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主要的理论流派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243447802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X 页数:132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主要的理论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主要的理论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主要的理论流派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主要的理论流派,现代社会学教程,Modern Sociology,第一节 结构功能论,功能主义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有广发影响的理论流派。在,20,世纪中叶一度是社会学中的主导性的理论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有时又被称作“结构功能主义”。,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即功能先决条件。社会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功能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系统的功能需要问题。,一、理论渊源,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斯宾塞,孔 德,典型的生物学概念用来描述社会。将社会有机体构成明确的分为家庭是细胞、阶级是组织、城市和社区是器官。,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时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同质结构到异质结构的过程,结构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并相互依存。,对社会事实的解释,仅说明原因是不够的。应先分析原因载分析功能。如,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者系统。在这 一系统中各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一致的方式 发挥作用,系统层次思想,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样性,性的系统需要,马林诺夫斯基,布朗,二、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和莫顿,1.,帕森斯,塔尔科特,帕森(,19021979,),,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代表性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现代社会体系,等,二、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和莫顿,1.,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社会系统论与功能分析模式,AGIL,功能分析模型,模式变项,新社会进化论,(,1,) 社会行动理论,个人行动是社会行动的基本单元,,,单元的行动,是,社会行动的基础,。,单元行动,行动者:作为总动主体的个人,目的,:,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和条件,规范限定:思想、观念或行动取向,它制约着,行动者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影响行动者的行动,。,(,1,) 社会行动理论,所处情景,手段选择,目的或目标,行动者,价值信念,行动者 之选择,可能的 选择,凡是人的行动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和条件,同时所以社会行动都受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制约。,强调行动者主观选择行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外在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用“系统”或者“制度化”来说明社会行动的限定性。尽管提出了行动系统的概念,但是主要倡导的是一种主观性和选择性的社会行动概念。后来才放弃转向强调行动取决于社会结构,行动的主观方面消失而转向客观性结构因素的制约和调节。,(,2,),社会系统论与功能分析模式,20,世纪,40,年代开始帕森斯以,社会系统,为代表,形成了具有系统特征的功能主义观点。,行 动 系 统,行为有机系统:,与行动者生物学方面有关,人格系统:,组织个人行动者的各种戏的需要、要求和行动抉择,社会系统:,使社会中个人或群体处于一定相互关系形式之中,文化系统:,由规范、信仰及其他观念构成,具有符号性质的意义模式系统,(,2,),社会系统论与功能分析模式,1.,行动系统的构成,行动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行动者由两部分构成,具有生理需要、适应能力的行为有机系统与具有心理活动特征、体现行动动机的人格系统构成。,行动发生的社会环境构成社会系统。,长期累积起来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构成文化系统。,强调四个子系统相互依存和功能依赖。,(,3,),AGIL,功能分析模型,社会系统乃至更大的行动系统都面临这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需求,为了保证其自身的存在、持续性、以及有效性。系统内部各个结构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对应着四个功能。,Adaptation,Integration Maintenance,A,G,社会系统 文化系统,I L,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Goal Attainment,(,3,),AGIL,功能分析模型,(1),适应:,adaptation,: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系统中加以分配,以使之适应环境,即对“环境”这个条件的适应。,(2),目标实现:,goalattainment,: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去实现系统目标,即从环境中获取目标。,(,3,),AGIL,功能分析模型,(3),整合:,integration,:每个个体都必须实现他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并发展出对付由各部分越轨行为的方法。,(4),模式维持:,latentpatternmaintenance,:主要包括维持模式和调停紧张。维持模式是指如何根据一些规范确保体系中行动的连续性;调停紧张:处理内部紧张和系统各部分紧张问题,也就是设法根据一些秩序和规范以确保社会行动系统(体系)中的连续性。,(,3,),AGIL,功能分析模型,以工厂为例:,适应,:完备的照明,良好的空气调节、适用的机器、充足的食物等,目标实现,:加工、生产、销售、研发等目标,整合,:劳动委员会、工人俱乐部、公关、社交、“思政”,模式维持,:培训、工资加薪、提干、纪律、停留不离等,(,3,),AGIL,功能分析模型,这四个条件其实就是系统平衡条件,对应这四个条件,社会行动系统就包括有机体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这就是说,任何有生命体系(行动系统)要维持生存,就必须满足某些特定功能,即功能先决条件。包括体系内需求与环境的需求、一定的目标以及满足这些目标所必须运用得手段,即四种功能先决条件。适应:系统必然要与环境发生某种关系;系统为了生存,必须能够从环境获取资源、控制环境;目标实现:任何系统都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调动内部能量以实现系统目标;整合:为了使系统发挥其功能,必须将各部分关系协调一致,而不出现分离;模式维持:在系统运行中存在暂时中断。