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原文翻译(节选自新五代史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5,原文翻译,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原文翻译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6,原文翻译,2.,译文:,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原文翻译2.译文: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7,原文翻译,3,原文: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原文翻译,8,原文翻译,3,译文:,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原文翻译3译文: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9,原文翻译,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原文翻译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10,原文翻译,4,译文:,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于是作伶官传。,原文翻译4译文: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11,重点强化,通假字,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2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名词作动词,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探求,考察,3.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重点强化通假字,12,名词作状语,负而前驱 前:向前,仓皇东出 东:向东,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泣下沾襟 泣:泪水,名词作状语,13,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细小的事情,使动用法,14,重点强化,重点实词,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重点强化重点实词,15,重点虚词,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重点虚词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16,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一词多义,17,一词多义,3,、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一词多义3、其,18,思考一:思考本文的创作意图,明确:,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思考一:思考本文的创作意图明确: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19,思考二:本文叙述庄宗史实线索是什么?,明确:全文以,“,矢,”,为线索,,晋王把三矢赐给庄宗 庄宗藏之于庙,用兵负而前驱 还矢先王,告以成功,思考二:本文叙述庄宗史实线索是什么?明确:全文以“矢”为线索,20,思考三:思考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作者运用了组组简洁强烈的对比,人事与天命、盛与衰、得与失、难与易、成与败、兴与亡、忧劳与逸豫,说明成败之迹皆出于人事。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思考三:思考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21,赏析一: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试分析本文抑扬顿挫的笔法。,1,.,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2.,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赏析一: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22,拓展补充,席慕蓉,戏子,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所以 请千万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拓展补充席慕蓉 戏子,23,拓展,:,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1、夏朝的桀,因妹喜亡国,2、商朝的纣王,因妲己亡国,3、周幽王为逗褒姒烽火戏诸侯,4.,韩非子“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5.,宋徽宗爱好书法、绘画,6.,李煜爱好文学,7.,张飞好酒,8.,项羽好名,拓展: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24,拓展,:,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结合我们自身有什么启示?小组讨论思考,发表观点,.,拓展: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结合我们自身有什么启,25,谢谢!,谢谢!,2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