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52517054 上传时间:2024-11-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专题一,1,考向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通过文字、图片材料或新情景,考查对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两项政治制度,是西周统一、强盛的政治保证;且都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宗法制的影响至今,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如人们聚族而居、清明春节期间祭祖扫墓的现象等。,2,分封制虽因封建制度的终结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烙印仍留在华夏大地上,如一些省的简称或别称、一些姓氏的来源等,都与分封制有关。,2012,年高考有可能通过文字、图片材料或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建祠堂、修族谱、遗产继承、节日亲人团聚、姓氏等,),,考查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的理解。,3,(1),掌握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对西周、对后世,),;能够通过材料判断所述是何制度,(,运用知识,),;,(2),知道礼乐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作用;,(3),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怎样评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提示,】,评价:就整个中国古代来说,分封制是落后的,但西周的分封制却有很大的进步意义:,(1),它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周王室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2),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促进了诸侯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不过,分封制埋下了春秋战国时期纷争战乱的祸根。,5,宗法制内容:,(1),区别嫡庶,(,嫡是正妻之子,庶是妾或妃子之子,),,王后之子称嫡子,有特殊地位。,(2),保证嫡长子的继承权。作用:巩固周王统治以及国家稳定;减少了权力的继承纷争,加强统治者集团内部的稳定。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忽视。,6,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2),受宗法制社会的长期熏陶,使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7,【,提示,】,(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男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封建落后的东西成为两千年来扼杀人性,迟滞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8,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随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钱穆是在,(),A,批评周人的保守落后,B,肯定周人实行的分封制,C,指出周人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赞扬周人开创了分封制,9,【,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西周的分封制,考查的能力是阅读材料、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封建”即分封制,这样可以排除,A,、,C,;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周朝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实行分封制,显示了周人在政治上的气魄,这是对周人实行分封制的肯定,,B,正确;材料中获取不出周人开创分封制的信息,,D,错。答案,B,。,10,考向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通过情景或材料,考查对小农经济特点的理解、考查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关系、考查小农经济对人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能够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11,古代小农经济命题点很多,有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等,可能通过命制材料型选择题来考查等;还可能与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综合命题,考查对中国农业发展过程的了解和认识。,12,(1),知道小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成因、地位、作用;,(2),知道封建国家对小农经济的政策;,(3),掌握古代农业生产在工具、技术等方面的进步;,(4),能够分析古代小农经济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3,什么是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提示,】(1),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14,古代小农经济为什么容易破产?封建政府对小农的政策是怎样的?,【,提示,】,破产原因:,(1),封建国家、地主的剥削;,(2),战乱;,(3),自然灾害;,(4),家庭变故。,政策:一方面通过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增加苛捐杂税等形式对小农进行剥削;另一方面,为保证赋税的征收、徭役和兵役的征发,又采取措施维护和稳定小农。,15,(2012,海南,),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6,【,解析,】,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B,项与题干主题不一致;材料中只体现重农没有抑商的信息,,C,项错;,D,项,与材料信息完全一致,因此为正确答案。,17,考向三,百家争鸣,通过材料考查对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思想主张的理解和辨别。,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学派,他们的一些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是积极的,而且对后世有极大的借鉴作用。,18,(1),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和地位;,(2),掌握并理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主要主张,能够结合时代、结合现实对他们的主张进行评价;,(3),理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在治国和处理人与人关系方面的不同主张。,19,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提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20,【,提示,】,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21,战国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各是什么?,【,提示,】,同:基本宗旨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不同: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22,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今天,我们可以、也应该借鉴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借鉴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借鉴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借鉴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借鉴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此外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思想,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思想,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也值得我们借鉴。,23,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宗法制的解体,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C,封建的经济发展,D,私学的发展,24,【,解析,】,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出现背景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以及各诸侯国争霸对人才的渴求,导致士阶层的兴起,促使百家争鸣局面产生。本题选,B,项。,25,考点,高,频,【,练一练,】,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评价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高考真题研习,举一反三方法顿悟,26,【,解析,】,体现了“兼爱”思想,属墨家;体现了“无为”思想,属道家;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属于法家;中的“仁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答案,C,。,27,识破误区,高考真题研习,举一反三方法顿悟,【,练一练,】,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战国时期,商鞅由魏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商鞅所说的“帝道”、“王道”、“霸道”分别属于哪家的思想,(),A,道家、儒家、法家,B,法家、道家、儒家,C,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28,【,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帝道”、“王道”、“霸道”的意思。据所学知识,可以确定“王道”是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以仁、德治国;“霸道”是法家思想,强调的是以法、以罚治国;只有“帝道”较难确定。结合题干规定的顺序,可以推出“帝道”为道家思想,正确选项为,A,。,29,高考真题研习,举一反三方法顿悟,他山之石,【,练一练,】,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A,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B,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C,说明周王室已经衰微,D,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30,【,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此时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齐、楚、秦、晋四国强盛。晋国刚刚参加盟会,晋献公便死去,国内大乱。秦穆公处地偏远,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成王刚刚将荆蛮之地占为己有,认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齐国能够召集中原诸侯盟会,齐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国诸侯无不宾服而来会。材料反映的是楚、秦、晋三国状况和齐桓公称霸的史实。故选,B,项。,31,高考真题研习,举一反三方法顿悟,讲坛,名,家,【,练一练,】,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第一小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下面是第一小组四位同学搜集到的史料:,材料一“齐宣王褒儒尊学;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盐铁论,论儒,材料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32,材料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史记,材料四“古者,庶人之乘者,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盐铁论,散不足篇,33,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A,儒学能够从鲁到齐,与齐国国王的重视有关,B,当时的诸侯国总称为中国,齐国是中国的领袖,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D,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了牛耕,还出现了马耕,34,【,解析,】,A,项从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