所以要将原有的运行模式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运行时能恢复过来的一种机制。,(,3,),AGIL,功能分析模型,在帕森斯的早期理论中,行动系统包括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有机系统。这四个系统与上述四个功能先决条件是相对应的。同时,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也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四个部分,直到无穷。,。,A,(,3,),AGIL,功能分析模型,帕森斯的行动系统满足的四个功能先决条件以及对应着的四个子系统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科。人类学研究文化,与模式维持一致;心理学研究人格与目标达成一致;生物学研究认为有机体,强调或关注适应;社会学则研究社会系统的整合,。,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A,(适应),L,(模式为持),I,(整合),G,(目标获取),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类学,(,4,),模式变量,模式,:社会行动依其取向的一般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所谓行动的模式。,变量,:社会行动模式的基本内容,主观取向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4,),模式变量,动机取向 价值取向,动机取向是行动者以直接利益为争取目标的主管要求。追求利益的最大满足和最小付出。,例如:考研 公务员 求职等,价值取向是行动者超越直接利益的道德目标和理想信念的追求。,例如: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4,),模式变量,模式变量的含义,模式变量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行动中主观价值取向的类型学工具。,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它通常反映出“内化于”社会成员人格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对价值取向分类度量和综合分析,可揭示任何具体的社会关系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五对模式变量,变量名称,含义,评判,举例,普遍性,与,特殊性,行动者在互动情境中所遵循的规范性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行动者,普遍 不因人而异,特殊,因人而异,医生与病人,家人,情感性,与,情感中立,互动过程中对情感投入的程度,情感性 投入多,中立性 投入少,夫妻,营业员与顾客,专一性,与,扩散性,互动双方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是单一的还是广泛的,专一 有名确限定,扩散 无明确边界,雇佣关系,朋友关系,自致性,与,先赋性,互动过程中,行动者评价他人的标准。,自致,后,天作为,先赋,性别 出身,公务员,古代贵族,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行动者的行动倾向,自我 个人利益,集体 集体利益,商业关系,公众福利事业,(,4,)模式变量,帕森斯认为,上述模式变量可以结合起来解释各种互动情境中的行为。,现代社会,:,普遍性、专一性、情感中立、自致性、自我取向,传统社会,:,特殊性、扩散性、情感性、先赋性、集体取向,通过模式变量理论,帕森斯把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同社会结构类型联结起来,因此也可以把模式变量作为刻画社会结构特征的基本变量。作为区分社会结构的工具。,帕森斯试图从高度抽象的社会系统分析中找到统一的、完整的社会行动理论。他的功能分析学说对国际社会学界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因而不免带有保守性。,二、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和莫顿,2.,莫顿,罗伯特,默顿(,19102003,)公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科学社会学,等,二、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和莫顿,2.,莫顿,中层理论观,功能分析范式,结构分析范式,科学界的规范结构,(,1,)中层理论观,对帕森斯理论的批判,帕森斯理论过于庞大难以实践,理论和经验脱节,中层理论的内容与特点,抽象理论,中层理论,经验研究,中层理论是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须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同意理论之间。,知识来自于经验积累,并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一致。社会学理论要有所发展就是要先建立起具体化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可以接受经验验证的假设为基础的,接写了才可监控综合性的概念体系。理论研究不能离开经验研究,经验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经验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理论对经验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具有如下,六个,特点,(,1,)中层理论观,第一,,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中层理论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它更接近于构成可验证的命题的观察资料。,第二,,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它比单纯的经验概论更高一层。如参考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等。,第三,,中层理论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去,即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处普遍的理论体系。,第四,,中层理论区分出来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第五,,中层理论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第六,,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1,)中层理论观,(,1,)中层理论观,中层理论的意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桥梁,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指明了方向。,主要观点,默顿认为,要改变目前社会学的状况,除了首先发展中层理论外,还应该建立起社会学定性分析范式。以往的功能主义者多偏重于理论解释,忽视了功能分析的方法问题,功能主义即使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2,)功能分析范式,对以往功能主义观点的澄清,第一,,社会“功能一体性,“,。认为社会各个系统对其各个组成部分具有高度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默指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第二,,“普遍功能主义,“,假定。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事项都履行积极的社会功能。,默指出,,对不同的系统,文化事项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是负功能或无功能。,第三,,“不可或缺性,”,假定。