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247935038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及其对实施方式的诉求,余进利,yujl,个人简介:浙江淳安人。博士,师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2004年获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近年来参加了教育部多项重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现为教育部师范司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新课程的结构框架有什么特点?,(一)新课程分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1、学习领域,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八个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2、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这里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中的“研究性的学习”不同,它是一门超越学科的、以探究为学习方式的、独立的综合课程。,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可见,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二)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程,1、由谁开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标准由国家研制,选修课程由学校自行开发(校本课程)。,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课程由谁开发关系不大,选修课程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但校本课程并不都是选修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每个科目都规定了要获得多少个必修学分,必修课程(模块)自然是要学的,但必修学分并不一定都是从必修课程获得的。如,物理有6个必修学分,其中4个是通过学习共同必修模块获得的,另外两个学分要从选修课程中获得。,选修学分自然是从选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获得的学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生在三年里在选修课程中至少要获得6个学分。,除此,由学生任意选修,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二、从哪些方面推进课程改革?,(一)五个维度,1、从结构方面,(1)基本涵义,能发展清晰工作结构、政策和程序,促使成员对结果负责,并提供适合的技术支持,以规划、组织、协调和实践课程政策。,(2)围绕三级课程管理权责进行分析,几点发现:,三级课程行政主体可(要)做的“功课”很多,存在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建立“松控”与“紧控”相结合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3)领导形象,正面:建筑师(或者说设计师)注重分析和设计,负面:“暴君”凭细节和命令进行管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权责分配框架,国家一级,注,地方一级,学校一级,制订课程计划和国家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写、审查与选用的政策,并组织审定基于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制订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指南,负责审议地方课程的开发方案,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包括大家关心的高考改革),制订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审议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具体实施国家/地方课程、选用教材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地方课程,为学校课程实施与开发提供服务,帮助学校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选用经审查通过的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对课程计划实施、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自我监控,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代表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机制,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权责分配框架,国家一级,注,地方一级,学校一级,监督国家有关课程政策的执行情况,并组织全国性水平测验,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修订课程文件,对本地课程实施、评价与考试等情况进行监控,整合社会的课程资源,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加强教材、教辅用书及其他教学材料的使用管理,组织教师培训,组织校本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提供服务,资料来源: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新课程的领导、组织与推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注:国家一级为配合新课程实施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是制定了各种课程管理文本,如关于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的规定、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校本课程开发建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建议、关于开展校本教研和改革学业评价方式的意见,还专门针对高中新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建立校内选课制度、学分制管理以及如何排课的指导性意见,等;二是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已经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接下去还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从政治方面,(1)基本涵义,能说服有关人士互相团结及支持,并能有效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2)课程改革政治生态图,新课程方案的形成过程不能简单斥之为“大杂烩”“大拼盘”,是政治协商结果的常态。,学科性质的争论如语文,为什么许多地方把课程改革归约为更换一套教材?不把教材选用权归还给学校利益驱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众声喧哗”,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意识形态差异、权力结构的改变、资源的再分配,以及结盟、谈判、磋商等政治活动。,(3)领导形象,正面:倡导者重视宣导和建立联盟,例子: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完成了“高的分数+好的教师+大的学校”的“资本积累”,谋求高端突破,“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负面:玩弄权术者用诡计、操纵进行管理,3、从人性方面,(1)基本涵义,关切的、提供支持、促进参与、加强成员投入感和满意度,并鼓励正面的人际关系。,(2)基本视点,仅仅从知能层面理解改革对人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关注学校、教师的生存状态,“松绑”,学校里住着一群有需要、有感情、有成见、有技能,也有局限的一群人,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时还有更强的捍卫旧的态度和信仰的能力。,从人性的角度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人能控制变革”而不是“人被变革控制”找到一种既能让人们完成工作,同时又对自己所做之事有良好感觉的组织形式。,(3)领导形象,正面:促进者重视支持和赋权增能,负面:畏缩者推卸责任,4、从文化方面,(1)基本涵义,能鼓舞人心、有魅力、助成员发展有关教育的使命、价值和规范,从而建立学校的文化。,(2)对教师文化的分析,教师文化的定义,有内容与形式两个面向。内容包括实质的态度、价值、信仰、习惯、假设以及特定教师团体或广大教师社群间共享的做事方式;形式则包括教师之间关系的形态以及成员间的结盟形式说明教师间关系如何运作。,从文化相容性上解释变革抵制现象,以及不同学校的变革程度。,教师文化具有个人主义、不自然的同僚关系以及巴尔干化之特点,互助合作文化,个人主义兼具正面和负面特质。,不自然的同僚关系是强加的、强迫的、以实施为导向的、受行政规范的、以及可预测的。,巴尔干化指的是将教师们分到学校中独立的、且是互相竞争的次团体。,互助合作是指能够分享理解、观点、信仰、以及实务工作,完全参与共同的问题解决与具有创意的计划、相互的支持,以及专业发展。,(3)领导形象,正面:布道者富于激发、建构经验,负面:盲信者依靠幻想、错觉和表象进行管理,5、从教育方面,(1)基本涵义,能鼓励专业发展及教学改进,诊断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事宜提供专业意见及指引。,(2)基本视点,倡导大学更加积极地介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正在迎头赶上,“我怎么不会教书(教学)了?”,重塑专业,(3)领导形象,正面:专家能进行课程领导(狭义)或者说教学领导,负面:外行江湖郎中、装模作样,(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几点认识,1、我国课程改革还缺乏整全视野。作为关键者,教育行政部门习惯了使用透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层级节制和各种视辅导措施传递至学校这种直线式的行政控制模式;学校里是如法炮制;理论工作者“各说各话”,而且不同时候说不同的话。,2、可见结构方法是我国进行课程改革的“主打武器”,但用得多不等于会用,它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3、即便有好的课程,也不过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正因为课程改革还停留在技术、结构层面上本身还不完善的,忽视了人性、政治、文化、教育的维度,所以课程改革效果并不好。,4、尽管如此,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没有起点的,任何类型、历史和资源设备的学校,都可以找到改革和发展的位置。我们个人何尝不是这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谢谢垂听!欢迎批评指正!多些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