认为耨写事项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或履行功能的这些社会或文化事项是不可或缺的。,默指出,,功能需要是经验性和多样性的,世纪上存在着“功能选择”、“功能对等”或“功能代替的情况”。,(,2,)功能分析范式,对以往功能主义观点的澄清,根据对问题的澄清分出不同类型的功能,正功能,负功能 潜功能,显功能,功能分析范式,功能归属问题;主观意向问题;客观后果问题;功能指向问题;功能需求问题;功能实现机制;功能选择问题;结构约束问题;动态与变迁问题;,功能分析的效度;,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问题;,(,2,)功能分析范式,强调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在,社会结构与失范,中认为社会和文化机构诸要素中,有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一是文化上明确规定的目标,而是社会结构所限定的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方式。为达到这些目标,每个社会群体都把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与道德容许的或传统的标准相联系。只有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使遵循它的人感到满意,这种平衡才能保持下去。默顿试图说明一定的社会行动类型终于社会结构相关联,跟正常行为一样,越轨行为也是社会结构因素作用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发展其结构分析的思想,确立了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3,)结构分析范式,默顿是第一位明确地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制度的社会学家,故被尊称为“科学社会学之父”。他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制度或系统,人为科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规范结构和运行机制。提出,在现代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科学制度的确立深刻地收到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表了一系列科学社会学的经典论文,最重要的一篇是,论科学的民主,,提出了被称为其“科学社会学核心内容”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概念。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默顿提出了四种构成这种气质的制度规则,即普遍主义、共有主义、无私利性、有调理的怀疑主义。,(,4,)科学界的规范结构,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完善了功能分析方法,将结构功能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他所倡导的中层理论成为大多数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指导原则,但是他在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结构功能主义的体系倾向,注意最多的仍是均衡。,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结构功能主义自身弱点的暴露和学术环境的变迁,结构功能主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替代性的新理论纷纷出现,如,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和符号互动论等。,农民工作业,第二节 冲突论,冲突理论是社会学最早的理论取向之一。该理论指出社会冲突和变迁是社会的常态而非病态,同时社会冲突对社会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率先打破了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理论渊源,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如和人运动、反越战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民权运动等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国际上风云变幻,发生在非洲、古巴、拉美和亚洲的反西方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使他们走上了民族觉醒的道路。社会不再是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帕森斯的整合社会系统观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财产和生产资料占用上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之所在。,2.,私有制出现后,社会出现了两个主要的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由于剥削阶级总是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和压迫他们,因而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3.,阶级斗争在阶级色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对反动积极的革命斗争,才能使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内,社会发展也离不开阶级都斗争。,4.,阶级斗争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但是这些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斗争,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由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决定的。在多种形式的政治斗争,是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1.,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社会中冲突是普遍存在和补课避免的。,2.,社会冲突不仅是对利益的反映,而且是敌对本能的反映。人类具有先天的敌对冲动的本能。这种本能虽然瘦和谐关系和爱的本能所制约,但在利益冲突的刺激下的发,是社会冲突的最大原因之一。,3.,社会冲突的作用并非一定是消极的。实际上社会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是保持社会整体或某些子系统完整的过程。,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4.,冲突激烈程度与冲突群体各方的团结紧密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及对冲突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团结越紧密,情感投入程度越大,人们对冲突的理解超出个人目标、个人利益的程度越大,冲突可能就越激烈。,5.,冲突越作为一种能达到明确目标的手段,冲突激烈的可能性就越小。冲突激烈的可能性就越小。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利益的意识能导致非暴力的冲突。现代劳资冲突则是最好的例证。,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6.,群体间的冲突越激烈、越频繁,群体间的界限越明显、越牢固、各群体内部的团结也越紧密。,7.,群体间的冲突越是不激烈,冲突对群体的整合作用就可能发生。在一定条件下,起初激烈的冲突有可能变得缓和,从而给社会整合带来积极的结果。,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1.,社会冲突起源于三种条件,即权力、财富和声望的相关性,报酬的分配和低水平的流动率。,2.,由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所以财富精英同时也是政治精英或社会精英。与之相反者在愤怒之下否认现在的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时,易于选择冲突以改变现状。,3.,当只有少数人占有权力、财富和声望,社会产生紧张和愤恨。后者就会与垄断者发生冲突。,一、理论渊源,思想渊源,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4.,社会地位低的人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向较高的社会地位流动式,仇恨就会在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中聚集起来,并难以控制,最终导致像社会权威挑战,爆发冲突。,5.,领袖人物的感召力是引起社会冲突的关键力量。,6.,当领袖带着追随者成功地进行了冲突,建立了新的社会等级系统后,三者的相关度升高,就会产生新的冲突。,7.,当新的社会等级系统是建立在法律和条例的平等基础上,绩效和能力成为人们社会流动的基础时,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变小。,一、理论渊源,播撒现代冲突论“催化剂”的米尔斯,现代社会冲突论先驱,也是最早对帕森斯功能主义进行批评的人,他的激进主义倾向以及对功能主义进行的辛辣甚至嘲弄的批评,使他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批判家。他播撒现代冲突论的“催化剂”。,一、理论渊源,播撒现代冲突论“催化剂”的米尔斯,1.,与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不同,米尔斯将个人需要放在优先地位。,2.,受马克思的影响,其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的情况,但在社会分层上借用的是韦伯的权力、财富和声望的模式。但与韦伯也不尽相同。他重视权力的结构,而非声望和经济。认为,进行政治统治的人和尽心经济统治的人有着广泛合作,共同维护他们的统治。进而政治和经济的精英们能够轻松地谋取高声望,他认为三者重合没有必要进行原则的区分。,一、理论渊源,播撒现代冲突论“催化剂”的米尔斯,3.,“权力精英”理论。他指出,美国社会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机构中组成了或多或少的权力精英,他们的重要决策决定了美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趋向。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通知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一方面,精英巨头集中权力、财富和声望于一身,另一方面街头的普通大众被剥夺了对公共事务的一切影响力被迫依附于他们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力量。普通大众处在一个各种大规模组织所控制下的异化了的世界中。却没有能力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米尔斯就以这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观点促进了其他社会冲突理论的诞生,二、代表人物,达伦多夫,(,1929-2009,),1929,出生于德国汉堡,1947-1952,在伦敦经济 学院学习社会学,1967-1970,德国社会学会主席,1974-1983,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社会冲突理论探讨,阶级后的冲突,和,新自由,等,二、代表人物,达伦多夫,辩证社会观,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达伦多夫的辩证社会观,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认为,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系统,每个社会中各子系统之间都有良好的整合性,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具有功能,每一社会都建立在其成员的共同意愿基础上,.,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具有两副面孔,一面是一致性,一面是冲突性。每一社会都时刻服从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社会都时刻经历着社会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的每一要素都对社会变迁发生积极作用;每一社会都建立在某些成员被另一些成员压制的基础上。,强调功能主义的片面性和冒充一般性理论,但对功能主义的评价仍并不彻底。,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理论主要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一)社会冲突的根源,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结构就是阶级结构。,但是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划分的,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者之间的权威来划分。,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权力:不顾反对把某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ICA,(,Imperatively Coordinated Association,),强制协作联合体,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形成了两个阶级,即占有多者和占有少或不占用的两个阶级。这两个阶级存在于社会的任何一个组织中。所以社会不是一个产生共同愿望的系统,而是一个强制协作的联合体。作为资源权力与权威,其分配不可能是平等的,于是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地位。,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权力和权威占有多,权力和权威占有少,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二)社会冲突的形成,潜在利益:由人们承担的角色决定的客 观利益但尚未被认识到,一次处于无意识状态。,准群体,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利益处于对立型的潜在利益状态时候,双方都是准群体,既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显群体,显在利益:为人们意识到并作为目标所追求的利益,以显在利益为基础,产生共同的阶级意识和共同利益知觉,并组织起来的追求之,准群体会变成显群体,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二)社会冲突的形成,准群体,显群体,基本技术保证: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显群体,冲突公开化,冲突形成,不能压制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三)社会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中,是大还是小,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入冲突的程度,烈度,公平谈判到公开的暴力行为等等。,冲突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强度,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三)社会冲突的程度,强度,社团重叠,程度,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社会流动性的程度,影响强度的因素,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三)社会冲突的程度,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冲突的调节,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四)社会冲突的结果,社会冲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机构的变化,A.,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革命变迁,B.,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C.,把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最低层次,从度量角度看,A.,根本性 社会变迁的程度,B.,突发性 社会变迁的速度,阶级斗争强度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根本性有明确联系,阶级斗争烈度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突本性有明确联系,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使人能看到西方资本主义仍然是一个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他对一般社会冲突的惊喜分析及对冲突的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策略,对于其他国家也提供了借鉴。,但是从根本上说,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仍然是一个不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抽象的吸收,具体的否定。他反对掩盖冲突,却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本质。,二、代表人物,科赛,(,1913-2003,),1954,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布兰代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任教。,1957-1976,美国社会学会主席。,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学思想名家,科赛的社会冲突理论,(一)社会冲突的根源,(,1,)物质性原因,是指权力、地位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2,)非物质性原因,是指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一致。,科塞认为冲突的非物质性原因源于“社会合法性的撤销”,即人们对现有的制度怀疑并缺乏信心,不再接受现有制度为合理合法。,(二)社会冲突的类型,1.,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性冲突,:,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冲突可以被其他更有效达到目标的手段所替代。,非现实性冲突,:,至少冲突中的一方是“为释放紧张情绪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冲突本身就是目标,。,(二)社会冲突的类型,1.,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区别,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冲突能可以为其他同样能达到目的的手段所取代。往往产生某种结果。,现实冲突,冲突本身就是目的,除了冲突的对象可以变换外,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替代,冲突高于一切,。冲突无任何结果。,非现实冲突,(二)社会冲突的类型,1.,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冲突举例:,一个人为了增加工资,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增加他在工会中的权力而参加罢工运动。此外工人如果有其他途径可以实现它的目标,如谈判、消极怠工,他们便可以放弃冲突。,非现实冲突举例:,一个有着恋母情结而憎恨父亲的人,为泄愤而同老板发生冲突,其目的就是发泄、攻击,攻击的对象虽然可以从父亲改为老板,但冲突不可能取消。,(二)社会冲突的类型,2.,紧密关系与非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紧密关系,:关系越紧密,感情投入越大,越趋向抑制不满情感的表达,冲突不易出现。但当不满积累起来,一旦爆发就非常激烈。如,夫妻关系。,非紧密关系,:,非紧密关系中,不满情感易于表达,冲突易于出现,但未必激烈。如,企业伙伴,同学等。,(二)社会冲突的类型,3.,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内群体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内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入程度相关,投入少而局部,感情因素进入的就少,冲突程度相对低。,外群体冲突,:,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群体内部成员的投入程度越高,群体间的冲突可能越激烈。,(三)社会冲突的功能,冲突具有正功能与反功能。这取决于冲突的性质、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结构。,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1,)从冲突性质看,群体内冲突的双方如果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冲突就对社会结构有积极的功能;否则,冲突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2,)从群体的内部结构看,如果群体要求其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冲突,且允许冲突的存在,则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否则冲突可能会使群体解体。,(三)社会冲突的功能,2.,外群体冲突的功能,(,1,)对群体内部状态的影响。,总的来说,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但是,缺乏内部团结的群体面临外部冲突时,可能会瓦解。,(,2,)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在其他方面毫无联系或对立的个人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带进一个公共的社会活动领域”。,(三)社会冲突的功能,3.,安全阀制度,是科塞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著名观点。,科塞认为,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敌对情绪通过适当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酿成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科塞视这种现象为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称之为社会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结构稳定的制度。例如,博客。,(三)社会冲突的功能,4.,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1,)现实性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主要促进因素。因为现实性冲突能消除冲突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2,)暴力冲突对社会变迁也有积极功能。暴力冲突可以提醒社会和决策者注意人们的愤怒与苦难。,科赛的社会冲突理论,科赛的冲突论是对功能主义的扬弃和补充。他用历史和当代大量事实证明,社会冲突不仅是社会的普遍现,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正功能。为了使社会关系不断的改善和促进社会稳定,不能忽视对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他关于社会安全阀的分析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三节 互动论,符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盛行意识,至今仍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流派。符号互动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的著作,人与社会,中。试图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的生活。主要研究了人们相互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符号,对符号认识的越多,人们互动就越顺利。,一、理论渊源,(一)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Pragmatism,)产生于,1870,年代的美国,主要贡献者为皮尔士(,C. S. Peirce,)、詹姆斯(,W. James,)、杜威(,J. Dewey,)等。,主要观点,:(,1,)反对抽象地区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主张在实践或行动中将主体与客体、意义与人的活动、概念与世界联系起来;(,2,)真理或意义并非存在于真实世界之中,它只有当人参与到这个世界并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时才存在,并且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3,)人们对行动者的理解建立于行动者的实际行动的基础上,对世界中物质和社会“客体”的界定依赖于它们对人们的效用。,对符号互动论的启示,:(,1,)关注行动者与世界的互动;(,2,)赋予行动者理解世界的能力;(,3,)主张动态而不是静态地看待行动者和世界,一、理论渊源,(二)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主要贡献者包括华生(,J.B.Watson,)、斯金纳(,B. F. Skinner,)等人。,主张,:(,1,)强调科学心理学只能研究能够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4,)通过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原理,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对符号互动论的影响,:接受行为主义的基本前提,刺激强化并引导行动,但他强调人与动物之间的质的差别,即人类具有心智能力,在对环境刺激或影响做出反应之前,能够进行符号反思(自我互动)。通常被认为是社会行为主义者。,一、理论渊源,(三)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芝加哥大学,于,1892,年创办全美也是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创建人及首任系主任斯莫尔(,A.W. Small,)。,1895,年创建,美国社会学杂志,,早于法国的,社会学年鉴,(,1896,)。早期主要成员除了创立社会学系的斯莫尔,还有因研究波兰农民而声名遐迩的托马斯(,W.I. Thomas,)、有从黑人和社区研究而赋予城市社会学灵魂的帕克(,R. E. Park,)、有社会心理学的巨擘米德(,G. H. Mead,,哲学系,但其社会心理学主要是社会学系学术选修)、有提出都市“同心圆模式”的伯吉斯(,E. W. Burgess,),还有率先倡导“都市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沃思(,L. Wirth,)。,【,说明:库利(,C. H. Cooley,)是密歇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但与芝加哥交往甚密,有时候也被认为是芝加哥学派的开创者之一,】,这个学派对城市化及由之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社区调查、参与性观察、定性分析等,在,30,年内统治着整个美国社会学。,一、理论渊源,(三)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托马斯,(,W.I. Thomas,):情境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如果某种情境被认定为真实的,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库利,(,C. H. Cooley,):镜中我。“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 或曰镜中我。”,二、代表人物,(一)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1.,生平与著述,2.,主要思想,3,.,批评与评价,(一)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1.,生平与著述,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符号互动论主要创始人。,1863,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哈德来;,1883,年毕业奥伯林学院,获文学学士;,1883,1887,年夏,任铁路勘探工和家庭教师;,1887,1888,年夏,在哈佛大学从事哲学研究,与罗伊斯和詹姆斯一起工作;,1888,1891,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士学位,后转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习。期间受霍尔和冯特的影响,尤其是冯特的“姿式”(,gesture,)概念后来成了支撑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1891,年秋,1894,年春,米德在密歇根大学任哲学和心理学副教授 ,在这里,他结识了,C.,库利和,J.,杜威,并和后者成为好友;,1894,年受杜威的邀请,米德到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助理教授。,1902,年升任副教授,,1907,年任教授直至,1931,年去世。,2.,主要思想,(,1,)基本假设,(,2,)心灵、自我、社会,(,3,)主要观点,2.,主要思想,(,1,)基本假设,人类机体的生理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人类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2,),心灵、,自我、社会,人类心灵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用符号表示环境中的客体;,悄悄预演针对这些客体可选择的行动方案;,抑制不适当的行动方案,选择一种公开行动的合适路线;,当一个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的含义;通过这些姿态来领会和理解他人;想象性地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米德就相信这一有机体具有了“心灵”。,(,2,)心灵、,自我、,社会,米德通过区别,主我(,I,),和,客我(,me,),来阐明自我的结构。,主我,是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是自我对他者的,立即响应,无法计算和预测,是自我中具有创造性和个人性的方面。,客我是个人对概括化的他人的认同,是自我中的顺从性和社会性的方面。,客我,是由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产生的,其本质又是通过主我和客我的互动结果,现实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这些行动包括主我和客我间的对话、谈判等方式。主我提出要求、愿望,客我对这些要求、愿望加以裁定,哪些可行,哪些应中止,。,(,2,)心灵、自我、,社会,社会是业已组织起来,通过一般化他人而得以规则化了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彼此调适和协作,这种调适和协作的可能性则在于心灵能力和自我能力。,社会组织的维持和变动,是心灵过程和自我过程的反映。,社会变迁往往是难以预测的。,社会表征着那些协作活动业已构成的模式,这些模式由行动者内心和他们之间的符号互动保持和改变。不管是社会的维持还是社会的变迁,都是通过心灵和自我的过程来实现的。,(,3,)主要观点,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就是通过符号象征来进行相互作用的,或者说人们必须同过符号进行互动。,社会塑造了心灵与自我,而心灵与自我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米德把社会看作是受一般他人支配的有组织的活动,个体在这种活动中调整自己并与他人台作社会被看成一种被构造的现象,它是从个体之间相互调节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依赖心智与自我的能力调整与合作才成为可能。心智与自我是从社会组织的现有模式中产生的,社会的持续与变化反映了心智与自我发展的过程。直接继承米施思想传统的理论流很可称为符号互动主义,它主要探讨了个体在试图调整彼此关系时的角色扮演、想象演习和自我评价是如何成为社会,组织的基础的。,(,3,)主要观点,米德的理论强调人类心灵、社会自我和社会结构的产生是与社会互动过程紧密相联的。社会塑造了心灵与自我,而心灵与自我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米德把社会看作是受一般他人支配的有组织的活动,个体在这种活动中调整自己并与他人台作。社会被看成一种被构造的现象,它是从个体之间相互调节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依赖心灵与自我的能力,调整与合作才成为可能。心智与自我是从社会组织的现有模式中产生的,社会的持续与变化反映了心智与自我发展的过程。,(,3,)主要观点,米德的理论强调人类心灵、社会自我和社会结构的产生是与社会互动过程紧密相联的。社会塑造了心灵与自我,而心灵与自我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米德把社会看作是受一般他人支配的有组织的活动,个体在这种活动中调整自己并与他人台作。社会被看成一种被构造的现象,它是从个体之间相互调节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依赖心灵与自我的能力,调整与合作才成为可能。心智与自我是从社会组织的现有模式中产生的,社会的持续与变化反映了心智与自我发展的过程。,3.,评价与批评,米德的思想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来源,他关于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论述,是对社会心理学乃至一般哲学理论的重要贡献。,米德过分关注符号的作用,把所有的互动都看作是由符号这个中介决定的,否定了社会物质生活的客观作用。,二、代表人物,(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1.,生平与著述,2.,主要思想,3,.,批评与评价,(一)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1.,生平与著述,Herbert George Blumer (1900,),,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名人。,1900,年,3,月,7,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22,年在密苏里大学获硕士学位。,1922,1925,年在密苏里大学讲授社会学,任讲师。,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并受到米德、帕克和托马斯等人的影响。,1931,年,1951,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授。,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社会学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34,年起担任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丛书,主编;,1941,1952,年任,美国社会学杂志,主编;,1955,年任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1956,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62,1966,年任国际社会学协会副主席。,2.,主要思想,(,1,)符号互动的三个基本前,(,2,)符号和意义在互动中的重要性,2.,主要思想,(,1,)符号互动的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所采取的行动。,第二,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第三,人么在应付他多遇到的事物时通过内不解释去运用和修改在些意义。,(,1,)符号互动的三个基本前提,例如,试想一个顾客在饭店收银台买单的情况,顾客把账单交给收银员,并掏出钱包。收银员准备收钱并找零。他们对于发账单的行动基于他们所赋予账单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他们共享的(第一个前提)。他们之所以知道账单的意义,是由于他们用过以前许多互动学习的结果(第二个前提)。现在假定顾客没有足够的零钱买单。那么他会表现的很尴尬,并且会说他到隔壁银行去取一些钱,马上就回来。收银员对这种新情境进行阐释,赋予它某种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第三个前提)。,2.,主要思想,(,2,)符号和意义在互动中的重要性,人际间互动的最大特征是人类不只对彼此的行为作出反应,同时在解释或“定义”他人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对他人行行为的反应取决我们对他人行为含义的解释。我们的认知、评估和定义决定了现实。,请假条,老师我要回家结婚,不批准,3.,评价与批评,(,1,)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系统化为一种社会学理论,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2,)重视人的主观自我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3,)过份强调人类行动的主观心理因素,片面夸大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看不见广阔的社会背景,忽视权力,结构等的规则作用。,(,4,)研究视角过于微观,只能适用于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二、代表人物,(三)戈夫曼的拟剧论,1.,生平与著述,2.,拟剧论,3,.,批评与评价,(三)戈夫曼的拟剧论,1.,生平与著述,Erving Goffman,,,1922-1982,,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重要贡献者,拟剧论创始人。,1922,年,6,月出生于加拿大。,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1953,年在芝加哥获博士学位。,1952,年至,195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54,至,1957,年,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访问科学家。,1958,年至,1968,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任教;,1968,年至,198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2.,拟剧论,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就是舞台上的演员,社会生活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的舞台上表演各自角色的过程。在互动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别人的存在这样一种事实,因此都不可避免的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努力压制别人不欣赏的的某些方面,表现出别人欣赏的东西,所以社会互动过程就是一种戏剧过程,印象整饰,人际互动发生在“社会机构”内,也就是一定的界限内经常性、持久性的互动和没有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在“社会机构”内的互动,恰如在舞台上表演一样,在表演中是预先社会的模式(即剧本)逐渐表现出来,在表演中人们最关系的就是自己给他人的印象问题,他们通过语言、姿态、手势等表现使他人对自己形成所希望的印象。,3.,评价与批评,(,1,)贡献:用戏剧化比喻诠释了符号互动论的理论特征,直接源于经验世界;发展了符号互动论的自我理论。,(,2,)不足:极端的情境化自我观点,在各种情境中难免显得有点过失,给人以“玩世不恭”的印象。对核心自我和永久身份的否定必然与现实本身不完全符合。,二、代表人物,(四)加芬克尔的本土方法论,1.,生平与著述,2.,本土方法,论,3,.,批评与评价,(四)加芬克尔的本土方法论,本土方法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哈德罗,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用约定俗成的“民俗”来解释社会互动的可能。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责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例如,一个人穿便服去参加婚礼,就严重为背了“婚礼上应该注重穿着”,第四节 交换论,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社会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将行为当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圣品和服务来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既可以是有形之物也可以是无形之物。食品和同情。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将其能够分享的物品进行交换,而人们又是在权衡了行为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后才有所行动的,也就是说人们在交换这种互动过程中是“理性”的。,一、思想来源,(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理论取向。在他们看来,交换是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时把人看作是富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计,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社会交换论者吸收了以上关于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在他们看来,经济学对商品交换的分析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也适合于社会领域。,一、思想来源,(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1.,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姑表联姻模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著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2.,马林诺夫斯基的交换心理学说:马林诺夫斯基在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研究时发现,居民中通行一种“库拉圈”的交换制度,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但这种交换主要的不是源于获得的经济动机,而是一种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马林诺夫斯基由此区分出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这对现代交换理论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思想来源,(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3.,摩斯交换理论中的结构主义:马歇尔,摩斯既反对从个体的经济动机解释交换,也反对从个体的心理动机解释交换。在他看来,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力量不是来自个体,而是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又是任意的,它体了群体的道德。而这种道德一旦出现并在交换中得到巩固,其作用就远远超出交换事物的活动范畴。摩斯的这一观点把功利主义的交换与社会结构分析紧密地联系起来,对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形成是有意义的。,4.,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是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不仅仅是他重申了交换关系,反映了社会组织模式,还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交换对等原则,即任何交换都必须是得到的与提供的相等。,一、思想来源,(三)行为心理学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行为心理学家伯勒斯,斯金纳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认为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表示,不论是动物行为还是人类行为都受“奖励”的引诱。这种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决定的,并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相信通过动物行为的观察可以推断和解释人类行为的思想,对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了最为深刻的影响,二、代表人物,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1.,生平与著述,2.,主要思想,3,.,霍曼斯理论的不足,霍斯曼的行为主义交换论,1.,生平与著作,191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有家庭,,1932,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因偶然的机会而转向了社会学研究。,1964,年当选美国社会学会主席。霍曼斯在从事社会学研究初期对功能主义兴趣较大,著有,人类群体,(,1950,)。后来,研究方向则转向交换论,著有,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返回到人,(,1964,)、,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霍曼斯的早期理论受帕森斯、默顿的影响较大。在,人类群体,(,1950,年)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某些兴趣与继承。后天他的理论发生了转变,其中哈佛大学动物心理学教授金纳对他的影响十分显著。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1959,年)、,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年)、,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